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快食慢爱_酱子 >

第22章

快食慢爱_酱子-第22章

小说: 快食慢爱_酱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人问我:“你信不信?我不太相信。”我说:“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人结了n次婚,每次都在婚礼上泪流满面,说新娘是他今生最爱。”作为爱情怀疑主义者,我是很煞风景的。就是收到结婚请柬,也很怕去做爱的见证人。想想那个场面:亲朋好友到场祝福,大屏幕上放着感人的vcr,展示新人从初识到走入殿堂的每个细节,一帧帧带着旅游背景的亲密照,充满诗意的信物,以及排除万难走到一起,求婚时小岛惊现雨后彩虹的神话。“我要用生命保护你,要用余下生命的每一天爱你。”听到这样的话,总担心是签了张空头支票。

  不厚道点说,最好的祝福是:“你下次再结婚不要通知我了,因为最珍贵的额度只有一次。”这样的刻薄也是经验教训。我有个在美国多年的朋友,认识时给我晒过妻儿的照片,说孩子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礼物,妻子是天使一样善良的女人,他们是注定的姻缘,留学伊始就一见钟情,追她的人很多,她却独独选择了他。从毕业到工作,到拿绿卡,到在郊区买了别墅,每次坐一小时火车去华尔街上班。这一切在他回国探亲会晤朋友,还是幸福地说起。

  可是过了两年,他兴冲冲地告诉我,最近要结婚了。“你不是有老婆孩子吗?”他说去年离了。“换了?”“那个过不下去了,我们十几年一直性格不和。”喂,那你不是欺骗我们的感情吗?我话到嘴边没有说出来。当他絮絮叨叨再婚的妻子是多么温柔懂事的女孩,只是网恋就确定了是他最想生活在一起的女人,让他离开妻儿也不内疚。我让他打住:再好的电视剧,续集也没了味道。

  我当然不是道德控,而是习惯了“公主王子从此过上幸福生活”就划上句号的童话。但也有真爱不息的女友,每次都要你见证,把人带到你面前。我索性闭门不见:“也许你不了解,你上一段深爱的男人,我们一起喝过酒,聊过天,他的身影,他的声音,他对你的好,也成为我记忆一部分。当你切断了这段关系,再替换一个人进来,我好像要背叛你曾经的他,和你新的他恋爱。可我不想接受了。”

  这便是你离一次婚,所有朋友也跟着离一次婚,你分一次手,所有朋友也跟着分一次手的感情悲剧。如果真要见证爱的童话,金婚五十年再邀请我们好了。
w w w。x iaoshu otx t。c o mtxt小说天堂



第17章 爱与性皆可物化(1)


  限购后的两性成本

  一对年轻情侣从四人合租的三居室搬了出来,住进邻近地铁的单身公寓。虽然房间小得连张饭桌也放不下,窗外也间断地传来地铁行驶而过的噪音,可终归有了属于两人的私密空间,也免却了水电费摊分计算的麻烦。

  男孩研究生毕业刚到一家外企上班,按往年的政策,是很有希望把户口留在北京的,但今年也许是配合控制房价,外企的户口指标严重压缩,以至他没了机会。按照新的限购令,要在北京安家落户,至少再等五年。这对“爱情需要归宿”的女孩来说,似乎是个考验。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结婚计划因此搁置,一部分追求幸福的人先闲了下来,一部分追求自由的人有了不给承诺的理由。两性关系微妙地出现了“转折期”,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变得沉重,不以恋爱为目的的上床变得实际。

  于是约会上床的成本像个经济学问题摆在面前。有固定女朋友的男人问:我每次约会成本在二百元左右,这算投资吗?嗯,如果按每周一次计算,一年的约会成本是一万出头,这比一个房子的首付压力小多了,也没有结婚离婚的风险。女人却未必对这样的模式满意,像被批发价出售了以爱情为名的性关系。

  对于无固定性伴侣的男女,我曾给出一个约会成本的“价目表”三百元以内的,可以在经济型连锁酒店开个房;一百元以内的,可以居家约会包简餐;二十元以内的,只需一方承担交通费上门服务一方提供床位和避孕套,礼毕即散。表面上看,数字化得直接而残酷。可事实证明,它可以衡量两性的付出回报。

  男人们说:“如果碰上很喜欢的女孩,我可以冲冠一怒开个八百块的房为红颜。”“通常第一次约会成本高些,熟悉以后成本可以低到接近为零。”“要是女人想我花更多钱,我会在床上让她补回来。”对这样的论调,女人也不甘示弱:“如果男人上门服务还想我包吃包住,得签个保证高潮,还管做饭扫地等家务的合同。”付出成本高的一方要求权利,付出成本低的一方提供义务,也很符合甲方乙方逻辑。

  财务关系是婚姻中很现实的部分。在限购时代,婚姻被限购,爱情被限购,却让两性关系的“账本”更为赤裸。从男人的角度,他们倾向容易操作的物质成本,这比花时间花心思满足情感需求满足思想交流的软性成本要简单。比如约会十次的成本可能够一次短途旅行,女人也觉得这样比较美好和有意义,男人却会条件反射地想:第一,旅行再浪漫还不是要上床,花销也不小;第二,如果没上过床,女人愿意一起去旅行吗?他们对成本的核算,远比感情附加值的把握要大。

  这在我做的一个随机调查中也得到体现。我问:“你认为女人喜欢吸引男人却不为了和男人上床是为什么?”女性的答案是为了乐趣为了证明自身魅力,男性的答案是她们为了钱或者差使男人做事。他们都觉得自己的答案是真的。就像这般熟悉的场景,女人问:“我今天漂亮吗?”男人答:“你又看中哪件衣服了?”

