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年轻时做新鲜事_林丹环 >

第7章

年轻时做新鲜事_林丹环-第7章

小说: 年轻时做新鲜事_林丹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的单纯。

  在两种自然之间,在人性的两种单纯之间,隔着社会和社会关系。社会的作用一方面使人脱离了原始的自然,另一方面又会阻止人走向超越的自然。所以,大多数人往往在失去了原始的单纯之后,却不能获得超越的单纯。

  社会是一个使人性复杂化的领域。当然,没有人能够完全脱离社会而生活。但是,也没有人必须为了社会放弃自己的心灵生活。对于那些精神本能强烈的人来说,节制社会交往和简化社会关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够越过社会的壁障而走向伟大的精神目标。

  心香一瓣

  在现代社会,“单纯”总是带着几丝贬义。单纯,意味着幼稚、不成熟,意味着不谙世事。在社会的染缸里,很多人都被染上了不同的色彩,还有几人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纯真和灵魂的素洁呢?

  纤尘不染、脱离社会的单纯是原始的单纯,虽纯净却包含着无知。最好的单纯应当是“丰富的单纯”,它不是无知、懵懂,而是一种“超越的单纯”,一种睿智的精神世界。拥有这种品性的人,不回避社会,但又“本能地为一切精神事物所吸引”,追求的是精神境界的丰富与崇高。

  丰富的单纯,恰如七色光会聚成的明亮阳光,丰富又不失洁白。
txt小_说天堂



第19章 岁月和青春


  赵丽宏

  岁月

  亘古如一,来而复去,永不停留。我听见岁月的脚步正在大地上回荡……它是一条河,没有人能阻挡它永恒的流动。天地宇宙是它的流域,浩瀚人心是它的河床。

  它是寒风中飘零的落叶,是阳光下盛开的花朵,也是春雨里刚刚萌动的幼芽。

  它是步履蹒跚的老人,是英姿勃发的青年,也是满目稚气的幼儿。

  它伸出一双无形的手,冷静地将日历一页一页往后翻,人世间没有任何力量能锁住这双手。它把今天变成昨天,把昨天变成历史。当熟悉的往事逐渐遥远的时候,陌生的未来正一步一步临近。

  它像一把雕刻刀,永无休止地雕琢着世间万物,也镌刻着形形色色的人生。所有一切都是它雕刻的对象,谁也无法逃避。天上的云,地上的路,海里的浪花,河面的桥梁,森林里的树木,城市中的高楼……

  老人头上的白发和脸上的寿斑是它的作品,少男少女眼神中的清纯和激情也是它的划痕。

  它是一个又一个难忘的瞬间留在旅途上。这些瞬间,或许辉煌得耀眼,或许幽暗得惊心,或许美妙如仙境,或许可怕似陷阱,或许是千万人瞩目的成功,或许是永不能弥补的缺憾……你想耽留在这些瞬间,陶醉于你的欢乐和成功,或者沉湎于你的忧伤和愁苦,它却毫不理会,依然以不变的步伐走向远方,把你抛在它的身后。

  面壁十年或者昙花一现,在它的脚步中都只是过去的一瞬。

  只有未来,是它还来不及淹没、来不及雕刻、来不及定型的领域。那么,就让我们格外地珍视未来吧,让我们为迎候即将临近的未来做好准备。当未来像一片新芽冒出地面,当未来像一缕霞光照亮天空,当未来轻轻地叩响今日之门,我们便不至于手足无措。

  站在岁月的河畔,我看见未来的浪潮正汹涌而来。每一个人都是浪中的船,每一只船都要抵达港口……

  在迎送岁月的同时,我们正在创造历史。

  青春

  世界上,还有什么字眼比“青春”这两个字更动人,更富有魅力?

  青春是早晨的太阳,她容光焕发,灿烂耀眼,所有的阴郁和灰暗都遭到她的驱逐。

  青春是江河里奔涌的激浪,天地间回荡着她澎湃的激情,谁也无法阻挡她寻求大海的脚步。

  青春是一只高飞在天的鸟,她美丽的翅膀像彩色的旗帜,召唤着理想,憧憬着未来。

  青春是一棵枝叶葳蕤的树,她用绿色光芒感染着所有生灵,使春天的景象常留在人间。

  青春是一支余韵不绝的歌,她把浪漫的情怀和严峻的现实交织在一起,拨动每一个人的心弦。

  青春是蓬蓬勃勃的生机,是不会泯灭的希望,是一往无前的勇敢,是生命中最辉煌的色彩……当我写着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心跳在加快,无数年轻时代的往事浮现在记忆的屏幕上。

  是的,青春总是和年轻连在一起。年轻人可以骄傲地大声宣布:青春属于我们。一个人,从出生,经历过婴儿、童年、少年、青年和中年,最后进入老年,这是铁定的自然规律,没有任何力量能改变这样的规律。在人的生命中,青年只是其中一个阶段。青春,难道只属于这个阶段?当发现自己鬓发染霜,肢体再不像从前那样灵活,眼睛也不像从前那样锐利明亮时,青年时代便已经成为过去。这时,青春是不是也已经如黄鹤一去不回,只留下和青春有关的回忆,安慰日渐衰老的心?

