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网络杂集电子书 > 李立三之谜 >

第10章

李立三之谜-第10章

小说: 李立三之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 列位!光是流泪是不中用的。我们应该积极地起来奋斗;积极起来把“私有财产”这种制度推翻,我们才有出头之日,所以我们呵!    

  (唱) 合起来,打得他,花落水流。    

  (白) 列位!我们把万恶的吃人制度推翻了,我们才有好的日子过。    

  (唱) 那时节,才算是,河山锦绣,才真有平等自由。    

  冬冬镗!冬冬镗!尺当尺当镗!    

 


第一部分发动和领导安源大罢工(3) 

  1963年李立三在接见来访者时曾回忆说:“每次上课,都宣传一点马列主义知识,主要讲世界上的财富都是我们工人阶级创造的。我还编写过一首歌词(旧谱新词),在工人中相当流行,歌词的意思是:社会上的衣食住都是我们工人创造的。”    

  李立三自编的这首歌是《工农联盟歌》,歌词是:    

  我们工农创造世界人类衣食住,    

  不做工的资产阶级反把我们欺。    

  起来!起来!    

  齐心努力巩固我团体。    

  努力奋斗,    

  最后胜利定是工农的。    

  这是安源老工人多年来一直哼唱的一曲历史战歌。1923年以后,广泛流传到湖南、湖北等地,又以《最后胜利定是我们的》、《工农兵歌》等为名,在工农群众和红军战士中广为传唱。    

  根据中共一大的精神,学校成立了校务委员会,成员除李立三外,还有朱少连、李涤生、周镜泉、熊景铭、杨万乔等人,集体领导和管理校务,青年团员均参加了委员会的工作。    

  不久,劳动组合书记部派蔡增准(后来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叛变)到安源协助李立三工作,负责平民小学的教务,李立三专管工人补习学校的工作。学校还开辟一间阅报室,备有一些日报和工人刊物——《工人周刊》、《劳动周报》等,供工友自由阅览。    

  三、中共第一个产业工人支部的创建与工人俱乐部的诞生    

  经过思想教育和工作实际考察,李立三先后吸收了李涤生、周镜泉、朱少连、朱锦堂等6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22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产业工人中的第一个支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成立,由李立三担任支部书记,隶属于中共湖南支部。党支部的成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同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初步实现。    

  1922年5月底,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中共安源支部隶属于湘区委员会。    

  根据中共二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从1922年8月起,中共安源路矿支部改名为中共安源地方支部,有党员10多人,书记仍是李立三。    

  1922年9月安源大罢工胜利后,党员人数迅速增加到30多人。根据党章规定,1922年底或1923年初,中共安源地方支部选举产生了执行委员会,简称“地委”,书记仍是李立三,直至1923年4月下旬李立三被调往武汉,由朱少连接任为止。    

  安源有了党组织,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于是李立三着手开始组织安源工人俱乐部。他经常用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一把筷子难以折断的生动比喻,向工人们说明组织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工友们因此而“觉悟者甚多,且辗转传播,来与李等谈话者日众,最后乃共同集议组织俱乐部” 。    

  1922年3月16日,召开了工人俱乐部第一次筹备会议,推选5名筹备委员,李立三为筹备主任,决定加紧发展部员。    

  4月1日,又举行第二次筹备会议,专门讨论了俱乐部报县公署立案的呈文。李立三起草的呈文,把“联络感情、涵养德性、团结互助、共谋幸福”作为俱乐部的宗旨,以便争取合法地位。由李立三、朱少连、蒋先云等10人联名呈报,请县公署批准和保护。由于这个宗旨符合当局的要求,很快得到县知事的批准和公布。有官厅的保护,加上发起人之宣传,部员很快发展到300余人。于是,筹备成立俱乐部的工作迁入牛角坡52号办公。    

  这时,李立三去长沙向中共湖南支部报告工作。毛泽东即召集党的会议进行讨论,认为安源成立工人俱乐部的条件已经成熟,决定由李立三主持尽快成立。    

  4月16日,工人俱乐部召开第三次筹备会议,正式成立工人俱乐部,会议选举李立三为主任,朱少连为副主任,并选出评议员和干事数人,组成俱乐部的领导机构,下设宣传股、游艺股、互济股和工人监察队(后改为工人纠察队)等办事机构,制定了俱乐部总章和部员公约。    

  1922年5月1日,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次在中共安源路矿支部领导下召开了工人俱乐部成立大会。会场的头门横匾为“五一纪念”4个字,二门为“俱乐部诞生”5个字。当天下午1时,俱乐部人员三四百人到会。先由筹备大会主任报告筹备经过,并公布正式职员,然后由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宣读总章和部员公约,请部员正式通过,再由部员自由演说,鼓掌如雷,声震屋瓦。闭会休息10分钟后即举行游行活动。出发时已3点多钟,大雨如注,部员并不因此退缩,缓步雨林中,毫无拥乱。沿途,李立三带头高呼:“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劳工万岁! ”“工人俱乐部万岁! ”“打倒军阀! ”“共产党万岁! ”等口号,并散发传单千余份,走遍了安源的街道。返回时已近6时,各部员衣服虽已尽湿,但大家精神焕发,情绪十分高昂。    

