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古今穿越电子书 > 重生劫:许你魅惑天下 作者:月吻桃花(红袖2012-08-25完结) >

第12章

重生劫:许你魅惑天下 作者:月吻桃花(红袖2012-08-25完结)-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不碍事,不碍事,君羡啊来帮我看看这该在石壁上的字是什么意思?”李世民虚扶起李君羡指着他刚刚看过的诗文说道。
是,李君羡步前一步,同样站到李世民之前所蹲的位置,蹲了下来,看着石壁上龙飞凤舞的字微微沉思下来:
古有褒姒戏诸侯;
今有武氏乱朝纲。
这两句表面上是比喻句:上一句倒还好理解,谈古,周朝时候: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天下皆知。
这个爱美人的故事早已超出了“个人行为”,为了博美人一笑,竟以江山社稷的保护伞——军队为代价,因此才埋下了亡国的种子,最终只能留下千古骂名。
《诗经?小雅》道:“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可下一句却是带着示喻(喻今),颇有预言之意,难道是说今后的朝堂上要会出现一位武氏之人兴风作浪?
或是意图谋反的乱臣贼子?可当他在看到武氏两字时,脑海中不由自主地出现武媚娘的音容笑貌,心中吓了一跳,怎么会在这时候想起她,且不说哪朝哪代允许过女子参政的例子过?
皇宫之中后宫女子更是制度森严,怎么可能?只是周朝会灭究根到底还是祸起后宫,但周幽王昏庸在前,宠褒姒在后才会致使大周最终遭受灭顶之灾。
如今君贤、臣忠、百姓安居乐业,即使会乱也该是李氏后代才对啊?毕竟李元吉是李世民当初所埋下的种子,只是为何心中会微微升起的那一抹不安的预感挥之不去。
挥去脑海不该有的想法,想起自从进宫后,就未曾再见一面,只委托吴王李恪代为他保护她的安全而已,这段时间的自己更是深陷在自己的矛盾当中。




玄武门之战

想起临别时的话语,心中炙热无比,她说无论他最后作出什么样的决定她都会永远站在他这边。

原来并不华丽的话却依然让他感动得无以复加。

看来回宫后得找个时间过去看看这些天她到底过得怎么样了,同样身处在皇宫之中,本以为不想的,却没想到竟是如此想念了。

“君羡,可有看出什么的玄机?”

微微敛了敛神:“臣愚钝,未能参透其中奥妙?”自古帝王皆多疑他还是明白的,有时知道并非要说出来。况且他也是一知半解而已。

“那好,你命人将这块石头带回去,朕要和众爱卿共同探讨一翻。”

“是。”

轻歌曼舞舒广袖

晚上,专属李世民的帐蓬之内热闹非凡,歌声阵阵。

皓月当空,李君羡望着星空无奈的叹了一下,低下头来看着站在树下不远处的人,不确定道:

师父?。。。。。急忙奔了过去;

是我,羡儿。随后两人渐行渐远。。。。。。

帐蓬内李世民坐于高位之上,与坐在两侧的众大臣,一边享受着美酒佳肴,一边欣赏着轻歌曼舞。

席间李世民表面与众大臣谈笑风生,其实口中却吃不知味。

熬至散席时间,李世民一脸凝重地留上了长孙无忌。

次日;狩猎的队伍再次浩浩荡荡地返回京都;李君羡经过袁天纲的指点后;做下痛苦的选择;放弃讨伐李世民的复仇之路。

长安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无比;看似平静而又繁华的街道突然杀出;而他们的目标就是—李世民;经过了几番较量;双方各有伤亡;李世民更是意外坠马;身受重伤。

“来,护驾回宫,速召太医,李君羡终于放弃了上一代的恩怨,在随从层层的保护下背起李世民往皇宫方向急奔而去。”

夜,大极殿。

同根兄弟、非我所择;

手足相殘、非我所愿;

李世民在昏迷当中,睡相并不安稳;眉头紧紧蹙在了一起;好像陷入了痛苦深渊当中;一边不停发出模糊不清的呓语。依稀又回到当日的玄武门之战,大哥的惨死,李元吉的断臂而逃。。。。。。

今日李元吉的讨伐,使他封锁在脑海中的记忆如洪水般汹涌而出,原来他再如何的勤政爱民,怎样的兢兢业业,遏力打造一个盛世的李氏唐朝。。。。。。

都不能换回曾经兄弟的谅解。

突然,惊醒地坐了起来;

皇上,皇上,你怎么样了,需要传大医来吗?

