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论语通译 >

第24章

论语通译-第24章

小说: 论语通译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注释】
① 犯:触犯,冒犯。这里引申为对君主犯颜诤谏。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①。”
【今译】
孔子说:“君子向上,通达于仁义;小人向下,通达于财利。”
【注释】
① 上达,下达:古今学者解释各有不同:一,君子通达于仁义,小人通达于财利。二,上达指渐进而上,下达指渐流而下。有“君子天天长进向上,小人日日沉沦,每况愈下”之意。三,君子知天理,故日进乎高明;小人徇人欲,故日究乎污下。四,君子追求高层次的通达,小人追求低层次的通达。五,君子上达达于道,小人下达达于器。本书取第一说。其馀供参考。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今译】
孔子说:“古代学习的人,是为了[充实提高]自己;现在学习的人,是为了[装饰门面做样子]给别人看。”蘧伯玉使人于孔子①,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今译】
蘧伯玉派使者去看望孔子,孔子让他坐下,问道:“蘧老先生[近来]在做些什么?”使者回答说:“他老先生想少犯些错误,却常感觉没能做到。”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好使者啊!好使者啊!”
【注释】
① 蘧(qú渠)伯玉:姓蘧,名瑗,字伯玉,卫国大夫。孔子去卫国时,曾住在他家里。当时,蘧伯玉是有名的有道德修养的人,古人对他颇多赞誉,如“蘧伯玉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庄子·则阳篇》)。所谓化就是“与日俱新,随年变化”(郭庆藩《庄子集释》之意。从本章所叙也可看出:使者说的话很谦卑,而由此却越能显出蘧伯玉善于改过的贤德。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①。”曾子曰②:“君子思不出其位③。”
【今译】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过问那方面的政事。”曾子说:“君子考虑事情,不超出他职位的范围。”
【注释】
① “不在”句:已见前《泰伯篇第八》第十四章,可参阅。
② 曾子:曾参。参阅《学而篇第一》第四章注。
③ “君子”句:本句也见于《周易·艮卦·象辞》:“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今译】
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可耻。”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今译】
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正是]老师您的自我表述啊!”


子贡方人①。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②。”
【今译】
子贡指责别人。孔子说:“赐呀,你就那么好吗?要叫我呀,可没有那种闲功夫[指责别人]。”
【注释】
① 方:同“谤”。指责,说别人的坏处。一说,比长较短。句中的意思则是:子贡喜欢将人拿来做比较,评论其短长。
② 不暇:没有空闲的时间。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①,患其不能也。”
【今译】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有长处好处],只忧虑自己无能。”
【注释】
① 患:忧虑,担心,怕。


子曰:“不逆诈①,不亿不信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今译】
孔子说:“事前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不主观猜测别人不诚实,[但若遇上欺诈情伪的人]却也能及早地发现察觉,这样的人该是贤人吧!”
【注释】
① 逆:预先,预测。
② 亿:同“臆”。主观推测,猜测。


微生亩谓孔子曰①:“丘,何为是栖栖者与②?无乃为佞乎③?’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今译】
微生亩对孔子说:“孔丘,你为什么做一个这样忙碌不安[到处游说]的人呢?岂不成了花言巧语的人吗?”孔子说:“我不敢花言巧语,而是厌恨那些固执的人。”
【注释】
① 微生亩:姓微生,名亩。传说是一位年长的隐士。一作“尾生亩”。又说,即微生高。
② 栖栖(xī西):忙碌不安,到处奔波不安定的样子。
③ 佞:花言巧语,能言善辩,卖弄口才。


子曰:“骥不称其力①,称其德也②。”
【今译】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善跑]的气力,称赞的是它的品质。”
【注释】
① 骥(jì计):古代称善跑的千里马。
② 德:这里指千里马能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①?”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今译】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仇怨,如何呢?”孔子说:“[那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以公平无私来对待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注释】
① 以德报怨:“德”,恩惠,恩德。“怨”,怨恨,仇怨。这话可能是当时的俗语。《老子》:“大小多少,报怨以德。”这是老子哲学中一种调和化解矛盾的思想。孔子对这种思想提出了批评。


子曰:“莫我知也夫①!”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②?”子曰:“不怨天,不尤人③,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今译】
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为什么会没有人了解您呢?”孔子说:“[我]不埋怨天,不责备人,下学人事,上达天命。了解我的大概只有天吧!”
【注释】
① 莫我知:即“莫知我”的倒装。没有人知道、了解我。
② 何为:为何。
③ 尤:责怪,归咎,怨恨。