  然而青春并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她更是一种精神。在青年人的生活中,我感受着青春的活力,在很多中年人和老人的思想中,我也感受到青春的魅力。八年前,我去看望冰心,我和她谈了一个多小时,谈文学,谈人生,也议论社会问题,展望未来的中国。和她谈话,使我忘记了她是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因为,她的感情真挚,思想犀利,她的精神状态中没有一点陈腐和老朽。从冰心的家里回来,我曾写过这样的诗句:“只要心灵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不会离你远去。”

  心香一瓣

  岁月带给我们无尽的过去和无尽的未来。它不知疲倦地陪伴着我们,又毫不留情地把我们从每一个美好的瞬间带走,包括我们生命中最美丽的时刻:青春。

  岁月将我们乌黑的鬓发染白,平滑的脸上刻上细纹,企图让沧桑的面纱笼盖我们,来让青春离开我们。它自以为可以用时间雕琢一切,改变一切。

  其实不然,岁月可以让我们的容颜老去,却无法轻易改变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正如文中所说:“只要心灵不老,只要思想年轻,青春就不会离你远去。”

  所以,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岁月便带不走你的青春。
ww w 。 xia oshu otxt mt;xt;小;说天;堂



第20章 毁誉


  季羡林

  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置之度外,可能表示一个人心胸开阔;但是,我有点担心,这有可能表示一个人的糊涂和颟顸。

  我记得在什么笔记上读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最心爱的人,只有一只眼。于是他就觉得天下人(一只眼者除外)都多长了一只眼。这样毁誉能靠得住吗?

  孔门贤人子路“闻过则喜”,古今传为美谈。

  我根本做不到,而且也不想做到,因为我要分析:

  是谁说的?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因为什么而说的?分析完了以后,再定“则喜”,或是“则怒”。喜,我不会过头。怒,我也不会火冒十丈,怒发冲冠。孔子说:“野哉,由也!”大概子路是一个粗线条的人物,心里没有像我上面说的那些弯弯绕。我自己有一个颇为不寻常的经验。我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有某一位学者,过去对于他的存在,我一点都不知道;然而,他却同我结了怨。因为,我现在所占有的位置,他认为本来是应该属于他的,是我这个“鸠”把他这个“鹊”的“巢”给占据了。因此,勃然对我心怀不满。我被蒙在鼓里,很久很久,最后才有人透了点风给我。我不知道,天下竟有这种事,只能一笑置之。不这样又能怎样呢?我想向他道歉,挖空心思,也找不出丝毫理由。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由于各人禀赋不同,遗传基因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各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好恶观等等,都不会一样,都会有点差别。比如吃饭,有人爱吃辣,有人爱吃咸,有人爱吃酸,如此等等。又比如穿衣,有人爱红,有人爱绿,有人爱黑,如此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各人自是其是,而不必非人之非,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这话本来有点贬义,我们可以正用。每个人都会有友,也会有“非友”,我不用“敌”这个词儿,避免误会。友,难免有誉;非友,难免有毁。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抱上面所说的分析态度,切不要笼而统之,一锅糊涂粥。

  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可能是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都能长只脚的程度。

  心香一瓣

  一般人受到别人的毁誉往往会表现出两种情形:一种是誉则得意忘形,毁则勃然大怒;另一种是在任何毁誉面前都谦卑地全盘接受,好像他人的话句句正确似的。

  其实,喜怒本人之常情,无需矫饰和掩盖,只要不过火就行。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个清醒理智的头脑,能够判断别人对自己毁誉的正确与否。

  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也避免不了被人泼冷水;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有荣誉加身的可能。因此,凡事一定要有自己正确的原则和立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淡泊才能明志,宁静才能致远。
wwW。=txt小_说天堂



第21章 人间有味是红尘


  邵燕祥

  据说宇航员飞离同温层,回头一看,我们的地球是缠裹在蓝雾之中。而我们的先人里,那些遗世而孑立的人们,却把人寰叫做红尘。看破红尘是说洞察了世态人情的一切龌龊可憎,远离红尘多半是跑到深山古寺,或索性遁入空门。而即使是穷乡僻壤,绿水青山,只因还是俗人住着,也还蒙在红尘里。

  一不想出家,现在要出家大概也不容易,可能比申办营业执照还麻烦;二还留恋城市,宁愿从虽无青山却有绿水的干校回到“十丈软红尘里”来。我在七十年代初写过一句“人间有味是红尘”,充分暴露了不甘寂寞的心情。所谓“有味”的自然不是指大气污染中的人事纷扰,而是人烟深处熙熙攘攘的人群,其中尽管有认为我讨厌而我也认为讨厌的人,更多的却是我所爱也爱我的人,共同组成了这个社会,固然充斥着烦恼、困惑以至痛苦但仍给人希望、使人依恋的尘世人间。

  我不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我想在每天早晨向邻居问好。有人在战后沦为废墟的城市,看到居民残破的窗台上仍然摆着一盆花,就相信这个城市会很快重建起来,因为这里住着爱生活的人。与爱生活的人为邻,是缘分,也是福分。哪怕你并不关心他人瓦上霜,能够自扫门前雪也行。家家扫清了自己门前雪,我们不就有了一条干净而不泥泞的街巷吗?

  人人都希望不断提高生活的质量,虽说每个人对生活质量的解释未必相同。既是希望提高,显然是对现在的生活质量有不尽满意的地方,而现在相信靠大轰大扇、“快刀斩乱麻”的办法能够达到目的的人,毕竟不多了吧?

  这本小书里写下的我之所想,无非是怎么样提高或者叫改善生活质量;怎么样生活得安宁、舒畅、健康,且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