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3.欲海回狂 >

第5章

3.欲海回狂-第5章

小说: 3.欲海回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唬崛缃骸!笔又垂つ骋病O嗑嗬镄恚粢淮蠛樱枪欢珊樱肽远勒摺
  [按]临白刃,至痛也。渡冰河,至寒也。暴尸骸,至羞也。别妻子,至惨也。而皆于淫念致之。所以《楞严经》云:“菩萨见欲,如避火坑。”

  张甫(万人目击)
  太仓张甫,素有淫掠之行,良家妇女亦间遭其污。后投郡城显宦家,势益横。康熙壬戌秋,被害者罗其恶事,控于军门。当事鞫得其实,拷掠备至,枷示阊门,限其绝命而后释。
  [按]余阊门目睹后,适梓人进此板书样,故并刊之。

  劝亲狎妓童者(共二则,皆戒)
  妓女之流毒,甚矣哉!竭人精气,耗人货财,离人夫妇。朴者亲之而淫荡,智者恋之而昏迷。迎新送旧,藏垢纳污。此亦天下之至秽者也,而俗士甘之,奇已!至于龙阳〖指狎昵男宠〗,尤属多事。幸得为男矣,无可被污矣,乃于无可污之处,而必求其污之之道,岂非自寻烦恼耶?不知何人作俑,其习至今存也。洁白之士,宜并戒之。

  赵刘二子(都中竞传)
  宛平民赵林,与刘方远,饮妓家。妓之旧好王宗义至,刘殴之,立毙。闻于官,刘嘱妓诬供赵杀,赵抵死。一日刘方宴客,客忽揪其发,作赵声骂曰:“尔实杀人,嫁祸于我,我已诉阴司,摄汝辈矣。”未几,刘与娼俱死。
  [按]杨邦乂(yì)〖北宋抗金忠臣〗足不涉茶房酒肆,一日被友诱入妓馆,遂至焚衣自责。较之赵、刘,优劣何如!

  张崇义(友人目击)
  康熙辛亥,山西永宁州银匠张崇义,比〖比,亲昵〗一顽童武根耳子,寝食与俱。一日张醉,先就枕。根耳子见铺内有物,竟拉杀张,窃之而逃。时适五鼓,逃出东门,门尚未启,次早获之,拟斩立决。
  [按]俊童在家,每彰闺丑。张生之变,犹属意外耳。

  劝悔过(共三则,各兼法戒)
  邪淫之事,世人犯者甚多。虽一时不见恶报,然冥冥之中,有默消其福者,有阴夺其算者,有削去其科名者,有死于蛇虎、刀兵、官非、水旱者。更有自身暂脱,而报于子孙,今世未偿,而酬于来世者。譬如密罗之雀,处处无逃,亦如漏器之鱼,渐渐就死。今人举足动步,皆临暗厕深坑,恬不知畏,一旦业报到来,手脚忙乱,如落汤螃蟹,嗟何及哉?普劝世人,早自觉知,生大恐怖,发大羞惭,起大勇猛,于佛菩萨前,一一忏悔。则罪从心起,还从心灭,积德既久,自可挽回。若欲超出三界,又当发菩萨誓愿,愿未来世,度尽一切众生,所有淫业罪报,尽行救拔,使彼莲华化生,不由胎狱。则不惟恶业消除,抑且获福无量。故《涅槃经》云:“譬如氎华〖氎(dié)华,棉花〗,虽有千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咸味。”屠刀放下,还同不坏之身。水底回头,便立菩提之岸。火急进步,时不待人。若智若愚,皆当自勉。

  洪焘(《迪吉录》)
  明洪焘,文忠公次子也。一日如厕,被亡仆拉至阴府,见一贵人中坐,绯衣、绿衣者左右侍立。洪以前程为问,绿衣者出一册于袖中,其字如蚊,己名下不能尽阅,后注云:“合参知政事,以某日污室女某,降秘阁修撰、转运副使。”洪悚然泪下。绿衣者曰:“但力行善事,犹可挽回。”既苏,已死三日,遂勇于为善。后公以秘撰两浙漕召,甚恐,竟无恙。以上寿终,官至端明殿学士。
  [按]最易犯者,莫如媵婢,岂知折福乃尔哉?慎之慎之。

