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14 >

第32章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14-第32章

小说: 中国古典精华文库mj14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种树似桐非桐,根下长出许多筍,而颜色甚红。大家看了, 
 不知其名。后来遇到土人,仔细询问,才知道这个地方名叫扶 
 桑国,这种树就叫扶桑,又叫溥桑。又叫搏木。郭支道 :“扶 

… Page 174…

上古秘史                                                       ·1221· 

 桑之名我早已听见过,原来名虽叫桑,实则没有一点像桑树。 
 ”那土人听了,笑道:“诸位想是从中华国来的吗?我尝听见 
 老辈说,离此地西面二万多里,有一个大国,名叫中华国。他 
 们那里有一种树,名叫桑树,它的叶给一种小虫吃了,会得吐 
 丝,可以织布织锦,是真的吗?”文命应道 :“是,但是专叫 
 作锦,不叫作布,布是另外一项东西织的 。” 
      那土人道 :“敝处这种扶桑树,它的皮剥下来,撕细了可 
 以织布,亦可以为锦。敝处老前辈要想比拟中华桑树的有用, 
 所以取名叫桑,这是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敝处东面有一 
 个海,名叫碧海。碧海之中,地方万里,上有太帝之宫,是天 
 上太真东王父所治之处。他那个地方颇多林木,从前那边的仙 
 人曾经到过敝地,据他所说,那种林木还是贵中国桑树的子孙。 
 万年以前,由贵中华国分栽过去的,但是他们的种植却改良多 
 了。将桑与椹分为两树,使它们各遂其生,所以他们那边的桑 
 树、椹树长者数千丈,大二千余围,小者亦高千丈,两两偶生, 
 互相依倚,所以叫作扶桑。敝处听了,又非常之羡慕,因此又 
 改名叫扶桑。总之敝国偏小,介在东西两大国之间起先羡慕师 
 仿西方,后来又羡慕师仿东方,所以名称都是窃取来的,请诸 
 位不要见笑 。” 
      文命道 :“那边的扶桑树亦可以织布织锦吗?”那土人 
 道 :“没有听见说起,但知道那个桑椹是很好的。那边的仙人 
 一经吃了这桑椹就全体皆变作金光色,且能在空中飞翔行立, 
 神妙变化。据说那种桑椹,色赤而味极甘,气极香,不过须九 
 千岁才一生实,甚为难得而已 。” 
      郭支道 :“汝等到那边去过吗?”那土人道:“没有去过。 
 敝国的面积约一万里,自西到东,费时甚多;而且那碧海之广 
 阔又不可以道里计。据说那边就是日出之地,非常炎热,所以 

… Page 175…

上古秘史                                                       ·1222· 

 亦没有人敢去 。”文命道:“贵处这种扶桑树除出取皮织布织 
 锦之外,还有用处吗?”那土人道 :“其实如犁而赤,可以为 
 食。其初生时如筍,亦可以为食。其皮还可以为纸,以书文字。 

 ” 

       文命道 :“贵国有文字吗?”那土人道:“有有。”当下 
 就邀文命等到他家里去坐。屋舍虽矮,而布置却尚精洁。少顷, 
 土人拿出他们的文字来,文命一看,大概都从中国文字变化而 
 成的。文命又询问他国中情形。据土人说,他们无甲兵,不攻 
 战。其国法有南北两狱,罪轻者入南狱,罪重者入北狱,南狱 
 有时遇赦,北狱永远不赦。不赦之男女互相婚配,生男则至八 
 岁而为奴,生女则至九岁而为婢。他们婚姻之礼非常奇异,凡 
 有男子要想娶一女子,先到那女子住的门外筑屋而居。早晨晚 
 间给女子打扫街道及屋宇。如是者一年,假使女子不爱他,那 
 就下令驱逐,不许他住在门外,婚姻就不成功了。假使爱他, 
 就成了夫妇。这种求婚之法,是别处所没有的。 
       文命等辞别了那土人,又到各处游历。只见他们有马车, 
 有牛车,有鹿车,以鹿乳为饮料,民情尚觉质朴。游历了一转, 
 再登鼋鼍背向东进发,已到那土人所说的碧海中。那碧海之水 
 作碧色,甘香味美,而不咸苦。鼋鼍游行,其速度增加,转瞬 
 之间,已见有千寻之木高耸于远远陆地之上,想来就是扶桑了。 
 但是太阳灼烁得格外厉害。渐渐近岸,只见一个太阳在大桑树 
 之上,还有九个太阳在大桑树之下。 
      伯益看了奇怪,便问文命道 :“某闻当年十日并出,经老 
 将羿射下了九个,何以此刻还有十个呢?”文命亦说不出理 
 由。忽然见那岸上一道祥云直迎过来。云中站着一个仙人,大 
 呼道 :“慢来慢来!请回转吧。”这时那众鼋鼍亦顿然停止了。 
 那仙人到了面前,举手与文命为礼。文命答礼,便问道 :“上 

