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散文诗集电子书 >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_纪伯伦 >

第22章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_纪伯伦-第22章

小说: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_纪伯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这样,时光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地过去了。东方人沉睡在自己那柔软的病榻上,间或被跳蚤咬上一口,醒来一分钟,随后又入梦乡;由于受控于混在血液中、流在血管里的麻醉剂,只得世代沉睡下去。当一个人起来,大声呼唤那些酣睡者,使他们的住宅、庙宇和法庭充满喧嚣声时,他们这才开启那被永恒困倦封闭的眼帘,然后打着哈欠,说道:〃好一个粗鲁无礼貌的年轻人,自己不睡,也不让人家好好睡一觉!〃随即合上眼,对自己的灵魂耳语道:〃他是个不信神的叛教徒,正在毁坏青年人的道德观念,捣毁先辈的大厦,用毒箭射杀人性。〃

我曾不止一次自问,我是不是一个拒绝饮服麻醉剂和镇静剂的叛逆清醒者,然而我的灵魂只是用含糊不清的词语回答我。可是,当我听到人们咒骂我的名字、厌恶我的主张时,我方才相信自己确实醒着,知道自己没有降服甜美的梦幻和可爱的空想,而是自求孤独人们当中的一员:生命正带着他们走在满种荆棘与鲜花,又被凶狠豺狼和善歌夜草包围的羊肠小道上。

假若醒悟是一种美德,那么,我会羞于冒充自是清醒者。可是,它并不是什么美德,而是一种奇妙的现实,突然展现在自寻孤独的人面前;而他们则被一条看不见的线牵引着,边凝神注视它那庄重的含义,边不由自主地跟着它向前走去。

我确信,羞于展示个人的真情实况,那是一种地地道道的虚伪,而在东方人那里却被称做〃富有教养〃。

来日,文学思想家们读了前面这些文字,会烦躁不安地说:〃他是个从阴暗面观察生活的极端分子。只要他总在我们中间,为我们的处境而痛苦、号丧、叹息、落泪,那么,他眼里看到的只能是一片黑暗。〃

我要对这些文学思想家们说:〃我哭东方,因为在灵床前跳舞是十足癫狂。〃

我之所以为东方人哭泣,因为在疾病面前落笑是双料愚昧。

我之所以为那可爱的国度哀号,因为在失明的受灾者面前唱歌是盲目呆钝。

我之所以激进,因为揭示真理的温和主义者只道出真理的一半,而把另一半遮盖在恐惧的幕帝之后,惟恐人们百般猜忌,说三道四。

我看见腐尸,由衷感到厌恶,禁不住五脏六腑翻腾,神慌意乱难耐。我不能面对腐尸而坐,而左放一杯清凉饮料,右置一盘香甜点心。

如若有人想把我的哀号换成欢笑,欲将我的厌恶化为同情,并把我的激进变为温和,那么、他应该让我看到东方人当中有一位公正的 执政者和一位正直的立法官,还应该让我看到一位按照自己的教导 行事的教长,以及一位用看待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妻子的丈夫。

假如有人想让我跳舞,听我击鼓吹笛,那么,他应该清我到新郎家去,而不应把我留在坟莹之间。

全玉其外

赛勒曼先生

他五十六岁,衣着华丽,身材苗条,蓄着两撒弯胡,皮鞋程亮,脚穿丝袜,抽着高级香烟。他的手光滑细腻,拄着一根漂亮手杖,把手是镀金的,且镶嵌着宝石。他常在大饭店进餐,那里是显贵名流光顾聚会之地。他外出游山玩水,坐的是两匹宝马拉的豪华篷车。

赛勒曼先生未从父亲那里继承到什么钱财,因其父一生贫困,没从先人那里继承到任何财产,虽先辈曾经过商。

赛勒曼先生很懒,厌恶工作,自感地位低下。一次,我们听他说:〃我的身体与性格不适于干活,只有那些性情冷漠、体躯粗壮的人才能劳作。〃

那么,赛勒曼先生究竟是怎样弄到钱财,又是哪位神仙将他手中黄土化为金银的呢?

