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木槿花西月锦绣 >

第93章

木槿花西月锦绣-第93章

小说: 木槿花西月锦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京口的事告一段落,君莫问带着家人,包括豆子一起回了瓜州,豆子第一次看到长江,不免有些新奇,趴在船沿上兴奋得瞅着,君莫问临风站在另一叶舟头,嘴边含笑,漫声吟道: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那宽大的袍袖随风飞舞,虽是头顶梳着个髻子,只用一根东陵白玉簪簪住,后面未束进的长发沾着长江的水气,随风逆飞,豆子看得呆了一呆,心里竟然会有种感觉,这个君爷真像一样好看哪。

  到了瓜州繁华之地,治明一条街的商铺一路鞭炮不断,原来全是君记的产业,里面的掌柜的都站在街口恭敬地对他们这一行人弯腰行礼,豆子坐在马上不由又惊又喜,又有些莫名的骄傲,君莫问也不出面,齐放只顾冷着脸机警地看着四周,也不还礼一队人马扬长而去,迎面全是小孩子叫着君爷万福,那君莫问从骄中出来,乐呵呵的撒着一把铜钱,看着小孩们高声欢呼,撅着小屁股在地上检着钱。

  豆子随君莫问一众,来到一所从未见过的气派大院,朱门铁钉,兽口衔着大铜环,进得院落,过了画着富贵牡丹的大影壁,却见屋宇轩昂,金灿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耀着豆子的眼,一路仆从恭敬相迎,但是却没有下跪,君莫问也含笑地看了一众仆从,来到蝴蝶厅,四五个姬平空出现,围着君莫问一阵娇声嗲语的,君莫问便笑着把一大堆礼物拿出来,几个人眉开眼笑地一抢而空。

  然后他又带着豆子前往一座安静的小院,那院落上镶着块扁:“希望小学”。

  君莫问叫了声夕颜,一大堆小孩涌了出来,从四岁到十几岁都有,齐齐叫着先生,君莫问便哈哈笑着检查着几个适龄孩童的学业,豆子心想,莫非这就是君莫问的娈童们,一问之下才知道,原来这些竟然全是君莫问走南创北时检来的孤儿。

  最后从树上倒挂下一个小孩来,虽是单眼皮,双瞳却如黑宝石般熠熠生辉,清澈晶亮,她甜甜地叫了声:“爹爹你回来啦。”

  君莫问便把那个孩倒拖下来,宠溺地叫着她小猴精,查课业的时候怎没下来啊,豆子想这一定是君莫问的爱,小玉口中的夕颜吧。

  果然君莫问就把豆子带到小孩群面前:“这是田大豆,大伙的新朋友,大家一定要好好和新同学相处啊。”

  众人点点头,几十双眼睛盯着他看了看,然后叫着田大豆好,豆子结结巴柏说着:“小好,大大大家好。”

  齐仲书同君莫问最是接近,每每吃饭,齐仲书定然要严格检查一番,亲自品尝,一开始豆子还以为是查毒,后琅明白原来还怕放了辣椒末子,这时好脾气的君莫问也会大发雷霆:“你君爷我,好歹也是东南一霸,东吴太守的结拜兄弟,南方君家的理财顾问,还不兴吃点辣了?怎么了?齐仲书,你有种,这个月工钱你别想领了!”

  遗憾的是君莫问在那里气得跳上跳下,而那齐仲书永远是面无表情地继续查毒。

  君莫问好青楼之地,生意也往往在那里说成,他常常叫那个头牌魁悠悠相陪,据说他化重金从姑苏买下来的,偶尔醉了,便会宿悠悠的琼小筑,齐仲书或朱英便在房外守一宿。

  一到七夕,君莫问那个紫眼睛的老婆必会出现,豆子看得眼都直了,从没想到这世上还有这么的人,后面总跟着一个相貌奇丑的健壮侍从。

  那朝珠夫人则矣,混身上下却流转着一种很奇特的邪气和血腥,令他无法不打着颤。

  朝珠夫人不过是轻唤一句,你叫什么名字,豆子却感到朝珠夫人身上那莫名的压迫感,他赶紧结结巴柏报上自己的大名。

  君莫问虽然还是自如笑着,眼神却也藏着紧张和恐惧,齐仲书也会混身紧绷地待在屋外,不过一般夕颜会溜进他们的房间,然后便会从在屋里传来小丫头哇哇大叫和缠着朝珠夫人要礼物的声音,三人在屋里闹腾一阵,到了半一家三口才吹灯睡下。

