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灵魂的归来_叶灵凤 >

第36章

灵魂的归来_叶灵凤-第36章

小说: 灵魂的归来_叶灵凤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时也可以偶然见到几朵早开的花。它们是纯白的,没有香味,花朵很大,有时直径可以大至四英寸。 

    香港有一种野生的黄菊花,多数生在近山涧的山坡上,褐黄色的圆形花心很大,看来几乎像是小型的向日葵。它们从秋天开始开花,能维持很久,因此你若是现在到山上去散步,偶然还有机会可以见到这种傲霜的隔年残菊。



 香港的哺乳类动物

    香港岛本身,由于与九龙大陆隔绝,又因了很早以来就有人居住,面积又不大,因此岛上能够容身的大型哺乳动物很少。除了偶尔从对面海——九龙来的一只老虎以外,岛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乃是那种比家犬略大的吠鹿。这东西一名南中国鹿,本地人则称它们为黄麂,它们在九龙新界比在岛上更多。此外就是野猪,在岛上也曾经发现过。岛上曾经有过猎得老虎的记录,但这毫无疑问必然是从九龙游水过来的,这与大屿山曾发现虎踪的理由一般。这种猫科的大动物,每年冬天在新界时有出现,但它们也不是生活在本地,而是从更远的中国内地,福建江西的山岭地带走来的。它们是所谓南中国虎,固然不同于北方的东北虎,但也与更南的印度虎有一点小小的区别。香港岛上从不曾见过豹,但在新界曾有人猎过一头,剥了皮留下一张照片,那是一九三一年十二月的事。 

    其他的食肉类,在香港岛上被人发现过的,有南中国种的狐,南中国种的花斑野猫,它们介于果子狸与豹之间,以及多种狸猫,属于南中国种的水獭、准以及能吃蟹的鼬。 

    严格说来,香港岛上所发现的哺乳动物实在不多,经过正式记录的更少。但因了岛上所见到的动物,往往与对海大陆的动物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不妨假定,凡是在新界大陆能见到的哺乳类动物,在香港岛上一定也有机会可以见到。这就包括很多种的蝙蝠,以及很多种的啮齿科动物,尤其是松鼠和家鼠。又因了新界在地域上是广东省的一部,于是凡是南中国可以见到的哺乳动物,如箭猪和南中国兔,在这里也有机会可以见到。那个形状奇怪的有鳞食蚁兽,被本地人称为穿山甲的,在新界以及香港岛上皆曾出现过。 

    新界虽有猴子林,但那实在不是野生的。早期到过香港的动物学家,都说曾在岛上见过野生的猴类,说它们是属于印度的恒河猴,但现在久已在岛上绝迹了,据说在港外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可能还有这种野猴存在。



 香港的野马骝

    外江人呼马骝为猴。据说一百多年以前,香港岛和附近的各小岛上,本有野马骝甚多。十九世纪中叶,到香港来游历的欧洲旅行家,尚有关于这情形的记载。一八六六年,著名的动物学家斯温荷氏曾记载,在香港内的许多小岛上,都可以发现猴类的踪迹。后来他在一八七○年将捕得的香港野生马骝加以研究,说它们是石猴,拟了一种科学上的类名,并加以解释道: 

    此种石猴可以在香港附近多数的小岛上发现。它们颇似印度种的恒河猴,尾巴特别短。剖腹晒干了的猴干,时常挂在香港和广州药材店的天花板下,猴骨也被当作药料来出售…… 

    斯温荷氏还给这种野马骝拟定了一个新的学名。说是不仅香港一带有,它们分布的区域颇广,从印度以至中国长江以南都有。 

    香港一带有野生的马骝,我们从旧时的《新安县志》上也可以得到佐证。新安即今日的宝安,当时的香港岛是属于新安县官富司管辖的。《县志》云: 

    猴乃猕猿之属,能谐人性,穴处山谷中,千百为群。邑之伶订山、担竿山等处,所产最繁,俗呼马骝。 

    担竿、伶仃虽在今日香港界外,但据香港大学博物学教授香乐思的记载,直至最近,这些岛上仍有野生的猴类存在。至于在今日的香港岛上,则深水湾、大潭水塘,以至山顶的南面,仍偶然可以发现猴群。不过没有人捉来研究过,因此,不知道它们是否是当年斯温荷等人所见的那些野生石猴的后裔,还是被人豢养而逃逸的其他种类的驯猴。 