那是镀银粪团的秘密之一,依兹拉伊曾向我们揭示过,我们将之告诉你们:

五年前,赛勒曼与富媒珐希玛结了婚。珐希玛的亡夫白图莱斯·努阿曼生前是位富商,在其同伴中间,以兢兢业业、忠诚坚韧而著称。珐希玛女上年已四十又五,而性情、爱好却似十六七岁的少女。现在,她染着头发,画眼描眉,浓妆艳抹。但是,午夜之前,她总也见不到赛勒曼;即使偶尔见面,她从他那里得到的,也只是冷酷的目光和暴烈的词语。因为赛勒曼终日忙于挥霍其妻前夫用辛勤汗水换来的钱财。

艾迪市先生

他是个二十七岁的青年人。他生着一副大鼻子,两只小眼睛;脸总是那样肮脏;双手沾染墨迹,指甲里积满污垢。他的衣边破破烂烂,衣角上落满油及咖啡污迹。所有这些丑陋外表,均非贫穷与饥道之象征,而是粗心大意的结果,原因是他心不在此,整日忙于思考精神大事、疑难问题及神学题目……我们听他引证文敏·君迪的话,说道:〃一心不可二用!那就是说,一个文学家不能同时操笔又讲卫生。〃

艾迪布先生健谈,说起话来便会忘掉一切。据我们所知,他曾在贝鲁特的一所学校里读过两年书,从一位名师学习修辞学、作诗及写信、作文。然而直到如今,他一点东西也没有发表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阿拉伯报业衰退,读者愚昧。

最近,艾迪布先生开始致力于古今哲学研究。他同时钦佩苏格拉底和尼采民他欣赏使徒奥古斯丁的言论,爱读法国两位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和卢梭的文章。一次,我们在婚礼晚会上见到他,人们围着他放歌纵酒顾他则以他那闻名的口才大谈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另一次,我们见他走在为一头面人物送葬的队伍当中,送殡者走在他的身旁,一个个低着头,面带忧伤神情;而他则以

艾迪布先生为何活着,在旧书故纸堆里打发日子的目的何在呢?为什么不弄来一头小毛驴,加入足智多谋、强而有益者的行列之中去呢?

那是镀银粪团的秘密之一,魔王曾向我们揭示过,我们将之告诉你们:

三年前,艾迪布作了一首歌颂穆特朗阁下的长诗,之乓在哈比卜赛勒旺家,当着穆特朗的面唱那首诗。唱完长诗,穆特朗把艾迪布叫过去,用手拍着他的肩膀,微笑着说:〃孩子,真主宽恕你。你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聪明的文学家!我为你这样的人感到自豪!毫无疑问,你将成为东方一位伟人。〃

自那时至今,艾迪布的父亲、叔伯和舅舅,无不望着他,得意洋洋地说:

〃穆特朗不是说过,你将成为~位东方伟人吗?!〃

法里德贝克

他年近四十,高个子,小脑袋。大嘴巴,前额窄而秃。他走路懒洋洋的,挺着厚实胸脯,伸着长长脖子;他的脚步具有一种特殊节奏,酷似骆驼背负驼轿瞩珊行进。他说起话来,声音洪亮,气势雄壮;假若不认识他,还以为是某位部长大人正向手下人发布关于奴隶事宜安排的命令呢。

法里德平时没有什么工作,只是扎扎人堆,历数家庭光荣史,宣扬自己的高贵血统。他喜欢谈论伟人及英雄的事迹,如拿破仑、安塔他有句格言:上帝创造了人,并将人分成不同阶层,有的当官,有的伺候人:其中的老百姓是自由的驴子,只有主人骑上,它才开始行走;其中的弱者只会握笔,强者才能舞剑。

究竟法里德贝克妄自尊大、目空一切、夸夸其谈、自鸣得意、趾高气扬的原因何在呢?