望着面前有几分相似的容貌,好像又回去曾经兄弟情深,把酒言欢的时候,不由老泪纵横。。。。。。

皇上,有觉得哪里不适?此刻泛红着眼眶的李君羡急切的问;

眼前的李世民是他始料未及的,他一直都高高在上,一代英明君王,什么时刻都是极注重仪表的。

但此时的他却哭得像个孩子,刚刚的话他也一字不漏地听入耳中,虽然他已选择放弃但依然不能有以往的心境去对待他,接纳他,只是此时的李世民教他如何恨得起来。。。。。。



最熟悉的陌生仇人

原来他真的如师父所言,一直都深深地陷在自责当中。
日间,尚在皇宫的皇子以及各位未出阁或出嫁长住宫外的公主来探望,唯独还在禁足期间的太子李治未能到来,上世的太子在李世民遇刺,长孙无忌提议下早已担起监国之职。
所以在这个风头之上,聪明如李恪,孝心属李恪也不愿在此守夜。偌大的寝殿就只剩下李君羡在了,若说此时要行刺那也轻而易举。
李世民昏迷期间也由两位朝中重臣代为处理;这是他在半路上传李君羡口喻的。
监国大臣分别有:
政:长孙无忌;当朝国舅。当世贤臣;李世民心腹;昵称:老狐狸。
武:李绩,当朝大将军;兵权在握;原姓徐,名世绩,字懋功,亦作茂公。因唐高祖李渊赐姓李,故名李世绩。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遂改为单名绩。
“君羡啊?我刚刚说梦话了?”李世民收了哭声;哽咽地问着。
“嗯。”李君羡轻轻地应着;他觉得此时的李世民如家中长辈一样。
“皇上,需要宣太医前来吗?”
“不…不用了。”李世民摆了摆手,阻止李君羡宣太医的举动,扶我坐起来吧。
“是。”李君羡小心翼翼地将李世民扶坐了起来。
眼睛混浊地看着李君羡:“曾何几时,朕也如你一样年轻,有理想,有梦想,有抱负,只是在我功成名就的时候;还是不能换回兄弟的谅解啊。”说着说着眼眶又红了起来。
李君羡无言以对。
最后,李世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罢了,罢了。”
“你帮朕宣长孙无忌前来见驾吧”
“是。”李君羡领命退了出来。
“老臣参见皇上!”
长孙无忌风一般地卷入李世民的寝殿中,急急地跑向李世民的睡榻前跪下。
“老狐狸,你来了。”
皇上看起来精神不错:“这么晚了传老臣来,是不是想要再杀多几盘棋啊?”
朕这么急找你来不是为了对奕之事:“而且你也不是朕的对手。”
“这么晚了朕传你前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想着你去办。”
“唉……朕有预感,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皇上,务必宽心,此次刺客事件老臣已安排全城搜查以及逮捕,但由于刺客的身份老臣略知一二,未经皇上批准不敢大肆周章地去查。”
“所以目前搜查的范围只是城内重要地点,此事需要老臣再加多人手出城去查吗?”长孙无忌一直是知道李世民的心结的,所以今次调查也是虚势声张罢了。未曾着重的真正去搜查。
“不必了,你把所有派出去调查的人都调回来吧!此事朕自有主张。你只要加重皇宫之内各处的兵力即可。”
“万一有突发事件的话,没有朕的旨意不得轻举妄动。”
“是,老臣明白。”
“还有……”李世民示意长孙无忌附耳过去!
“……嗯嗯,好的,老臣立刻去办。”
“这件事务必保守,切忌张扬。包括上次朕所交代的“武氏”一事。”
“老臣明白。”
“现在朝堂上可有什么异动?”





