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于丹昆曲审美之旅:游园惊梦 作者:于丹 >

第9章

于丹昆曲审美之旅:游园惊梦 作者:于丹-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个轻易不会失眠的人,那一晚,被自己魂魄里萦旋的曲子吵得竟是怎么也睡不成,轰也轰不走,反反复复间,竟总是《拾画》中那一支【千秋岁】:“小嵯峨,压的这旃檀盒,便做了好相观音俏楼阁。片石峰前,片石峰前,多则是飞来石三生因果……”
马东(2)
  凌晨四点二十,我索性起床,倚在窗边看香港的海岸在晨光曦微中渐次显露轮廓,海天之间的雾霭迷离幻化,让我且执且迷于这一句“三生因果”的探问。
  八点一过,蔡正仁老师就来了,接着是上昆的郭宇团长,计镇华老师,张静娴老师……蔡老师给我讲起他唱了半个世纪的昆曲如今每每演到唐明皇《迎像哭像》还伤恸得情难自禁,一句“数声杜宇,半壁斜阳”之后,唱得自己心中竟像大病一场!美丽的张静娴老师一直用孩子般亮晶晶的眼睛望着我,自告奋勇要帮马东去找大量昆曲剧照;计镇华老师持重典雅,气度雍容,给我细细解释“阔口”行当里的讲究;干练的少帅郭宇团长告诉我:“上昆就是你的后盾,需要什么尽管说话!”他们一走我就跟马东说:“完了!我现在满脑子除了戏还是戏,除了感动还是感动,一个主题也没有,我可不知道怎么讲了!”
  马东一点儿给我加油鼓劲的意思也没有,散仙一样:“姐,大不了回去跟主任说准备不充分,咱先不录了,就当只为来香港看回戏呗!”
  此言一出,我的心里忽悠一下松了不少。
  呆在香港酒店里好几天,晚上看戏,白天翻书,马东从不过来催我一句,到了饭点儿就打个电话:“走吧,我带你去半山吃咖喱。”
  坐在香港室内让人冻得哆嗦的冷气里,一人抱着一杯茶,眯着眼睛看正午山坡上的阳光,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昆曲的美谁能说出有多少种?梦幻,深情,悲壮,苍凉,诙谐,灵异,风雅……不一而足啊!马东扬手叫来服务生,要了张巴掌大的小纸片,把我刚说的这些词码了码,往我眼前一推:“就这七个主题了,吃饭吧!”
  十月一号的中午,我在电视上看见《于丹·游园惊梦》的第一集《梦幻之美》,自己竟怔怔地呆了。我给马东发信息说:“我自己恍如前世今生的穿越……想不到你能把后期做到如此美好,这个剪出来的版本才真让我有‘惊梦’之感!宿愿啊,人心中总有一些寂寞而坚执的宿愿,寻寻觅觅一念中的相合,没有这份默契,成就不了一种呈现。我对你的这份感激是无可言传的,不为一个节目,为了一个生命深处蕴藉的梦想!”
  马东还是淡淡的:“姐,做到你说的一半我就知足。”
风中的吟唱(2)
  我相信今生有一些美丽的缘定必然相逢,我喜欢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叫作“昆曲”。
  2007 2007年11月12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