… Page 176…

上古秘史                                                       ·1223· 

 仙何人?”那仙人道 :“某奉太真东王父之命,特来阻止崇伯 
 前进。此地是扶桑榑木之地,九津青羌,再过去就是汤池,日 
 之所出,炎热沸腾,极为历害,于人体不利,所以请回转吧。 
 其实崇伯治水到此,亦可以止了 。” 
      文命拱手道 :“承上仙指教,感激之至。但某有一层疑问, 
 当初十日并出,给敝国司衡羿射下了九个,何以现在还有九 
 个?请问天上的太阳共总有几个?”那仙人道 :“天上的日总 
 名叫作恒星,比太阳大的也有,比太阳小的也有,总共不知道 
 有多少。不过普照这个世界的通常只有一个。但是世间人君无 
 道,或有其他原因,则两个三个,乃至十个同时并出,亦是有 
 的。司衡羿射落九个,所射下的不过日中之鸟,鸟死而羽毛洒 
 遍于众山。至于日的本体顿然隐遁,并未受伤,所以仍然在此。 
 日体之大,一百万倍于地,假使日可以射落,则落下之日在于 
 何处?九日同时落下,地面早早压破了 。”文命等听了,方始 
 恍然,于是谢了仙人,拔转鼋鼍之头,更向西南方而行。 
      到了黑齿国,那国内人民的面目身体无不作黑色,口中之 
 齿尤黑如漆,连那舌头都是黑的。文命等不解其故,找了些土 
 人来问问。那些土人看见文命等,个个匿笑,仿佛有轻蔑的意 
 思。隔了良久,才回答道 :“人生天地间,而为万物之灵,最 
 紧要的是与禽兽有别。一个人的牙齿是饮食生命之所系,假使 
 雪白,那么和禽兽有何分别呢?所以敝国有几句俗语,叫作‘ 
 相狗有齿,狗齿则白。人而白齿,胡不遄死 。’贵国天朝号称 
 文明之邦,何以不将牙齿涅黑,而甘心与畜类一例呢?” 
      文命听到这种话,真是海外奇谈,无理之理。然而亦不和 
 他细辩,便问道 :“贵国人牙齿用何物涅黑呢?”那土人见问, 
 便从衣袋中掏出一把果食来分递与众人,并说道 :“这种是新 
 鲜的,请尝尝吧。吃长久之后,牙齿自然会黑,那就美观了。 

