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 >

第258章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第258章

小说: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录》)城上火箭齐发,刘良佐狼狈逃命。当时,清军已经攻陷松江、昆山等地,就调集兵力围攻江阴。江阴人民守城三个月,八月二十日城破,居民继续展开激烈的巷战。陈明遇战死,阎应元受伤被俘,英勇牺牲,全城无一人投降。清军在城中屠杀数日,江阴城被破坏无余。
  据说,清军此次攻城,兵力共用二十四万人,战死七万五千多人。当地还传说,江阴人民打死了清朝三王十八将。这虽与史实不符,但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江阴抗清英雄们的赞颂。
  嘉定人民的斗争清朝的剃发令传到嘉定。闰六月十三日,嘉定各村人民组织起来进行反抗。王家庄有兵七百人,石冈兵一千人,南翔兵二千人,罗店、葛隆乒各千人,外冈、娄塘兵更以善战闻名。十四日,向驻在东关的清军(李成栋驻吴淞,部下梁得胜于初八日驻此)发动进攻,击毙八十四人,焚毁船只四十多艘,清军残兵败将狼狈逃窜。这时,太仓士绅已经率先剃发,四乡农民起而反对,封锁了城乡交通,使各地清军失去联系。十五日,李成栋派骑乒四十多人,向太仓告急,路经罗店被农民包围。突围后又在时家坟遭到袭击,掉头后退,被罗店、月桥农民截击,大部分伤亡,只有少数人逃归吴淞。嘉定人民又在罗店、北关、娄塘与清军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战斗。娄塘战役,参加战斗的人民在砖桥会师,多达十万人。
  闰六月十六日,嘉定人民推举进士黄淳耀、前通政使司左通政侯峒曾主持城防,集众公议,划地分守,城楼上悬挂起“嘉定恢剿义师”的大旗。七月初三日,清军猛烈攻城,用重炮轰击。城墙坍塌,城内人民用木料堵塞,守城军士伤亡,就立即补充。初四日五更大雨,城上军士已露立三昼夜,两眼肿烂,遍体淋湿,饮食断绝,身疲力尽,昏晕难以支持。清军乘机登城,拥进城内,侯峒曾仍在城楼上指挥战斗,声色不变。二子在旁问道:“事急了,怎么办?”峒曾回答说:“死就是了,有什么说的!”(《嘉定屠城纪略》)随后,投河自尽。黄淳耀也自缢于僧舍。军士无一人投降。
  清军攻进嘉定城,大肆屠杀,掳夺财物。李成栋用三百只大船运走了他掠夺的金帛子女。但是,清军的残暴行为,吓不倒英雄的嘉定人民。二十天后,江东人朱瑛自称游击将军,带兵五十人回到城里,会同市民赶走了从太仓来的清兵。李成栋赶忙派万国昌领兵到葛隆,驻守织女庙。葛隆、外冈、马隆等地人民,重新集结,捕杀剃发的人。二十四日,葛隆、外冈人民联合出击,奋勇杀敌,赶走了屯驻在织女庙的清军。二十六日黎明,清军乘人民武装力量尚未集合时,偷袭葛隆镇、外冈镇。二十七日,清军攻进嘉定,再次屠城。八月十六日,明把总吴之蕃起兵江东,反攻嘉定,失败,嘉定又遭到第三次大屠杀。嘉定人民先后有十几万人参加武装抗清斗争,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牺牲两万人。被人们称为“嘉定三屠”的历史事件,不仅表示了清军的暴行,也表示了广大人民不甘屈服的战斗传统。
