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越南战争实录 >

第75章

越南战争实录-第75章

小说: 越南战争实录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这次“走马观花”的访问,使他感到“震惊”的是,虽然大量投入了美国兵和美元,但在南越政府当时和未来
的领导人中,“几乎完全缺乏政治上的成熟性和无私的政治动机”。在回华盛顿的途中,基辛格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
作为“思想库”的兰德公司作了短暂停留,报告他南越之行的调查结果。那里的专家不是认识基辛格本人便是熟悉他的
著作的,因此来听的人十分踊跃。当时在场的一位有名的东南亚问题的专家后来回忆道:“这是我所听到过的对这场战
争最精辟的分析。他了解军事形势、政治形势,对于交谈过的越南人,谁的话值得听,谁的话要打折扣,他都心中有数。
据他估计,‘我们正在执行的军事战略非常错误,我们不是在进行一场反叛乱战斗,而是在对非常规的敌人进行一场常
规战争。我们已经把我们的旗子钉死在西贡一小撮声名狼藉的政客和将军们的旗杆上了。”
    基辛格是到了尼克松政府时才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秘密谈判家的;但他早在约翰逊政府时代就成了一位代号叫做
“宾夕法尼亚行动”的关键人物。这个行动就是由华盛顿通过基辛格所熟识的一个法国微生物学家,同河内极秘密地进
行通信。那个法国微生物学家名叫埃尔贝。马科维奇,他认识一个叫奥布拉克的法国人,而这个法国人认识胡志明。基
辛格和这两个法国人都不是精通外交谈判艺术的老手,只是抱着寻求结束战争的动机。他们的目的,用最简单的话来说,
是要以美国停止轰炸换取河内同意“迅速进入建设性的谈判”。这场戏是在1967年6 月到10月期间演出的,虽然没有能
使双方开始谈判,却是次年把交战双方一起弄到巴黎的那个秘密外交活动的先声。
    法国人奥布拉克和马科维奇受基辛格之托,在征得戴高乐总统的同意后,在1967年7 月21日飞往河内。3 天后,见
到了范文同总理。他们为了说明此行并不单是代表他们自己的,便把同华盛顿的半官方联络员基辛格的关系告诉了范文
同。接着马科维奇“作为个人意见”扼要叙述了两点建议:“美国停止轰炸,北越限制运往南方的战争补给。”
    范文同回答说:“我们要求无条件停止轰炸,如果这一点实现了,谈判就没有多大障碍了。”
    “我们的看法是这样的。”范文同接着说,“美国有很大的力量,美国政府想要打赢这场战争,约翰逊总统正受着
病痛的折磨,这个病痛就叫做越南南方。我们也认为战场上的形势是决定一切的;这场比赛正在越南南方进行。我们从
报纸上看到,有些人希望把战争限制在南方。但白宫和五角大楼看来决心继续对北方进行战争。因此,我们认为对北方
的空袭可能增加。我们准备他们轰炸我们的堤坝;我们准备在我们的领土上迎战。由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
我们的军事潜力不断增长……我们为独立而战是有长期历史的。我们曾3 次打败过蒙古人。美国军队纵然强大,恐怕也
未必有当时成吉思汗那样可怕吧。”
    范文同总理坚持美国军队必须撤出越南。但是他说,在时间表上他可以通融,他了解有一部分美军可能要留在南方
直到达成政治解决为止。他还说:“我们并不想使美国屈辱。”那天晚些时候,范文同陪奥布拉克会见了胡志明。会见
后,奥布拉克和马科维奇使用预先约定的密码,给基辛格发了电报。两人从河内回到巴黎几小时,基辛格就会见了他们。
基辛格向国内发出了下列报告:奥布拉克说,他见到胡志明时的第一个深刻印象是胡志明老得多了。他穿着一件中国式
长袍,走路拄着手杖。但是他的智力并不减当年,眼神里仍然闪耀着往日的光彩。他似乎乐于担当老祖父的角色,而不
过问细枝末节的问题。
    奥布拉克带来了一样礼物,一小块彩色宝石。胡志明回赠了3 件礼物:一段绸子给奥布拉克的女儿,几本书,一只
戒指。这只戒指据说是由在越南上空击落的第2000架美国飞机残骸的金属做成的。他还记得奥布拉克所有3 个孩子的名
字。
    在谈了奥布拉克一家情况大约15分钟之后,奥布拉克问道:“主席先生,您知道我的来意吗?”
    胡志明回答说:“知道。”
    奥布拉克问他有什么要说的。胡志明回答道,他不喜欢“在越南的和平”这个提法,因为这给人印象好像美国和越
南在道义上是平等的。其实,美国是侵略者,必须受到谴责……
    胡志明说,关于谈判的问题,具体由范文同总理掌握。然后他又说:“记住,很多人想骗我,都没骗成,我知道你
不想骗我……”
    50分钟后他结束了谈话,由人护送出了房间。范文同送奥布拉克到汽车前。他说:“我们尽可能不让胡主席在具体
事情上操心。他已经上了年纪,我们希望他能活到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8 月3 日,美国有关官员在华盛顿碰头,研究基辛格的报告。就在那同一天,约翰逊总统宣布向南越增乓,使美军
总数达到52。5万人。5 天以前,他还曾命令对16个新的重要目标进行轰炸,其中有几个距河内市中心很近。这些官员花
了8 天工夫拟出了美国的答复。他们叫基幸格通过马科维奇一奥布拉克渠道将以下信件带给范文同:美国愿意停止对北
越的海空袭击,如果这样做能迅速导致美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代表进行建设性的讨论,以求双方之间的问题得到解决
的话。我们的假定是,当谈判不论是公开还是秘密进行时,越南民主共和国将不利用停止或限制轰炸的机会,如果它利
用这个机会,显然与谈判所要达到的美国与越南民主共和国间朝向解决问题的方针是背道而驰的。
