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 >

第63章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第63章

小说: 中华历史演义全书yyj05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亩。(第三款)仍前。惟附带声明。 
      前二款所载之日本国臣民,除须将照例所领护照向地方官 
注册外,应服从由日本国领事官承认警察法令及课税。至民刑 
诉讼,日本人为被告,归日本国领事官,中国人为被告,归中 
国官吏各审判。彼此均得派员到堂旁听。但关于土地之日本人, 
与中国人民事诉讼,按照中国法律及地方习惯,由两国派员共 
同审判。俟将来该地方司法制度完全改良之时,如有关于日本 
国臣民之民刑一切诉讼,即完全由中国法庭审理。(第四款) 
改为换文。中国政府,允诺日本国臣民在南满洲左开各矿,除 
已探勘或开采各矿区外,速行调查选定,即准其探勘或开采。 

… Page 357…

民国演义                                                              ·348· 

在矿业条例确定以前,仿照现行办法办理 。(一)奉天省本溪 
县牛心台石炭矿,本溪县田什付沟石炭矿,海龙县杉松岗石炭 
矿,通化县铁厂石炭矿,锦县暖池塘石炭矿,辽阳县起至本溪 
县止,鞍山站一带铁矿。(二)吉林省南部,和龙县彩龙、岗 
石炭矿,吉林县缸窑石炭矿,桦甸县夹皮沟金矿 。(第五款) 
第一项改为换文。中国政府声明,嗣后在东三省南部需造铁路, 
由中国自行筹款建造。如需外款,中国允诺先向日本国资本家 
商借。第二项改为换文。中国政府声明,嗣后将东三省南部之 
各种税课(除已由中央政府借款作押之关税及盐税等类)作抵, 
由外国借款之时,须先向日本资本家商借。(第六款)改为换 
文。中国政府声明,嗣后如在东三省南部聘用政治财政军事警 
察外国各顾问教官,尽先聘用日本人。(第七款)修正。中国 
政府,允诺以向来中国与外国资本家所订之铁路借款合同规定 
事项为标准,速从根本上改订吉长铁路借款合同。将来中央政 
府,关于铁路借款附于外国资本家,以致现在铁路借款合同事 
项为有利之条件时,依日本之希望,再行改订前项合同 。(中 
国对案第七款)关于东三省中日现行各条约,除本协约另有规 
定外;一概仍旧实行。关于东部内蒙古事项:(一)中国政府, 
允诺嗣后在东部内蒙古之各种税课作抵,由外国借款之时,须 
先向日本国政府商议。(二)中国政府,允诺嗣后在东部内蒙 
古需造铁路,由中国自行筹款建造,如需外款,须先向日本国 
政府商议。(三)中国政府,允诺为外国人居住贸易起见,从 
速自开东部内蒙古合宜地方为商埠。其应开地点及章程,由中 
国自拟,与日本国公使商妥决定。(四)如有日本国人及中国 
人愿在东部内蒙古合办农业及附设工业时 ,中国政府应行允 
准。 
      第三号修正。日本国与汉冶萍公司之关系人,极为密切, 

… Page 358…

民国演义                                                             ·349· 

如将来该公司关系人与日本资本家商定合办,中国政府,应即 
允准。又中国政府允诺,如未经日本资本家同意,将该公司不 
归国有,又不充公,又不准使该公司借用日本国以外之外国资 
本。 
     第四号修正。按左开要领,中国自行宣布,所有中国沿岸 
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换文。对于由武昌联络九 
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又南昌至杭州及南昌至潮州之各铁路之 
借款权,如经明悉他外国并无异议;应将此权许与日本国。(换 
文第二案)对于由武昌联络九江、南昌路线之铁路,又南昌至 
杭州及南昌至潮州之各铁路之借款权,由日本国与向有关系此 
项借款之他外国,直接商妥以前,中国政府应允将此权不许与 
他外国。换文。中国政府,允诺凡在福建省沿岸地方,无论何 
国,概不允建设造船厂军用蓄煤处海军根据地,又不准其他一 
切军务上施设;并允诺中国政府,不以外资自行建设,或设施 
上开各事。 
     第五号改为陆总长言明如下 :(一)嗣后中国政府认为必 
要时,应聘请多数日人为顾问。(二)嗣后日本国臣民,愿在 
中国内地,为设立学校病院,租赁或购买地亩,中国政府应即 
允准。(三)中国政府,日后在适当机会,遣派陆军武官至日 
本,与日本军事当局,协商采办军械,或设立合办军械厂之事。 
日置益公使言明如下:关于布教权问题,日后应再行协议。 
      陆总长阅毕全文,便向日置益道 :“我看这修正案中,有 
几件还应酌商,最难承认的,是原文第五号,改为本总长言明。 
本总长前请撤销五号,不便开议,经贵公使要求说明理由,方 
由本总长约略说及,提出数条,声明不便允诺的情形。今贵政 
府修正案,断章取义,误为言明,本总长碍难承认 。”日置益 
道 :“这已是敝国政府最后的修正,务请允诺。如果全体同意, 

