贝壳电子书 > 经济管理电子书 > 国际金融学 >

第18章

国际金融学-第18章

小说: 国际金融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国际收支状况变化意味着实际资源和货币资本的净流入或净流出,对一国的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汇率变动能够调节国际收支状况,这里只分析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中贸易收支、非贸易收支、长期资本流动和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1、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货币贬值不影响进出口商品本身的价值,但改变它们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价格,进而提高或削弱它们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一国货币贬值后,该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下降,外国对其出口商品的需求上升,出口规模得以扩大;同时,该国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上升,会抑制国内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进口规模得以缩小。如果贬值后该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没有下跌,但出口所获取的同样数量的外汇收入可换到较多的本币,这也能使出口厂商的利润增加,进而对扩大出口起积极的作用。另外,即使出于某些原因,贬值后该国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未减少,但由于进口商品本币价格的提高,国内同类工业或替代工业能够借此生存和发展起来,仍然可以对进口起抑制的作用。总之,贬值有利于一国扩大出口,抑制进口,改善其贸易收支状况。
但是,判断贬值对进出口贸易产出的影响,还需要注意两大问题。第一是“时滞”问题。贬值后一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虽然下跌,但外国对其出口商品的需求不会马上强化,从而该国的出口商品数量也不会迅速增加。与此同时,该国进口商品的数量也不会随贬值造成其进口价格提高而立即减少,因为进口合同早已签订,其法律效应还将延续一段时间。贬值对扩大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要过若干时间后才能明显地发挥出来。第二是“弹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后,贬值国出口商品的数量虽然增加了,但其外币价格却下降了,这样出口所得到的外汇收入并不一定增加。同时,在贬值后,进口商品的本币价格虽然提高了,但未必能将进口需求减少到一定的程度。由此可见,贬值能否改善一国的进出口贸易状况,还取决于需求与供给的弹性,即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假定供给具有完全的弹性,那么,贬值的效果就取决于需求的弹性。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需求数量的变动。数量变动大于价格变动,即需求弹性大于1;数量变动小于价格变动,即需求弹性小于1。只有在进口商品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进出口贸易状况。反之,则会恶化进出口贸易状况,这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2、贬值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
在国内物价水平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本国货币贬值,外国货币在国内的购买力就相对增强,本国的商品、劳务、交通和旅游等费用就变得相对便宜,这就增加了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促进该国旅游和其它收入的增加。而且,贬值使国外的旅游和其它劳务开支对该国居民来说相对提高,进而抑制了该国的对外劳务支出。不过,贬值对该国的单方面转移可能产生不利影响。以外国侨民赡家汇款收入为例,贬值后,一单位的外币所能换到的本国货币数量增加,对侨民来说,以本币表示的一定数量的赡家费用就只需少于贬值前的外币来支付,从而本国的外币侨汇数量下降。当然,贬值对非贸易收支的影响同样也存在供求弹性的制约和“时滞”问题。
3、贬值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对国际间的长期资本流动来说,贬值造成的影响比较小,因为长期资本流动遵循的是“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的决策原则,注重投资环境总体的好坏,贬值所造成的风险只是诸多环境因素中的一个,而且不起决定性的作用,更何况由贬值引起的汇率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范与克服的。当然,贬值也有一定的影响力。例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贬值使得外国货币的购买力相对上升,有利于吸引外商到货币贬值国进行新的直接投资;在一国发生严重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当该国货币汇率的下跌幅度大于通货膨胀的幅度,贬值后的新汇率扣除通货膨胀因素之后又低于基期汇率时,贬值可能降低长期投资的盈利水平。
4、贬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对国际间的短期资本流动来说,贬值造成的影响则比较大。因为短期资本流动性和套现能力强,一旦贬值使金融资产的相对价值降低,便会发生“资本抽逃”现象。例如,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资本持有者或外国投资者为避免损失,就会在外汇市场上把该国货币兑换成坚挺的外币,将资金调往国外;同时,货币贬值会造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实际利率水平,打破“利率平价”关系,进而诱发投机性资本的外流。在贬值后的一段时间内,短期资本流出的规模一般都大于短期资本流入的规模。从这个意义上讲,贬值是不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项目状况的。
(二)贬值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货币贬值改变了国、内外相对价格水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势必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贬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抑制进口。这意味着该国市场上的商品相对减少,而收兑外汇的本币投放相对增加,商品与货币的对比关系因此而改变,很可能导致国内物价的全面上涨。另外,如果一国存在着“进口刚性”,即大量商品或零部件是该国必须进口,或没有替代品的,那么,贬值引起进口品成本的上升,就会诱发进口商品和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商品、与进口商品和用进口零部件组装的商品相类似的国内商品、乃至其它国内商品的价格提高,也可能导致国内物价的全面上涨。
2、贬值对社会总产量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的“奖出限进”作用,能够扩大该国的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的份额,从而为这些商品生产厂家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由于生产的关联性,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市场的扩大,又会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整个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一国货币贬值的“奖出限进”作用,还有利于增加该国的外汇积累,加大资本投入,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新生产能力的形成,往往又使一国社会总产量明显增加。
3、贬值对就业水平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和出口创汇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而这又会“牵引”国内其它行业生产的发展,因此,国内就业总水平也将提高。同时,贬值后的进口商品成本增加,其销售价格上升,一方面使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转向国内生产的产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从而促进了内销产品行业的繁荣,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通过货币贬值来提高就业水平是有前提的。这就是,工资基本不变或变动幅度要小于汇率变动的幅度。如果工资随着本币汇率的下降而同比例上升,那就会抵消贬值所产生的改善国际贸易收支,增加就业机会的效应。另外,一国货币贬值,能够吸引外来的长期直接投资。外国资本流入会增加国内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数量,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4、贬值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出口创汇企业的利润,进而促使生产要素从非出口厂商和部门转向出口厂商和部门。同时,利润水平较高,可使出口厂商和部门的工资上升,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吸引大量的劳动力。另外,贬值造成进口商品的国内销售价格上升,会使一部分需求由进口商品转向国内产品,而且也提高了国内产品对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进口替代行业因此获得发展的机会。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各种资源较多地流向出口厂商和部门,流向进口替代行业,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资源配置,使该国的行业结构更接近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贬值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一国货币贬值,会通过商品竞争能力、出口规模、就业水平和社会总产量等方面的相对变化,直接影响该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大量事实表明,一国货币贬值带来的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和经济增长加快,很可能使其贸易伙伴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和经济增长放慢。如果一国为摆脱国内经济衰退而实行贬值,它就很可能是把衰退注入其它国家,因为除汇率外,生产、成本、效率等其它条件并没有改变。出于一国狭隘私利而进行的贬值,往往会激起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或引起各国货币的竞相贬值,或招致其它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报复,其结果是恶化国际经济关系。从长期看,这对贬值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都是有害的。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的规定,会员国只有在经过充分的多边协商后,才能采取较大的贬值行动。
有必要指出,货币贬值是通过改变国内外货币的交换比例,对国民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产生影响的。这种影响涉及面广,而且会因条件与环境的不同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效果。因此,运用货币贬值以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做法,应是十分谨慎的,要预先判断它的影响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另外,货币贬值所产生影响的大小,还与一国的开放程度、商品生产的特征,同国际金融市场的联系,以及货币的可兑换性等有关。如果开放程度高,商品生产多样化,同国际金融市场联系紧密,而且货币可自由兑换,货币贬值所产生的影响就大;反之,其所产生的影响就小。


