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励志人生电子书 >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 >

第137章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 录
  
     这是初步整理好的目录,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第一部分 农业经营(合计 31篇)
  1、心路历程
  2、经营起步
  3、冷嘲热讽之下的一路前行
  4、粗犷生活
  
  5、流通环节
  6、批发市场
  7、批发市场那些事儿(一)
  8、批发市场那些事儿(二)大象、狮子、狼、狐狸和秃鹫的生态系统
  9、批发市场那些事儿(三) … 小报亭的生意经
  10、假钞事件
  
  11、气为之馁的水井
  12、农场乐事 (第一季)
  13、农场猫狗趣事
  14、农场趣事(第二季)
  15、农场趣事之龙凤汤第三季
  16、有朋自远方来
  17、生死一线的高速惊魂
  18、高速公路穿过我的地
  19、下乡收购记
  
  
  20、西瓜种植
  21、西瓜点滴谈
  22、多元化种植(上)
  23、多元化种植(下)
  24、骄阳下的秋耕
  25、一支喷枪的八卦风云
  26、水利建设点滴谈
  27、干旱的切肤之痛
  28、西瓜的灾难2009
  29、吝啬的惩罚
  30、人在青山在
  31、规模农业和小农优劣谈(上)
  32、规模农业和小农优劣谈(下)
  
  
  
  第二部分 农业思索   (合计: 32篇,可能要删除3…5篇)
  
  1、农业危机之一, 土地危机
  2、农业危机之二,劳动力危机
  3、农业危机之三,环境污染
  4、农业危机之四,政策危机        (出版时候要删除)
  5、农业危机之五,国际风险
  6、农机危机之六,气候危机
  7、中小企业倒闭的国家“阳谋”    (出版时候要删除)
  8、和谐阴影,那些失去土地的人们
  
  9、绿色食品之一
  10、绿色食品之二
  11、绿色食品之三,隐形通货膨胀的源泉
  12、阳光指数,农产品的健康核心
  13、绿色食品之四,在城市如何选择食品
  
  14、题外题:感谢金融危机,让我们准备告别一个灰色时代
  15、三农困局和突破之一,我们全体公民的困局
  16、三农困局和突破之三,“疯子”加“傻子”破局绿色食品
  17、三农困局和突破之三,绿色农业的中国机会
  18、中国山寨版“全食”之路
  
  19、一亩三分地的红色警戒
  20、为什么需要保护耕地
  21、旗帜鲜明地保护耕地红线(一)
  22、旗帜鲜明地保护耕地  美好生活的需要
  23、旗帜鲜明地保护耕地  保护耕地是应对一切天灾人祸的需要
  24、关于18亿亩耕地的另外思考数量和质量的问题
  25、十八亿亩耕地的另外思考关于水的思考
  
  26、现代种子的陷阱(上)
  27、现代种子的陷阱(中)
  28、现代种子的陷阱(下)
  
  29、在土地里体会中庸思想
  30、建立完整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是三农建设的大事
  31、廉价食品的时代将会过去
  32、历史的幽灵 … 我们注定逃脱不了“黄宗羲定律”的咀咒?   (出版时候删除)
  
  
  
  第三部分 乡村随笔 (26篇)
  1、从一头猪说开去
  2、草根的智慧之A、B村
  3、草根的智慧“农家乐
  4、放草根一条出路
  5、新农村,新希望
  6、绿色农业的西部机会
  
  7、一个中学教师的网络访谈录
  8、关于本地区桉树的琐碎调研
  9、千年农事之郑国渠
  10、网络上学习美国农场的心得体会
  
  11、清明感悟
  12、遥远的回响
  13、四季交响曲之炎夏
  14、炎热下的城市
  
  15、小人物折射的大时代
  16、小村纪事
  17、火车偶遇
  18、来自孩子世界的感动
  19、浙江草根商人(上)
  20、浙江草根商人(中)
  21、浙江草根商人(下)
  22、卡车司机
  23、农村经纪人
  24、山村里的百万富翁
  25、残酷的对话
  26、乡村刁民
  
  
  
  第四部分 玉米地扯谈录 (15篇)
  1、题外话: 苦中作乐
  2、首届“三农实业”杯沙发奖颁发
  3、性感农业生活
  4、题外话:一首诗歌的感动 
  5、我的农家乐经营思路
  6、哭笑不得的农场墨菲定律
  7、小农民的生活沉思录
  8、恶搞命题
  9、趣话:农民拆字
   
  11、网友应答录(一)
  12、网友应答录(二)
  13、网友应答录(三)
  14、网友应答录(四)
  15、网友应答录(五)
  
  
  全部文章大约在100篇左右(兑现了当初写够100篇的承诺),每篇文章大约1200…1700字,自我感觉尚可,劣质滥竽充数的文章不多。
  
  出版的时候,和整理的目录,会有差异,以出版物为准。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11 19:54
  作者:linchuanhusan 回复日期:2009…11…11 10:53:50 
    
