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财会税务电子书 >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 >

第34章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第34章

小说: 帝国的凋零:晚清的最后十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清宫太监的回忆录《清宫琐谈》中说:光绪在弥留之际,当时在瀛台侍疾者共六名,其中两人饿死,剩下几人食不果腹,“因饿失血者又凡三人”。光绪在死前曾在床上召唤医生周某,周某见光绪两眼瞪大,四次用手指口,知道光绪是饿急了,但环顾周围,实在是没有吃的。后来,光绪帝便渐无声息了。
启功也曾谈及其曾祖溥良的一件往事:当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传出“快不行了”的消息后,时任礼部尚书的溥良和其它相当级别的官员也都昼夜守候在慈禧太后的寝宫之外,以防不测。大臣们都惶惶不可终日,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就举哀发丧。当时由于慈禧太后得的是痢疾,从病危到弥留之际的时间拉得比较长,守候的大臣们时间长了,都有些体力不支,便也顾不得大臣的礼仪,或坐台阶上,或依靠在廊柱边,大家一副疲困不堪的狼狈相。就在宣布慈禧太后“驾崩”前,溥良见一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寝宫中出来,他便上前问这太监端的是什么,太监说:“这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满语“酸奶”的意思)。”送后不久,就由隆裕皇后的太监小德张向太医院正堂宣布光绪帝驾崩了。而这边屋里的那位还捱了一段时间才算完,也不知道里面是真死了,还是密不发丧,非要等到宣布光绪死后才发丧。
曾在宫中担任女官的德龄女士在《清宫二年记》、《瀛台泣血记》等书中,说是李莲英下毒害死了光绪。鉴于德龄走的是畅销书的模式,其作品往往拿清宫秘事哗众取宠,似不可信。况且,光绪从小就受李莲英看护,一直叫他“谙达”(师傅),并曾夸他“忠心事主”。光绪被囚瀛台后,其它太监慑于慈禧太后的淫威,不敢对光绪多有接近,唯有李莲英多方照顾,还经常到瀛台与光绪帝拆装钟表消遣。再有一事可以佐证,八国联军撤出北京后,慈禧一行人在回京途中,曾在保定驻跸。李莲英侍候慈禧太后睡下后,随后去光绪住处探望,只见光绪在灯前孤坐,无一太监值班。当时正是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光绪的房间竟然没有铺盖而无法入睡。李莲英见后抱着光绪的腿痛哭道:“奴才们罪该万死!”然后赶紧把自己的被褥抱过来给光绪。光绪后来回忆西逃的苦楚时也曾说:“若无李谙达,我活不到今天。”由此看来,说李莲英害死光绪似不可信。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则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帝决不会轻饶了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帝毒死。这种说法基本没有可信度。
《花随人圣庵摭忆》里也为光绪喊冤,说光绪并非善终,但其怀疑的对象却指向了隆裕皇后和其宠信的太监小德张,而幕后的指使人可能暗指慈禧太后。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侄女,她和光绪的婚姻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作为当时后宫中的主要人物,隆裕皇后要搞点阴谋当然不是没有可能,但要说隆裕皇后能象她的那个姑妈那样心狠手辣,也不可信。
