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生命的舞蹈_林丹环 >

第13章

生命的舞蹈_林丹环-第13章

小说: 生命的舞蹈_林丹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牙各阶层都很流行。教会缄默地对此表示鼓励,一种阿拉贡教规在1770年就告诉巴列提,尽管这种舞蹈偶然有些不体面,但是,它仍是一种有用的感情安全阀。这对外国的旁观者与本地人民同样都有诱惑力。在上个世纪末,严肃的旅行家庇隆对舞蹈的柔情和柔韧的动作,对迷人的态度,对肩膀的耀眼曲线越来越津津乐道,他断言:一个人在欣赏美丽的西班牙妇女舞蹈时,他会把所有的哲学都抛到大风里去。甚至那个备受尊敬的英国圣公会牧师约瑟夫·唐森德也不得不承认:“我几乎被说服了”。如果在教堂里突然跳起探戈舞,那么最严肃的礼拜者也会突然起来加入这种“挑动情欲的哑剧”。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随着文明的前进而使具有性选择作用的原始舞蹈沉船毁灭的礁石。文明的根是如此根深蒂固,它甚至对原始舞蹈也造成了影响。h·h·约翰斯顿认为非洲的俾格米人是很有礼貌、有高尚道德的民族,但他又补充说,他们的舞蹈可不是这样。尽管欧洲文明对这些舞蹈一无所知,但在约翰斯顿的眼中,它们是“极其下流的”,他诚恳但又自相矛盾地补充道,这舞蹈“是虔诚地跳出来的。”

  作者简介

  埃利斯(1859—1939),英国心理学家、思想家,著有《性心理学》。他在这篇文中探讨了舞蹈这门艺术的起源。

  心香一瓣

  尽管关于舞蹈这门古老艺术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但追根溯源,舞蹈还是起源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生活实践之中。运动、社交、祭祀、礼仪等需要,既促进了舞蹈的产生,也为舞蹈增添了多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

  发展到现在,舞蹈早已经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心与智的交流方式。舞蹈象征着生命的激情,代表着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其实,哪一项艺术不是一种心灵的语言?没有心灵的呼唤与倾诉,便没有艺术。艺术总是传达着人们生命中某种潜藏的渴望或宣泄。这也是舞蹈等艺术形式能够跨越时空、语言等界限,引起人类共鸣的原因。
{t}{xt}{小}{说}{天}{堂



第20章 幕落时分


  [瑞典]英格丽·褒曼刘安义吴忠民译

  我一直想我会继续不断地进行表演、表演、表演,因为我是属于戏剧、电影以及和我们共同创造假想世界的那些人的。

  一出戏到了演出结束的时侯总是使人感到有那么一点激动、那么一点留恋,甚至有那么一点使人心碎的意味。我们这个团体一直是非常友好并且是紧密团结的,我们在这个古老而美丽的剧院的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后当然就会来到一个结束的时候。你必须要从你的化妆室里搬出去,这个行动的本身就是使人难过的。你把发给你的电报、明信片、祝你好运的小物件,还有人们送给你的小动物造型都得拿下来。女演员们是很迷信的,她们说,在演出一百次之后把那些摆饰拿下来是没问题的,但是到了那时,这所房子看起来总是那么空荡荡的,所以我就让那些东西都挂在那里。在星期六晚上最后一场戏散场之后还要开一次宴会。宴会就在剧院酒吧中间举行。当离去的时候人们几乎都处在一种绝望的心情之中,这是和建立了感情的人们分别,人们会说,我们还能再见吗?在这种时候我觉得对我来说是加倍的折磨,因为我想,这就是最后的一次吗?

  这时,来接我回家的汽车还没有到。我对格里夫说:“别为这个操心。我要到剧场里面去坐一小会儿,要看看它有多么美丽。”我走进空着的剧场,在第五排一个舒适的座位上坐下来,头上是大吊灯,面前是巨大的大幕和那些镀金的塑像,我有这样的感觉,这可能就是我最后的一场演出了。好吧,我就装作是在演戏吧。正如格里夫谈到我时曾经这样说:“当她去医院的时候她总认为自己即将死去。要是没有死反而会觉得大失所望的哦!”

  格里夫不停地在喊:“现在已经很晚了,为什么你还不回家?我去给你叫一部出租车。”但是我还不想走。我要一走,这一章就过去了。于是我看着舞台工人把布景都拆下来用车子装走。然后他们回来擦洗,打蜡,上光,我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印象很深。剧院经理来和我聊了一会天,并且说:“像这样的事在海马克特戏院的历史上不会再有了,每场戏的每一张票都卖了出去。我们本来是可以一年一年地演下去的。”

  他告诉我关于一个日本团体的事情。这些人来到这里连一句英语都不会说,他们只能用日本腔调说英格丽·褒曼。他们很希望听听我的声音,于是他们在整个演出中都坐在那里,就是为了听我的声音。

  我一直看到最后。星期日,新的布景就会搭起来;星期一新戏就会上演,好像我们从来不曾存在过似的。我觉得我的生命以《秋光奏鸣曲》和《月光如水》而告一结束。是的,我可能还会演出很多电影和很多戏剧,但如果不能再演出的话,我能以这个戏来作为结束也就感到很满意了。

  我去看一位医生,他们发现我胸部某处有一个肿块。他说:

  “现在!去住院。我们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不,”我说,“我一直每星期工作六天,演出八场使人精疲力竭的戏,我干了六个月。我要到法国去度两个星期的假期,然后我再回来。”

  于是我去到那里,在阳光下躺着。在游泳池里游泳,和格里夫与艾伦·伯吉斯一起大笑。因为艾伦·伯吉斯是那么一个井井有序的人,我要把所有的剪报、杂记簿、日记以及信件等等都给艾伦,那样他就可以去搞那本书了。然后我就回伦敦去开刀并进行射线治疗。