  江南地区人民抗清斗争此伏彼起。一六四五年六月剃发令下,生员陆世钥毁家充饷,募集二千余人在太湖起乒抗清。清军占领吴江,县丞朱国佐投降。诸生吴鉴直入县署骂国佐,国佐执送苏州府。知府逼吴鉴招出党援,吴鉴大声说:“孔子、孟子、张睢阳、颜平原皆是也。何问为?”(《南疆逸史》卷三十六)遂被杀。明职方主事吴易率众杀朱国佐,与举人孙兆奎等聚千余人在长白荡举起抗清义旗。随后,吴易与陆世钥、明松江提督吴志葵合兵进攻苏州。时在苏州的清侍郎李延龄、巡抚土国宝指挥清军反攻,吴易等败绩。明中书舍人卢象观(象昇弟)拥宗室朱盛沥起兵,率军攻打南京,战败,进入太湖坚持斗争。
  闰六月,清兵破池州。明御史金声与诸生江天一集义勇起兵绩溪,郎中尹民兴与生员赵初浣坚守泾县,阻挡清军向前推进。贡生吴应箕题壁曰,“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明季南略》卷九),奉宗室朱盛浓起兵,收复被清军占领的建德、东流。
  这些抗清斗争虽然不久失败,但延缓了清军的进攻日程,使浙东、福建的明朝官员得以重建南明,组织抗清力量。   
二、南明的再建与农民军抗清斗争
  清朝占领南京和杭州后,浙东和福建的明朝官员又拥立明宗室鲁王和唐王,建立政权抗清。大顺诸军也相继南下,并与南明相结合。张献忠在四川率领的大西军,也树起了反清的旗帜。一六四五年十一月,清廷命洪承畴驻防江宁(南京)。代多铎领兵的勒克德浑与叶臣进军湖广,追击大顺军。又命何洛会为定西大将军,进兵四川,去攻打张献忠部。一六四五年秋至一六四六年秋季约一年多的时间,各地人民与清军展开了又一个回合的搏斗。
  浙东鲁王 一六四五年五月,福王败亡。明兵部尚书张国维在东阳起兵,吏科给事中熊汝霖在余姚起兵,刑部员外郎钱肃乐与举人张煌言等在鄞县起兵,纷纷组织义军,据地抗清。六月,共同迎立在台州的鲁王以海至绍兴,建立临时政权,号为监国,不立年号。定海总兵王之仁率领的官军成为鲁王政权的主力军,与浙东义师多次抵抗清兵,获胜。南京陷后,总兵方国安逃跑,也自浙西来会。闰六月,福州唐王幸键建号称帝,向鲁王颁诏。张国维、熊汝霖主张两王军都是抗清义兵,倘若奉诏,即不能以鲁王名义号令军兵。钱肃乐以为大敌当前,不可互相对立,应称皇太侄报命。诸臣因而不和。方、王率领的官兵取得地丁正饷,各地义兵只能由富户捐输义饷。方国安甚至并取义饷。各军因争饷也彼此不和。马士英、阮大铖等逃依方国安,求附鲁王。鲁王拒不接见。一六四六年三月,清兵入钱塘,张国维与王之仁抗清获胜。进而领兵攻打杭州,不胜,回师。五月,清将博洛遣图赖等来攻方国安营,方国安与马、阮等劫持鲁王逃跑。鲁王中途脱身入海,由石浦守将张名振扈从去舟山。张国维退守东阳,败死。清兵占领绍兴。王之仁兵败,至南京,大骂洪承畴后就义。方国安与马、阮等降清,被清朝处死(一说阮大铖自杀后被戮尸)。鲁王至舟山,守将不纳,转到中左所(厦门)。由总兵官郑芝龙的从子郑彩送入长垣,仍保持监国的空衔。鲁王政权抗清复国的企图失败了。
  福州唐王一六四五年闰六月,原镇江总兵郑鸿逵、泉州总兵官郑芝龙、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巡抚张肯堂等,拥立唐王聿键在福州即皇帝位,建元隆武,称福州为天兴府。唐王曾经赞赏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说:“我家(明宗室)子孙,遇到江阴的三尺童子,也要尊敬”。慨然以“复仇雪耻”为务。但是,控制唐王政权的郑芝龙,原是泉州海盗,接受明朝招抚,有兵二十余万,垄断海上贸易。他总揽军政大权,搜括财物,田园遍布闽广两省,又增置庄仓五百余处。郑芝龙只求保存财产禄位,并不想奋力抗清。唐王和大臣的出师抗清之议,都被他阻挠。