  然后天刚破晓,朝珠夫人会一脸冰冷地离去,偏偏又一步三回头,看着君莫问的眼中总是有着一丝落寞,一丝伤心,一丝无奈和无限柔情。

  到上元节,君莫问必会喝个烂醉,而且还会哭了脸,口中叫着非什么的,有时是“非角”,有时是“会白”,齐仲书也总是叹着气他回抱房间,让小玉伺候。

  豆子没敢开口问,后琅知道那根本是朝珠夫人给君莫问专门配的米酒,酒劲极浅,为何君莫问会醉成那样呢?

  豆子平时也总在想着,啥玩意儿是“非角会白”呢?感情是君莫问的仇人吗?

  起1S点1S中1S文1S网1S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第四卷 木槿花西月锦绣 第八十三章 京华漫烟云(一)

  (起3M点3M中3M文3M网更新时间:2008…1…4 14:02:00  本章字数:3805)

  永业十一年三月初九,京都满城宫墙柳,东风过处,昭明宫意昂然,姹紫嫣红,然而那满城的意到了毓宁殿前,便骤然失去了颜,再浓的亦无法舒展太医们眉头皱起的川字。

  毓宁殿乃是熹宗的寝宫,外殿正坐一个,面焦急,着礼部一品朱袍,姓窦名亭字云兼,正是当今礼部尚书。

  窦亭年方二十八岁,出身光耀的窦氏家族,当今权相窦英华是本家亲表哥,六宫之首的皇后窦丽华的亲表弟,本人长得一表人才,七年前高中状元时,金銮殿上熹宗皇帝和蔼可亲地为他攒上金,这几年也凭着过人的才华,频频应召出入宫殿伴架,这几年窦亭看着熹宗的笑脸一天比一天少,一天比一天老去,明明只有二十八岁的熹宗却如四十岁一般老成,心中隐隐地难受起来,犹记去年中秋,自己陪着熹宗太液池泛舟赏月,窦亭借着三分醉意,念着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熹宗惊道:云兼的诗词真乃人间一绝。

  窦亭不由惊得满面是汗,因为此句并非他所作,而是出自一本《西诗集》。

  窦氏宿淡氏踏雪公子为了纪念死在逃亡路上的爱西夫人,便将其诗词连同自己写的一些诗词编订成集,取名为《西诗集》,民间读之无不动容,流传甚广,然而在北东庭,西诗集却是,便压低了声音,告诉熹宗西诗集的来历,熹宗亦是喜好诗文,直在那里感叹,果真是红颜薄命,不想这原家却有如此痴情的男子,过了许久,又望着明月暗叹,既然原家有踏雪如此痴情,时至今日,未娶一,那淑仪嫁得原非清应是不错,只是淑环前往与西突厥和番,嫁给阿史那撒鲁尔,而西域诸地战事频繁,那撒鲁尔虽是原青江在西域的私生之子,但必竟有汉家血统,且又在西安长大,应是也过得不错吧,话未说完,却已然吐了一口鲜血。窦亭大惊,正要唤内侍监,却被熹宗唤住:“云兼莫去,想我此等轩辕氏的罪人,理应早死以谢祖宗,此事若为英华所知,天下岂非大乱?”