    老兄:向你请教一个比较弱的问题。平时卖农产品时谁收现?如果不是你本人收款你是怎样保证你雇佣的人全部上交?除了信任之外还有其他低成本解决之道吗?我知道这个问题比较幼稚但对我来说确实比较实际,盼复!谢谢! 
  =
       这个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
       1 你要了解当地的批发价格;还有收获的时候;知道自己地里的产量。知道了这个;总数就不会出大问题。
       2 在分成的模式下。工人参与。因为工人是销售收入来提成的。 工人会监督收入情况。 管理人员勾结工人贪污;很多时候风险太大;毕竟老板是精明人;贪便宜可能导致日后不再有发展机会
       3。大部分的产品;都在地头装给老板。一次性结清钱的。
       4。以后自己打通异地市场;结算尽量老板之间完成。农场的人;只负责装车。
       5。水至清则无鱼。但是一定不要搞成一团浑水。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11 20:00
  作者:linchuanhusan 回复日期:2009…11…11 10:53:50 
    
    老兄:向你请教一个比较弱的问题。平时卖农产品时谁收现?如果不是你本人收款你是怎样保证你雇佣的人全部上交?除了信任之外还有其他低成本解决之道吗?我知道这个问题比较幼稚但对我来说确实比较实际,盼复!谢谢! 
  =
       这个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
       1 你要了解当地的批发价格;还有收获的时候;知道自己地里的产量。知道了这个;总数就不会出大问题。
       2 在分成的模式下。工人参与。因为工人是销售收入来提成的。 工人会监督收入情况。 管理人员勾结工人贪污;很多时候风险太大;毕竟老板是精明人;贪便宜可能导致日后不再有发展机会
       3。大部分的产品;都在地头装给老板。一次性结清钱的。
       4。以后自己打通异地市场;结算尽量老板之间完成。农场的人;只负责装车。
       5。水至清则无鱼。但是一定不要搞成一团浑水。
      
               
    作者:linchuanhusan 回复日期:2009…11…11 10:53:50 
    
      老兄:向你请教一个比较弱的问题。平时卖农产品时谁收现?如果不是你本人收款你是怎样保证你雇佣的人全部上交?除了信任之外还有其他低成本解决之道吗?我知道这个问题比较幼稚但对我来说确实比较实际,盼复!谢谢!
    =
  
       另外;自己一定要非常熟悉市场;必须亲力亲为过。我在桂林批发市场;做过不下2个月。熟悉市场销售的每个环节的成本;包括早餐的费用/租赁磅秤的费用/包括可能的损耗比例。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11…12 08:42
  “劣币淘汰良币”的流通体系
  
  
      每一次我接待外地的客人的时候,他们都对乡村的食物赞不绝口。
  
      为什么市民越来越难吃到好的食品?而很多边远山区的优质食品,经常烂在地里,却很难到达市民的餐桌。
  
      这个问题不仅发生在广西,从网上得到的信息看看,几乎每一个西部不发达的地区都经常发生。
  
  我们现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是由长长的上下游环节构成的。每个环节,都在恶性竞争,同时又企图利益最大化,同时,日益高昂的城市成本,导致每个环节都要足够的利润率,才能够生存下去。
  
  举例来说,即使在广西烂市免费的西瓜,到达上海市场,批发价格至少5毛才能够平本,到了终端销售,一元钱以上,才能够基本平掉房租人力这些成本。
  
  广西的农民永远不知道最后谁吃了自己种植的西瓜,上海的市民永远不不知道谁种的西瓜。
  
  来自工业化化肥激素体系的农产品,远比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农产品,要畅销得多。拿一把露地生长的蔬菜,一把大棚生长的蔬菜,摆在一起,99%的人会选择后者。
  
  时间一长,大家都习惯了。到了消费者那里,无论是价格还是品种,都不再有选择权。即使有选择权,大部分的人会选择卖相好的产品。
  
  这种体系之下,口感重要吗? 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卖相。只要外表好看,有贩子愿意拿货,对于农民,就是胜利。对于贩子来说,能够把货传递给下一个贩子,最后传递给消费者,就是胜利。
  
  最终的顾客不是上帝,买单的顾客只是上当。
  
  我来摘一段文章,来说明国外的情况。
  …
   小苹果
    不论是吃自助早餐,还是在商店里购买,柏林的苹果一律都是小而又小,绝对属于“歪瓜裂枣”一类的,根本不像我们水果摊上卖的那样,又大又漂亮,而且外表越是漂亮价钱越贵;当然,越大越难吃,夸张一点,“形同嚼蜡”。柏林的小苹果,样儿丑,可是真好吃,味儿冲。咬一口,啊,久违了,这才叫苹果!
    恍然间,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事物的发展往往是转圆圈的,转着转着就又转回去了。有的水果一开始又小又丑,随着科技的进步,又是化肥,又是农药,甚至还有什么激素、催肥剂,等等,把水果搞得又大又漂亮,表面文章做得足而又足,就是一样:十分难吃,说一句糙话:屁味没有,都是虚有其表。想想那些大草莓,外表极其可爱,吃到嘴里却只有伤心的份儿。
    物极必反,德国人终于率先明白了,勇敢地把大苹果坚决地赶出了市场,不再培养这些漂亮货,全部是天然的小苹果,小而丑,却极好吃。
    跟别人学往往走弯路,往往慢半拍。别人走入误区,你也走,别人走出来了,你却还在大干,火得很。我们市场上的大苹果、大草莓都属于此。
  …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大家有所思考。
  
  
  BTW(顺便说一下):
  我们上海的合作销售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