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剑底扬尘 >

第12章

剑底扬尘-第12章

小说: 剑底扬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姓什名谁?身子矫捷,机警灵活,必定出于高人门下。首先你得明白,老夫时你并  
无恶意。”  
“小可姓方,名士廷。老伯如果对小可并无恶意,可否高抬贵手让小可走一趟鹤观?”  
“咦!你姓方?”  
“是的。”  
“那……你该是他们要捉的人了。”  
“谁要捉我?他们又是谁?”他硬起头皮问。  
“咦,你为何不改名易姓?看你的神色,老夫便知你正是他们要找的人。”  
“小可为何要改名换姓?小可一未犯国法,二没做见不得人的事,伯什么?”  
“他们是什么云龙双奇的朋友。”  
“哦!原来如此。即使他们是云龙双奇的人;这封信在下仍然要送到。小可身无分文,  
这廿两银子对在下十分重要。”  
“你不怕钻入他们的牢笼?”  
“小可送了信之后,首先要做的事,是到石门涧把七星盟的人引走,以免被云龙双奇所  
害。”  
“云龙双奇是什么人?”  
“是武林中大名鼎鼎的英雄豪杰。”  
“那你……”  
“小可是安份守己的人。那云龙双奇一时糊涂,把一桩谋害他们的血案硬栽在小可头  
上,迫得小可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为了避开他们,小可逃走在外,不想在九江丢了盘缠,  
走投无路,只好出此下策替人传信。”  
怪老人嘿嘿笑,说:“你这没有出息的东西,以你的武艺来说,足以在江湖上称雄道  
霸,丢了盘缠,你不会去抢大户?九江府大户多的是。”  
“呸!你这是什么,你这是做长辈的人的态度么?见你的大头鬼。”  
怪考人鹰目一翻,冷笑道:“老夫不问江湖事,但一听七星盟三个字,便知不是些什么  
好东西,你既然加入七星盟……”  
“你少血口喷人,小可的盘缠,便是被七星盟的人所留下的。他们要小可加盟,并利用  
小可引云龙双奇在石门涧决斗,小可不肯,所以方落得如此狼狈。”  
“咦!你倒象是一位有骨气的人呢。”  
“不敢当,小可不愿沾惹这些江湖人。”  
“但你却又说要引走七星盟的人。”  
“小可不愿他们利用小可的姓名兴风作浪,也知七星盟中也全非坏人,他们决难与云龙  
双奇论短长,因此不忍心他们血溅庐山。”  
“你呢?你胜得了云龙双奇么?”  
“不行,小可甘拜下风。”他坦然地说。  
‘怪老人的眼神,未放过他的变化,老眼中神光似电,凌厉地瞪着他,不言不动,似可  
看穿他的肺腑。  
他无愧于心,也冷然直视,无所畏惧。  
久久,怪老人咧嘴一笑,说:“石门涧的事,早着呢。你将信送到之后,赶快到此地找  
我。”  
“老伯你……”  
“虚云老道不在家,你将信交给太初观主,并替老夫传话。”  
“这……”  
“你说九奇峰的老不死怪客人,要他少管闲事。”  
“老伯”  
“去,快去,少给我老人家噜苏。”怪老厉声说。  
“小可不明白……”  
“这封信是要求太初观主出山,到石门涧帮助云龙双奇捉你。你把我老人家的话传到,  
他就不会来了。走!快回来,者夫在此地等你。”  
他吁出一口长气,抱拳一礼说:“小可遵命,老伯可否告诉小可你老人家尊姓?”  
“不必了,回来再告诉你。老夫在此地作客。太初观主是知道的。”  
“好,小可必定将话传到,告辞。”  
“快点回来,愈快愈好。”  
“遵命。”他欠身答,行礼告辞径奔五老峰。他糊糊涂涂离开了怪老人,等到离开五十  
步之后,似乎神智一清,暗骂自己糊涂,为何要答允回来?回来干什么?这怪老人打什么鬼  
主意?  
