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 >

第86章

原配嫡女 作者:弥生凉(晋江榜推vip2015-04-04正文完结)-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江南亦有几家开始研究双季稻,然而气候等条件到底比不得最南边,种出来的双季多也不过多那么一点。且那几家双季稻种子并不外流,张氏留下来的这几个庄子想种也种不了。
    因此收成便是一年收一回,要是那些人家自己偷到种子,或是培养出了双季稻,这十年也算是他们占了便宜。
    温宥娘这么一说,老两口连商议都不用便径直点了头,“那粮食到时可是送往京中交给温府?”
    可怜老两口还不知温府发生的那些事儿,温宥娘摇头,“直接换做银子存入票号即可。说来你们那酒肆生意如何?”
    娇姨娘的父亲忙道:“江南不比京城,酒大多绵长,咱们的酒过来也算是一般,头一回改过了,生意倒好得多了。”
    温宥娘一听,就道:“不如将收上来的粮食做成了酒卖,剩下的再卖出去折合为银两,也不错。”在稻谷收了之后,许多人家还会在田地里种上小麦,在交租之时也有拿小麦折合成稻谷的量充作租子的。而小麦可酿酒,倒是能为酒肆所用。
    下面坐着的老俩口心里其实也有着这想法,听温宥娘这么说,也就顺势点了头。
    不过温宥娘倒是明算账的性子,“造的酒,不论贵贱也都是你们的,只用将粮食折合成银两存入票号到时送往京城便可。”
    随后温宥娘又将温府近来发生的事说了一番,直听得老俩口眼睛直瞪圆了。
    听到最后娇姨娘的娘抹着眼泪道:“那五郎今后可该怎么办呐?也怪咱们也不是什么出息人家,这会儿竟是半点忙都帮不得。”
    温长倬要不能考科举了,他们只有娇姨娘一个女儿,以后还能靠着谁?还有温家大爷被流放,他们女儿该怎么办?
    一想到这些,娇姨娘的娘亲心里就发苦,苦得直流眼泪,心里怪罪当初娇姨娘为了谋富贵去冒险,这会儿出了事他们这些当爹娘的才爱莫能助,面上却不敢露出半分来,生怕温宥娘介意。
    眼瞅着好不容易得个外孙,虽然按规矩不认自己这门亲,可到底是个男丁,不说娇姨娘的娘亲,就是娇姨娘的父亲心里也是欢喜的。
    可这会儿听说了温家大爷之事,大男人虽然不好意思在小娘子面前哭,可那一脸哀像却是惹人怜得很。
    娇姨娘的父亲只眼巴巴的望着温宥娘,什么也不说,心里跟煎熬似地。
    温宥娘听不得女人哭,只在旁边劝道:“长倬是我的弟弟,且又是记在我母亲名下的。我们姐弟有一口吃的,他就饿不着。”
    “可科举这事儿,大爷当年怎的就这般糊涂呀!”娇姨娘的娘一拍大腿道。
    温宥娘没接这话,暗想他要是脑子清醒,不至于如今都快被流放了,还冒出来一个私生子来。
    不过温家这一笔烂账,还真是谁都理不清,谁也不无辜,如今的下场也都不过是报应罢了。
    然而就是报应,也不该落在他们姐弟三人身上的。
    温宥娘过了一会儿才道:“只是三代内不得科举,也不是血脉三代。只要长倬过继到其他房去,还是能继续科举的。”
    娇姨娘的爹娘听说外孙还能科举,当娘的顿时就不哭了,当爹的在一边问道:“那大姑娘这回与四爷一起来江南城,就只为了那几个庄子的事?”
