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书屋2003-01 >

第12章

书屋2003-01-第12章

小说: 书屋2003-01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耍逞冈谇康骺蒲Ю硇缘氖焙颍挥涫游饬克惺挛锏耐骋还玺R蛭庋焕矗攵韵质导逼任侍舛岢龅牟呗砸残碛涤性菔钡挠行裕部赡芑岽锤蟮囊肌W钪眨还苁撬尥幕故欠炊缘模冀岣圃斐龀龊跻饬系穆榉场T谒钠裘墒导敝校庖桓好嫘вσ丫韵郑獗闶撬髀冻龅摹胺辞楦校ㄉ浦楦校鼻阆颉4酥智阆蛭抟墒怯肫裘芍饕灞旧淼钠嬲胬矸植豢模庖黄嫱ǔ1硐治八岳肪嗬牒屠犯艉胰狈斫猓鲇谔煺娴墓肿孕牛盟约旱谋曜迹魑兰劾肥录缘摹⑽┮挥行У暮涂尚械墓娣丁薄74〕。就是由于这种片面,鲁迅才得以顺利沿着乐观理性所铺设的平坦大道,义无反顾地背离了人的“情感本体”。面对情感,鲁迅总是刻意显示出理性的优越感来。他对自己的学生说:“……我敢赠你一句真实的话,你的善于感激,是于自己有害的,使自己不能高飞远走。我的百无所成,就是受了这癖气的害,《语丝》上《过客》中说:‘这于你没有什么好处’,那‘这’字就是指‘感激’。我希望你向前进取,不要记着这些小事情。”〔75〕又说:“感激,那不待言,无论从哪一方面说起来,大概总算是美德罢。但我总觉得这是束缚人的。譬如,我有时很想冒险,破坏,几乎忍不住,而我有一个母亲,还有些爱我,愿我平安,我因为感激他的爱,只能不照自己所愿意做的做,而在北京寻一点糊口的小生计,度灰色的生涯。因为感激别人,就不能不慰安别人,也往往牺牲了自己,——至少是一部分。”〔76〕鲁迅在此现身说法,试图证明感激这种情感绝对是害己的负累。而为了做得更加极端更加彻底,他甚而连同“被感激”也一并否定了。如面对可怜的求乞者,他的回答是:“我不布施,我无布施心,我但居布施者之上,给与烦腻,疑心,憎恶。”〔77〕他宁愿让求乞者憎恶自己,也不愿博得他的感激。在理性之路上愈走愈远的鲁迅,距离人之常情也愈来愈远了。难怪有人说:“启蒙思想从实质上说是怨恨的产物,它的后果是价值的颠覆或价值偏爱法则的反常;从哲学上讲是感性价值压倒理念(精神价值),工具价值压倒实质的生命价值;从社会伦理学上讲,则是商人和企业家的职业价值、事业家成功的实用价值被推为普遍有效的德性价值;从文化秩序上看,是群众的评价压倒贵族精英的评价。”〔78〕可以看到,鲁迅肇始于怨恨的启蒙实践,在实用理性的作用下,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这种怨恨情感的加深。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善之情感的如此反动,固然同鲁迅根深蒂固的怨恨心理关系密切,但它实际上至少也部分地昭示出了鲁迅所遭受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良影响。尽管他一直在致力于对这种文化的消解,却始终没能认识到自己已为他最憎恨的文化所伤。毕竟,他对于情感的疏离,正迎合了中国封建文明以“忠孝”钦定法则针对个人情感的封杀。其中,爱在此种文明里的绝迹,恰是由于它的平等品格在根本上同孝所认定的等级秩序截然相悖。在这个以家族集团作为个体存在范式的社会里,个人情感只能遭罹集体理性倾轧的待遇。否则,个体就会借助于情感的自由表达复活对于外在世界的自我认知,进而颠覆家族集团的整体伦理建构。结果,个体在此承受的莫大情感压抑,只好经由恶之情感的宣泄,以扭曲的方式表达出来:既然不能爱,那么就只能恨了。从这一意义说来,封建伦理文化擅长培养的仅是个人恶的情感。鲁迅虽然洞察到了这一点,然而却是有限的。这有限便表现在他“以毒攻毒”式的反抗上,因为“毒”不是他自觉掌握的武器,而正是他的反抗对象——封建伦理文化先天赋予他的,也属于他鼎力反抗的目标之一。但以毒攻毒行为的本身,又反倒证明了他给予“敌人”的不自觉认同,证明了他根本没有完全摆脱“敌人”的控制;在同敌人的持久周旋当中,他不知不觉地感染上了敌人的毒素。所以,他的反抗只能是不彻底的,只能沦为“将无赖手段当作胜利,硬唱凯歌,算是乐趣”〔79〕。而在作战间歇的清醒时候,他发向敌人的怨恨就该发向他自己了:“我自己总觉得我的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我极憎恶他,想除去他,而不能。”〔80〕——自我的某一部分已经归属了敌人,这势必意味着鲁迅要同时与自己抗争,但这分割自我的抗争绝不像同敌人间的抗争那样,容易使他获得一时的快感和满足。事实上,这注定是一场没有胜利的较量,抗争就等同于煎熬。一方面,他不可能全然摒弃自身上的毒素,因为这毒素已与他成为了历史性的共在;另一方面,他也不可能将自我彻底否弃。不过需要说明的是,鲁迅这种看似反省的自我憎恨,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着自我确证的原因,是其以否定的方式来肯认自我的一种手段。在霍尔奈看来,“自我憎恨不仅是自我优越感的结果,而且还起着维持自我优越感的作用。更准确地说,自我憎恨为使理想化的自我成为现实的冲动服务,并用消除相抵触的因素的办法,使自己在崇高的水平上和理想化的自我完全相结合。对不完美的谴责正好确认了他使自己与之等同的那些天神般完美的标准”〔81〕。因此,鲁迅的这种自我憎恨极具迷惑性。
  可以断言,反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异化了鲁迅对于现实的常识性感觉,故而,向来反感理论的他,实质上一直都是走在与现实相隔离的理念之途上的。他的怨恨不只是来自于现实的刺激,更多的还是来自于理念的支撑。如对进化论的坚定信仰,就是导致其怨恨心理合法化的一个重要依据。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过,自己“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82〕。这样的信条有效左右了鲁迅之于现实的认识,促使其收回本有柔情,把冷酷视做了对待现实的正确方法。但令鲁迅意想不到的是,理智向情感施加的这种影响,必然会造成自己的心理压抑,而这压抑最后是通过怨恨的方式宣泄出来的。设若说“存在先于本质”的话,那么我们也有理由说“情感先于理智”,正如“听觉先于视觉”。可是,鲁迅却一直是在逆着这一顺序而动,结果导致他在许多时候,无法对现实和自我做出准确的判断。