  项梦原(《知非集》)
  北直项梦原,原名德棻(fēn)。梦己中辛卯乡科,以污两少婢削去,遂誓戒邪淫,力行善事。刻《金刚经》,岁施之。后梦至一所,见黄纸第八名为项姓,中一字模糊,下为“原”字,因易名“梦原”。壬子乡试,中二十九名。己未会试,中第二名。心甚疑之。及殿试,二甲第五,方悟合鼎甲之数〖科举制度,殿试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取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恰是第八,而榜纸实黄也。后官至副宪。
  [按]戒淫,善矣。并流通内典,善之善者也。奚但灭罪哉?

  田某(《不可不可录》)
  明季田某,丰姿俊雅,妇人往往奔之,田心知其非而不能戒。读书于南山寺,见神人白日告之曰:“汝有大福,因花柳多情,削去殆尽。若自今改过,犹不失为进士、御史。”田急猛省忏悔,其爵果如神言。
  [按]《解脱要门》云:“若忏悔淫业,须观女根,如毒蛇口,其罪自灭。”犯淫戒者,不可不知。

  劝犯根本重罪者(共三则,皆戒)
  《华严经》云:“邪淫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得不如意眷属。”《罪福报应经》云:“淫人妇女者,死入地狱,男抱铜柱,女卧铁床。从地狱出,常生下处,堕鸡鸭中。”虽然,此犹泛言淫业也。若乃至亲尊长、僧尼净众,而有烝秽染污,则名根本重罪,死堕无间地狱,屠割烧磨,无暂停息。此界坏时,寄生他界,他界复坏,更寄他方。具如经说,言之可畏。若世人不知,曾犯此罪,或虽无其事,而有其心,亦名为犯。须知此人三寸气断,必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宜乘康健之时,于三宝前,苦切忏悔,誓度十方一切众生,使彼皆出三界,我然后方成正觉。则虽有定业,自然消除。昔阿阇世王,犯大逆罪,以忏悔恳切故,在地狱中,不过如世间牢狱五百日苦(详《菩萨本行经》)。足见忏悔功德,不可思议。倘然一日因循,难免长劫苦楚。

  朱公取卷(本房吴履声述)
  宿松令朱维高,康熙己酉,入江南内帘,取中一卷。夜梦鬼曰:“此人不可中。”因手书一“淫”字。问其详,曰:“此人奸继母之女,已干天谴。”次日偶忘其梦,以此卷呈,主试者大加称赏,忽以笔抹“险阻”二字。朱禀云:“中卷内有此字者甚多,似不应抹。”主试者悔之,命朱洗去。及洗,而墨迹溃透数层矣,忽忆前梦,遂决意摈去。
  [按]北俱卢洲,当男女会合时,同至树旁,树枝四面垂下,自然得诸卧具。若此女系母姨姊妹,树枝不垂。强意污之,树即枯死(出《起世因本经》)。可见骨肉之间,大犯天忌,摈出孙山,未足以惩其罪也。

  许兆馨(《感应篇说定》)
  晋江许兆馨,戊午孝廉也,往福宁州,谒本房座师。偶过尼庵,悦一少年尼,挑之不从,遂以势胁之,强污焉。次日无故发狂,嚼舌两断而死。
  [按]此是华报,果在地狱。

  进香舟人(姑苏同进香者述)
  顺治初年,有夫妇进九华香,夜宿舟中。有人窥其妻美,夜半诈为夫而淫之。次早方觉,惭而缢死。夫大痛,买棺殡于道,朝礼毕,载其柩归。至家,则其妻先在焉,骇以为鬼。妇曰:“汝送我先归耳。”夫益骇,发棺视之,则死者乃同舟人也,项上有索,如缢死状。由是远近传播,朝礼者益加严肃。
  [按]进香之人,定系信善男女,报之所以速而奇也。