… Page 359…

民国演义                                                             ·350· 

敝政府即可交还胶济了 。”仍是诱迫。陆总长道:“这非本总 
长所能专擅 。”日置益道:“请即转达贵总统,指日答复为要。 
 “陆总长点首示允,日置益起身去了。 
      是夕,即闻山东、奉天两方面,又有日本派兵到,且有日 
本军舰,游弋渤海口外,人心惶惑,谣言益盛。经袁总统与陆 
总长等会议,复再行让步,承认数条,拒绝数条,至第五号仍 
完全拒绝。当于五月一日提交日使,并说明无可再让的理由。 
 日置益道:“是否最后答复?”陆总长道:“这已是最后答 
复了 。”日置益狞笑道:“照敝国的修正案,贵政府尚难承认, 
我国将行最后的手段了 。请贵政府莫怪 !”陆总长也无可置 
辞,彼此告别。不料日本果然厉害,竟提出最后通牒来了。这 
最后通牒,差不多是哀的美敦书。即战书译文。小子有诗叹道: 
      前车已覆后车师,来日大难只自知。 
      试看扶桑最后牒,挟强胁弱竟如斯。 
      欲知最后通牒的详情,请至下回再阅。 

      本回叙中日交涉之经过情形,历写口头辩论,及书面修正, 
简而能赅,不烦不漏,可为国民前车之鉴。且于外交总次长, 
忍辱状态,及日使日置益威吓手段,亦演写大略,跃然纸上。 
即如袁总统告诫电文,亦录叙篇首,中国不幸,遭此难题,极 
宜披示国民,共图抵制,而彼此鬼鬼祟祟,一私索,一私许, 
是何理由?岂民主国之政策,应如是乎?袁政府不足责,而吾 
国民之恇弱不振,或虚憍无能,亦当乘此反省,毋再蹈覆辙为 
也。 

… Page 360…

民国演义                                                               ·351· 

                              第四十四回 

              忍签约丧权辱国 倡改制立会筹安 

      却说日本政府,因中国未肯承认全案,竟用出最后手段, 
胁迫袁政府。自陆总长提交最后答复后,日本下动员令,宣言 
关东戒严。驻扎山东、奉天的日兵,预备开战,渤海口外的日 
舰,亦预备进行,各埠日商,纷纷回国,似乎即日决裂,各国 
公使,亦多至外交部署中,探听消息,劝政府和平解决,幸勿 
开战。强国总帮助强国。袁总统却也为难,惟面上犹持一种镇 
静态度。总教皇帝做得成,余事固无容过虑。五月六日,由日 
使派人到外交部,提出一种警告书,内言非完全承认日本修正 
案,决提交最后通牒。袁政府不能决答,当于是日夜间,遣曹 
次长汝霖,用个人名义,访会日使,商议交涉,又承认了好几 
款。日置益不允。俟曹汝霖回署后,即于次日下午,由日置益 
带同馆员,至外交部迎宾馆,晤见陆曹两人,亲递最后通牒。 
牒文写着: 
      今回帝国政府,与中国政府所以开始交涉之故,一则欲谋 
因日德战争所发生时局之善后办法,一则欲解决有害中日两国 
亲交原因之各种问题,冀巩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之基础,以确 
保东亚永远之和平起见,于本年一月向中国政府交出提案,开 
诚布公,与中国政府会议,至于今日,实有二十五回之多。其 
间帝国政府,始终以妥协之精神,解释日本提案之要旨,即中 

… Page 361…

民国演义                                                              ·352· 

国政府之主张,亦不论巨细,倾听无遗。何时倾听,我未之见。 
其欲力图解决此提案于圆满和平之间,自信实无余蕴。自信已 
深,何肯退让?其交涉全部之讨论,于第二十四次会议,即上 
月十七日,已大致告竣。帝国政府统观交涉之全部,参酌中国 
政府议论之点,对于最初提出之原案,加以多大让步之修正, 
于同月二十六日,更提出修正案于中国政府,求其同意。同时 
且声明中国政府对于该案如表同意,日本政府即以因多大牺牲 
而得之胶州湾一带之地,于适当机会附以公正至当之条件,以 
交还于中国政府。五月一日,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政府修正案之 
答复,实与帝国政府之预期全然相反。且中国政府对于该案, 
不但毫未加以诚意之研究,且将日本政府交还胶州湾之苦衷与 
好意,亦未尝一为顾及。查胶州湾为东亚商业上军事上之一要 
地,日本帝国,因取得该地,所费之血与财,自属不少。 
      既为日本取得之后,毫无交还中国之义务。然为将来两国 
国交亲善起见,竟拟以之交还中国。何其客气?而中国政府不 
加考察,且不谅帝国政府之苦心,实属遗憾。中国政府,不但 
不顾帝国政府关于交还胶州湾之情谊,且对于帝国政府之修正 
案,于答复时要求将胶州湾无条件交还,并以日德战争之际, 
日本国于胶州湾用兵所生之结果,与不可避之各种损害,要求 
日本担任赔偿之责,其他关系于胶州湾地方,又提出数项要求, 
且声明有权加入日德讲和会议。明知如胶州湾无条件之交还, 
及日本担负因日德战争所生不可避之损害赔偿,均为日本所不 
能容忍之要求,而故为要求。且明言该案为中国政府最后之决 
答,因日本不能容认此等之要求,则关于其他各项,即使如何 
妥商协定,终亦不觉有何等之意味,其结果此次中国政府之答 
复,于全体全为空漠无意义。且查中国政府对于帝国政府修正 
案中,其他条项之回答,如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就地理上政 

… Page 362…

民国演义                                                              ·353· 

治上商工利害上,皆与帝国有特别关系,为中外所共认。此种 
关系,因帝国政府经过前后二次之战争,更为深切。然中国政 
府,轻视此种事实,不尊重帝国在该地方之地位,即帝国政府, 
以互让精神,照中国政府代表所言明之事,而拟出之条项,中 
国政府之答复,又任意改窜,使代表者之陈述,成为一篇空言, 
或此方则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