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兰陵缭乱 >

第42章

兰陵缭乱-第42章

小说: 兰陵缭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为右丞相的杨愔在先帝再世时就颇受倚重,尽管无缘无故的经常被鞭打虐待,但他对先帝倒是一直忠心耿耿。先皇下葬之时,众臣虽然号哭,却全是有声无泪,只有杨愔涕泗滂沱。
  “皇上仁德,臣以为不但应该如此,最好还能分命使者巡视四方……” 杨愔上前了一步,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他们又说了些什么,长恭完全没有在意,对她来说,商议这些民生琐事,还真不如让她去打一仗来得干脆。至于什么儒家的那一套,她更是不感兴趣。
  因为连日来都睡眠不足,她居然站着站着就闭上了眼睛,这杨丞相的声音还真让人昏昏欲睡啊……
  “长恭,长恭……” 一阵喊声忽然从耳边传来。她蓦的被惊醒,第一个反应居然是她正身处自己的房间里,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道,“小铁,快掌灯,我得起来上朝去了!”
  话音刚落,她就意识到不妙,一睁开眼,只见众人都一脸抽筋的看着她,沉默了片刻后,终于有几个人忍不住笑出了声。
  “高长恭,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上朝时睡觉,对皇上如此不敬,该当何罪!” 一位个子瘦小的官员低声斥道。
  “皇上,长恭他并不是有心……” 孝琬急急开口。
  恒迦忽然上前了一步,“皇上,长恭他心系国事,急切想为皇上分忧,昨夜与我相谈至半夜,所以才有此失态行为,望皇上见谅。”
  皇上颇有兴趣的问道,“那么你们昨夜商谈了些什么?”
  “回皇上,臣等觉得在军队方面是否也该整顿一下?如果全国军队中七十岁以上的军人都能被授予名誉职衔,武官中六十岁以上的和衰老病弱不堪派遣任用之人,统统放归乡里,免除兵役。对鼓舞军中士气未尝不是一件坏事。” 恒迦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说道。
  皇上点了点头,表示赞许,叹道,“原来如此,兰陵王和中书令为国忧心,真是辛苦了,此建议甚好,朕即日就下令实施。”
  长恭有些惊讶的抬起,这不是她的错觉吧?一向只顾自己的狐狸在帮她开脱诶,而且,他在皇上面前说起谎话居然都不眨一眨眼的。她想着想着又不禁有点好笑,忍不住将目光投向了他。几线初升的阳光穿过金光闪烁的琉璃飞檐,穿过古朴幽深的沉沉长廊,落在那个临江照水一般的身影上,将那抹优雅温润的笑容映照得象春光一般明媚。
  “众卿家,朕今晚会在北宫设宴,到时你们都过来吧。不过……” 皇上的目光一转,落在了孝琬身上,似是随意的又说了一句,“河间王不得入内。”
  孝琬脸色微变,但还是回了一句,“臣遵命。”
  长恭见三哥受了委屈,不由有些窝火,刚想说些什么,只见恒迦冲他轻轻摇了摇头,并且使了一个眼色。
  退朝之后,孝琬因自己不知哪里得罪了皇上而闷闷不乐,孝瑜劝了他几句,因有事跟着高湛和高演先行一步。长恭也摸不着头脑,一见三哥不高兴,她对这小皇帝也不由多了几分怨气。
  “河间王,你还记得北宫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吗?” 恒迦在一旁笑了笑,随手掸去了落在肩上的一瓣红梅。
  孝琬略一思索,脸上隐隐有伤痛浮动,“此处是先父遇刺之所。”
  “世人都知河间王是难得的孝顺,在文襄皇帝过世后,还专门请画师画了他的像,时时对泣,试问如果河间王去了北宫参加宴席,不是会触景生情吗?皇上正是考虑到你的心情,才不让你去的。” 恒迦的黑眸内潋潋流动着幽幽星光,仿佛洞悉一切却慵懒的置身事外。
  孝琬一愣,忽然垂下了眼帘,轻轻笑了起来,“原来皇上他……”
  “原来皇上还有这么细腻的心思。” 长恭也不由轻声感慨道。
  “当然了,像你这样上朝都惦记着你家小媳妇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喂……” 长恭不爽的抬起头来,正好撞进了恒迦那深不见底的眼眸,那里正扬起了一抹恬淡优雅、妖魅惑人的笑容,美得简直是触目惊心。
  “瞧你的头上都开花了。” 他忽然伸手拂去了她头顶上的梅花瓣,手指过处,仿佛如烟般轻柔和洵的微风拂过发间,风中飘来了淡淡的梅香……
  