  由此我们推导出两种纯爱:一种是不计较成本的付出,一种是零成本的交换。前者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感情,后者属于以性为基础的伟大友谊。

  试解女性福音

  曾听过一个女孩的故事。她找了住别墅开豪车的男朋友,他对朋友极为大方,大小聚会爱买单,送给好友的生日礼物,小至名牌服饰,大到mini cooper;对她截然相反,零花钱基本不给,送袋桔子不买3块5一斤的,买1块5一斤的,约会请吃快餐。女孩愤怒,富二代是怕她贪钱,而对她“艰苦朴素”到几近侮辱。旁人论:食得咸鱼抵得渴,如果你不为嫁入豪门,何必受这份罪。

  新婚姻法司解三出来,这类女孩就释然了。和谁结婚都是裸婚,他的就是他的,你的就是你的,“富二代不如潜力股”。长期以来,由于女性在经济地位的弱势,结婚被认为是寻求财富和安全感的途径,她们的婚姻也被解构成种种不堪。最刻薄的一种是:长期卖淫。男人想当然地把自己看作资源占有者,女人与之结合是想分一杯羹。于是婚姻法的新解释,把感情和个人财产剥离后,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十年婚姻法的修改,是强调金钱至上,感情为零的原则,对女性极为不公。另一种认为有利于重归基于爱情的婚姻导向,突出女性的自强独立价值。

  实际上,表面引起女性不满的新解释,对男性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更是冲击。你看看他们的反应就知道。有人担心会提高结婚门槛,本以为有房有车就不愁没人嫁的男人,开始设想是否要恢复聘金传统:如果没有一笔可观的聘金,或者在婚前买房写女方的名字,她们还愿意嫁吗?有人担心影响婚后生活的经营,对私有财产的强调,会让女人疯狂工作,不对家庭投入,因为没回报,还会疯狂积攒私房钱,以应付离婚风险。就是说,他们以财产作为控制手段,把女人当作附属品的价值观凌乱了。

  最搞笑的一个例子是,有位男网友为安慰广大女性,对新婚姻法做了另类解读:“只要有了离婚的打算,你们就可以把所有的共同财产,全部兑换成卫生巾。”因为一方专用物品属于一方财产,以此类推,女人还可以把共同财产兑换成:胸罩、跳蛋、按摩棒……届时专为离婚女性以货换现的机构将成热门,而作为对抗,男性专用品市场也更发达。“他们把共同财产都换成伟哥吗?”

  其实长远来看,保护个人财产,鼓励女性拥有独立财产是种福音。从爱情的角度,她们更能抛开金钱束缚,找到soulmate的结合;从婚姻义务的角度,她们可以减少自我牺牲,比如不必为恶婆婆做免费家佣,不必从属夫家的财务系统,“他出房子你出装修”、“他赚钱你做家务”、“他包二奶你还贷”等不合理要求都可拒绝。

  就如aa制社交起初难被人情社会接受,后来成为一种文明,aa制婚姻也将经历冲击感情,再到成为社会默契的过程。每个独立的个体,基于独立的经济和感情,达到公平和共享,是婚姻新解释的方向。

  子宫交易

  人类终于有了比动物先进的生产方式:不用亲自生孩子。取出卵子和精子在体外结合成胚胎,移植到别人子宫里,十月之后,呱呱落地。这事就好像法国拉菲在船上灌装,美国大牌在东莞代工,说起来都是原装进口,孰不知是不同生产车间出来的贴牌“孩子”。看到富商妻子的八胞胎,我觉得一年之间生个足球队也不是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一对夫妻的家庭生活,他们俩在吵架:“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就该在家洗衣做饭拖地。”“凭什么我要当保姆,家务事你也得干!”后来他们和解了,花钱请了钟点工。有一天他们俩又吵架了:“你别上班了,在家生孩子吧,女人就得有女人的样子。”“凭什么我要当生育工具,有本事你自己生!”后来他们和解了,花钱雇了代理孕母。

  于是科学家们也不费力研究如何在男人的腹腔内植于胚胎,使之成为“孕父”了。现代人为了省事,已经把外包业务扩展到独立的子宫。这指向一种趋势:一部分不能或者不愿意生育的女人,找到了为之代劳的子宫;一部分不想和女人结婚生子并发生财产纠纷的男人,找到了可以提供独立产权的子宫。而拥有子宫的女人,就像一个房东,她可以选择自住,可以选择空置,也可以出租或出借给需要的人。现在已出现成熟的代孕行业,收入丰厚者甚至组团找代孕,不想因为生育改变身材的舞蹈演员,多年不孕不育可是嫌领养麻烦的夫妇,都加入了行列。子宫经济冒着非法经营和伦理争端的危险,挑战着人类管理。

  传统的一夫一妻制,也因子宫“革命”的到来,而有了全新解脱。我最早接触到“代孕”这个概念,是在拉拉俱乐部的家庭聚会。两位受过高等教育且颇具涵养的女同伴侣谈起她们六岁的孩子,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生孩子的?”因为她们不可能和异性做爱,同性繁殖的事也不可能发生。tomboy气质的那位说:“我们到香港的精子库挑选了合适的精子,然后取出我的卵子与之结合,放到我‘太太’的子宫里,她生下了这个孩子。”

  当时我惊讶她们的方式,可她解释:我们不关心生父是谁,也没有这个概念,那只是一枚没有名字的精子,我才是孩子的“父亲”,受精卵在我太太的身体里发育成熟,直至出生,这就是我们爱的结晶。孩子叫我爸爸,叫她妈妈,我们是完整的家庭。

  有感情的子宫可以视作生命的“源头”,掩饰“代孕”的实质。没有感情的子宫则当作生产车间,来料加工,定时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