  我深感遗憾的一件事就是我把《月光如水》到美国去的巡回演出取消了。我的一个朋友说我应该简单地告诉他们,我太疲倦了。但我不能让我的演出人路易斯·迈克尔再为我做了种种安排后,只是得到我太疲倦了这么一个消息就算了。我给他写了一封信,把全部情况都告诉了他。但是我决定应当先见见他,他就会相信我是真的病了。我打电话给他,对他说:“你到医院来一下。”

  他来了并且说:“我知道你不会放弃一次巡回演出仅仅是因为你有更好的事情要做,或者是你改变了主意,或着是你疲倦了。我知道你是病了,但是没有人肯把实情告诉我。”他把信放进他的口袋里,说:“我不看见它,我要把它放到我的保险柜里去。”

  于是他去和罗杰·史蒂文斯联系,罗杰是华盛顿肯尼迪中心的领导,然后他宣布说:“英格丽病了,这就是我能告诉你们的。”我想关于我患了癌症的谈论就是这样开始的。

  一九七九年春季,好莱坞邀请我去出席电视节目——《献给希区柯克》的首演仪式——并且发现他们已经拟定我作为仪式的主席。这当然没有问题,因为我喜欢希区柯克。

  那一年我的女儿英格丽德和她的丈夫,阿尔伯托·阿西特里托,生了一个小儿子托马索;伊莎贝拉和一个电影导演马丁·斯科西斯结了婚;庇亚幸福地与乔·戴利结了婚,并继续在电视台工作,她的两个小儿子杰斯丁和尼吉拉也长大了;罗宾(罗伯蒂诺)在蒙特洛忙着他的房地产生意。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美国综艺俱乐部请我回到好莱坞来,作为荣誉客人参加一次电视节目,为贫困儿童和残疾儿童募捐建造一所英格丽·褒曼边楼,这个节目在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制片厂的第九号摄影场举行。多年以前我们就是在那儿拍摄《北非谍影》

  的,他们至今仍然保存着里克的美国咖啡馆的布景。

  那儿有一队很大的乐队,有许许多多客人,内中包括海伦·海斯、西格纳·哈索和约瑟夫·科顿,我紧张地和卡莱·葛伦一起在化妆室里等着,卡莱看起来黑了一些也瘦了一些,漂亮而健康。我穿一身长长的白色的衣服,我的裙子很宽大,所以我的膝部颤抖相撞别人也看不见,我觉得很放心。

  我在《北非谍影》中的丈夫保罗·亨利德,把这个有名的布景的门打开,并且说:“英格丽,进来,欢迎你回到立刻的咖啡馆来,让我们喝一杯香槟吧。”斟这杯香槟酒的是二十七年前斟酒的同一侍者。保罗举起他的酒杯说:“为鲍嘉干杯!”我喝了并加上:“为迈克尔·柯蒂斯和许多别的人干杯!”

  特迪·威尔逊坐在钢琴旁多利·威尔逊的位置上——多利前些时候死去——他向我微笑哼着《时光流逝》的曲调。我开始哼起来,我听到我身边一个声音把这支歌接过去了。那是弗兰克·辛那特拉。当他哼完之后,我吻了他一下,我后来才知道弗兰克与我从来没有在一起工作过,我们彼此又从来不相识,他突然给迈克·弗兰科维奇打电话,这次节目就是迈克与保罗·凯斯共同组织的,他对迈克说:“我要在英格丽的献映中担任一个角色,因为我一直想要向她唱《时光流逝》。”虽然第二天晚上弗兰克自己也要在大西洋城做首次演出,他乘飞机行了三千英里来参加我们的演出,唱一支歌,就直接飞回去了。他这种高尚的作风使我非常感动。

  我一直想我会继续不断地进行表演、表演、表演,因为我是属于戏剧、电影以及和我们共同创造假想世界的那些人的。我知道首演之夜是比较难受的。即使这样,我们的戏把我们团结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每天晚间我们都到那里去,登上舞台,共享我们的美丽世界。我决不会放弃这种生活。不论在这出或那出戏中,他们总是要有老太婆的,特别是在圣诞节前后。所以就在我生命临近结束的时候,我仍然是在准备着前去演出的。

  作者简介

  英格丽·褒曼(1915—1982),瑞典人,世界著名影星。

  1932年开始电影生涯,1944年因主演《煤气灯下》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55年因主演《真假公主》第二次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1975年因主演《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心香一瓣

  英格丽·褒曼从影四十多年,七获奥斯卡提名,两次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一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奖,两度获得纽约影评人协会最佳女主角奖,一度获得电视爱米奖。作为国际影坛的著名影星,她所取得的巨大成功,是与她的极端敬业精神分不开的。

  她重视与观众保持密切联系,成名之后仍然不忘记进行舞台演出。晚年身患癌症时期,还以顽强的毅力坚持拍摄。生命临近结束的时候,她仍准备着前去演出。为艺术而生,可以说是她一生的写照。

  这位“银幕女神”的生命之花虽然已经凋谢,但她的美丽形象却永久地留在了世界观众的心里。什么叫“流芳千古”,英格丽·褒曼的人生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
ww w。xIaoshuotxt。。txt=小_说'_天。堂



第21章 最大的岩石也是由细沙结成


  王洛宾

  不要妄想一下子做得大的事情。辉煌很抽象,一个人如果想20年堆起一座喜马拉雅山,那是不可能实现的,那也就会很痛苦。

  记者肖英:在八十二年的人生历程中,您曾有过多次选择,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寻找生活方向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