… Page 177…

上古秘史                                                       ·1224· 

 ”文命等细看那果实,其大如黑枣,皮绿质松,软于海绵,但 
 是不敢轻尝。那土人苦苦相劝,说这是某区区一片相爱之意, 
 何妨尝尝,其中决无毒质。大家见他如此说,只得各尝了一个。 
 但是味辛而涩,都不觉眉为之皱。文命便问这果叫什么名字。 
 那土人道 :“名叫槟榔。”说着,就指路旁一株树道:“就是 
 它的果实 。” 
       文命细看那树高约三丈余,叶为羽状复叶,小叶之上端作 
 齿嚼状。果实累累成房而出于叶中,每房簇生数百,形长而尖, 
 正是中土所无之物。于是辞谢了那土人,又向各地考察才知道 
 他们嗜槟榔如命,身畔恒携一袋,满贮摈榔,饮食之外,常常 
 以槟榔投入口中,非至熟寐不休。自幼至长,无日不如此,以 
 至齿舌尽黑,吐沫皆红,反以为美观,真是特别之俗尚了。还 
 有一项,他们的食品又嗜食蛇肉,在那吃饭的时候,往往有一 
 赤蛇一毒蛇在其旁,脔割分切而食之,是亦奇异之嗜好。 
       过了黑齿国,就到青邱国。那些人民食五谷,衣丝帛,大 
 概与中国无异。但发现一种异兽,是九尾之狐。据土人说,这 
 狐出现,是太平之瑞,王者之恩德及于禽兽,则九尾狐现,从 
 前曾经现过,后来有几十年不现了。现在又复出现,想见中国 
 有圣人,天下将太平之兆。文命听了,想起涂山佳偶,不禁动 
 离家之叹。然而公事为重,不能顾私,好在大功之成已在指顾 
 间,心下乃觉稍慰。 
       一日,行到一国。上岸之后,但觉森林重翳,梧桐甚多。 
 梧桐之上翔集了几对凤凰,在那里自歌自舞。伯益道 :“原来 
 凤凰出产在此地 。”正说间,只见前面来了一个人,衣冠整齐, 
 手中拿着一柄大斧,而腰中又佩着一柄长剑。看见了文命等, 
 便慌忙疾趋面前,放下大斧,躬身打拱问道 :“诸位先生不是 
 敝国人,从何处来?敢请教 。”文命等告诉了他。那人重复打 

… Page 178…

上古秘史                                                       ·1225· 

 拱行礼,说道 :“原来是天朝大邦人,怪不得气宇与寻常人不 
 同。请问此刻寓居在何处?” 
      文命道 :“某等此刻才到,尚无寓处。某等之来奉命治水, 
 如贵国并无水患,不须某等效劳,某等亦即便动身,不须寓处。 
 ”那人又拱手道 :“原来诸位先生不远万里,特为小国拯灾而 
 来,那么隆情盛意极可感戴。虽则敝国并无水患,然而诸位先 
 生既然迢迢万里到了此地,万无立即回去之理。某虽是个樵夫, 
 但亦应代国家稍尽地主之谊,不嫌简亵,请先到寒舍坐坐,再 
 报告官长来接待吧 。”文命等察其意诚,就欣然答应。那樵夫 
 又再三请文命等前行,自己只肯随行在后。 
      又穿过了一个森林,只见又是两个衣冠之人,手中各持着 
 一剑,指着一只死鹿在那里苦苦相让。一个说 :“这只鹿明明 
 由老兄捉获,死在老兄之手,当然应归老兄,小弟何敢贪人之 
 功呢 !”一个道:“虽则由小弟捉获,然而非老兄连斩数剑在 
 先,何能立即就擒,论到首功,还是老兄,小弟何敢幸获呢! 
 ”一个道:“小弟虽先斩数剑,而鹿已迅奔,若非老兄连挥数 
 剑,早已逃无踪迹,何处寻见?所以先前数剑其效已等于零, 
 捉获之功全在老兄,照理应该归老兄无疑 。”一个道:“鹿是 
 善奔之兽,若非老兄先与以重创,小弟虽欲斩它亦未必斩得着, 
 这全是老兄之功,还请收吧,不要客气了 。”两个苦让不已。 
      文命上前说道 :“两位真是君子,太辛苦了。某是外邦人, 
 可否容某说一句话?”那两个人看见文命等气象不凡,都慌忙 
 放下手中的剑,整一整衣冠走过来,恭恭敬敬的作揖道 :“不 
 敢拜问诸位先生贵国何处?刚才某等在此放肆,惹得诸位先生 
 见笑,如肯赐教,感激之至 。”文命道:“某是中华人。”刚 
 说得一句,那两人重复作揖,说道 :“久仰久仰!失敬失敬! 
 ”文命还礼之后,就说道:“某刚才见二位所说各有理由,依 

… Page 179…

上古秘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