最大的可能,光绪还应该是自己病死的。光绪的最后几年身患重病,郁郁寡欢,虽然有名医陈莲舫和施愚等人诊治,但当时已是病入膏肓,这些名医也大都束手无策。
事实上,光绪本人对自己病情的恶化也极度焦虑,对那些御医们感到十分的失望。1908年五月二十六日,光绪见自己的病“屡易方药,仍属加重”,便斥责御医们说:“病势迁延,服药总觉无效,且一症未平,一症又起。”七月十七日,又说:“服药非但无功,而且转增,实系药与病两不相合,所以误事!”八月初七日,光绪更是大骂御医说:“每次看脉,忽忽顷刻之间,岂能将病详细推敲?不过敷衍了事而已。素号名医,何能如此草率!”光绪的焦躁和绝望,可见一斑。
据《死虎余腥录》中记载,1908年九月初的一天早上,慈禧太后与光绪在乾清宫临朝,召见了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六位亲政大臣。光绪当时已经病得非常重,连听政的精力都没有,不多大一会,就表情痛苦,疲惫不堪的伏在桌上休息。
慈禧太后见光绪这个样子,也有点于心不忍,便说:“皇帝久患重病,各大臣何不保荐些名医来给看看?”各大臣面面相觑,庆亲王奕劻首先奏道:“臣自六十九岁大病之后,袁世凯曾推荐过一个西医屈桂庭,效果不错,自此后我就不再吃中药了,也不知道有甚么好的中医。”
慈禧太后听了很有兴趣,便问袁世凯推荐的那个人是谁。袁世凯便说:“屈桂庭是北洋医院出身,历任医官、院长,现在是医院总办,此人善用西医,医术也颇为高明。臣全家有事都请他来诊治,前北洋大臣李鸿章总督直隶时,一般也是请他来诊治的。
随后张之洞与世续也说自己家人得病都请过屈某治病,医术确实不错。当时军机大臣六人中,只有鹿传霖与醇亲王载沣没有发表意见。慈禧太后便说:“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只要能治好病就行。既然大家保荐此人,那就请来看看。”
屈桂庭的学生王仲芹当时是袁世凯的侍从医官,得到这个消息后赶紧发电报给自己的老师,向屈桂庭密告了这一消息。屈桂庭是当时的名医,中西医兼通,从清朝王公直到北洋要人,都经常找他看病。由于事情重大,屈桂庭接到电报后也是满怀忧虑,夜不成眠。没过几天,屈桂庭便接到朝廷命令,让他速速去京师为光绪看病。
屈桂庭赶到北京后,心里还是惴惴不安,心想治好了倒也罢了,治不好恐怕会惹祸上身。古代因为治疗不好病而被杀的太医也不在少数,正如前辈所说的,太医往往都是“有抄家,无封诰”的可怜虫。
由于屈桂庭经常帮庆亲王奕劻的家人看病,关系还算不错,到北京后他便先去见了奕劻,把自己的担忧给奕劻说了,奕劻说:“这次让你去给皇上看病,是军机大臣的共同保荐,不能不去。你只管去尽心看看,有无危险,可直言先告诉我,我再密奏太后。”
随后,奕劻便带着屈桂庭到正大光明殿去见慈禧太后和光绪。据屈桂庭的描述,当时光绪正面坐,慈禧太后坐在旁边,见屈桂庭到后,便问他如何诊法?屈桂庭说:“按西医规矩,皇上要宽衣露体,且听且看,然后才好诊治。”
得到慈禧太后的许可后,屈桂庭便对光绪进行“望闻问切”的常规检查。检查完后,屈桂庭认为光绪的病征主要有:常患遗泄(不能自控的遗精,可能是慢性肾炎引起),头痛,发热,脊骨痛,无胃口,腰部显是有病;此外,肺部不佳,似有痨症;面色苍白无血色,脉搏弱,心房亦弱。
屈桂庭的判断是,光绪的体质本来就不强壮,容易神经过敏,加以早年房事过度,腰病之生,由来已久。其身体禁不住刺激,神经稍受震动,或听到锣鼓响声,或受衣裤磨擦,或偶有性的刺激即行遗精,还不能经常吃补药,越吃遗精就越频繁。由此看来,光绪的病情是综合征,兼有肾炎、高血压、胃炎、肺痨等症,诸病齐发,极难救治。
随后,屈桂庭请示见光绪的尿样带回化验,并当场先开了两张药方,一为外敷,一为内服,并向慈禧太后奏明所开之方都是西药,可去外国医院或西药房配制,个人不便进药。屈桂庭估计是怕自己进药的话,万一发生类似明代的“红丸”事件,到时就说不清楚了。此后,屈桂庭便每日早晨入宫到诊一次。那些宫女们一看是屈桂庭来了,往往嬉笑着说:“外国大夫来了!”
