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导论 >

第29章

导论-第29章

小说: 导论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蚕氚丛级ㄋ壮芍娌捎谜庵忠敕ā5牵菘档略凇洞看饫硇耘小防铮贏ntinomie下面紧接着讲“第一个对立”、“第二个对立”等。我原来想译为“互相矛盾”,或译为“互相对立”,但又分别与Widerspruch(矛盾)和Widerstreit(对立)两词混淆。因此,经过多次斟酌,我认为译作“互相冲突”,既合乎原义,又比“二律背反”通俗易懂。在这里提出来向读者求教。    
  6。Dasein和Existenz、Sein稍有不同,Dasein是由da和sein两词合缀起来的,原义是“现时、现地的存在”,或“这样的而不是那样的存在”。这个词在黑格尔哲学里同Existenz的差别就大得多了。在黑格尔的书里,Dasein译为“定在”、“现有”、“规定的存在”、“现有的存在”等(黑格尔在《逻辑学》里说“Dasein ist bestimmtesSein”,列宁《哲学笔记》中文译本第109页里译为“现有的存在是规定的存在”)。由于在康德哲学里差别不大,而且在汉语中硬分别出来反而容易把人弄糊涂,因此我按照英、法文的译法(existence)统一译为“存在”。(有的书把Sein译为“有”,我没有采用。)    
  7。Dogmatismus(英文dogmatism、法文dogmatisme)来源于Dogma(教条),是指中世经院哲学的教条说的。如果按旧译“独断论”,就比较费解;因此,为了通俗易懂起见,我按人人都懂而且恰合原义的现代汉语译为“教条主义”。    
  8。Subjkt和Pradikat(英文subject和predicate、法文sujet和Prédicat),很多书中译为“主词”和“宾词”。我觉得这种译法不妥当。尤其“宾词”是指及物动词后面的名词受事位(补语)说的。这两个词现在在语法上叫做“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叫做“主项”和“谓项”,而康德在本书里所谈的正是逻辑上的判断问题,而不是语法上的问题,因此我把这两个词译为“主项”和“谓项”。    
  9。Pradikamente(英文predicaments、法文prédicaments)是Categorie(范畴)的别名,本来也可以把它译为“范畴”;但康德在本书里说Categorie又名Pradikamente,是指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说的,亚里士多德后来又加上五个范畴,叫做Postpra-dikamente。不译又不好,译又不知道怎么译好,于是只好暂时按照本书的日文译本译为“云谓关系”,把Postpradikamente译为“后云谓关系”。这个问题想留到以后再解决。    
  10。Physiologische(英文改译为Physical,法文译为physi-ologique),康德这一词的意义,不是现在使用的意义(生理学的),而是根据字源的意义,指“有形体界的”、“物体界的”事物或原则说的,正和“形而上的”相对,因此我把它译“形而下的”,也符合《易·繫词》中“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    
  其他还有一些术语也采用了不同的译法,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我改变译名的原则有二:一是要恰合原义;二是要通俗易懂。此外,我还想补充一点:目前在科学技术方面,名称基本上统一,在哲学社会科学上名词术语则颇不统一,我们哲学工作者理应给广大的读者创造出更好的条件,以便于他们对外国哲学学习、研究和批判之用。因此我衷心希望一切哲学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同心协力,商讨出一套统一的哲学译名,在哲学研究上将是一个很大的贡献。    
  至于我对本书的翻译,我在前面说过,由于两个方面的水平有限,错误和不妥之外一定不少。关于我对康德哲学的看法,特别是对于康德哲学术语的译法,我是遵照“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做的,提出以上一些意见,很不成熟,目的仅仅是为了抛砖引玉,诚恳地希望读者们给予批评指正。    
  译者         
本书来自免费txt小说下载站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