  暗流涌动

  不知不觉中,邺城的春天又到了。
  刚一开春,高殷就下令减轻百姓的徭役赋税,拜高演为太师、录尚书事,拜高湛为大司马、并省录尚书事。这样一来,高演和高湛实际就控制了齐国的军政大权。位高权重,一时无人出其左右。
  此外,他还分命使者巡视四方来征求行政得失意见,视察各地风俗,关心百姓疾苦。因此在百姓眼里,他实在是位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但是,正因为两位亲王的势力越来越强大,尚书令杨愔、尚书左仆射平秦王高归彦、以及黄门侍郎郑子默这几位颇受高殷倚重的重臣,都对高演和高湛心生猜忌,也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少他们的不是,惹得两位亲王甚是不悦。两方势力渐成水火之势。
  长恭奉皇命在并州巡查时,收到了孝瑜的书信,得知了长广王妃产下一子的消息。虽然为九叔叔再添一子而高兴,但心里却也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一回到邺城,她就匆匆去了长广王府道贺。
  长广王府,夏有浮莲,秋有红叶,冬有寒梅,而春天,则是满树的梨花白。
  长恭一踏进王府,就听到了不远处传来的孩子的哭声。她循声望去,只见在绽放一树雪白的梨树下,王妃正抱着一个婴儿轻声细语地哄着,在她的身旁,高湛正凝视着婴儿,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罕见的温柔之色。男子气度华贵,清冷似月,女子眉目如画,妖媚无双,此情此景,犹胜巧夺天工的画卷。
  长恭站在原地没有动,心里那种说不出的滋味又涌了上来,自己的出现,好像打破了这份难得的和谐。
  高湛忽然似乎察觉到了什么,蓦的抬起头来,在看到长恭的那一瞬间,愣在了那里,很快,他的茶色眼眸内掠过了一丝惊喜……
  “九叔叔,九婶,恭喜了!” 长恭挽起了一个纯粹的笑容,快步走到了王妃面前,弯腰去看那个孩子,只见那个孩子完全继承了高家男子的美貌,尤其是那双滴溜溜的大眼睛,可爱之极。
  “九婶,你好能干,你怎么能生出这么可爱的小孩!” 她惊喜的叫了起来,刚才那一丝异样的情绪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王妃掩嘴一笑,“这傻孩子,说什么呢。”
  “长恭,什么时候回来的?” 高湛的语气还是淡淡的,但嘴角明显带着发自肺腑的笑意。
  “昨天刚回来的,九叔叔,这个差使可真不好当,我的骨头都快散架了,比打仗还累。” 长恭大大咧咧往石凳上一坐,又忍不住去逗那个孩子。
  “刚回来也不休息休息。” 高湛微微蹙起了眉。
  “我这不是急着想看我小堂弟嘛。” 长恭眨了眨眼,“对了,九叔叔,起了名吗?”
  “起了。就叫高俨。”
  “小俨……好名字啊。” 长恭歪着脑袋仔细又看了看他,忽然咦了一声,“九叔叔,小俨的眼睛不像你是茶色的哦,”
  王妃笑了笑,“我看这孩子的眼睛乌黑灵动,倒有几分像长恭。”
  她刚说完,忽然留意到自己丈夫那意义复杂的目光忽然就溶化了,象耀眼的冰雪瞬间融化在三月的阳光,还带着一抹和风般温和轻暖的笑容——
  她的心忽然往下一沉,王爷从第一眼起就对这个孩子格外喜爱,难道就是因为……
  心,继续往下沉,好像沉入了一片深深的黑暗之中。
  此时的王宫里。
  几位重臣正在御书房里向皇上进谏。
  “皇上,如今两位亲王位高权重,太皇太后对常山王更是一向纵容,臣还听说常山王和长广王一直在培植自己的势力,恐怕有不轨之心。” 黄门侍郎郑子默一脸忧心的说道。
  高归彦也立刻接了上去,” 郑大人说的对,皇上,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会造成大患。”
  高殷面露犹豫之色,“两位言之有理,但先皇嘱咐六叔辅佐朕,朕不能违背先皇之命。”
  “皇上,依臣看,那长广王比起常山王来,更加危险,若是两人有狼子野心……” 郑子默脸色一敛,“请皇上三思。”
  高殷有点为难得望向了最为信赖的杨愔,“杨丞相,你有什么建议?”
  杨愔上前了一步,“依臣所见,最好速速除去这两位亲王,以绝后患。”
  高殷脸色微变,立刻摇头,“这怎么行,那两位是朕的亲叔叔!”
  “皇上,” 杨愔的语气中带着不可质疑的坚定,“如今两位亲王兵权在握,一旦要谋反,我们就完全处于下风,如果不杀了他们,皇上完全没有能够平安的可能。皇上,切切不能心软啊。”
  高殷沉默了片刻,还是摇了摇头,“此事,朕办不到。”
  “皇上!” 杨愔焦急的喊道。
  “杨丞相,你还是去和诸大臣详细商议别的方法吧。” 高殷从御座上站起身来,“朕有些不舒服,你们也都回去吧。”
  在众臣离开书房的时候,高殷又说了一句,” 过几日就是六叔的长子百年和斛律丞相的小女的婚事,众卿家别忘了去常山王府道贺。“
  出了御书房,杨愔长叹了一声,“皇上过于心善,太重亲情,不知周围虎狼环伺啊。”
  “杨丞相,既然皇上不忍心杀了他们,或许我们可以想个方法让他们离开邺城,削弱他们的权力。” 郑子默低声道。
  杨愔点了点头,” 我们再好好商议商议吧。“
  