  当晚他回到府邸,却是不成寐,取了西诗集,第二日称到宫里看望皇后之际,塞给了熹宗,七日之后,却听宫里传来消息,皇后与皇帝吵了一架,只为了熹宗痴迷于一本诗集而三日不曾临幸皇后的风藻宫,而那本诗集,正是窦亭送给熹宗的西诗集。

  为此,窦亭被罚减去半年薪俸,停职在府中面壁思过。

  此事在朝野轰动极大,令窦英华震怒的是自已的本家表弟送看,差点引起了新一轮的焚书坑儒。

  然而,从此以后,熹宗的身体却从此每况愈下,这一日他终于被解了,遵旨进宫探望熹宗,熹宗笑着对他说道:“云兼你可来了,这几日皇后总算良心大发,不再朕的西诗集了,朕这几日总在想里面的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窦亭的心中却是一凉,皇后为何不熹宗的西诗集,却听熹宗无限遗憾地说道:“听说那西夫人,去世时年仅一十六岁,一个一十六岁的韶龄人会写出这样的诗句,亦难怪踏雪公子听到英华将这西夫人送与段世时会如此伤心,气得病倒在塌之上,这几年听说一直隐居秦中,供奉爱的牌位,并未再娶,如此人才,虽是原逆的人,英华确不该将其作和番的礼品送与大理,她当真是为保贞节,死在路上了吗?”

  窦亭轻叹一声,垂目道:“臣听闻窦相本来是想留下西夫人的,孰料西夫人不但拒降,终日啼哭不停,那时大理段世好同南诏段氏分裂,投靠在窦相的巴蜀坻,一眼看上了西夫人,窦相便应允了,那时南诏步步紧逼,大理段世子无睱顾忌西夫人,她便趁机在投宿的客栈中放火自尽了。”

  熹宗连唤可惜,顿首叹息道:“好一个贞烈的夫人啊朕理当封其为。”

  熹宗没有说下去,因为皇后不知何时阴着脸站在那里,窦亭以为这位醋劲十足的亲表会大大发作一番,没想到窦皇后象是想起了什么,只是黯然叹了一口气,上前拉拉皇帝的明黄锦被:“陛下若想追封西夫人亦不是不可,只是要先养好身子。”

  熹宗笑着说道:“丽华,朕知道这身子是好不了了,只是想着若能见一面西夫人,能向她探讨如何写出这惊世绝的诗词,当是此生无憾事了。”

  熹宗拉着皇后的手,让她亿他身边,笑道:“你看这一首,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多像朕第一次见到你的样子。”

  话未说完,熹宗已口吐鲜血,皇后大声地唤着太医,泪如皇涌

  窦亭急忙被请了出去,几个太医沉着脸上前诊脉,扎针疚,灌药汁,宫娥捧着明晃晃的御用之物来去不停,那琉璃珠帘疾疾地晃动,如人心浮动。

  不一刻,窦英华携着六部重臣一个个都来了,让窦亭感到意外的是连翰林侍讲学士冯章泰也来了。

  这冯章泰是现今朝中唯一活着的大儒,乃是已故礼部尚书陆邦淳的同窗,陆邦淳为首的清流一党遭迫害时,受了牵连,由二品大员削职为民,后因其盛名,窦英华的一个本家表弟亦是冯章泰的婿,不断求情之下,才仅仅恢复了他翰林院大学士的清苦闲职,冯章泰本来百般推辞,甚至自毁右手拒不复出,后来然过窦家对其家眷百般虐待,方才应了这个虚职。

  窦亭暗忖,皇帝病重,六部堂和相爷前来倒也罢了,为何这贬为翰林学士的旧臣也被召进宫门呢?

  本朝向来只有起草极重要的公文诸如登基诏书,册封皇后太子,召见使节等等,方才命翰林侍讲学士在外候命,再说窦相一直不喜欢这个倚老卖老的冯章泰,何故叫来此人?

  他又在外间坐了许久,忍不住站了起来,就要往里走。

  “窦大人,且慢。”冯章泰的脸上沟壑纵横,双目却异常地明亮,他的一只干爪般的右手如风中秋叶,病态地颤抖着,他静静地对窦亭微笑,说道:“窦大人,千万莫急,窦相爷正在与陛下商讨大事,稍后便好。”

  窦亭额头青筋隐现,望着冯章泰,终是暗叹一声,复又坐了下来。

  放眼望去对面三人皆着锗红朱袍正二品服,正低声交淡,声音虽轻,仍能分辩出那内容竟然是最新得了一尊前朝的青玛瑙玉熏炉,眼神间尽是兴高采烈,毫无恭敬之,焦急之意。

  工部尚书卞京,兵部尚书刘海皆出于窦氏,户部尚书高纪年素有攀附劣迹,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