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都市言情电子书 > 梨花雪后 >

第53章

梨花雪后-第53章

小说: 梨花雪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有皇上默许,臣妾怎么这么容易骗到她了。”辛情笑着说道,想了想继续说道:“不过,打这儿臣妾明白了一件事。”
“什么事?”拓跋元衡似笑非笑。
“臣妾身边有皇上的眼睛时刻盯着,是不是?臣妾费尽了脑筋装神弄鬼,居然骗不了您~~~”辛情笑着说道。
“小伎俩。”拓跋元衡笑着说道。
“皇上,这事若是真的,您怎么对付臣妾?”辛情问道。
拓跋元衡看她一眼,然后凑近她耳朵,小声说道:“若是真的,朕就杀了你。”  辛情夸张地拍了拍胸口:“还好,臣妾没有对不起皇上。”
拓跋元衡顺势咬了她耳朵一下:“不过,你觉得朕会给你对不起朕的机会?”  “臣妾不知道,皇上的心思谁猜得着啊?”辛情笑着说道。他知道很多事,现在逗着她玩儿~~~~~混蛋。
第二天,拓跋元衡下了道旨意,让右昭仪“协理”后宫。
不过虽然顶着“协理”的头衔,辛情却事事不做主,有人来请示只叫问皇后去。这些人便来来回回的跑。没过两天,皇后到了凤凰殿,气色好得很,端庄优雅地坐了。
“娘娘事务繁忙,今儿怎么还有空到臣妾这儿来?”辛情笑着问道,发丝凌乱,眼神妩媚,衣衫不整。
“皇上让妹妹协理后宫,妹妹却偷懒不肯帮哀家的忙,所以哀家亲自来请了。”皇后说道。  “皇后娘娘,皇上是心疼您才这么说的,而且怕是皇上不知道臣妾的斤两,以为臣妾可以为皇后分忧,可是臣妾心里有数,强撑着这么多天没出丑已是难事了,可不敢再下去了,要不可里子面子都丢了。”辛情笑着说道。
“妹妹谦虚了,哀家看后宫这些日子更加井井有条了,以前哀家太忙以致于忘了安排一些妃子们侍寝,妹妹可是比哀家想的周到。”皇后微笑。
“应该的,雨露均沾嘛!而且承欢的人多了,龙嗣也好开枝散叶啊!”辛情笑着说道。  “妹妹真是贤慧。”皇后说道。
“不敢,皇后母仪天下,谁敢称贤慧二字!”辛情笑着说道。
“好了,就别说这些客套话了。”皇后笑着说道:“既然皇上让妹妹协理后宫,妹妹还是不要推脱的好,也算帮哀家的忙了。”
“您都抬出皇上来了,臣妾不敢抗旨,只不过臣妾自知能力有限,前些日子也和皇上说过,给您跑跑腿就成了。”辛情笑着说道。
“妹妹肯帮忙就最好了!”皇后起身:“该做主的事妹妹就定下来吧,不必事无巨细都让回本宫。”
“是,恭送皇后娘娘。”辛情笑着说道。
等皇后走了,辛情换了衣服,告诉太监宫女若有人来回话不必拦了。
这一天因为有太监来说其宫中份例的丝锦罗纱内库不肯足量支给,辛情便让人传了专管这一库的太监来问话。
“长秋殿的丝锦为何不足量支给?”辛情问道。
“回娘娘,这是历年来的传统。”太监答道,理所当然的样子。
“传统?传统是规矩吗?”辛情挑了挑眼皮,轻声问道。
“这~~~回娘娘,奴才接手丝锦库已是这个传统了。”太监说道。
“好!把内库总管给我叫来!”辛情吩咐道。马上就有人去了。
等了半盏茶的功夫一个肥头大耳的太监来了,辛情故意让他跪着不准起,自己慢悠悠地喝茶,直到那一盏茶喝凉了才问道:“这宫中丝锦的配给是谁说了算?”
“回娘娘,这~~是按祖制。”太监说道。
“按祖制?除了丝锦,这宫中日常所用都是按祖制配给是吧?”辛情问道。  “是,娘娘。”太监说道。
“我问你,你可知道你掌管的内库有多少东西是不按祖制配给的?”辛情问道。  “回娘娘,内宫所需之物一向是按祖制配给,奴才等并不敢擅违祖制。”太监说道。  辛情点点头:“那么,若有不按制的,你怎么说?”
