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 >

第16章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第16章

小说: 为乐趣而读书_林丹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番五次给她打电话,终于说服她同意见我一面。我希望她允许我从那些藏书中挑点书,哪怕是几本也好,因为,我本来想对她说:“那些藏书原是我们家的。”

  她在下榻的套间里见了我,还请我喝茶、吃点心。她的样子简直像具木乃伊,但却擦着脂粉、穿珠戴翠,实在可怕得很。她实际上没讲话,但我猜得到,她从我身上看见了她丈夫、我父亲以及她所憎恶的一切事物的影子。我们一起待了十分钟,她从我嘴中的动作中揣摩着我讲的话。明白了我那难以启齿的要求。她的回答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且极其冷淡:“她的东西”什么也到不了我们家里。

  她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之后不久就死了。她的亲戚继承了华盛顿街的那栋房子以及房里的所有东西,这样以来,藏书离我就更远了。实际上,那些书的命运必然是通过继承转户的渠道逐渐转到跟它们关系越来越少的人手里。他们可能是南方的乡巴佬,也可能是专营生产咸肉或从事鼠窃狗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无名之辈。

  华盛顿街的房子继续封了一个时期。可是,继承它的人——莫名其妙,竟是阿雷基帕的一位医生——决定给它派点用场。由于房子很大,他就把它变成了学生公寓。我是偶然了解到这一情况的,当时我就要从大学毕业了,并且由于不再抱任何幻想,不再到那座旧房子前面去打转转了。

  一天,一个和我要好的外省同学邀请我到他家去同他一起准备考试,我万万没想料到,他竟把我带到了华盛顿街那栋房子里。我以为那是不怀好意的玩笑,可是他却说,已经和五个同乡同学在那儿住了好几个月了。

  我毕恭毕敬地走进房子,对周围的一切十分留意。门厅里有一位漂亮的太太,可能是公寓总管,我对她没有理会,只顾认真地察看里面的陈设,揣度着房间的布局,以便找到那些神奇的藏书。我没费力气就认出了直到那时我只是在家庭相册上见过的沙发、靠壁桌、绘画和地毯。不过,那些在相片上显得庄重和谐的器物,全都遭到了破坏,好像已经失去固有的光彩,而变成了一堆被不问及来历也不知其用途的人淘汰和糟蹋了的破桌烂椅。

  “我的一个伯祖父在这儿住过。”我对我的朋友说。他看见我望着一个大衣架出神,已经显出有些不耐烦的样子,可是那个从前用来挂翻皮大衣、外套和帽子的衣架,现在却挂着掸子和抹布。“这些家具过去是我家的。”

  他对我的表白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反应,只是催我到他房间去准备功课。我跟着他去了,但注意力却集中不起来。我的想象继续在这幢房子里漫游,搜寻着那些看不见的书籍的踪迹。

  “喂,”我终于忍不住对他说,“开始学习之前,你能告诉我藏书在什么地方吗?”

  “这儿没有什么藏书。”

  为了使他相信,我就告诉他说:一共有一万册大部分从欧洲订购来的书籍,是我曾祖父收集起来的我伯祖父拉蒙占有并保管过,我父亲拿过、并且还读过很多书。

  “我在这房子里从未见过一本书。”

  我不信,由于我坚持自己的说法,他告诉我也许医学系学生的房间里可能有一点儿,不过他从来没到那边去过。我们去了几个房间,但只找到了一些破烂家具、扔在屋角的脏衣服和病理学讲义。

  “那些书总得放在什么地方啊!”

  像大多数外省的学生一样,我的朋友野心勃勃,而且粗鲁得很,对我提出的问题毫无兴趣。可是当我告诉他,里面可能有一些极其珍贵的法学书籍对我们准备考试非常有用之后,他就决定去问问唐娜·玛露哈。

  唐娜·玛露哈就是我进门时见到过的那个女人,而且我还没有搞错,正是她在管理着公寓。

  “噢,书呀!”她说,“可费了我的事了!有满满三屋子,全是老古董。三四年前我接管公寓时,真不知拿它们怎么办才好。我不能把它们扔到街上去,会罚款的。我让人搬到原来个人住的房子里去了。还不得不雇了两个人呢!”

  仆人的房间在后院。唐娜·玛露哈把钥匙交给了我,并说如果我愿意把书搬走,真是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那几间房子就可以腾出来了。当然,她只是说说笑话而已,要想搬走,我得要一辆卡车,一辆不行的话,得好几辆。

  在开锁之前,我迟疑了一下。我早就等待着会是什么情景,我把钥匙插进锁孔,门刚打开,一大堆发霉的纸就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水泥地上,到处都是烂书皮和虫蛀的书页。要进那间房子,走是不行的,必须爬。书几乎一直堆到了天棚。我开始向上爬去,并且觉得手、脚都在向一种像灰尘似的松软的东西里面陷下去,刚要伸手去抓,立刻就散了开来。有时也会踩到某种硬东西,抽出一看,原来是皮革的书皮。

  “快出去吧!”我的朋友对我喊道,“你要得癌的。那里全是病菌!”