  常山王的长子娶亲,且要娶的媳妇的又是战功赫赫的斛律光的女儿,这门当户对的强强联姻,成了开春以来邺城被谈论最多的事情。
  婚礼的那一天,邺城是个难得的好天气。阳光明艳艳的毫不吝啬的绽放出那道道金光,云朵犹如柔软的洁白羽毛闪烁在湛蓝色的帷幕上,纯静而澄澈。
  常山王府门口,早就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这朝中上下,谁不知常山王的风头正健,就连皇上也亲自前来道贺,又有谁不争着来巴结一下。
  长恭随同家人到了常山王府的时候,正好见到恒迦从对面的牛车上下来,只见他今天一袭绯绿色胡衣,容姿皎洁,温雅如玉,细碎的阳光映在他白皙的脸上,仿佛小心翼翼地覆上了一层淡金。
  “恒迦,恭喜恭喜。” 她朝着他绽放了一个大大的笑容。不管怎么说,今天也是他妹妹的好日子,表示一下祝福还是应该的。
  恒迦的脸上挂着那抹永远不变的笑容,微微点了点头,走了过来和孝琬他们说了几句客气话。不知为什么,长恭觉得他似乎并不开心,相反,那笑容底下好像还流动着一抹几不可见的担忧。
  “长恭,这么早就来了。” 一个清冷的声音从她的身后传来,她的眼睛一弯,睫毛下流泻出难以遮掩的欣喜,转过头去,只见一辆装饰考究的牛车旁,正站着长广王高湛。王妃抱着小俨小鸟依人般地依靠在他的身边,一手还牵着闹个不停的小刚,
  “九叔,九婶,你们也来了!” 长恭的目光停留在小俨身上,情不自禁地露出了一个宠爱的笑容,“小俨睡得可真香,这样都能睡着。”
  高湛淡淡道,“这有什么奇怪的,他的堂哥在上朝时都能睡着。”
  长恭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九叔叔,连你也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