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坦克战 冯·梅林津 [德国] >

第2章

坦克战 冯·梅林津 [德国]-第2章

小说: 坦克战 冯·梅林津 [德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提出这种要求,如果换一个时间和口气,是完全适当的。然而,在并吞捷克以后,随即提出移交但泽的要求,肯定会引起伦敦和巴黎方面的严重不安。一九四五年,我在战俘营的时候,原我国驻伦敦武官什维片堡将军对我说,希特勒确信,入侵波兰不会引起同西方大国的战争,他忽视本国武官关于英国会宣战的警告,而认为同俄国签定的互不侵犯条约会起决定作用。
  一九三九年八月的最后几天,第3军的长长纵队浩浩荡荡地穿过柏林的街道,开向波兰国境。我们每一个人都沉默不语,都在思索着这次德国挺而走险,究竟是吉是凶?不过,象一九一四年我十岁时看到的那种军队出征的欢乐气氛,是一点也没有了。不管是居民还是士兵,都没有任何热情、愉快的表现。但是,誓死执行自己天职的德国士兵却在向前开进了。
  第一章 波兰战局
  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四时四十五分,德军开始进攻波兰。地面部队开进以前,德国空军对波兰机场、铁路枢纽和动员中心进行了破坏性轰炸。进攻一开始,我们就掌握了全面的制空权,从而使波军的展开受到严重干扰。我机械化部队急速越过国境线,很快就突入波境纵深。
  我不想详述这一战局的经过,因为德军占有显著优势,研究战略战术的人对这次军事行动不会有特殊的兴趣。因此,我只想概括一下我们取胜的原因,并简要谈谈我个人在这一战局中的一些经验。
  波军的规模是可观的,从表面上看,似能说明波兰政府和报刊的自我吹嘘是有根据的,即当今的波兰已进入强国之列。计划上,波兰可调集三十师、十个预备师和十一个骑兵旅。但是,根据我的观察,由于德国空军的轰炸,波兰的动员能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甚至那些已经动员起来的部队,行动能力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且它们的补给系统也瘫痪了。波兰只有几百架新式飞机,高射炮也不多,这就使它的众多的武装部队不能发挥作用。加之地面部队火力不足和装备的陈旧,波兰陆军师实际只相当于德军的团级单位。波军没有多少坦克和装甲车,反坦克火炮的数量也很有限,象意大利一样,多数装备还都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品。他们的精锐部队无疑是骑兵旅。这些骑兵旅倒能奋勇作战,有时骑兵扬刀策马,直向我们的装甲部队冲击。然而,波兰人靠他们固有的骁勇,并不能弥补新式武器的不足和缺乏严格的战术训练这样一些缺陷。
  波军当局对一九三九年军队的状况是负有重大责任的。当然,军队武器和装备的好坏是会受经济因素的制约的,但军界没有充分看到火力对现代战术的影响,是不能辞其咎的。
  另外,在战略方面也存在一些缺陷。波兰人指望法国陆军和英国皇家空军在西线牢牢地牵制住德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即便如此,他们的防御计划也缺乏现实性。由于波军的各个兵种都处于劣势,加之边界地形造成大片地区无法设防,因此谨慎从事是理所当然的。波军统帅部本该来个大踏步的战略退却,以赢得时间,但他们却偏偏要用重兵控制波斯尼亚和波兰“走廊”,徒劳地把他们现有的全部军队展开在从立陶宛到喀尔巴阡山的八百英里正面上。他们甚至组建了专门的突击群准备进占东普鲁士。这样,波军统帅部就使他们的军队全面铺开,分散了兵力。