  但是,我没有泄气,继续惊恐而愤怒地攀登着那座知识的山峰,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改变初衷。那里除了知识尘埃之外,已经什么都不剩了。我朝思暮想的藏书已经变成了一堆垃圾。由于年深日久,无人问津、照管、爱护和使用,所有的稀世珍本全都被虫子蛀蚀或者自己腐烂了。多少年前曾经阅读过这些书籍的人已经长眠地下,但是却没有人接他们的班,所以,一度曾是光明和乐趣源泉的东西,现在已经化成一堆毫无用处的粪土。我好不容易才掘出了一本犹如史前珍禽异兽的骨头一样奇迹般保存完好的法文书。其余的全都泯灭了。正像拿破仑的帽子放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其实要比它的主人更加没有意义。

  作者简介

  胡利奥·拉蒙·里贝罗(1929—),秘鲁小说家。生于利马。曾因参加秘鲁改良主义政党“美洲革命人民同盟”和进行反政府活动,两次被捕。

  心香一瓣

  再美丽的容颜也会在柴米油盐和季节更替中变老,再迷人的景色也会在绿浓红腻和日起日落中消褪,再伟大的藏书也会在辗转流传和人性无常中化为无可弥补的伤痛……美好的东西,往往都是薄命和易逝的。可哀的是,许多人往往都是直到失去那一刻才知道曾经拥有的可贵。

  但愿每个人都能从知识的尘埃中找到一种对待知识和文化的理性态度,培养一种对书籍、对文化的热爱精神。
wwW.xiaOshuo txt。t|xt。小。说天+堂



第29章 读书的乐趣


  '英'约翰·卢保克佚名译

  书籍为我们建起一座完整的、光怪陆离的思想之宫”。

  书籍对于整个人类的关系,好比记忆对于个人的关系。书籍记述了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所有的新发现,记载了古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书籍给我们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壮景,千姿万态,书籍指引我们渡过难关,书籍能安慰我们的心灵,使我们摆脱悲哀和痛苦的羁绊;书籍可以使枯燥乏味的岁月化为令人愉快的时日,书能将各种信念注入我们的脑海,使我们的脑海充满崇高欢乐的思想,从而使我们入神忘情,灵魂升华。有一个东方故事,叙述了两个不同命运的人所做的梦。其中一个是国王,另一个是乞丐。国王每天夜里梦见自己成了乞丐,而乞丐则夜夜梦见自己成了王子,住在宫殿里。我不敢说这位国王愚蠢可笑,因为有时候想象的世界比现实生活更生动,更吸引人。不管怎样,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在书籍的世界里不但可以变成国王,而且,还可以浪迹万水千山,遍游天下的名胜之最。这种旅游既不使人疲倦,又无交通不便之处,也无须花钱破费。

  在那些无所不有的巨富之中,有许多人都说,他们一生中最纯洁的幸福,主要来源于书籍。阿斯查姆(英国作家)在《校长》一书中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叙述他最后一次拜访简·格雷夫人的情景。那天,他碰上她坐在一个凸窗上,正在阅读柏拉图(古希腊哲学家)写的有关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之死的一篇精彩的文章。当时,她父母亲都在花园里游猎,猎犬追奔,吠声越窗而入。阿斯查姆见格雷夫人不陪父母游猎,竟独自凭窗读书,惊讶不已。可是她却满不在乎地说:“他们在花园里得到的全部快乐,远远不及我在柏拉图的书里享受的快乐。”

  马考雷(英国历史学家兼政治家)曾经权位显赫,家财万贯,名驰遐迩。然而,他在自传里却这样写道,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都是在书本里度过的。他曾经给一位小姑娘回了一封娓娓动听的信,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承蒙馈赠惠书,谨致谢意。

  我一向乐意成全小姑娘的幸福。最使我欣慰的莫过于看见她喜爱书籍,因为当她到了我这般年纪,她会懂得,书籍比任何馅饼、蛋糕、玩具和世上的一切风景名胜更有价值,即使有人提出,只要我不再读书,就可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国王,身居王宫,享受珍馐佳酒,拥有车马万乘,华服贵饰,侍卫随从,前呼后拥,我也决不答应。我宁愿做一个穷汉子,挤在一同窄小却富有藏书的阁楼里,也不愿当不好读书的国王。”

  书籍为我们建立起一座完整的、光怪陆离的思想之宫,这是千真万确的。让·保罗·理治特(德国作家)曾经说过:“从艺术女神居住的巴拿撕斯山峰上所看到的风光要比坐在王位上所看到的宏伟壮阔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书籍所赋予我们的思想比现实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更加生动活泼,正如倒影里面反映出来的山石花卉常常要比真实的山石花卉更加多姿迷人一样。“一切都成了镜子”,乔治·麦克唐纳(英国著名作家)曾经说过:

  “即便是最平淡无奇的房子,一旦我从镜面里去欣赏时,也要变得富有诗意的了。”

  书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赋予我们的规劝和慰藉,质同金玉,价值无量。我们读书时,有如同最高尚的先哲们携手共游,飞越无数迷人的仙境和神奇的国土。

  冬日,当我们坐在炉旁烤火时,无须动步,就可以借助书籍,走到天涯海角,或者飞上天国,在那里受到斯宾塞(英国诗人)之下那群美丽仙姑的欢迎,还可以听到弥尔顿(英国诗人)笔下那群天使们围绕我们高唱乐园赞美诗。科学、艺术、文学、哲学……总之,人类思想所发掘的一切,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千百代人用苦难的代价换来的一切经验,所有这一切,都在书籍的世界里等待我们。

  作者简介

  约翰·卢保克(1834—1913),英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银行家、政治家、科学家。

  心香一瓣

  读书之乐乐何如?陶渊明说:“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一卷在手,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与古今中外的人物对话,任由思想的骏马驰骋……这种自由与惬意,有谁能够夺走?

  书籍为我们建立起一座光怪陆离的思想之宫。书中所表达的万千气象,会使我们心驰神往、受益匪浅。

  开卷有益。书籍是一盏精神明灯,指引我们前进;书籍是良师益友,帮我们排忧解难。书籍,为我们提供了一片寄放灵魂的乐土。
。;txt=小_说'_天。堂



第30章 书迷鬼


  '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