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 >

第17章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第17章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军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战。火枪弹丸能穿透铁甲,对付密集队形有效,其杀伤力有目共睹。但对 

付散兵几乎无能为力。16世纪前,火枪的杀伤力甚至不及长矛,火枪兵只能 

依附于长矛兵,无法单独作战。在冷热兵器并存的一定时期内,有人甚至企 

图让长弓代替火枪。所以,火器进步缓慢与装备部队缓慢事出有因。 

     在冷热兵器并存的时代,人们只得面对现实,交替使用各有所长的冷热 

兵器。16世纪,一支军队倘若没有火枪装备的士兵,那么它决不与装备火枪 

的军队交火。这说明,无论如何,火枪已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兵器了,火 

枪兵在不久的未来成为主角,已是历史发展之必然。 

     ④舰与炮的结合。16世纪的舰船火炮与从前相比趋于小型化,重量轻、 

口径小、便于搬运,有利于发射。旧式的后装膛火炮依然保存,新式的前装 

膛火炮也被广泛采用。这种炮装在双轮炮架上,在船的甲板上来回发弹,射 

击完成后,可进入舷内重新装弹。当时的法国、苏格兰、威尼斯等国都拥有 

1000吨以上的舰船,这些战船各自装有100多门火炮,使船的前后左右,甲 

板和船的上层都能开火射击。但船上的炮火效率不高,杀伤力也不强,最多 

只能把炮弹发射到不足两公里远的地方,有的甚至不超过300米。这时船上 

的火炮不是海战中决定性的兵器,海战的主要方式仍是登上敌船作战,而并 

不是用火炮将敌舰击沉,所以火炮只是掩护强行登船的辅助性兵器。 

     火炮装备舰船后的一段时间内,海战战术仍十分简单。战时,圆顶战船 

进攻时齐头并进,设法占领上风位置,靠近敌船,火炮开火,然后登船杀敌。 

倘若未占据上风位置,就要想方设法占据上风位置。两船一旦接近,战斗就 

演变成为“海上陆战”。海军没有专门的战术,差不多每个指挥官都是陆军 

出身,船上的水兵和士兵之比为1∶2。随着火炮火力的日益增强,人们逐渐 

认识到舰炮制胜的实在意义。在舰船的火炮中,舷侧炮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人们转变了观念,海军战术随之变化,由攻占敌船转变为击沉、击毁敌船。 