    对这两个人,温宥娘自然不必隐瞒,道:“庄子之事处置完之后,便要前去常州祖地替我母亲迁坟。”
    夫杀妻,自古都不用埋在一路,温宥娘姐弟要往常州迁坟倒也说得过去。
    “不过要是迁往张家,到底是有些忌讳。”娇姨娘的父亲道。
    自古以来,各处有各处的风俗,然而在整个大隆,在生死这等大事之上却有着莫名的同归感。
    一般出嫁女死了,不论如何,是不能埋回娘家的。毕竟是泼出去的水,嫁出去的人。
    不过这种规矩,在权势面前,其实什么也不是。
    张氏一族,最出息的不过是京中怀恩伯一家,张老伯爷要将女儿埋回祖地,只要执意要做,且拿些钱财出来,也并不是不行。
    这也是温宥娘敢下常州迁坟的原因。

  ☆、第079章 再遇余举子

随后温宥娘这才见了一直等着的四村村长,且带着娇姨娘爹娘一起,让他们认识。
    温宥娘在杨家村的举措,在各村之中经过商议后,其实都是同意的,现在来见温宥娘,想要说的便是契约问题。
    杨家庄签得有十年,其他村里人也是要这么签的。然而也有不想签的,那这种了小半年的良田就该如何办理也需得拿出一个章程来。
    当然,还有一件事便是各庄的庄头之事。因杨家村边上的庄头是杨家村中的自己人,因此其他庄子边上的村子,也想着这般。总归是要自己人,以后也好说话办事。
    难得的是小廖氏派来的那几个庄头竟然半点动静也无,温宥娘也安排得痛快,随后又同意去其他庄子上走一圈。
    契约之事,还是要先将地看了再签为好,也免得后来撕扯不清。
    乡下人最怕麻烦,也最不耐跟身份高的人对上,因为知道鸡蛋跟石头的差别。
    能一下子解决的,就恨不得马上给解决了。
    因此在跟几位村长谈拢之后,温宥娘便挑了一家村子前往。
    依旧是三辆马车,那村长直接跟张家四爷坐在了一辆马车上,脸上的笑意裂得嘴都合不上。
    温宥娘与温余卿等便在后面两辆马车当中,紧跟在张家四爷的马车后。
    这一次要去的村子叫乐湖村,以乐湖为名,在江南城一带也算是颇有名气,市场有鸿儒前往游玩。
    乐湖村也要比杨家村大得多,上下有三百户人左右。有庄子十来个,都不是乐湖村人的,但大多寻村中的佃农租种。
    张氏的庄子,在其中只能算是小的。不过这也是唯一一个小廖氏没能在附近买到田地的庄子,小廖氏为置换良田买的庄子,离张氏的庄子据闻有数十里远。
    从江南城到乐湖村的路,说好不好,说坏也不坏,中途不曾有石砖铺路,路面却是看得出有用心夯实过的。
    不过约莫是每日来往的车辆多了些,因此道上的马车轨痕十分明显,且杂乱无章,轨迹与轨迹之间互相纠缠,像是扭做一堆的麻花,朝着道路的前方而去。
    冬梅将旁边的布帘拉了拉,道:“郎君别透风了,等会儿保准一脸的灰。”
    温宥娘对着冬梅点了点头,倒是没什么精神。
    “郎君不高兴?”压好了布帘,冬梅问道。
    温宥娘点头,随后又摇头。
    总不能说她不耐烦坐马车了,就算下面垫着褥子,她也觉得坐得屁股疼。一想到可能要坐几个时辰,头又跟着疼了。
    冬梅哪不知温宥娘的想法,就往外坐了坐,拍着自己的膝盖道:“郎君还是歇一会儿罢。不然等到了地方,总得要在庄子里看一看的。”
    温宥娘对着冬梅一笑,然后直接躺下了。
    一直到了乐湖村外。
    “郎君。”冬梅在温宥娘耳边叫了一声。
    温宥娘闭着眼道:“到了?”
    冬梅道:“外面的说快到了,郎君还是先起来,梳理一下了。”
    躺在别人膝盖上睡觉,头发到底会乱一些,衣服上的折痕也要拉一拉。
    温宥娘不得不起身坐着,由着冬梅给她重新梳头。
    梳完头又将衣服上的皱痕拉伸展,外面就有赶车人说到了。马车也跟着停了下来。
    冬梅先跳下了马车,温宥娘捞开帘子,站在马车上往外一看。
    脸色顿时又不好了,随即立马退回了马车里。
    正打算给温宥娘搭马蹬让她下马车的冬梅见温宥娘退了回去,忙道:“郎君这是怎的?”
