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大清相国 >

第26章

大清相国-第26章

小说: 大清相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索额图顿时慌了,忙指使左右:“你们真没规矩,快快见过辅臣大人!”
    侍卫们这才拱手施礼,道了见过辅臣大人!皇上毕竟年幼,心里到底有些惧怕。鳌拜又道:“卫师傅,皇上年幼,读书辛苦。拜托您悠着点儿。皇上想散散心,你们就侍候着皇上玩玩吧。”
    《大清相国》第二部分《大清相国》第九章(2)
    卫向书道:“皇上很用功,练习骑射也没放松。”
    鳌拜笑道:“老臣这就放心了。老臣盼着皇上早日学成,那时候老臣便可回到老家,养几匹马,放几头羊,过过清闲日子。”
    皇上却道:“鳌拜不可有此想法。朕皇祖母说了,四位辅政臣工,都是爱新觉罗家的至亲骨肉,这个家始终得你们帮着看哪!”
    鳌拜叩道:“臣谢皇上跟老祖宗垂信,感激不尽!皇上只管用心读书,臣告退。”
    皇上喊道:“索额图,送送辅臣大人。”
    索额图送鳌拜出了弘德殿,侍卫同太监们只略略低头。鳌拜便站住不动,横眼四扫。索额图忙说:“你们真是无礼!恭送辅臣大人!”侍卫同太监们只好齐声高喊恭送辅臣大人。鳌拜这才哼了声,大步离去。索额图回头见张善德正在身后,便同他悄悄说了句话。张善德闻言大惊,吓得直摇头。
    卫向书见刚才皇上实是受惊了,便道:“皇上,今日书就读到这里吧。请谙达侍候皇上去骑马如何?”
    皇上却道:“辅臣大人怕朕读书吃苦,可他处理国事还辛苦些。卫师傅,接着讲新书吧。”
    索额图向张善德使了眼色。张善德只作没看见,仍木木地站在那里。索额图却朝他瞪了眼睛,张善德这才说道:“皇上,鳌拜说是来探望皇上,却在这里咆哮喧哗,大失体统!”
    索额图却立马骂道:“狗奴才,你竟敢在皇上跟辅政臣工之故意间调拨!”原来刚才张善德那些话是索额图教他说的,却又来骂他。
    张善德吓坏了,忙跪了下来,说:“奴才该死!可奴才怕皇上吓着,实在看不下去!”
    皇上笑道:“朕是那么好吓唬的吗?你们都想得太多了,辅臣大人都是为着朕好。陈廷敬,朕听说你是鳌拜保举来的。你说说朕是去骑马呢?还是读书?”
    陈廷敬道:“回皇上,读书、骑射都很重要,这会儿皇上想读书,那就读书吧。”
    皇上说:“卫师傅,朕依你的,这会儿就不讲新书了。可朕也不想去骑马,朕想让听些历史掌故,就让陈廷敬讲吧。”
    卫向书点头道:“遵皇上旨意。史鉴对于治国,至关重要。”
    陈廷敬便说:“臣遵旨。不知是臣随意讲,还是皇上想知道哪些掌故。
    皇上却道:“你给我说说王莽这个人吧!”
    卫向书听了暗惊,道:“皇上,这段史事纷繁复杂,过几年再讲不迟。”
    皇上说:“历朝历代,皇帝、臣工多着哪,但朕感兴趣的倒也不多,值得细细琢磨的君臣更少。朕虽年少,王莽倒是听说过的。朕就想听陈廷敬仔细说说王莽这个人。”
    卫向书只道过几年再讲这段史事,今日可讲讲别的。高士奇上回吃过苦头,只是站在那里不吭声。
    皇上道:“真是奇怪了!朕想听听王莽这个人的故事,你们好像就忌着什么。难道国朝朝中还有王莽吗?陈廷敬,说吧!”
    陈廷敬很是为难,望望卫向书。卫向书道:“陈廷敬,皇上想听,你就讲吧。”
    陈廷敬仍是迟疑,半日才讲了起来:“西汉末年,天下枭雄蜂起,朝中朋党林立,外戚争权夺利,国家甚是危急。王莽倒是个能臣,替汉室收拾好了摇摇欲坠的江山,辅佐平帝刘衍。但是,王莽既是能臣,更是奸雄。他伺机暗杀了平帝刘衍,扶了两岁的孺子婴为帝,自己操掌朝廷。摄政不到三年,干脆把孺子婴拉下皇位,自己登基。”
    皇上问道:“汉平帝刘衍被杀,年岁多大?”