舷侧炮火力更大更猛,比船头炮也更多。英国就是发挥了火炮的威力,才打 

败了采用传统作战方式的西班牙“无敌舰队”的。舰炮出现后,战术思想也 

随之发生了革命。 


… Page 50…

     这一时期海军的重大变化,主要有两个,一是火炮威力得到了世人的认 

同,另一个则是风帆动力取代人工划桨。舰炮与风帆揭开了人类海军史上新 

的一页。 



     (2)火器对军事的影响 

     ①步兵地位提高。15世纪时,步兵在欧洲各国受到普遍重视,成为军中 

主要兵种,如瑞士的长矛兵,英国的弓箭兵、长枪兵、火枪兵等。尤其是火 

器应用于战争后,改变了人们传统上对战争的理解和认识,也改变了战争中 

某些决定性的因素。例如,从前的骑士戴着重重的盔甲,手持长矛,凭个人 

的勇武,而成为战场上的重要角色;火器问世后,火枪击穿了骑士的盔甲, 

而那种手持冷兵器,靠个人勇武取胜的因素退居于次席。有人形容说,火器 

的应用使得战争“民主化”,即使一个人无任何武艺,只要手持火器就足可 

以把不可一世的骑士打下马来。火器普遍使用后,步兵不再被人轻视,战争 

的实践也使得用火器武装的步兵成为主角。 

     当然,步兵地位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火器。因为这一时期内的大部分 

时间,步兵的火枪尚在初级阶段,杀伤力不强,射速很低。但随着火枪性能 

的改进,步兵普遍装备火器,淘汰冷兵器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火器 

性能的改进,杀伤力增强,必然会使火器成为克敌制胜的决定性手段。 

     ②火炮与战争技术革命。火炮用之于战争的初期,威力十分有限,和抛 

石机差不多。但是,自从它在战场上显示出空前的破坏力之后,它便被人们 

所认识,各国陆续建立炮兵,改进火炮,增加杀伤力。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将 

火炮摒弃不用。 

     火炮用之于战争后,首先改变的是古老的、传统的攻城术。人们不再像 

从前那样,为了攻取一座城堡而要反复考虑如何采用偷袭、奇袭等办法,现 

在在光天化日之下,就可利用火炮的威力,轰击城池,直至夺取它。所以, 

火炮不仅改变了战争技术,而且使封建城堡的坚固性也失去了作用。火炮炸 

开了封建城堡,也带来了战争技术的革命。 

     在火炮炸开坚固城堡的同时,人们又重新思索如何加固城池,以抵御火 

炮的袭击。所以火炮带来的战争技术革命是双重的。如法王查理八世的炮兵 

入侵意大利时,一路攻城拔寨,似乎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火炮可以 

攻破任何城堡,无坚不摧。面对如此严酷的事实,人们不得不思考新的筑城 

技术和方法。火炮给战争中的矛盾双方同时产生了巨大冲击。反之,守城者 

使用火炮,也可给进攻者增加前所未有的难度。但由于旧式城墙是冷兵器时 

代的设计者设计的,没有考虑到火炮的位置,因而火炮的后座力及其震动, 

会使城墙松动,反而给进攻者留下可乘之机。 

     面对攻击力日益强大的火炮,欧洲各国筑城术发生了变化,城墙高度降 

低,厚度增加,并且修筑了直径较大的半圆突出部份和塔楼。城墙和塔楼上 

设有火炮,既能进行正面防御,又能对外壕射击。筑有崖壁和断崖的外壕, 

已成为城堡和要塞的重要组成部分。外壕掘出的土在城墙内构成垒道,上面 

设置炮兵。另一部分土则堆在墙外,形成斜堤,不仅改善了视野,也可加强 

围墙的防护能力,以免遭敌方炮火的破坏。16世纪里,安特卫普、意大利的 

维罗纳、法国的阿弗高和马宾等城市所采用的新的筑城方法,都是火炮用于 

攻城的产物。 

     ③战争手段多样化。火器对战争的影响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现为战争手 


… Page 51…

段的多样化。冷兵器时代,战争手段极为有限。由于火器用于战争,不仅进 

攻手段增多,防御手段亦随之增加,攻防双方此消彼长,相互推动。如攻城 

时,采用爆破手段攻城,又如荷兰著名军事专家摩里斯曾使用集中火炮弹幕 

射击方法,用以对付小段的围廊式防御工事等。火器被攻防双方采用,不仅 

增加了战争的惨烈程度,也使得战争手段进一步增多。 

     战争手段的多样化,还表现在冷热兵器并用方面。这一时期,冷兵器并 

未退出历史舞台,火器“加盟”后,使原来已有充分发展的冷兵器的所有手 

段中,复加上了热兵器的种种新的战争手段。因此,火器对军事的重大影响 

之一,便是战争手段多样化,这自然促使人类不断进行军事技术方面的革命 

与创新。 



     (3)火器与军事科学的发展 

     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手段更新,必然带来军事科学的发展与进步,促使 

一些人去认真研究火器与军事科学的诸多关系问题,况且这些人多半都具有 

较强的专业知识,如铸造火炮要求有冶金知识,火药则要求人们有化学知识, 

筑城和工事则必须具备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这一时期欧洲军事科学的 

发展,有赖于那些对军事科学有专门研究的人做出贡献。他们从多方面研究 

火器给战争带来的变化,探讨军事科学,研究战争和军事。他们中间有些人 

的贡献是巨大的,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军事文明遗产。 

     火炮出现后,一些科学家开始研究火炮射击的角度和弹道学。由于这样 

的研究既要精密,又要求有较高的数学方面的知识,所以塔塔格里亚和史蒂 

芬两位数学家在这方面取得成就和进展就是很自然的了。他们对火炮的射击 

角度、枪炮学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马基雅维利的《战争艺术》一书,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军事学术著作。该著作不仅研究了雇佣军队等问题,还对 

城堡的攻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由于火器对攻防双方的影响,有关筑城技术的军事工程理论取得了重大 

进展,一些建筑师成为军事工程师,他们在军事工程学的理论上多有创新之 

处。军事工程学理论在这一时期领先于城防建筑技术。 

     这一时期,俄罗斯等国先后涌现出了一批侧重研究军事理论、军事科学 

的军事家、思想家。军事科学研究的进步,一方面是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则 

是实践的成功及诸多方面的改革结果,如古斯塔夫二世等人的改革本身就是 

军事科学进步的具体表现。 



     (4)火器与后勤 

     这一时期,战争规模的扩大,主要表现在参加人数的增加方面,每次参 

加战争的兵力,动辄数以万计。三十年战争中,法国、瑞典、神圣罗马帝国 

等所投入的兵力均在3万人以上,而俄国在立沃尼亚战争中竟动用了13万兵 

力。人数增多,后勤补给任务必然相应增大。尤其是带有持久性的围攻战, 

一旦久攻不克,供给和后勤便成了大问题。军队以抢劫为补给历来成为传统, 

但人数巨大的战争,如仅以抢劫为补给己是落伍的不明智之举。如果所攻打 

的地方因城高墙厚,久攻不克,守方又坚壁清野,仅凭抢劫作补给是相当困 

难的。三十年战争中,古斯塔夫的军队之所以成功,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即 

在于较好地解决了后勤补给。伊莎贝拉在攻克格拉那达时,也曾很好地保障 

了后勤,为攻克格拉那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反之,三十年战争中,瓦伦斯 


… Page 52…

坦的“蝗群”采取“以战养战”的方针,则应视为另一种典型。 

     火器装备部队,导致传统的后勤补给发生了重大变化,辎重大大增加, 

后勤补给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粮草问题。在这一时期,后勤补给随着火器的应 

用,面临的问题更多,任务更加艰巨、繁重。马匹不仅用于骑兵,还要驮运 

火炮,例如,西班牙一门火炮在山区驮运时要使用25匹马。在战争中,因补 

给问题而打败仗的事例常有发生。1557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指挥军队本 

可直取巴黎,占领法国,可是关键时刻,他却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原因就 

在于后勤保障费用太高,财力不支,无法取得胜利。战争的费用也因火器的 

应用而日益高昂,没有钱就不能打仗。战争费用的增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 

方面是进攻的一方要付出重大代价 (人力、物力、财力),另一方面由于破 

坏性加大,给敌方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战争变成了拼实力、拼金钱的搏 

斗,对后勤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因而更加突出,所以 

人们在战争中比以往更加重视后勤工作。军事后勤随着火器的应用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