风雨前的宁静

“一切平静!”

“那就好。”李世民点了点头。

“请皇上注意休息,老臣告退。”

“嗯。去吧!”

“段常德?”在长孙无忌退出殿外后,李世民朝殿门口方向唤了一声。

“奴才在?”

“皇上有何吩咐?”

段常德急急走向李世民的睡榻前恭敬道。

明日你将后宫所有人,上至贵妃下至太监宫女的档案卷宗以及身家背景一一详查,突然心头一动,想起当日圈点秀女画像之时—利州武媚娘?

“武……”她一介女流会是她吗?李世民危险地眯起了眼眸,但不可否认大周“褒姒”正是起源于后宫。

还有包括刚进宫的秀女,看看里面是否有武氏之人?

“是,奴才遵命。”

“记住,此事不宜声张,如若泄漏,朕唯你是问。”李世民脸上闪过一丝嗜血的表情。

段常德吓得跪了下来,“皇上,奴才一定小心行事,确保万无一失。”

“嗯,朕相信你!下去吧。”

“喳!奴才告退。”

端坐在榻上的李世民此刻并没有躺下休息的打算,而是陷入了沉沉的思虑当中。

“武氏”一事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为保李氏江山再次动荡,为保天下百姓免再遭生灵涂炭,他都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他要将所有可能发生不安定的因素都掐死在萌芽状态当中。

一代明君不止要仁爱子民,更是要有过人的手段,才保得国家的安宁。

在思虑过“武氏”一事后,心绪不由自主地转到今次遇刺的事件中,无声地叹了一口气,望着外面膝黑的天空,看来再次的对立不远了。

他有预感这一次可能会是为上次的玄武门之战做一个真正的了结,他不怪李元吉反而是这么多年来自已一直处于深深的良心谴责当中……

这次不管最后演变成什么样的局面,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他是不会再跟李元吉动手的……

次日,李君羡独自前来劝李元吉不能轻举妄动,未料行踪早已遭受尾随。

而李元吉要求他为父报仇刺杀李世民,李君羡提及李世民生死关乎天下黎明百姓,因此而使他的暂时未做下决定,希望在他做出决定前,他能暂时按兵不动。

李元吉不仅听不进去反而怒不可遏地责备他恩怨不分,枉为人子。最后李元吉以三天为限,李君羡在三天之内还未刺杀李世民他便带兵杀进皇宫……

——太慰府

“大人……”

“他去哪了?”

长孙无忌急切地走向尾随李君羡回来的人问道?来人立刻压下声音附到长孙无忌的耳边轻声说道。

听完来人的禀报,挥挥手让其退下,皱着眉头往回走。

“果然被皇上料中。”

“哎呀,这下麻烦大了……”

——皇宫大内

李世民静静地喝完着段常德端来的汤药,随后接过段常德呈上来的湿布巾轻柔地在两只手来回地擦着。

看着长孙无忌的表情问道:“看你这样子,似乎已经查出了什么。”

“……”长孙无忌只是斜了段常德一眼,并不回答。

“你下去吧。”

“奴才告退。”

“说吧!”

“皇上你料得真准,段常德一退了出去。”长孙无忌立马走到李世民身旁坐下。



多事之秋

“这李君羡跟那群乱党果然有接触,而且如皇上你当日所看到的,这乱党的头领就是失踪多年的四皇子李元吉。”
“咳……咳……”李世民明知道此事八、九、不离十,但再听到长孙无忌的禀报后,心绪还是受到些少波动不由哽咳连连。
大内总管段常德本来已经走到外室刚好迈出了一步,在听到这句话时,脚下一停退了回来。
悄声地退至内室的门边上坚起耳朵静静地窃听着,眯起一对本来就不大的眼顿时一付奸佞小人之相暴露无遗。
“皇上……”长孙无忌担忧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