他必须拒绝,怎能随随便便答应这个功力奇高行径怪异的人回来?回来自投罗网么?断  
难应命。  
怪老人不见了,像幽灵般消失了。他用目光回身搜视,一无所见,附近草长及膝,仅有  
几株苍松,不可能藏人,怪老人怎么平空消失了?  
他摇摇头,自语道:“这怪人简直像是妖魅,可怕之极。”  
庐山道观甚多,真正有名气的只有三座,太乙观、太平宫、白鹤观。白鹤观在五老峰  
下,凌霄崖的西南。这—带人迹罕至,古木参天,空寂寂,是修真的最佳妙境。这一带的松  
林,与五老峰的奇松完全不同。五考峰上的松,百年树龄高仅两三尺;这里的松百年树龄,  
则高有五六丈。  
他走在至观门的小径上,幽寂静寥之感油然而生。只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令人平空生出  
出尘之念。  
“这真是清修的好地方。”他一面走一面想、  
任何人在这种地方住上一段时日,便会尘念俱消,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连一丝欲望也是  
罪过。  
正走间,前面曲径中转出一个小道童,甚感意外地向他注视,  
他走近至丈外,含笑拱拱手笑问:“小道友好,请问虚云道长在不在?”  
“哦!出外云游三月了,你是……”  
“在下受人之托,带信来的。”  
“施主来得不巧。如果不是急事,书信可由小道留交。”  
“虚云道长术在。可否领在下一见贵观太初观主?致信人有言,如果虚云道长不在,可  
面呈太初观主。”  
“好吧,请随我来。家师现在东坡亭打坐。”  
“劳驾道友引路。”  
东坡亭在观左的一座石崖旁,是一座以木柱竹瓦搭成的小亭,石崖上刻了四个铁笔银钩  
的大字,“玉佩琳琅”据说是苏东坡当年游观时留下的胜迹。  
小亭中,一位面像庄严的仙风道骨老道,端坐亭中闭目垂足打坐,坐姿既不是玄门的五  
岳朝阳也不是礼门的入定,而是左腿支起.右脚贴地,身直首端,自然中却有壮严之态。  
小道士在远处向亭中一指,低声道:“施主请稍候,这时请勿前往打扰。”  
他摇摇头,说:“在下另有要事待办,未克久留。这样吧,请小道友将书信置于老师身  
前,可好?”  
“好,施主的书信……”  
他取出书信递过,突又改变心意收回说:“在下亲自前往放置,不打扰老师就是。”  
小道童点头同意,他悄然向小亭走去,脚下轻灵如猫,不发出任何声息。  
大初观主像貌清瘤,发眉皆白,大有仙风道骨的气概,一看便知是有道全真。  
他刚将信放置在太初的膝前,手腕突然动了,干瘦的手指像五只钢钩,扣住了脉门力道  
奇重。  
他本能地挣扎,但毫无用处,浑身都软了,无法动弹,不由心中一懔。  
挣不掉便得进而反击,他的左手不假思索地向扣住脉门的手肘疾劈而下。  
“噗”一声响,劈在对方的手肘上,如中金石,只感到手掌疼痛倏忽如裂。  
接着,左手也被扣住了,巨大的掀力传到。“蓬”一声大震,他被掀翻出两丈外,跌了  
个头晕眼花。  
远处的小道童嘻嘻一笑,径自走了。  
他狼狈地爬起,咬牙切齿地说:“你这牛鼻子表面上看是个有道全真,骨子里却是个无  
为无不为的恶道,岂有此理,你这是待客之道么?”  
太初观主整衣而起,笑道;“像你这种冒失鬼,不送掉小命已是万幸了,你还敢无礼!  
悄然接近一个正在练气功的人,你不知道后果如何严重?”  
他哼了一声,说:“你并不是练气行功,而是在打磕睡。好了,算在下倒霉,你是太初  
观主么?”  
“正是贫道。”  
“有人请在下捎书给贵观的虚云道长,说过如果他不在家,书信可面交观主留交。书信  
在下已经交到了,告辞。见鬼!这廿两银子真是赚来不易。”他愤愤地说。  
“好,书信收到了,还有口信么?”太初观主问。  
“口信?”  