  德军刚好针对波军这样的部署使用了兵力。我们用了四十四个师和两千架飞机进攻波兰,只留下极少量的部队控制还未完工的“西部壁垒”。实际上,德军的全部突击力量都投到了波兰境内,确信可以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包克上将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编有第3和第4集团军。第4集团军在但泽(即格但斯克)和波兰“走廊”当面展开,第3集团军则配置在东普鲁士,以期直向华沙进军。第4集团军的任务是,夺取“走廊”与第3集团军会合,共同攻打波兰首都。
  伦斯德上将指挥的“南方”集团军群,编有第8、第10和第14集团军,配置在西里西亚和斯洛伐克,进攻的总方向也是华沙。这是对波军构成钳形攻势的第二支力量,其行动企图是将波军围堵在波斯尼亚地区,也就是围堵在维斯瓦河以西的整个波兰境内。两个集团军群之间仅由一些轻装的牵制部队联系。这些部队在波兹南当面展开,掩护通往柏林的要道。这种虚其中心,实其两翼的作法,是德国的传统战略,它来源于施里芬伯爵对汉尼拔在坎尼之战取胜经验的研究成果 ' 译者注:施里芬系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元帅,曾为德奥军制定军事战略计划,称施里芬计划。汉尼拔系公元前三世纪西班牙的迦太基军统帅,曾率军远征意大利,在坎尼战役中成功地大败罗马军。 ' 。
  德军有六装甲师和四个轻装师。每个装甲师编一个装甲旅和一个步兵旅。装甲旅编两个团,每团一百二十五辆坦克。步兵旅编两个步兵团和一个摩托车营。轻装师 ' 注:轻装师的编制没有实行多久。波兰战局后,轻装师改编成装甲师。 ' 编两个步兵团,每团编三个营和一个坦克中队。
  在波兰战局中,我们的装备远不理想。我们只有为数不多的、装有75毫米低速火炮的T…IV型坦克,还有一些装有不够理想的37毫米火炮 ' 注:这种火炮远不如英国发射二磅炮弹的火炮(40…42毫米)。 ' 的T…III型坦克。我装甲部队主要是只装有一挺重机枪的T…II型坦克。此外,装甲兵的战略和战术还处于试验阶段。所幸在“北方”集团军群中有古德里安将军指挥机械化部队。他通过战前的研究和实验,对坦克的能力以及与此同等重要的装甲师内步、坦、炮的协同问题,颇有些真知灼见。
  古德里安预见到,最终总要建立坦克集团军。在波兰战局中,他把“北方”集团军群中的两个装甲师和两个轻装师集中起来使用。他认为,如果装甲部队过分密切地与步兵集团军或步兵军纠缠在一起,它的主要优点——机动性,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但是,他的观点在“南方”集团军群可吃不开,那里的装甲部队是被分割配属给各个集团军和军的。
  波兰战局开始时,我在哈斯将军的第3军当情报参谋。第3军即柏林军,战前我一直在该军任职。该军隶属于第4集团军,编有第50和第208步兵师。军的任务是由波美拉尼亚向布隆堡以东维斯瓦河一线开进,切断控制波兰“走廊”的波军的退路。古德里安的第19军在我们的北翼进攻,取得了神速的成功,我当面之敌的抵抗很快就被粉碎了。在攻入波兰的开头几天,我们就捉了几百名俘虏,而我们自己的部队却损失甚微。
  这次行动对部队来说是很有价值的,我们的部队取得了实战经验,并领会到,真枪实弹的打仗跟平素的演习确有差别。还在战局刚刚开始时我就意识到,打起仗来,甚至一支训练有素的部队也会手忙脚乱。当时有一架低空飞行的飞机在军部上空盘旋,于是每个人顺手拿起一件武器就胡乱向飞机射击。一位空军联络军官赶忙跑来,制止这种胡乱放枪的行为,并大声对惊慌失措的部队说,这是德军的指挥机(一架老式的、但性能很好的“鹤”式飞机)。
  不一会儿,飞机着了陆,从飞机里走出来的是一位德国空军将军,他负责直接对我们提供空中支援。他对我们这种作法真是啼笑皆非。