“娘娘,奴才不明白娘娘的意思。”太监说道。
“不明白?少给我揣着明白装糊涂!据我所知,祖制虽有,这些年来却是按‘传统’配给的,而这个传统应该就是得宠不得宠的分别吧?”辛情笑着看他。
“回娘娘,奴才也不过是循例。”太监说道。
辛情拿杯盖一下子一下子的敲杯子。
“循例?谁给你的权利?”辛情忽然扔了茶杯到他面前,滚烫的茶水溅了到处都是:“这后宫之中无论得宠与否都是主子,怎么可以给你们这些奴才轻贱了?你们做的过了吧?平日里背后不敬,各位主子看不见听不见也就算了,主子的东西你们也敢克扣,找死吗?”
“娘娘明察,奴才等绝无中饱私囊之事,扣下的东西也都在库中,并未少了分毫。”太监忙说道。
“未少分毫?”辛情笑了,“这么说你们是故意轻贱主子了?其心可诛啊!”  太监忙磕头:“娘娘,奴才等若有半分轻贱主子的心一定天打雷劈。”
“不必天打雷劈,皇上给你们个痛快你们就知道厉害了。”辛情冷笑,“给你两天时间,把各库克扣的明细给我报上来,若有一丝隐瞒你可小心了。”
“敢问娘娘,皇后娘娘可曾同意?”太监问道。
“那么,你就去问问皇后吧!”辛情笑着说道,“皇后若同意,本娘娘就撤了你,皇后若不同意——本娘娘自然无话可说,你们就继续循例轻贱主子吧!”
“奴才多有冒犯,奴才这就去办!”太监擦了擦汗。
“下去吧!”辛情挥挥手让他走了。
他走了,辛情让冯保额外给了长秋殿太监许多赏赐,说辛苦他了,那太监谢了恩恭敬地出去了,出了门口小心拭了拭额头的汗。
结果没用两天,内库克扣的东西就全部补齐送至各宫了,冯保在外走了一圈回来笑着对辛情说:“娘娘,现在各宫的主子们可都念着娘娘的好呢。”
辛情笑了笑。群众基础是很重要的——这是多年革命前辈们的宝贵经验。   东西发放完了,辛情去和皇后“请示”了一下,十库总管撤了七个。
这件事之后,皇后的凤体又违和了,因此一直到过年都是辛情“协理”后宫事务。
大年三十,辛情也忙得很。拓跋元衡带着大队人马又去祭天,后宫这帮女人和不男不女的人便都留给她料理。就算很忙,她仍是早早地带着人去慈寿殿和显阳殿拜了两块活牌位,然后才回到凤凰殿坐镇指挥。因为连日会有大宴,所以虽然早早就吩咐了御膳房准备,仍是不敢掉以轻心,这天又特意派了人去御膳房察看。
中午拓跋元衡在太极殿大宴群臣,后宫之中皇后为首侍宴慈寿殿,许多老太妃和失宠已久的妃子们都来给皇后和辛情问安,称赞两人此次惩治内库的做法实在是大大的英明,皇后面上虽有笑意,眼角却是冰冷。
午宴过后,辛情回了凤凰殿歇一会儿,衣服换了一半就有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说皇后娘娘心痛如绞快要昏厥了,辛情一面匆忙往显阳殿去,一面吩咐将太医院当值的太医全部传到显阳殿,又派人去太华殿回奏。
到了显阳殿,皇后脸色苍白地躺在榻上,周围是围着的宫女太监,见辛情来了忙让出路来并跪地行礼,太医们早已在榻边给皇后诊治。
“怎么回事?皇后娘娘好好的,怎么会忽然昏厥?”辛情将太医一个个扫过去,又一个个扫过宫女太监,“这些日子是谁给皇后诊治?”