那是镀银粪团的秘密之一,天使曾向我们揭示过,我们将之讲给你们:

19世纪的头三分之一年代里,当白什尔·舍哈比国王带着一帮人走过黎巴嫩山谷时,曾路经法里德祖父曼苏尔居住的村子附近。那天,天气很热,太阳朝大地射来火辣辣的光箭,几乎将地上的一切烧焦。国王下马对大家说:〃大家来呀,我们在那棵冬青柳树荫下歇息一下吧!〃

曼苏尔得知此事,唤来四邻农夫,告诉他们说,国王就在他们的村子附近休息。农夫们带着无花果、葡萄、牛奶、醇酒和蜂蜜,跟着曼苏尔,向那棵树走去。来到国王休息的地方,曼苏尔走向前去,亲吻国王的衣角,然后宰了一只羊,并且高声喊道:

〃这就是我们的国王,是主的恩赐!〃

国王见曼苏尔如此慷慨,心中高兴异常,当即贱之衣抱一件,并说:

〃自现在开始,我特别任命你为该村长老,你村村民今年免纳钱粮。〃

那天夜里,国王走后,全体村民聚集在曼苏尔长老家中,异口同声称呼曼苏尔为头领,决心与之同呼吸共命运。

镀银粪团,金玉其外,但有数不清的秘密,每日每夜都有妖魔鬼怪向我们揭示,我们将在时代将我们送人蓝色晚霞里之前告诉你们。现在已是午夜,我们的眼帘已对熬夜感到厌倦,请允许我们安歇。

梦幻

夜阑人静,大地上万物都进入了梦乡。我下了床,走向大海,心想:〃大海是彻夜不寐的,醒着的大海会让一个失眠的灵魂得到慰藉。〃

我走到海滨时,雾露已从峰峦山巅上消退下来,笼罩着四处,好似灰色的纱巾蒙在妙龄少女俊秀的脸上。我站在那里,凝视着海浪峰涌,倾听着海涛轰鸣,思考着,是一种什么力量蕴藏在这大海后面,将它推动,那力量有时同风暴一起奔驰,与火山一道沸腾;有时又似百花喜笑颜开,同溪流合唱歌咏。

一会儿,我回眸一望,只见三个人影坐在附近的一块礁石上。雾似青纱,遮着他们,时隐时现。我缓步朝他们走去,仿佛他们身上有什么吸引力,使我身不由己地倾向于他们。

离他们只有几步远了,我停了下来,注视着他们,仿佛那地方有一种魔力,使我的意志凝固了,唤醒我灵魂中的幻想。

正当此时,三个影子中的一个站起身来,用一种似乎发自海底的深沉的声音说道:

〃生活没有爱情,就像一株没有花果的树;爱情没有美,好似没有芳香的花,没有种子的果……生活、爱情和美,这是绝对独立的,不能变更也无法分离的三位一体。〃说完,他坐了下来。

第二个影子站了起来,用一种仿佛海涛咆哮的声音说:

〃生活没有反叛,好似四季缺了春天;反叛而无真理,则像春天降临在干旱不毛的沙漠里……生活、反叛与真理,这是不可分离,也不能更变的三位一体。〃

随后,第三个影子挺身而起,用雷鸣般的声音说道:

〃生活没有自由,就像躯体没有灵魂;自由没有思想,则似飘零的游魂……生活、自由和思想,这是千秋万代永不会灭亡,绝不会消失的三位一体。〃

接着,三个影子站在一起,用惊天动地的声音齐声说道:〃爱情及其结晶,反叛与其成果,自由同其产物,这是生显示的现象,而主则是理智世界的良知。〃

当时,寂静中隐约能听到一些无形翅膀的轻轻拍击声,感到空中有些看不见的躯体在瑟瑟战栗。我闭上两眼,谛听着刚才听到的那些话语的回音。等我睁开两眼,再一瞧时,却只见大海上浓雾弥漫,我走近刚才那三个影子坐过的礁石,只见一条气柱蒸腾升上云霄。

一黑夜里

写在饥懂的日子里

黑夜里,我们相互呼唤。

黑夜里,死神的影子矗立在我们中间。我们呼救,我们呐喊。死神的翅膀将我们遮掩,死神的巨手把我们的灵魂推向深渊,死神极目凝视着遥远的曙光,犹如火炬一般。

死神在黑夜里行走。我们恐惧,我们哭泣,跟在死神背后,谁也不能停下脚步,谁也不敢不跟着死神朝前走。

死神在黑夜里行走,我们跟在后头。每当死神回头一望,我们当中便有千人倒在路旁。倒下的人长眠不醒;末倒下者,屈从死神的意志,继续走向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