    还不及听温宥娘说话,旁边就传来一声,“哎哟!”
    冬梅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发现马车前不远竟有一辆敞着的牛车方向与他们的马车相对,此时牛车里的草垛上正躺着一个血淋淋的人。
    那人面貌看不怎么清楚,然而那叫声却熟悉得很。
    冬梅终于知道自家姑娘退回马车的缘故了,这也实在是倒霉了些。竟又遇见那个害死夫人的孟世子了!
    回过头来的冬梅心中暗自念叨:快走!快走!快走!
    可惜事不如人愿,走到马车边上的牛车竟然不走了,那戴着草帽赶牛的人这时下了牛车,朝着他们这边走来。
    当然,也没朝温宥娘这马车走,而是前面张家四爷那辆马车。
    只见那赶牛车的将草帽往脖子后一放,露出一张清秀的脸来,竟然也是见过的。
    就当初在京城,温宥娘去京郊见薛九,回府时在途中遇见的那因下雨没带伞就傻乎乎的躲在稻草堆里的余姓举子。
    也不知道他跟稻草有什么缘分,每次见到他,身边总少不了一堆稻草。
    只听得余姓举子道:“这位郎君,小生乃是附近余家庄的余庆年。因友人被人所伤,正赶往江南城救急,不知可否将马车想借一回?”
    又恐张家四爷不信,余庆年又从脖子上取下一块两指宽的玉观音,双手奉上道:“此乃小生祖传之物,若是郎君不信,可以此为抵押。”
    张家四爷不认识面前的人,不过余庆年的名字却好似听过,又看了看面前的这块玉,一时间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只温余卿与张昀良在马车中磨磨蹭蹭的半天,终于舍得捞开竹帘下马车,一抬头看见余庆年,不由得几步上前叫道:“余大哥?”
    余庆年回头一看,见是书院中的相识,忙对着温余卿表兄弟笑了笑,“没想到竟是温府与张府的两位郎君。可是来江南城游玩?”
    温余卿一眼看见余庆年手中的玉观音,便跟张家四爷介绍,“四舅舅,这是我们书院的山长故交之子,余大哥,也是江南人士。”
    随即又跟余庆年道:“余大哥,这是家舅,排行四。不知余大哥可是遇着了为难之处?”
    张家四爷对余庆年点了下头,才道:“余侄子这友人,恐是遇着了山贼吧?”
    躺在牛车稻草上的人此时又□□出声,“哎哟!”
    这声音熟悉得,不管是张家四爷还是温余卿表兄弟俩,都不怎么想知道所谓前因后果,事发经过什么的。
    但架不住余庆年的嘴没长在他们脸上,闭嘴不得。
    原来余庆年也是倒霉,本是打算上山去采点药,哪知走着走着就遇着了一身血淋淋,像是从山上摔下来的人,还一口一口哎哟哎哟的,可把他给吓得只好先给他止了血,又包扎了伤口,这才拖到了山下,寻人家借了一辆牛车,把人往江南城里送。
    做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总不能给人救了一半就丢在那不管了。
    因此余庆年便赶着牛车往江南城中走,这一走就恰好遇见了张家一行停在了乐湖村外,因此就心存幸意的上前来打招呼。
    看能不能借一辆马车来,也好进城快一些。
    张家四爷听完这话,又看了一眼稻草上的人,颇不怀好意道:“看他叫那模样,倒也不像是受了多重的伤,慢一点也当是没事儿才是。”
    温余卿也不喜欢孟世子,不过瞧着他那血淋淋的模样,心里也有些余悸,就道:“怎的满脸是血?可别死了吧?”
    张家四爷在旁边嗤了一声,倒也没说话。谁要死了,还叫得那么‘欢快’法?
    余庆年倒是老老实实的说了,“可能是被石头划出来的血,他身上的伤口已经包扎过,就是担心骨头可能也折了。所以才想送进江南城里,想找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