“收信人不在,不该留口信么?”  
“没有。”他肯定地答。  
“好,你走吧。”  
他走了几步,转身问:“致书的人没有口信,其他的人有口信,观主是否肯听?”  
“废话,当然要听。”  
“九奇峰的一位怪老人寄语观主,要观主少管闲事。”他一字一吐地说。  
太初观主脸色一沉,一声怒叫,飞掠而至。  
他已吃过苦头,知道不是老道的敌手,赶忙撤腿便跑,去势如劲矢离弦。  
“你走得了?”太初在后怒叫。  
他沿小径飞奔,心中不住叫苦,骂道:“那老鬼害人不浅,这两句话激怒了这个老杂  
毛。明知这鬼老道不好惹,我不该把话传到的。”  
总算不错,逃出两里地,后面已不见有人追来。他脚下仍不敢放慢,直逃至第五峰的东  
麓,方脚下一慢,已是汗流诀背了。  
他取路走向至三叠泉的小径,拭掉满头大汗,吁出一口长气说:“这些山野奇人,都是  
些怪物,久违世俗,性情都变啦!”  
前面的松树上,突然飞来两只松球。他怎知上空有变?“噗噗”两声,顶门便挨个正  
着。  
他大吃一惊,抬头一看准备逃走。  
原来是一头猴子,正盯着他龇牙咧嘴做鬼脸。  
他摸摸脑袋,苦笑道:“时衰鬼弄人,连一个猴子也来找麻烦了,可恼。”  
朝阳从树隙中透下,但寒意末消.他不想与猴子斗气,径自匆匆而过,该赶往石门涧  
啦!天色不早了。  
前面里余,太初观主与怪老人并坐在一株老松下。怪老人脸有得色,说:“老道,你认  
为那小伙子尚堪造就么?”  
太初观主抚须微笑,说:“论人品、气质、心地。确是个可就之材。可是,他与我无  
缘。”  
“为什么?”  
“你已经试过他的身手,他的出身必定是名门高弟,难道说,你要他欺师灭祖……”  
“你这人怎么这般固执?”  
“固执?废话。”  
“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也是人生一大快事,授之以藏,只要所授得人,何必拘于礼俗,  
以师长自居?”  
“但你知道他肯是不肯?你知道他是不是与贫道一般固执?”  
“这就得看你我的手段了。”  
“同时,你尚未完全了解他的为人。”  
“这个你倒不用担心,以后有的是机会。老道,你云游天下,熟悉江湖大势,那云龙双  
奇到底是何路数;”  
“你听说过字内三剑么?”  
“是不是公孙明那三个人?有一个虚云在你观中。”  
“不错,他们都是与我们同辈的人,却不像你我一般不求名利不求闻达。云龙双奇是两  
个人,老大云雷,是披云小筑女主人崔婆婆的弟子。老二龙飞。是四明怪客公孙明的门人。  
公孙明名列三剑之前,崔婆婆屈居第三。这两位青年人,在江湖出人头地,行道六年来,侠  
名满天下,声誉极隆,不愧称侠义门人。”  
“哦!这么说来,这位小伙子必是个面呈忠厚,必存奸诈的小贼了。”  
太初观主呵呵笑,说:“你料错了,贫道一生闯荡江湖。阅人多矣!这位小伙子眸正神  
清,决非为非作歹的不肖子弟,据你所说,贫道认为他如果是那种人,贫道便把眼子制出  
来,从今不相天下士。你想想看,如果他真是不肖之徒,他会为了甘两银子替人传信?会因  
身无分文而挨一天饿?凭他的人才、武艺,不要说偷偷抢抢,就是骗嘛,也会骗得三食果  
腹。明知这封信对他不利,他却……”  
“别说了,这个我知道,也就是我欣赏他的原因。”  
“那你对他并无多大信心,何必说授艺的事?”  
“当然我并不知道云龙双奇的底细……”’  
“那你现在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