一个太医跪倒她面前:“是微臣”。
“皇后的症状往日可曾有过?”辛情问道。
“回娘娘,皇后这些日子一直有些头晕目眩,偶尔心痛,不过经臣用药已缓解了许多,按微臣的推算,娘娘这几日本该好些了,却不曾想~~~~”太医说道,一头冷汗。
“不曾想什么?”一个带着冷冷的声音插了进来,包括辛情在内都忙给他请安。  “皇、皇上,微臣实在不知皇后娘娘何以忽然至此。请皇上明察。”太医哆哆嗦嗦。  “来人,关起来。”拓跋元衡冷声命令道。
“且慢!”一个微弱的声音阻止了太监们的行动,“扶我起来!”宫女们忙七手八脚地扶着皇后坐了起来。
“皇后觉得如何?”拓跋元衡来到榻边坐下。
“皇上,此事与温太医无关,请皇上饶了他。”皇后声音微弱,身体软绵绵的,但是仍勉力坐着。
“这么说皇后知道原因了?”拓跋元衡问道。
“臣妾不知,只不过,前些日子臣妾病了许多日子不见起色,后来还是换了温太医才即刻有了好转,此次复发也是温太医尽心竭力,所以臣妾认为就算事出有因也不该在温太医身上,还请皇上明察。”皇后声音无力,嘴唇都咬白了。
她这话一说完,在场的人就偷偷看了看辛情。
“前些日子是谁为皇后诊治?”拓跋元衡阴冷的眼神扫过太医。
两个太医挪跪到他面前,哆嗦着说道:“是微臣。”
“为何你们诊治时皇后缠绵病榻,温太医接手便立有起色?”拓跋元衡问道。  “皇上明察,微臣实在不知。”两人更加哆嗦。
“不知?”拓跋元衡眯了眼睛:“拖出去。”
“皇上,既然三位太医都曾为皇后诊治,太医院中当存有三位太医所开药方,拿来比对一下就知道谁对谁错!若是两位有错,致皇后凤体不愈,皇上再治罪也不迟啊!”辛情说道,很在理的说法。  “去!”拓跋元衡挥手,马上就有两个太监飞奔而去。
满殿鸦雀无声,压抑得很,大冬天的,三位太医满脑门的冷汗。
等两个太监飞奔赶回来,呈上了三沓药方给拓跋元衡,拓跋元衡让其余几位太医看了。  “怎么样?”拓跋元衡问道。
“启奏皇上,从药方上来看并无任何差错,何太医、齐太医与温太医所开之方虽不相同,但生姜泻心汤与甘草泻心汤都是益气和胃、消痞止呕之良方,这药方之上所用药量也都与太医院医术记载相符,因此,依微臣所见,何、齐二位太医并没有用错药。”院判总结发言。
“既然药方没错,为何皇后前次缠绵病榻良久?温太医接手便立见起色?”拓跋元衡冷声问道,眼神扫了一圈:“把尚药监负责皇后药膳的都给朕传来。”
忙有太监又飞奔着去了,这次带回来的足足有十个人。殿内的气氛就更加紧张。  拓跋元衡的龙威之下,这几个小太监吓得跪地直磕头,忙秉明了情况。听完了,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
按他们的说法,药草需是三位两位太医一齐看过、称过然后交给熬药的太监,熬药的太监是三人一组,不管何时至少两人同在药罐旁边,而进药的时候是两位太监一组直接送到显阳殿的。也就是说,除非两个人合谋,否则一个人是无法在另一双眼睛的注视下偷梁换柱或者加些东西进去的。这十个人全部都信誓旦旦地说自己没有动过手脚。
“皇上,算了,反正臣妾也没什么了,今儿是过年,还是不要追究了。”皇后说道。  “皇后放心,朕会查个水落石出。”拓跋元衡安抚皇后。
“臣妾谢皇上,只不过,皇上,已过了这么久查起来怕也难了。再说~~~”话还没说完又一阵恶心,宫女们忙轻拍了她的背,端了水给她漱口。
忽然那个老头子太医问道:“微臣斗胆敢问娘娘中午吃了些什么?”
“卢院判,哀家中午在慈寿殿侍宴,你不要胡说。”皇后的声音大了点。  “皇上,娘娘,微臣不是说有人在食物中下毒,只是有的时候食物若相冲,人吃了也会中毒,所以微臣才有此一问。”卢太医诚惶诚恐地说道。
“院判,属下所开甘草泻心汤已嘱咐了宫人切不可给娘娘食用猪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