公伯寮曞子路于季孙①。子服景伯以告②,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③。”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今译】
公伯寮对季孙说子路的坏话。子服景伯把这事告知孔子,并说:“[季孙]老先生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住了,我的力量还能[设法把真相辨明,杀掉公伯寮]把他的尸首摆到街市上去示众。”孔子说:“我的道能得到实行,是天命;我的道被废掉,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
【注释】
① 公伯寮:字子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作“公伯寮”。一作“缭”。孔子的弟子。曾任季氏家臣。政治上的投机分子。 曞(sù素):同“诉”。诬谤,告发,背后说人的坏话。
② 子服景伯:姓子服,名何,字伯,“景”是死后谥号。鲁国大夫。
③ 肆:指处以死刑后陈尸示众。 市朝:被处死的罪犯中,自士以下的,陈尸于市集;自大夫以上的,陈尸于朝廷。


子曰:“贤者辟世①,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②。”
【今译】
孔子说:“贤人避开社会而隐居;其次是[离开乱国]避到别的地方去;再其次是避开别人难看的脸色;再其次是避开难听的恶言。”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人了。”
【注释】
① 辟世:指不干预世事而隐居。“辟”,同“避”。避开。
② 七人:指传说中的七位贤人隐士。具体所指其说不一。有的说是:伯夷,叔齐,虞仲(太公),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有的说是:长沮,桀溺,荷蓧(diào掉)丈人,石门守门者,荷蒉者,仪封人,楚狂接舆。不可确考。


子路宿于石门①。晨门曰:“奚自②?”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今译】
子路在石门住宿。早晨值班看守城门的人问:“你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儿。”[守城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成而偏要坚持去做的人吗?”
【注释】
① 石门:鲁国都城(曲阜)外城的城门。一说,曲阜共有七个城门,南边的第二个门就叫石门。孔子第二次周游列国,道不能行,于六十八岁时,结束了他十四年的游说生活,率弟子们回鲁国的老家。子路打前站,先到石门,已天晚,在城门外住了一宿。
② 奚自:“自奚”的倒装。从哪里来。


子击磬于卫①,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②,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③:“鄙哉,硁硁乎④!莫己知也⑤,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⑥。”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今译】
孔子在卫国,有一天正在敲着磬,有位挑着草筐的人从孔子门口经过,说:“有[忧世的]心思啊,敲磬吧!”过了一会儿,又说:“鄙陋啊,那硁硁的声音,好像表明没有人了解自己;[既然没人了解]那么自己就[停止]算了吧。[人生好像趟水,《诗经》上有句比喻的话:]‘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果断坚决啊![如果真像趟水那样]就没有什么困难了。”
【注释】
① 磬(qìng庆):古代一种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美石制成。
② 荷蒉:“荷(hè贺)”,背,扛,担负。“蒉(kuì愧)”,草编的筐。《高士传》:荷蒉者,卫人也,避乱不仕,自匿姓名,故荷草器而自食其力也。
③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④ 硁硁(kēng坑):象声词。击石声。这里用来形容敲磬的声音。
⑤ 莫己知也:即“莫知己也”。
⑥ “深则厉”句:出自《诗经·邶风·匏(páo袍)有苦叶》:“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大意是说:大葫芦叶儿枯黄已经成熟,济水上有个看上去水挺大的渡口。如果水深,就穿着衣服下水过去;如果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这里“荷蒉者”以涉水为喻,讥孔子不知己而不止,不能适浅深之宜。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①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②,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③。”
【今译】
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居丧守孝,住在凶庐,三年不问政事。’为何这样呢?”孔子说:“何必高宗这样,古人都这样。君主死了,文武百官总摄自己的职事都要听命于冢宰三年之久。”
【注释】
① “高宗”句:出自《尚书·无逸》篇。“高宗”,殷王武丁,为商代王朝第十一世的贤王。他即位后,用奴隶傅说(yuè悦)为相,又
得贤臣甘盘辅佐,国家大治。武丁在位时,是殷王朝最隆盛的时代。“谅阴”,也写作“亮阴”,“谅暗”,“梁暗”。传统的读法是liáng ān(良安)。其意历来学者说法各异:一,“亮”,同“谅”,诚信。“阴”,沉默。指武丁即王位之初,怀着满心的诚信,态度沉默,三年之中不大讲话。二,指武丁遭遇父丧,三年居丧守孝。后世帝王居丧守孝还沿称“谅阴”。三,指居丧时所住的房子。这种房子,只用一根梁作屋脊,周围没有楹柱,上边铺上茅草作檐,下垂于地。整个房子没有门窗,光线很暗。故称“梁暗”。此取第三说。“不言”,指不大过问政事。
② 薨(hōng轰):周代诸侯之死叫“薨”。
③ 冢(zhǒng肿)宰:商代官名,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①。”
【今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