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何灏-开到荼蘼_何灏 >

第7章

何灏-开到荼蘼_何灏-第7章

小说: 何灏-开到荼蘼_何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识张郎是张郎”,劫后余生的殷离回到了人间,然而人间也不过是她的梦境而已。

    一脸愕然的张无忌只能目送她远去,她又去寻找那个少年的张无忌了。事实上的少年张无忌早已经不在了,她这一生都将活在永远的怀念里。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生不见,心里的寂寞将是几多春秋?

    张无忌无法理解殷离,她的心境或许只有郭襄能够明了。

    郭襄,这个项上带着一串明珠,身穿淡绿衣衫的少女爱上的是永不能企及的杨过。

    那时杨过与小龙女重逢,双双避世隐居。

    郭襄思念不已愁闷难遣,于是骑着青驴踏遍江南江北,打听杨过夫妇的消息,她渴望见杨过一面,心里又知道见他也无结局。

    郭襄走到少室山下,无意邂逅了“昆仑三圣”何足道。

    何足道是一介狂生,因琴、棋、剑艺皆出神入化,人号“三圣”。而他,身不由己倾心“小东邪”郭襄。

    无奈的是,世上只有一个杨过。

    加上何足道,寂寞的人又多了一个。平凡如葛,如何承载这样的思念?

    小东邪在孤寂里创立了峨眉派,长长的岁月里不见忧思只见冰冷的剑光。只是,那剑可斩妖魔,可曾斩断最柔软的情丝?

    虽淡定从容,到底若有所失。



 人世最深切的幸福

    厚厚的棉被让鸡鸣吵醒了温暖

    妇人醒来心满意足

    男子刚在梦中掳获了美丽凶猛的金钱豹

    愉快地翻了个身

    月落星稀

    已是打猎辰光野鸭与大雁尚在酣睡

    可以取

    推醒男子:鸡已鸣,寤

    又心疼地挡住户外趁虚而入的北风

    男子自山中

    目睹墟里升起的炊烟

    生活被弓箭挂了满墙幸福的兽皮

    女人被灶火熏得泪流满面

    却欢喜奉上今年新换的荞面

    且尽酒

    并以琴瑟尽欢

    今生今世男猎女织不离不散

    我的心如佩玉

    温润,对你敬献

    明日,隔壁的鸡再度骄傲地唱了三遍

    平生最怕早起。

    幼时被教导做人要勤奋,于是知道了祖逖的故事。

    说是晋代的祖逖怀抱远大理想,要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所以每天听到公鸡鸣叫便起床练剑,寒来暑往,从不间断,终于成为一代文武全才。

    “闻鸡起舞”是胸有大志人的坚持。

    幼不更事,想到要那样艰苦做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便战战兢兢,从此视早起为畏途。

    始料未及,读了《女曰鸡鸣》,竟一扫怠惰,开始向往闻鸡而醒。

    如果这尘世还有什么是最简朴热烈的幸福,想来便是听到鸡鸣便醒,然后兴致勃勃同相亲相爱的人过平凡快乐的日子。

    日复一日,永不厌倦。

    岂止是早起,根本舍不得睡去。

    幸福是越多越好,人生苦短,过一天便少一天。

    看似简单,要每天快乐地早起绝非易事。

    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每日醒来只是为了面对那些八、九成的不如意,当然能延宕一时算一时,早起一分,便多一分煎熬。

    除非是心满意足,否则断断不肯欢天喜地面对惨淡人生。

    闻鸡而醒,是因为心中满足,心中有爱。

    一花一天堂,爱使一切艰难困苦如泰山崩于前。

    这样的幸运不太多,也不会太少,《女曰鸡鸣》唱的就是这般幸运的妇人。

    鸡鸣声方起,妇人已侧身倾听,云鬓微乱,面若桃花,身畔是熟睡的夫君,正自梦中微笑。

    小园香径之中,柳下桃蹊,菖蒲花正盛开。

    她的幸福也在盛开。

    唤醒之前,她细细打量深爱的面孔。

    他是无知无识的男子,她是安贫乐道的农妇。

    他孔武有力,是此去十乡八里最好的猎人。因而,他恰好猎取了她的芳心。

    因为她不喜秀才迂腐,又觉那生来富贵的,仅知坐吃山空,不能养家,不能糊口。

    她爱这个猎人,爱家中四壁挂满各种野兽狰狞的毛皮,每一张都诉说着他的英勇。她要这样平实暖和的幸福。

    他们成亲了。

    成亲那天,她着红戴翠,紧紧地依着他。而他,将一张豹皮铺在地上,驮着她进了新房。

    那个良宵,“一尊相对喜君俱,醉归红袖扶。”