    陈廷敬说:“十四岁!”
    怎料皇上又回道:“朕今年十岁了,离十四岁还有几年?”
    皇上这话一讲,面前立时跪倒一片。卫向书叩头道:“皇上,今日这话传了出去,可是要人头落地的呀!首当其冲的自是老臣。老臣命如草介,死不足惜。只是这些话如被奸人利用,难免危及君臣和睦,酿成大祸!”
    皇上问道:“卫师傅是怕有人等不到我十四岁,就把我杀了?”
    索额图吼道:“陈廷敬真是该死!”
    陈廷敬虽是害怕,但既然说了,就得说透,不然更是罪过,便道:“皇上,刚才臣所说的虽是史实,但其中见识,臣并不赞同。既然皇上垂问,臣就冒死说说自己的看法!”
    卫向书摇头道:“廷敬,你不要再说了!”
    陈廷敬却道:“廷敬一人做事一人当,与卫师傅无干!王莽固然不忠,但他之所以胆敢篡汉,都因汉平帝懦弱无能!历史有可怕的轮回,光武帝刘秀光复了汉室,可是不到两百年,又出了个曹操。曹操也被世人骂为奸雄,但如果不是汉献帝刘协孱弱可欺,曹操岂敢大逆不道?”
    高士奇这回说话了,道:“王莽、曹操可是万世唾骂的大奸大恶,廷敬您这样说不等于替他们扬幡招魂吗?您不要再说了。”
    陈廷敬却是谁也不理会,只对皇上说:“臣还没有讲完哪!”
    卫向书厉声喊道:“廷敬,老夫求你了,不要再多说半个字!”
    皇上却仍要听下去,陈廷敬又说道:“皇上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必能成就一代圣明之君!单凭皇上以十岁冲龄,便能问王莽之事,可谓识见高远。史鉴在前,警钟萦耳,皇上当更加发奋,刻苦磨砺,不可有须臾懈怠!”
    索额图道:“陈廷敬,你是不是在吓唬皇上?”
    陈廷敬这才说道:“皇上,臣的话说完了。如果触犯皇上,请治罪!”
    索额图跪下道:“皇上,陈廷敬妖言蛊惑,万万听不得!”
    皇上却笑了起来,说:“不,陈廷敬说的话,朕句句都听进去了!陈廷敬,你的见识非同寻常,朕赏识你!”
    陈廷敬说:“谢皇上宽贷不究!”
    《大清相国》第二部分《大清相国》第九章(3)
    皇上站起来,拍拍陈廷敬的肩膀,说:“你没有罪,你今日有功!朕听懂了你这番话,会更加努力的。陈廷敬,历朝历代,像王莽、曹操这种篡逆的故事,不止一二。朕命你把这些掌故弄个明明白白,一件件儿说给朕听!”
    卫向书恐再生事端,只道:“皇上眼下要紧的是读书,前朝掌故日后慢慢说也不迟。”
    皇上说:“读几句死书,不如多知道些前朝兴亡的教训!朕不想做刘衍!”
    陈廷敬道:“皇上明白这个道理,臣已十分欣慰!卫师傅说得是,皇上现在读书要紧!”
    皇上道:“朕书要读,兴亡掌故也要听。陈廷敬,朕要奏明太皇太后,她老人家会重重的赏你!”
    卫向书忙跪了下来,道:“皇上,老臣以为,今日弘德殿里的事,谁也不准露半个字出去!陈廷敬固然说得在理,但就怕以讹传讹,生出事端。因此,太皇太后那里,也不要说。”
    皇上想了想,说:“准卫师傅的话。你们都听着,谁到外头去说今日的事儿,朕杀了他!”
    皇上午后散了学,周如海就瞅着空儿出去密报鳌拜去了。索额图自然也会把这事告诉他阿玛的。卫向书知道今日的事情都会传出去,他不如自己走在前头,散学就见太皇太后去了。
    鳌拜听周如海说了弘德殿里的事,立即把明珠找了去,说:“明珠,陈廷敬是你向老夫引见的,你说他忠义可信。他居然同皇上讲王莽篡汉的故事!这分明是在提醒皇上,老夫会成为王莽!陈廷敬居心何在!”