  九月五日,军的前卫抵达布隆堡,我们没有预料到在这里会遇到激烈的抵抗。我随先头部队前进,部队都急于进城,以解救住在那里的大批德国人。但是,我们却遭到了波军后卫猛烈而顽强的抵抗,而且波军还有许多武装民众的支援。当我们冲进城里以后,发现居住在这里的我国数百同胞已惨遭波兰人屠杀,尸横街巷。
  与此同时,德军各集团军已在全线发起进攻。九月七日,“南方”集团军群占领了克拉科夫,并向吉尔斯和罗兹挺进,波兰“走廊”打通了,第3和第4集团军业已会合。第4集团军主力沿维斯瓦河右岸进军华沙。九月十一日,第3军转隶给第8集团军,并受命在维斯瓦河以西向库特诺前进。我奉命乘一架“鹤”式飞机前往位于罗兹附近的第8集团军指挥部,报告我们部队的情况,并受领任务。
  我们起飞时天气晴朗,先是在开进中的先头部队上空飞过,尔后飞越波兰境内的一片辽阔地带。向下面望去,道路上是密密麻麻的队伍和东逃的难民。过一会儿,我们已经看到第8集团军前卫。我历来对飞机抱有某种怀疑态度,所以,当我们飞越不知属于何方的地区时,飞机引擎开始发生故障,我并不感到意外。此时别无他法,只有迫降。当飞行员和我走出飞机时,看到离我们不远处有一群身着橄揽绿色军服的人,我们认定他们是波兰人。当我们刚要开枪,就听到有人用德语说,他们是“劳工武装”的先遣队,正在修桥补路。
  我向第8集团军司令官报告以后,参谋长费伯将军给我介绍了情况。他告诉我,第8集团军刚刚解救了在北翼出现的危急情况。在布祖拉河一线宽大正面上占领阵地的步兵第30师,遭到了由波斯尼亚向华沙退却的优势波兰部队的攻击。这股波军有四个步兵师和两个骑兵旅,还得到聚集在华沙以西的一些波兰军队的支援。为避免使部队招致严重损失,第8集团军不得不停止向华沙进军,以援救第30师。波军的进攻被粉碎了,现在该轮到第8集团军进攻了。他们强渡布祖拉河后,将一股兵力雄厚的波军围歼在库特诺地域。第3军则负责封闭西部的缺口。
  在这一个星期当中,我们紧缩了对库特诺的合围圈,并粉碎了被围波军拼死突围的企图。这一情况在许多方面颇象一九一四年在坦能堡围困俄军的情况。九月十九日,波军十九个师和三个骑兵旅的残部,约十万人,向第8集团军投降。
  这一天,波兰战局实际上已告结束。古德里安的坦克军远离“北方”集团军群的步兵兵团,迅猛前进,强渡了那累夫河,于九月十四日突破了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的筑垒地域。九月十七日,古德里安与“南方”集团军群的前卫装甲部队在布格河畔的伏洛达瓦会师。至此,我军的钳形攻势已经形成,包围了几乎是全部的波军。一些据点还有待清除,华沙守军一直顽抗到九月二十七日。
  根据八月二十六日在莫斯科签定的协议,俄军于九月十七日开进波兰,我军则放弃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和列姆堡,并退到商定的边境线。虽然我们在波兰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我们许多人对于俄军这样大举向西扩张都很担心。
  第二章 征服法国
  在西线计划色当崩溃在洛林结论
  在西线
  波兰战局还没有结束,第3军就调到了西线。十月初,我们来到了特里尔以北地区。我的一个弟弟当时在萨尔布吕肯附近的一个预备师当排长(和平时期他是林业部的高级官员),我顺便去看望他。这使我有幸亲眼看到了著名的“西部壁垒”,也就是所谓的“齐格菲”防线。
  我很快就明白了,波兰战局是怎样一个赌局,我们的最高当局是冒了何等的风险。驻守“西部壁垒”的二级部队装备很差,而且训练也不行。整个防御阵地远远不像我们宣传机构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