    新界沙田的猴子林,一名马骝山,是香港名胜之一。从前那一带的树林内猴子很多,而且很驯熟,如果有游客在树下拿出食物来,它们会成群从树上跳下来乞食,并不怕人。香港沦陷时期,林木给日本人砍光了,猴群四散,直到近年,在石梨背水塘附近,又形成一个新的猴子林了。 

    不过,从前马骝山的马骝,乃是经人豢养过放在那里的,并不是香港原有的野马驷。它们栖身在马骝山的历史并不很久。本地人传说是一位住在新界的姓陈的航海客放在那里的;外国人则说是在第一次欧战期间逃聚在那里的。



 新蝉第一声

    “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这是大诗人白居易闻新蝉诗中的两句。他这首诗大约是在北方什么地方写的,因为诗题是“六月初三夜闻蝉”,一定那地方气候比较冷,所以六月始闻新蝉。但在香港,则一到四月初,你就可以听到蝉声了。 

    前几天天气比较暖,我已经听过窗外树上第一声的新蝉,那声音断断续续的,叫了几声就停住了,好像很生怯。这几天天气又转冷,便不再听见它叫了。遥想它一定在枝上竭力抑捺自己的兴奋,静候这寒流的尾潮一过,从此就可以放怀唱个痛快了。 

    蝉声一来,就表示夏天已到,香港叫得最早的蝉,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称为“知了”的那种大蝉,而是一种黑色的小蝉,翅上有两点黄色的斑点。它的叫声也不像普通的蝉那样,而是“滋——滋”。声音叫得非常响亮。这种小蝉,中国旧时称为螓,又名螗绸。有青色的,香港更有一种红色的,它们的鸣声都与那种褐黑色的大蝉不同。 

    雌蝉不会叫,所有会叫的蝉都是雄的。因此古希腊诗人萨拉朱斯曾有两句非常幽默的《咏蝉》小诗: 

    蝉的生活多么幸福呀,因为它们有不会开口的太太。 

    据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耳说,雌蝉不仅不会叫,它们似乎连听觉也没有。因为他曾在有蝉的树下放了一枪,它们似乎一点不受惊扰。 

    人类对于蝉素来有好感,尤其注意它的呜声,所以希腊古诗人咏蝉的很多,中国旧诗以蝉为题材的更多,而且有许多关于蝉的有趣的传说和故事。但是对于蝉的生活一向不大清楚,并且有些可笑的误解。差不多中外都是如此。直到近年法布耳等人耐心作了多年实地精密的观察,才能弄清楚它们生活的真相。 

    一只蝉从幼虫一直到爬到树上来叫,先后至少要经过七八年之久,有的甚至要相隔十余年。雌蝉的卵是产在树干上的,它们孵化后会从树上落到树根下,然后掘上向地底下钻去,有时要深入土中十余尺,遇到有树根的适宜地方便停住,以树根的汁液为营养。这样一直要在土中生活七八年(有一种蝉的幼蛹要在土中隐居十六年),幼虫才生长成熟,然后本能的在一个雨夜掘松了泥土往上爬,爬到树干上休息一下,开始褪壳,从裂开的壳背上就爬出了一只完整的新蝉。那只空壳,就是中国药材铺里所卖的蝉蜕。新蝉继续爬上树梢,不久就开始试它蕴蓄了七八年之久的新声了。



 夜雨剪春韭

    有人注释杜甫的这句名句:“夜雨剪春韭”,认为不是用剪刀到后园里去剪韭菜,而是在下锅炒的时候,将它们剪齐。这真是上海人所说的缠夹二先生的胡缠。韭菜是种一次可以继续采用多次的。因此不便像青菜萝卜一样连根拔起来。又因为太多,不能像葱一样的随手摘几根,所以不用剪刀去剪,便要用小刀去割。江西人的儿歌,就有“剃头刀儿割韭菜,寅时割丁卯时有”之句,形容韭菜愈割长得愈快;陆佃的《坤雅·说韭》,也说韭菜用剪,并且不宜在日中剪,引古谚“触露不搯葵,日中不剪韭”作证。此外,《齐民要术》所载种韭的方法,也一再提到用剪。可见杜老的“夜雨剪春韭”,是深懂园艺生活而又有季节感的写实名句;不能用灶下婢或伙头的观点去曲解它也。 

