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股票金融电子书 > 双顶与双底的技术应用基本常识 >

第1章

双顶与双底的技术应用基本常识-第1章

小说: 双顶与双底的技术应用基本常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双顶与双底的技术应用基本常识 双顶或双底反转形态较三重顶或底更为多见,其出现频率仅次于头肩形态,经常被称为“M头”或“W底”。这类形态的最终完成,都是由股价对颈线支撑或阻力形成突破来完成的,并由反抽来完成确认的过程,但双顶形态中,股价放量突破中间低点的支撑,市场的上升推动力量就已消耗殆尽,出现反扑现象的可能较小,而无量破位则经常伴有反扑现象。 
  
  在实际走势中,大多是没有反抽确认的,但双底形态完成时的成交量必须显著放大,否则有效性便值得怀疑,尽管不久也会出现回抽确认。至于量度幅度的测算,其方法则是量出由低点至高点连线的最宽(垂直)距离,从形态完成即突破形态中间的高、低点处或穿越颈线位处起算,这就是形态的最小运动幅度。 
   识别形态的技巧 
  1、底与顶的比较 无论是双顶还是双底,第二个顶或底时的成交量都较小,而顶与底的区别主要是双顶的第二个峰较为活跃,且其轮廓几乎与第一个顶同样陡峭锐利并往往会略超过第一个顶点(3%以内),第二个底通常相当沉缓且易于圆滑,它较一般圆形广阔,完成时间也较顶部的长一些。 
  2、判断形态的规模 时间与回撤幅度是影响规模的两大因素,其中前者更为关键。在绝大多数真实的形态中,两个峰值或谷值的时间间隔应是两个月或三个月或更长,通常不会少于一个月或四周;如果两个峰值或谷值出现在同一价位,但时间间隔太近且两者之间仅有一个细小回撤(如8%以内),那么有可能成为持续形态的一部分。 
  3、注意形态的异化 在双顶与双底形态中,投资者经常会碰到一些陷阱,如双底或双顶的向下假突破和向上假突破等,使两者像变戏法一样来回转换,而在实际的个股走势中找出标准的形态并非易事,主要是因为个股假突破的幅度常在5%左右,或者说,只有超过了3%这一公认的尺度,才有可能真正达到制造陷阱的目的。 
  4、趋势线较颈线位更重要 颈线的倾斜程度较为重要,双底的颈线通常略微下倾,而双顶颈线一般是上倾的,否则,股价运动的力度很可能因多空双方的能量损耗较大而减弱,这一特点更适用于头肩形、三重顶或底等形态。严格的讲,双顶或底形态根本就不存在颈线,因为中间只存在一个极端谷值或峰值,也就是说,此前的趋势线更具分析价值,通道技术也就更具实战意义! 
  双顶与双底的一般应对策略 
   以上海石化(600688)为例,该股1996年7月底完成不太标准的双顶形态后,9月下探3.80元并构成小双底(左高右低)后,经过一个月劲升达到8.28元,回落至6.30元左右两次企稳并构成小双底模样),但12月仅上摸至8.73元便大幅回落,并且形成了一个右侧十分锋利且真实可靠的双顶!因此,应对该形态最好的策略首先是趋势线或通道技术,其次是判断形态规模大小,而中间谷值或峰值的突破并非理想的介入时机。另外,尽管为了防止假突破所构成的“空头陷阱”或“多头陷阱”,能否重新回到该点之上或之下也是非常关键的研判依据。

   
  
  
支持本书作者,请购买正式出版物  
                  
 
本资料来自网络。豪天个人搜集整理


返回目录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