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世界空降作战 >

第25章

世界空降作战-第25章

小说: 世界空降作战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七、战后意大利的空降兵部队 
  意大利于1963年组建了1个空降兵旅,编制人数5000人,下辖5个伞兵营、1个炮兵营、1个特种营、1个供应营,以及指挥连、通信连、反坦克连、工兵连、直升机联队。伞兵营辖3个伞兵连。全旅的主要武器装备有:81毫米迫击炮24门,106毫米火炮30门,105毫米无座力炮18门,〃米兰〃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180具,直升机12架。 
  八、以色列的空降兵部队 
  1948年9月以色列建立了伞兵小分队。1953年从战斗部队中抽调一批骨干,组成了第101部队,用于敌后作战。1954年第101部队与伞兵分队合并,组成第202伞兵旅。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第202伞兵旅改称第55伞兵旅。1969年2月以军成立了步兵——伞兵司令部。根据国外资料介绍,70年代末以色列已有5个伞兵旅。其中,2个为整编旅,每旅3000人;1个简编旅,人数为整编旅的一半;2个架子旅,战时根据需要扩编。此外,尚有5个机动步兵旅,受过空降训练,能够执行空降作战任务。整编旅下设2…4个伞兵营,1个迫击炮营,1个反坦克炮营,以及高炮连、侦察连、工兵连、通信连、特务连等,伞兵营有3个伞兵连。平时旅的主要武器装备有:120毫米迫击炮12门,106毫米反坦克炮32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20或30毫米高射炮12门,以及〃陶〃式、〃龙〃式反坦克导弹。旅遂行任务时,加强装甲车150辆,吉普车190辆。 
  九、印度的空降兵部队 
  80年代末印度陆军现有1个空降旅——第50伞兵旅。该旅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年10月,英军在印度组建了1个伞兵营,年底扩大为1个旅,即第50伞兵旅。1943年,该旅编入英军第44空降兵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44空降师解散,1947年印、巴分治时,印分得第50伞兵旅;1948年印独立后,第50伞兵旅编入印国防军。印伞兵部队属陆军系统,由陆军司令部下设的伞兵司令部领导。80年代初编制人员3000人,下辖3个伞兵营,1个野炮团,以及工兵连、通信连、侦察警戒连、勤务连、医务连等。主要的武器装备有:106毫米无座力炮24门,75毫米防坦克炮24门,60毫米迫击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18门。据外电报导,1986年印又组建了一个具有空降作战能力的空中突击师,约2万人。 
  十、战后日本的空降兵部队 
  80年代末,日本有1个空降旅——第1空降旅,隶属陆军东部集团军。1954年,日本在美国扶植下,开始筹建空降兵部队,曾派人到美国接受空降训练。1955年1月,组建了空降训练队,1958年由空降训练队扩编为第1空降旅。旅编制人数1346人,下辖1个空降步兵群,1个重迫击炮营,1个无座力炮队以及保障连、管理连。空降步兵群辖3个空降步兵连,重迫击炮营辖2个迫击炮连。主要的武器装备有:75毫米无座力炮6门,105毫米无座力炮4门,60毫米迫击炮12门,81毫米迫击炮6门,106毫米迫击炮8门。 
  十一、台湾军队的空降兵部队 
  1949年4月,国民党共有3个伞兵团,第3团在撤往台湾的途中起义,第1、2团逃到台湾屏东。1950年9月,逃到台湾的伞兵改编为空军伞兵司令部,1951年2月又改为空军伞兵总队,5月改隶陆军,辖4个大队。1953年5月由屏东迁往龙潭,缩编为2个大队,改称游击伞兵总队。1955年4 
  月游击伞兵总队改编为空降兵教导团,辖3个步兵营,约3000人,驻回屏东。1965年3月改编为空降司令部,辖4个空降步兵营、1个特种空降营、1个炮兵营,共4900人。1967年7月扩编为2个旅,辖4个空降步兵营,3个特种空降营,2个炮兵营,约8000人。1974年3月,空降司令部与特种作战号令部合并,改称空降特种作战司令部,辖2个空降旅和4个特种作战总队。1979年4月,特种作战部队改编为宪兵部队,空降特种作战司令部改名兵空降司令部,仍辖2个空降旅,陆军航空指挥部划归空降司令部领导。 
  空降旅下辖3个空降步兵营和1个炮兵营。空降旅平时编制2695人,战时3347人。空降步兵营630人,辖3个步兵连和1个重兵器连。全旅主要的武器装备有:120毫米迫击炮18…24门,81毫米迫击炮16门,60毫米迫击炮48门,106毫米无后座力炮64门,重机枪16挺,轻机枪52挺,火箭筒36具。 
第二节 运输航空兵部队 
  战后的军用运输机发展了4…5代。50年代的军用运输机,采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20…90吨,巡航速度为每小时300…380公里。60年代,研制了装有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军用运输机,如美国的C…130型运输机,苏联的安…12、安…22运输机,其最大起飞重量增大到100…250吨,巡航速度达到每小时450…750公里。70年代,军用运输机开始采用涡轮风扇发动机,使起飞重量和巡航速度又有了大幅度提高。如美国的C…141、C…5A和苏联的伊尔…76型运输机,其最大起飞重量为150…350吨,巡航速度超过每小时900公里。军用运输机的发展,推动了运输航空兵部队的发展。美军于1946年建立了空军空运部,1966年改编为军事空运司令部,并从1976年起直属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成为为美三军提供全球性战略空运和战术空运的军事空运组织。80年代末,美军事空运司令部下辖14个空运联队,有C…5A运输机72架,C…141型运输机234架,C…130型运输机240架。此外,美军的战术航空兵司令部还有各种运输机500架,空军后备队、国民警备队和民航预备队有各种运输机870架。美军共可集中运输机1960余架,一个航次可输送10万余名武装士兵,3昼夜可将2个陆军师从本土空运欧洲。苏联1946年组建了空降运输航空兵,1955年改编为军事运输航空兵,作为苏联空军的一个独立兵种。到80年代末,苏军事运输航空兵下辖7个运输航空兵师,有安…22、安…12、伊尔…76等中、远程运输机960余架,安…24、安…26等近程运输机600余架。其远程空运能力,如以单机装载标准计算,在5000公里距离上,一个航次可输送3万名武装士兵,即2…3个空降师。如不限航程,全部运输机一次出动,可运送武装士兵10万人。 