    她的温婉有了归宿。

    之后,每天早晨,她都在鸡鸣声中坦然地醒来。而他也会跟着醒来,喝下她熬的热粥,然后豪气干云地去山里打猎。

    不知不觉,这样的日子又到了冬天。

    此刻,妇人轻轻推他:鸡叫了。

    他半梦半醒地答:还早呢!转头又欲睡去。

    妇人温柔地阻止了他的睡眠,男子这才睁开了双眼。

    他看见妇人正望向窗外,于是,他也顺着妇人的眼光向窗外望去。

    满天都是星光。

    这是生命的星光,带着生趣和美好理想的星光。而他们的平凡幸福也似这光芒,温和而永恒地闪耀。

    妇人对丈夫道:早点起来吧,鸟翔于天,趁早可以多猎点野鸭和大雁。

    男子顺从地起来了,很快,负箭在背,他纵身上马绝尘而去。

    在马蹄卷起散落的菖蒲花的一瞬,他自马上回身:等我回来。

    在等待中,妇人织就半匹粗布,她想,这结实的布料,配上他上次剥下的豹皮,正好可以为他做件崭新威武的猎装。

    妇人踱出屋外,看见了挂在头顶的太阳。

    他将自山中归来。

    妇人急忙转身回房,不一会儿,几缕青烟自房上飘出,那是煮熟的稻粮,充满生活的馨香。

    很快,丈夫满载而归了。妇人迎了上去,接过丈夫手中的猎物,奉上清茶,抬起衣袖拂去他额上征尘。

    暮往朝来,夫唱妇随,极尽恩爱。

    席上是家酿的米酒,丈夫一饮而尽。

    酒酣耳热,他握住妇人因操劳而粗糙的手:“与子偕老”。

    琴瑟和谐,赠之以佩,这便是幸福。

    幸福的容易,在它存乎日常。只要有心,俯拾皆是。彼此珍惜,便可岁月静好。

    粗茶淡饭有朴素的甜蜜,山珍海味也有精致的美好。贵乎在心。

    史上有不少琴瑟和谐的范本。

    如李清照。伊早有诗名,而夫君赵明诚精于金石,夫妇二人志同道合,不以节衣缩食为苦,但求一片珍贵的青铜碎片。

    那样孜孜不倦安贫乐道,笙磬同音惹人艳羡。

    《浮生六记》记载沈复与表姐陈芸的婚姻。

    两人于花烛之夕比肩调笑,宛如密友重逢。二十三年同行同止,始终琴瑟和鸣。

    沈复曾于七夕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又曾请人绘月下老人图,常焚香拜祷以求再结来生。

    鸿案相莊不一而足。

    后芸失欢于公婆,夫妻痴情一往,略无怨尤。芸终因血疾频发不止,魂归一旦,弥留时惟心心念念缘结来生。芸虽亡,而沈复对她的深情却无止境。

    光阴长河飞速流逝,永恒不变的是人的情感。

    这些情感的皈依,是忆念不忘的分分秒秒,最平凡的,也最真实。

    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

    如果,能有人像叶芝一般对你说出这样的誓言: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思昏沉,

    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

    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人生须臾、荣枯无常”,但我知道,纵然粗制草创,纹饰简陋,那鸡鸣声中是热乎乎的真实的幸福。



 相见不如怀念

    来去的这样的风雨

    飘荡的我的心

    是如漆黑的影子走过咿呀着破碎的脚步

    是断裂的胡琴

    自荒凉的老巷回忆般地拉过

    来去的这样的风雨

    你骤然而至

    骤然的欢喜欢喜不尽

    你与风雨同来

    你与惆怅同来同来的还有如墨的风雨

    怅然这来去的风雨

    怅然

    这来去的你

    风雨凄凄之际,最是怀人。“西风时节,那堪话别”?

    绿杨桥边,是我剪裁一地的相思。那碧藓回廊,我已将阑干敲尽。

    因此,既见君子,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

    我是欢喜的,见到你我欣喜若狂,并且如同坠入最深沉美妙的幻梦。

    这篇《风雨》,因为用“哀景写乐,倍增其情。”

    每章首二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浓墨重彩渲染了阴冷、凄凉、消极,不知如何放置的心情。

    自然的风雨因为爱人长别变得更加料峭。

    然而,他竟然出现了,那个君子。

    女子骤见怀人之喜,使风雨失色。

    王夫之评价这种情景反衬之法是“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方玉润说:“此诗人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秋绝调。”

    到汉代,经生持“乱世思君”,解此诗主旨为“乱世思君”。

    《毛诗序》曰:““《风雨》,思君子也。乱世则思君子不改其度焉。”郑笺申发之曰:“兴者,喻君子虽居乱世,不变改其节度。……鸡不为如晦而止不鸣。”“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象征君子不改其度。“风雨如晦”的自然之景象征险恶的人生处境或动荡的社会环境。

    南朝梁简文帝《幽絷题壁自序》云:“梁正士兰陵萧纲,立身行己,终始如一。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说不得,社会与人生自有无尽风雨,但我真爱的是金庸在《神雕侠侣》中反用其意。

    这意义是,我的欢喜若非你的欢喜,这样的欢喜也不过是悲凉。

    千年之前,一个“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清晨,女子的思念已憔悴不堪。

    紧闭的门扉之外是肆虐的狂风骤雨,黑暗令这风雨更加凄凉。

    女子的心比黑夜更加黯淡。

    直到叩门声起,犹如雨点落在地上。

    与风雨同时赶至的,是已经思入膏肓的人。

    狂喜的女子提笔写下了“既见君子,云胡不喜”。那种喜出望外,字字真切。

    哪里想到,这样的欢喜对于另一些人却变成悲哀。

    当杨过冲上前去抵挡金轮法王,不顾性命地保护黄蓉母女却被打得狂吐鲜血晕死过去时,戴着面具的女子及时现身出手,将他救回茅屋疗伤静养。

    女子是程英,一名杨过的暗恋者。

    程英的茅屋是清素洁净,一如她对杨过朴素的爱。

    见到杨过衣衫褴褛,程英忍不住替他缝补,更亲手缝制新衫。

    然而,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杨过的心已水泄不通。

    程英虽得遇良人,然而他不是她的。

    因此,程英对杨过的感情始终都保持着缄默,直至大敌当前,生死难料片刻,她奏起了古琴。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唱多一遍,是伤多一番。

    虽有绝情谷底,小龙女跳崖,与杨过短暂相守,到底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