    明珠道:“要不要找陈廷敬来问个详细?”
    鳌拜道:“还用问什么?陈廷敬不光今日讲了,日后还会讲下去!这个陈廷敬,他同老夫离心离德!多亏了周如海,不然老夫还蒙在鼓里!”
    明珠问道:“辅臣大人,此事您想如何处置?”
    鳌拜道:“让陈廷敬永远见不着三阿哥!”
    明珠道:“他是皇上了。”
    鳌拜没好气,说:“知道他是皇上!陈廷敬迟早会把这个皇上教坏的!先把陈廷敬从皇上那儿弄出来,再寻个事儿杀了他!这种忘恩负义的人,留着何用!”
    明珠道:“明珠以为此事还需想周全些。”
    鳌拜说:“老夫遇事不会多想,快刀斩乱麻!卫师傅也要换掉!”
    明珠道:“先帝跟太皇太后都很是信任卫师傅,只怕动他不了!”
    鳌拜道:“你不用多管!皇上身边的人,统统换掉!周如海你留个心眼儿,给他们寻个事儿!”
    周如海点头说:“乾清宫那几个太监、侍卫,我已给他们把岔儿找好了!”
    鳌拜忙说:“哦?快说来听听。”
    周如海说:“侍卫倭赫等擅骑御马,擅取御用弓箭杀鹿,按律当如何?”
    鳌拜惊道:“竟有此事?不光是拿掉,死罪!”
    周如海又说:“张善德那几个太监把皇上的夜壶当痰盂使,往里头吐痰哪!”
    明珠听着忍俊不禁,差点儿笑了起来,鳌拜却说:“大逆不道!该杀!陈廷敬这个人也该杀,给个罪名,就说他居心不良,妖言蛊惑,离间君臣!”
    明珠道:“拿这个理由杀陈廷敬,只怕有些牵强。”
    鳌拜早红了眼,道:“管他牵强不牵强,先把他从皇上身边赶走再说!卫向书纵容陈廷敬,也不得放过!不管了,就这么定了!”
    那日皇上仍是在弘德殿读书,突然听得外头吵了起来。索额图正好也在侍驾,忙跑了出去,见鳌拜领着很多侍卫进来了,忙问:“辅臣大人,您这是……”
    鳌拜并不答话,只领着人往里走。索额图见势不好,厉声喊道:“辅臣大人,你想弑君不成!”
    鳌拜却反过来吼道:“索额图,你休得咆哮!惊了圣驾,拿你是问!”
    弘德殿的侍卫忙抽了刀,鳌拜带来的人却快得像旋风,立马把他们围住了。
    皇上出来了,喝道:“鳌拜,你想做什么?”
    鳌拜叩首道:“皇上,臣今日要清君侧!”
    立即有鳌拜领来的侍卫宣读文告:“乾清宫侍卫倭赫、西住、折克图、觉罗塞尔弼等,擅骑御马、擅取御用弓箭杀鹿,大逆不道!彼等御前侍卫在辅政臣工面前没有依制加礼,言行轻慢,大失国体。内监张善德等事君不敬,亵渎圣体,其罪耻于言表。陈廷敬居心不良,蛊惑皇上,离间君臣,十恶不赦!卫向书纵容陈廷敬,罪不可恕!”
    皇上逼视着鳌拜,大声道:“鳌拜,你这是一派胡言!”
    鳌拜见局面已尽在掌握之中,便跪了下来,道:“臣不忍看着皇上终日与狼狐之辈为伍!”
    鳌拜手下的侍卫已把刀架在陈廷敬脖子上,陈廷敬想今日反正已是一死,便高声说道:“辅臣大人,我蒙皇上垂询,进讲历代兴亡掌故,何错之有?皇上十岁冲龄便懂得以史为鉴,有圣皇明君气象,真叹为神人!我身为人臣,万份欣慰。十岁的皇上尚且知道发奋自强,不赴刘衍后尘,难道国朝朝中真还有人想效法王莽不成?辅臣大人受先皇遗命,佐理朝政,辛勤劳苦,遇着这么聪慧的皇上,应感到安慰,何故动起干戈?”
    皇上问道:“鳌拜,你告诉朕,谁想做王莽?”
    鳌拜站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