  (四)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鲁迅的怨恨心理与他早年积淀而成的个性也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根据霍尔奈对个性类型所做的分析,我们可以将鲁迅的人格特征归属为“进攻型”或者说“傲慢-报复型”一类。此种个性类型的形成原因,在霍尔奈那里,是“起源于他把这个世界看成一个竞技场的思想,而在其中按达尔文的观点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83〕。在这种类型的人眼里,“所有感情,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是‘哭哭啼啼的多愁善感’。爱对他是无足轻重的”〔84〕,“对他而言,无情就是力量,对他人漠不关心也是诚实的表现,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就是现实主义”〔85〕。应该说,霍尔奈针对进攻型(傲慢-报复型)人格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鲁迅的心理实际的,他的怨恨情绪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自己的进攻型(傲慢-报复型)人格使然。事实上,鲁迅个人童年的不幸遭遇,在其这种个性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他自己也曾在多种文章和场合里,提及过幼年时的炎凉世态及虚伪人情对他心灵的深远影响:“我小的时候,因为家境好,人们看我像王子一样;但是,一旦我家庭发生变故后,人们就把我看成叫花子都不如了,我感到这不是一个人住的社会,从那时起我就恨这个社会。”〔86〕这种源自弱者心里的恨伴随了鲁迅的一生。他时而流露出的优越感,实际上不过是对自我虚弱心理的一种遮掩罢了。前面所论及的自我憎恨,便是鲁迅此种作为的一种无意识表现形式。不过,鲁迅的自我憎恨归根结底还是起源于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憎恨。而我要在此重申的是,鉴于怨恨对其判断力所造成的严重损伤,这种憎恨在大多时候的发泄都只能是盲目的。事实证明,鲁迅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难,经常是建立在曲解的基础之上的。一个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在对“礼性”传统进行猛烈的抨击之时,压根就没能认识到(也许是不愿承认)这种传统的美好历史动机,刻意运用理性肢解其中所蕴涵的真切情感。他曾说道:“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这就是‘礼不下庶人’。”〔87〕而实际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记·曲礼上》)的原始语义绝非如此。孔颖达于《礼记正义》中曾这样解释过:“‘礼不下庶人’者,谓庶人贫,无物为礼,又分地是务,不服燕饮,故此礼不下与庶人行也”;“‘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所以然者,大夫必用有德,若逆设其刑,则是君不知贤也。……非谓都不刑其身也,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陈澔则在《礼记集说》里将其注疏为:“君与大夫或同途而出,君过宗庙而式,则大夫下车。士于大夫,犹大夫于君也。庶人卑贱,且贫富不同,故经不言庶人之礼。古之制礼者,皆自士而始也。……一说:此为相遇于途,君抚式以礼士,则士下车。庶人则否,故云礼不下庶人也”;“大夫或有罪,以八议定之。议所不赦,则受刑,周官掌囚。凡有爵者,与王之同族,奉而适甸师氏以待刑杀。而此云不上大夫者,言不制大夫之刑,犹不制庶人之礼也”。从这两条疏解中我们可以看到,“礼不下庶人”与其说是鄙视民众,还不如说它是充分体谅到了民众劳苦,即“无物为礼”也无暇顾礼的窘境。孔子说“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礼显然是属于奢侈的讲究仪式。至于“刑不上大夫”,也并不指的是贵族触犯刑法可以逍遥法外的特权,只是要另外由专门的“八议”来定罪罢了,“议所不赦,则受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人们相信只有有德的人才可能成为大夫,即所谓“大夫必有用德”。而且在人们看来,君主所用之人也理应是有德之人,所谓“刑人不在君侧”(《礼记·曲礼上》)是也。毋庸置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不管是针对平民,还是针对贵族,体现出的都是与人为善、关怀为本的温情特征。在尊重身份等级差异这一历史实际的前提下,它既向贵族们的高贵尊严表达了敬重,同时也没忘记平民们的生活苦衷。而鲁迅对此的“望文生义”,实与历史真相相去太远。在他眼里,“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88〕。更有甚者,由于憎恶这种文化,他竟然还迁怒到了中国的语言文字上,认为“方块汉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劳苦大众没有学习和学会的可能,就是有钱有势的特权阶级,费时一二十年,终于学不会的也多得很”;称“汉字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