光绪对中医并不信任,每次服中药前都要捧药详细检视。但是光绪对屈桂庭还不错,比较信任,对于屈桂庭食物营养选择的建议也大都遵行,用药也颇为有效。治疗数周后,光绪神志转清,呼吸渐入常态,病情也有所好转。据屈桂庭称,光绪临朝之后,甚至还能以书画自娱,屈桂庭见过光绪写字,还说皇上写字尤佳,相传是得力于帝师翁同龢之功云云。光绪病情的好转,当时内外相庆,人心渐安,宫中一时称为幸事。
但没过多久,慈禧太后又跑去干涉内务府大臣关于皇帝的进食之事,光绪本听从屈桂庭的建议合理进食,这下又被气得不行,当场把枕头扔到地上以示抗议。光绪临终前的一段时间,虽在重病中,但仍旧要每天清早前往仪銮殿给慈禧太后请安,然后随同到勤政殿临朝,这种生活对于病魔缠身的光绪来说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折磨。虽然使用西医疗法后,光绪的腰痛减少,遗精也有所减少,但化验其尿样仍有少许蛋白质,估计其腰病还是一大隐患。
正当屈桂庭给光绪正常治病有一个月后,某天光绪突然连呼腹疼,汗如雨下,捂着肚子在床上乱滚,连喊:“肚子痛的了不得!”当时正是非常之时,慈禧太后也病得快不行了,宫廷无主,乱如散沙。光绪这里无人管事,也没有御医,只有屈桂庭一位西医在床前。
屈桂庭当时对光绪病状的判断是:夜不能睡,便结,心急跳,神衰,面黑,舌黄黑,但最奇怪的则频呼肚痛,这和前期的病症似乎没有什么关系。屈桂庭当时也觉得心里打鼓,感觉里面有问题,但也不敢多言惹祸上身。当时他能做的,就是让让光绪躺在床上,以毛巾施行热敷而已。等到光绪疼痛稍缓,屈桂庭便匆匆辞去。这也是屈桂庭进宫最后一次为光绪看病,此后宫内情形和光绪病状,屈桂庭自称毫无所知,只听说庆亲王奕劻被召入宫,酌商择嗣继位的问题,没过多久,便听说光绪已在瀛台涵元殿驾崩了。屈桂庭后来自己也说,光绪之死实是个难解之迷,以至斧声烛影,人言人殊,至于怎么回事,他也说不清楚。他说的这些东西,也只能为研究者提供佐证而已。
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处在清理崇陵地宫时,发现光绪的遗体完整,体长一点六四米,无刃器伤痕。后来通过化验颈椎和头发,也没有发现中毒现象。也就是说,光绪可能是属于正常死亡,一些清史档案专家和医学专家的分析结论可能是正确的。当然,这仍旧不足以解释为什么光绪偏偏比慈禧早死一天,这种历史的巧合很难打消人们的疑问。
不过话说回来,慈禧太后对光绪的关系也未必是外间人所传的那样恶毒和刻薄。事实上,光绪进宫的时候只有四岁,便由既是姨妈又是伯母的慈禧太后照管,并亲自过问小皇帝穿衣、吃饭、洗澡、睡觉等生活琐事。但是,在教育孩子这方面,虽然慈禧太后很想做好,但由于其性格和耐性方面的缺陷,其表现实在算不上合格,就像她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就是一个非常失败的案例。
应该说,在最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对光绪还是抱有很大期望的。光绪五岁的时候,慈禧太后为他精心挑选了师傅,包括书法和学问都闻名遐迩的翁同龢等人。但由于慈禧至高无上的威权,其对光绪的教育方法十分的粗暴性急,光绪稍微不合己意,便是讥讽、呵斥甚至责打,这对后来光绪的性格影响极大。小时候的光绪胆小怕事,听到打雷或者大点的声音往往都会颤抖哆嗦。慈禧太后过分的责罚,严重打击了光绪的自信心,以至于其性格既懦弱怕事,但在青少年的时候又会出现强烈的逆反,正如光绪在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中的表现一样。
心理学理论认为,儿童每在被自己父母讥笑或者虐待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