    河内对美国的信件作了如下答复:美国建议的实质是附有条件的停止轰炸。美国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是非法的。美
国应停止轰炸而无权提出条件。美国的信件是在对河内的轰炸升级后,并威胁要继续轰炸的情况下送来的。这显然是对
越南人民的最后通牒。因此,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强烈地拒绝美国的建议。
    双方的目标既然完全对立,因此战争就继续打下去了。美国在越南问题上的“苦恼心情”,终于使一个以“结束战
争赢得和平”的保证来竞选的共和党人,能够以微弱的多数而当选总统。
    约翰逊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当我行将离开白宫时,并没有在越南取得一个公正的体面的和持久的和平,我的这
一遗憾心情谁都难以体会。但是,在这些转变岁月的最后阶段,我觉得,我向我的继承人留下的局面要比前几年更有希
望些,更好处理些。”
    当新总统进入白宫时,基辛格在尼克松身旁。在就职典礼前的最后几个星期中,这位新任命的总统顾问已经在为后
来的那个著名的“亨利的神妙机器”草拟蓝图了。
    欲知尼克松进入白宫后的情况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第四十章 尼克松的新花招总统就职不平凡,首都街头闹翻天;沿途群众呼日号,和平停战要兑现。
    1969年1 月20日,美国新当选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在天气阴沉、寒风袭人的气氛下进入白宫。新任总统上台伊始,
面临着许多难题。但是,最使他感到棘手的问题是如何从侵越战争的泥淖中拔出腿来。
    在举行宣誓就职这天,华盛顿街头“热闹非凡”。在连接国会和白宫大院的华盛顿市宾夕法尼亚大道两旁,正集合
着几支意向不同、装束各异的队伍。一支是等候参观宣誓仪式结束后、前往白宫大院上任的新总统尼克松及其车队的观
众队伍。另一支是抗议美国继续进行侵越战争、抗议尼克松总统上台执政的群众示威队伍。再一支是由从北卡罗来纳州
布雷格堡营地紧急应调前来首都的美国陆军空降八十二师等部队组成、准备镇压群众游行示威、保护新总统车队通过的
武装军警队伍。军警荷枪实弹,如临大敌。这一种使人欢快而又不安的气氛,笼罩着美国首都。
    即将卸任的总统约翰逊和副总统汉弗莱带着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政治伤疤和大选中失败者的耻辱,前来出席这个典
礼。约翰逊在执政期间,根据美国垄断资本的意志,把越南战争大规模升级,触怒了广大美国选民,致使自己名声扫地,
在和自己属于同一阶级,甚至同一政党的政敌面前处于虚弱的地位。人民的反战压力逼得美国侵越战争的主要发动者约
翰逊走向反面,用缩小战争的规模的许诺来帮助自己的民主党拉选票。但是,这一切都没有显出多大效果。作为总统和
副总统的约翰逊和汉弗莱,难以完全洗刷掉他们在侵越战争中的重大责任。尽管他们累得精疲力竭,但在这次大选中还
是以失败告终。历史就是以一种迂回曲折的方式显示出人民的力量。约翰逊们的失败,使共和党的尼克松以微弱的多数
赢得了大选。
    新当选的尼克松以胜利者的姿态,走上讲台,站在一个防弹玻璃罩里,发表了自己的就职演说。他一开始就迎合美
国人民希望和平、反对战争的强烈愿望。尼克松说:“由于世界人民希望和平、世界的领袖们害怕战争,现在这个时代
第一次成为有利于和平的时代。”“历史所能授予的最大的荣誉,是和平缔造者的称号。这种荣誉现在正在向美国招手
——这就是把世界最终引出动乱的深渊而登上人类自文明伊始以来所梦寐以求的和平之高峰的机会。”
    尼克松在回述了30多年以前富兰克林。罗斯福执政时的情况后说:“今天我们在物质方面是充裕的,但是在精神方
面却是贫乏的,我们能够极其精确地飞往月球,但是在地球上却陷入了吵吵闹闹的不和之中。”
    “我们陷入了战争,需要和平。”尼克松说,“我们陷入了分裂,需要团结。我们看到我们周围的人们的生活是空
虚的,需要充实。我们看到各种任务需要完成,等候着有人去做。”
    “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候之后,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谈判的时代。”新总统说,“我今天已在上帝面前,在我的同
胞们面前,宣誓要维护、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除了那一誓言之外,我还要补充这样一个神圣的保证:我将把我在职的
时间,把我的精力和全部智慧,贡献给国际和平事业。”
    “让我们定下这样的目标:在那些不知道什么叫和平的地方,使和平成为受人欢迎的东西;在那些和平不牢固的地
方,使和平牢固起来;在那些和平只是暂时存在的地方,使和平成为永久的东西。”尼克松指出,“我们想要赢得和平,
并不是对任何其他国家人民的胜利,而是一种有‘妙手回春’之妙用的和平,一种给那些苦难的人民带来同情的和平,
一种对那些反对过我们的人表示谅解的和平,一种使地球上所有各国的人民都有机会选择他们自己的命运的和平。”尼
克松还说,“我们经历了美国精神的漫漫长夜。但是,当我们瞅见朦胧初露的曙光的时候,让我们不要诅咒尚未完全消
失的黑暗。让我们促进光明的到来。”
    尼克松为了争取人心,虽然口口声声讲和平,但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并非易事。他在进入白宫初期,战争仍在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