  劝发心出世(引经十则,八法二戒)
  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淫欲,一言饥渴,一言瞋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瞋恚、色欲、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出《法句经》)即如淫欲一事,有女人之身,即爱男子。有男子之身,即爱女人。败名丧节,损福削寿,靡不由之。纵或矢贞守操,现享富贵,而享富贵时,必造恶业,一日行凶,万劫受报,所得不偿所失。即或享福之时,又修善业,直至生天,而天福一尽,复入轮回。所以经云:“转轮圣王,王四大天下,飞行自在,福尽还作牛领中虫。”则知业缘福报,总归堕落之因。地狱天宫,尽是轮回之处。若不发出世之心,趣菩提之路,而徒屑屑焉今日修善,明日改恶,转轮于三途八难,非所望于血性男子也。虽然,曲高者,和自寡,此言可为知者道。

  如来降诞(《释迦如来谱》。此条虽无与乎戒淫,然欲为下文张本,不得不述应化原由,庶使一段大事因缘不至泯没耳。)
  本师释迦牟尼佛,于无量劫前,已经成道。为欲救度众生故,分身无数,处处示现降生耳。即以此土释迦言之,即天竺国净饭王之太子也。未降生前,在兜率天宫,名善慧菩萨。时天竺国有圣王,名净饭王,圣后名摩耶夫人,皆过去古佛,现身为国王国母。菩萨即乘六牙白象,腾空入夫人右胁,圣母即觉身体安乐,如服甘露。智慧辩才,应时具足。诸天妙膳,自然而至。将及弥月,圣母引诸宫女,游于园中。偶举右手,攀波罗叉树枝。太子于右胁忽然而生,放大光明,遍照天地,万天圣众,赞叹欢喜。地上忽涌香水二池,一冷一热,浴太子身。又虚空中九龙吐水以应之,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忉利天王以天衣承接。尔时太子,各于方面,自行七步,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时净饭王坐宝殿上,适议国政。忽闻大臣击欢喜鼓,奏诞圣子。欲以宝辇,载之入宫。毗首羯磨天化作七宝车,四大天王为之御,诸天于虚空中烧微妙香,供养太子。太子身具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十九出家,三十成道。此其大略之毫末也,详在大藏诸经,不可殚述。

  不染世缘(《佛本行经》及《过去因果经》)
  尔时净饭王,聘耶输陀罗为太子妃,具足姻礼。复增二妃,一名瞿夷,二名鹿野,即为三妃。起三宫殿,采女三千,侍御太子。第一宫采女,当于初夜。第二宫采女,当于半夜。第三宫采女,当于后夜。宫中复奏千万音乐,昼夜不绝。尔时太子,恒与其妃,行住坐卧,无有世俗之意。于静夜中,但修禅观,未尝与妃有夫妇之道。

  菩萨降魔(《观佛三昧海经》)
  魔王波旬,见太子勇猛修行,欲败其道,遍集天兵、毒龙恶鬼,诣太子所,刀轮火箭,四面云集。太子入慈心三昧,不能为害。波旬大怒,复遣三女,天冠缨络,容仪晃耀,乘七宝车,安施宝帐,无量玉女,各奏天乐,身中毛孔,皆出妙香。至太子所,下车合掌,安详徐步,礼敬太子。手执宝器,盛天甘露,献太子言:“太子生时,万神侍卫,何弃天位,来此树下?我是天女,六天无双,愿以微身,奉上太子,乞遂下情。”尔时太子,身心不动,但以眉间白毫,旋向三女。三女自见身内脓血涕唾、九孔筋脉、大肠小肠、生脏熟脏,其间各有无量诸虫,宛转游戏。三女尔时,即便呕吐。又见自首,一化为蛇,一化为狐,一化为狗。背上负一老母,发白面皱,犹如僵尸。胸前复抱一死小儿,六窍流脓。三女惊怖,匍匐而去。

  丑诃美女(《杂譬喻经》)
  佛世一婆罗门,生女端正,艳丽无双。乃悬金于外,募有能诃我女为丑者,当与之金。九十日内,竟无应者。引至佛所,佛便诃言:“此女甚丑,无有一好。”阿难白佛言:“此女实好,而佛言恶。”佛言:“人眼不视色,是为好眼,耳鼻舌亦尔。身不著细滑,是为好身。手不盗他财,是为好手。今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