    香港的韭菜非常好,又肥又长,韭黄更好。但是香港人平日家常似乎不大吃非菜,只有吃狗肉的时候才一定要用茼蒿韭菜。平时是连韭菜炒蛋、韭菜豆腐煮烧肉也少吃的。这可便宜了北方人,韭菜包饺子烙饼,非菜煮豆腐、炒肉丝、炒螺一肉。最妙的是炒豆腐,用于锅将豆腐烘得黄黄的,然后弄碎了炒韭菜,干香开胃,实在是一味价廉物美的家常好菜。北方人还懂得腌韭菜,将肥大的韭菜整把的塞在坛子里用盐去腌,不久就可以拿出来切了生吃,别有风味。香港的韭菜又多又便宜,既然本地人不常吃,倒落得让北方人大快朵颐了。 

    杜甫所说的春韭,其实就是韭黄。北方气候与南方不同,不能像香港这样几乎随时可以买得到韭黄,仅在春天韭菜发芽时才有的。这是真正的韭黄,不是用人工遮掩着阳光烘焙出来的,所以滋味非常甜美,价钱也特别贵。北方人新正吃春卷,最讲究的便要用肉丝炒韭黄作馅。北方的韭黄短茁肥嫩,没有香港的韭黄那么长,是园蔬中的珍品。《山家清供》载,六朝的周颙,清贫寡欲,终年常蔬食。文惠太子问他蔬食何味最胜?他答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可说是对于韭菜最有理解也最有风趣的评价。 

    古人对于春韭久已尊重。《诗经·豳风》:四之日献羔祭韭。《礼记》也说,庶人春荐韭,配以“卵”,大有用鸡蛋炒韭黄祭祖宗之意。至于《本草》里所载的韭菜医药功用,更是连篇累牍的数不清。 

    韭菜一名懒人菜,因为只要种一次,就可以割了又长,长了又割。



 后海湾的鹭鸶

    后海湾一名深湾,是深圳河入海的出口,在新界元朗西北面。因为地点空旷冷僻,是香港唯一可以见到大批各种水鸟的地方。从鹭鸶、鹤鹤以至鹈鹕,都有机会可以见到。尤其在冬季,因为许多水鸟都喜欢从北方到香港来过冬,所以能够见得到的更多。 

    香港最容易见到的是大白鹭和塘鹭,鹭鸶是喜欢缩头缩颈的,它们飞起来也是如此,喜欢缩着颈子,但是同时却将双脚伸直到后面。这是它们的特点,所以一望就知道。这是鹳鹤与鹭鸶最容易辨别的地方。因为鹳鹤和野鹤飞起来,则喜欢伸长了颈子,同时却将双脚挂在身下。中国旧时画家画空中飞着的仙鹤,往往将它们的双脚姿势画成像鹭鸶一样,这是观察不真之故。我们对于鹳鹤不大看重,但是外国人则对它们发生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儿童,因为民间传说,所有的孩子都是由鹳鹤衔了从壁炉烟囱里送来的。 

    后海湾一带,容易见到鹭鸶等水鸟的原因,是因为它们喜欢在水里觅食。元朗屏山乡一带的水田很多,因此,它们都聚集在这一带了。它们的主要食料是小鱼,但是也吃田螺、田鸡、老鼠,甚至蛇。鹭鸶的嘴很坚硬有力,一条蛇被它一啄就是两截。 

    鹭鸶是有群居习惯的。它们虽是水鸟,结巢却在大树顶上,而且喜欢大家结伴处在一起,井在固定的地方。每年在北上避暑或南下避寒之后再回到香港时,一定仍到原来的地方去结巢,这习惯颇与燕子相似。新界的沙头角、锦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