第三节 直升机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的直升机以惊人的速度发展。 
  美军在50年代初的朝鲜战争中开始使用直升机,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得到迅速发展。1961年美军只有数个中队的数十架直升机在战场支援作战。1965年直升机发展到了324架,1966年2000架,1968年3500架,1970年达到4000架。到80年代,美军有直升机1.2万架,占美国现役飞机总数的40%左右,其中,陆军拥有直升机1万架。陆军直升机由 
  以往的运输机型发展到多种类型,如有火力支援直升机AH…IG、AH…IS,侦察直升机OH…6、OH…58,通用或多用途直升机UH…21、UH…60,运输空降直升机CH…47、CH…54等。美陆军直升机大部在各陆军师。开始分散在陆军师的炮兵部队中,50年代少数师成立了航空连,60年代所有陆军师都有航空连,并扩充到数个连,1968年各陆军师成立了航空营,70年代在新组建的装甲侦察营、电子战情报营中也编有直升机。80年代在改编〃86型〃师时,航空营扩编为战斗航空旅。 
  苏军于1965年才开始装备直升机,起步虽晚,而发展很快。60年代末,有直升机1500架,70年代,增加了160%,达到4000架。80年代,苏军有各种直升机6000余架,占现役飞机总数的27%,共有米…1、米…2、米…6、米…8、米…10、米…14、米…17、米…24、米…26、米…28、卡…25、卡…27、卡…32等13个型号。其中,米…2、米…8、米…6等轻型、中型、重型运输直升机占80%。苏军每个集团军编有1…2个直升机团,每团有各种直升机40…60架。80年代后期在部分陆军师中组建了直升机大队,每大队有直升机18架。 
  据国外资料,1983年全世界军用直升机约2.5万架,大部编在陆军。直升机架数与一万陆军比:美国为98,英国为60,原联邦德国为40,法国、伊朗为37,日本为32.6,意大利为30.4,苏联为22,印度为11.5。                   
第十一章 战后法军的空降作战    
第一节 在印支战争中的空降作战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越南人民举行总起义,9月2日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为恢复其殖民统治,派远征军进入越南,1946年12月越南人民奋起反抗,印支战争爆发。 
  法军在印支战争中最高兵力达48万人。由于印度支那大部为亚热带丛林地区,山高坡陡,杂木丛生,少数平原地区河流纵横,地面机动极为困难,为此,从1947年起,法派出大量空降兵入越作战。开始为空降兵第25师及其他伞兵分队;后来进行了改编,成立了空降作战指挥部,统一指挥各空降部队,其第一任指挥官是夏维特上校,第二任是德博拉尔上校,第三任是吉尔将军。空降部队最多时有16个营,连同支援单位,共2.5万余人,有C…47型运输机100余架。据国外材料介绍,法军在50次战斗中使用了空降兵。其较大的空降作战有:1946年9月在琅勃拉邦和海防的空降作战;1947年在波甘、高平的空降作战;1948年在越池的空降作战;1950年在南定的空降作战;1951 年在义路、和平的空降作战;1952年在洞海、府端的空降作战;1953 年在谅山、那桑、清河的空降作战;1953年和1954年在奠边府的空降作战。现就其中几次空降作战的情况介绍如下: 
  一、在义路增援被围部队 
  1951年9月,法军在以河内为中心的环形区域里进行清剿,为了集中足够兵力扫荡河内与东京湾之间沿红河北岸的广大地区,抽调了边远的守备部队,因此,有些地区兵力空虚。越人民军乘此机会,以3个团分3路向河内西北145公里的义路发动了进攻,守军被迫龟缩城内处于危急之中。为增援被围困的部队,法军使用了3个伞兵营。10月2日,在义路西北19公里的嘉会伞降1个营,向攻城的越军第209团侧后实施攻击。10月4日,又伞降1个营进行增援,同时以另1个营在义路空降,以增强守城力量。经5天战斗,越攻城部队腹背受敌,于10月11日撤走。 
  二、在府端配合地面进攻 
  法军由于兵力不足,不能封锁边界阻止中国对越南的援助,遂改变策略,集中部队摧毁越境内的物资补给基地,借以削弱越军持续作战的力量。1952年10月,法步兵、装甲兵向府端发动攻势,企图摧毁设在那里的越军物资补给站。当法军推进到距府端30公里的地区时,为越军所阻。法军使用空降兵在齐江大桥附近空降,以接应地面进攻的装甲部队。11月9日伞降了3个伞兵营和指挥部,由杜科尔努上校指挥,53架C…47型运输机输送,出发机场为河内附近的2个机场,9时30分第1批2个营及指挥部伞降。1个营及指挥部降落在齐江北岸,空降场长1400米、宽200米,地面丛林密布,坎坷不平。1个营在南岸空降,空降场长1000米,宽400米,系稻田地。空降过程中,战斗机对附近目标进行了猛烈袭击。14时30分,第2批1个营再次在齐江北岸伞降。跳伞高度为200米。由于丛林区,地面目标难以观察,空降前3分钟由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