  九月间,大学士黄道周亲率门生亲故百余人出师北伐,郑芝龙不派兵、不供饷,只有唐王空札数百道,用以招兵筹饷。沿途农民携带锄头、扁担参军,被称为“扁担兵”。出杉关时,已有万余人。到广信以后,获悉徽州失守,分道出兵,伤亡很大。十二月,在婺源被清总兵张天禄俘虏,解送江宁(南京)。洪承畴亲自来见,黄道周大呼道:“洪承畴早在松山战死了,先帝(崇祯)曾哭祭过,哪还能活着!这是无耻小人冒名顶替吧!”他拒绝了清朝的诱降,于次年三月在江宁被杀。
  唐王政权由于得到大顺农民军的支持,而展开了抗清的斗争。
  一六四五年夏季,李自成牺牲前后,大顺军各部分别向湖北的大江南北集结。李锦屯兵西山(湖北巴东一带),准备大举进攻清军。高一功率领部队由夔府来与李锦合营,攻克荆门、当阳等地。七月,农民军万人围攻荆州。大顺军田见秀、刘芳亮、吴汝义、袁宗第、刘体纯、郝摇旗、张鼐、党守素、蔺养成、王进才、牛万财等部,从四月间即陆续向大江以南转移。李自成牺牲后,他们“结盟同心”,准备与李锦合营。清朝官员报告说,他们在岳州湖上,“又以不薙头为名,号召叛党,聚集亡命”(《明清史料》丙编第六本)。清朝多次招降,都被农民军拒绝。
  唐王政权建立后,各部农民军分别与南明湖广总督何腾蛟和巡抚堵胤锡联络,共抗清军。刘体纯、郝摇旗率兵至湘阴,何腾蛟派部将万大鹏单骑前来洽谈。堵胤锡在常德也与李锦、高一功进行联络,愿与农民军“同心协力,以建立功业”。何腾蛟等向唐王报告,唐王大喜,命何腾蛟督师湖广,堵胤锡总制李锦、高一功军。李锦赐名赤心,高一功赐名必正,晋封侯爵,佩龙虎将军印。李自成妻高氏(在高一功军中)封为贞义夫人,李锦部赐名忠贞营。农民军投依南明抗清,不再用大顺国号,但李锦的书疏,犹称李自成为先帝,高氏为太后,以示尊崇。何腾蛟整编李锦、郝摇旗(永忠)、袁宗第、王进才(以上是农民起义军)、黄朝宣、张先壁、刘承胤、董英(何腾蛟旧部)、曹志建(故巡抚刘熙祚旧部)、马进忠、马士秀、王允成、卢鼎(左良玉旧部)等部为十三镇,组成十余万人的强大抗清队伍。
  一六四五年冬,南明军向湖北清军发起攻势。明军各部仍驻守自己的防地,何腾蛟率领郝摇旗、王进才留在长沙;堵胤锡驻常德,分治湖南;李锦屯兵公安附近地区,加强对荆州进攻的力量;刘体纯、袁宗第向清军发动新的进攻。他们在江陵以西渡江,攻彝陵,过荆门,进军郧西。沿途人民纷纷响应,声势很大。驻防湖北的清军,惶恐不安,内部动摇。十一月十五日,刘体纯、袁宗第进攻襄阳、承天,攻破城池。次年正月,进攻邓州。二月,清将王斌在房县老寨起兵反清复明。刘体纯、袁宗第率领的农民军,影响遍及南阳、兴安、汉中等地。
  清廷在一六四五年十一月,调遣贝勒勒克德浑、固山厄真叶臣,到湖北武昌进攻李锦农民军。李锦部围攻荆州清军达半年之久。一六四六年二月,兵败解围。田见秀、张鼐、李友、吴汝义等在彝陵降清。三月,平西将军何洛会在山阳、商州与农民军两次激战,不能阻止农民军的发展。何腾蛟率郝摇旗、张先壁等进攻岳州、藤溪、湘阴,准备分兵收复武昌和江西的吉安。并请唐王亲自赴赣州,力取江西。
  一六四六年六月,鲁王政权败灭。七月,清军博洛部占领金华、衢州,分兵两路进攻福建。这时,郑芝龙已暗中投降清朝,写信密告洪承畴说:“遇官兵撤官兵,遇水师撤水师,倾心贵朝非一日也。”(《小腆纪年》卷十二)清军经仙霞岭、分水关,郑芝龙撤去守兵,清军长驱直入。唐王自延平出发,去赣州督战。八月行至汀州,被清军追及杀死。赣州被攻破,泉州、福州也全被清博洛军占领,郑芝龙率官兵投降。清朝在福建建立军政机构,博洛迫今郑芝龙等携带家口进京,断绝他和福建的联系。
  唐王聿键死后,弟聿浮海逃往广州。十一月朔日,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