第三节 西方汇率理论述评


     汇率理论是货币经济理论的国际延伸,它主要研究汇率是如何决定和变动的。早期的汇率理论可追溯到中世纪的“公共评价理论”。几百年来,人们在汇率理论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和进展,形成了许多富于特色的学说和流派。限于篇幅,这里仅对影响较大的汇率理论和汇率研究中的新成果进行阐述和评价。
一、国际借贷论
     国际借贷论(theory of international indebtedness)是在金本位制下阐述汇率变动的重要学说,由英国经济学家戈森(G。J。Goshen)于1861年提出。当时,在英国发生的汇率理论演进中影响极其深远的“金块论争”尚未完全结束,曾任英格兰银行董事的戈森出版了《外汇理论》一书,系统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并且改变了人们研究汇率的注意力。
戈森认为,汇率取决于外汇的供给和需求,而外汇的供给和需求又源于国际借贷,国际借贷关系的变化是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在戈森眼里,国际借贷的内容是宽泛的,包括商品的进出口、股票和公债的买卖、利润和捐赠的收付,以及资本交易等。因此,他进一步认为,在一定时期内,如果一国国际收支中对外收入增加,对外支出减少,对外债权超过对外债务,则形成国际借贷出超;反之,对外债务超过对外债权,则形成国际借贷入超。出超说明该国对外收入大于对外支出,资金流入,外币供给相对增加,于是外币汇率下跌,本币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