  李立三后又登台讲演,他说:“今天是我们劳动人民的节日!我们这次的游行很成功。现在宣布一件大事,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成立了。要知道,职员是金边饭碗,我们是泥巴饭碗。职员的金边饭碗找不到,我们泥巴饭碗打烂了到处可以找。所以我们不怕丢掉这只饭碗!(只要)团结起来,我们一定会胜利”!群众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劳工万岁”、“俱乐部万岁”的口号声,始才散会。    

  当晚,还演出新剧及多种游艺娱乐活动,以此向社会宣告俱乐部成立了。    

  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的成立,在国内产生极大影响,许多报刊都报道了这一消息,中共中央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也讲到“长沙方面,已组织萍乡路矿工人俱乐部”。    

  同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举行,安源工人俱乐部派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大会作为中国共产党引导工人阶级走向全国团结的第一个重要步骤,获得了极大成功。    

 


第一部分发动和领导安源大罢工(4) 

  四、进入中共湘区区委领导层    

  俱乐部成立后,为吸引更多工人入部,李立三想到西欧工运的经验,并根据党的二大附加决议案中“工人消费合作是工人利益自卫的组织,共产党应该注意活动此种组织”的意见,提议创办工人消费合作社,使加入俱乐部的工人都能买到较便宜的生活用品。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筹划,俱乐部从长沙文化书社等处筹得股本一百元,组建工人消费合作社,由李立三兼任经理(不久请易礼容任经理,以后还有毛泽民曾接任此职)。    

  图04:1923年,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成立/图为合作社旧址    

  7月,工人消费合作社在牛角坡工人俱乐部的前屋开张营业。合作社除经营油、盐、米、茶及其他日用品外,还兼营银元与铜元的兑换。尤其是银元与铜元的兑换业务,是当时工人最为紧迫的事情,过去工人们每发了工资,需要用手中的银元兑换成零花用的铜元时,那些奸商们便从中盘剥,趁机压低银元价抬高铜元价;而需要借钱生活时,奸商们又故意提高银元价,工人们借得较少的铜元,到发工资时又折合银元去还债,使工人们吃了很大的亏。而消费合作社的兑换,公平合理,任何时候都按市场上合理的固定牌价兑换,这使得入部的工人得到了具体的物质利益,深受工人的欢迎。这样一来,许多工人看到俱乐部比洪帮、同乡会等不知要好多少倍,便纷纷加入,俱乐部也得以迅速扩大。    

  1940年,李立三在《自述》曾写道:“1922年1月,湖南军阀赵恒惕杀害了黄爱、庞人铨和长沙纱厂工人后,毛泽东同志被迫转入地下,我去乡下找他,并遵照他的指示发动了一场反对血腥屠杀工人的抗议活动。尔后,经常在安源和长沙走动,着手组织长沙的工会运动。”    

  1961年5月31日,李立三在接见安源纪念馆工作人员在谈安源罢工史时,又讲道:“1922年4、5月间,我曾离开安源在长沙搞了一个通俗图书馆,后来成为长沙工人俱乐部,实际是在长沙搞工人运动。”    

  由于李立三同时在安源和长沙领导工人运动,所以1922年5月底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时,李立三与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一同被选为委员,毛泽东担任书记,当时共有30多名党员。    

  同年6月17日,李立三在长沙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召开的会议。会议遵照青年团中央第一号通告精神进行改组,表决通过了长沙青年团执行委员会12条细则。在选举时,李立三与毛泽东、罗君强三人被选为执行委员,毛泽东任书记、李立三任组织部主任、罗君强任宣传部主任。    

  6月20日,毛泽东致信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施复亮,汇报了这次改组、选举的结果,同时讲到“萍乡、醴陵两地方团和各县小分团正在组织。拟九月内召集各地方团代表会议。”    

  同年8月,由省学联发起成立湖南各公团联合会,由李隆郅(即李立三)、易礼容、刘少奇、夏明翰、李六如、陈子博等任干事。这是中共湘区委员会团结各阶层人民,向军阀赵恒惕政府进行合法斗争的统一战线组织。    

  五、大罢工在酝酿    

  工人俱乐部成立以来,给工人群众带来的切身好处日益显露出来,越来越受到广大工友的欢迎和拥护。1922年7月,在汉阳铁工厂工人罢工胜利消息的鼓舞下,李立三向工友明确宣布:“俱乐部之宗旨为:保护工人的利益,减除工人的压迫与痛苦。”同时组织党团员到各工作处日夜宣传鼓动,工人听者日众一日,加入俱乐部者日以数十人计。    

  路矿当局最初对俱乐部不甚注意,此时,乃渐觉俱乐部实含有几许其他作用,因之惧怕不安而思加以消灭之。但一开始还不敢径行压迫,直接加以封闭,而是采取笼络手段,假意敷衍。    

  8月初,俱乐部主任李立三奉命去长沙帮助泥木工人组织工会。1922年8月10日,长沙《大公报》发表了李立三写的文章:《我要替土木工人说几句公道话》,向长沙县知事周赢干提出了质问。中共湘区区委派党员蒋先云到安源代替李立三主持工人补习学校并协助办理工人俱乐部部务。俱乐部暂由朱少连、蒋先云、蔡增准几人主事。    

  此时,矿上的副矿长舒楚生趁李立三离开安源之机,亲至俱乐部探听情形。一方面对蒋、蔡等人进行恐吓,一面又以津贴俱乐部经费、拨给俱乐部房屋进行拉拢,借保无事。蒋、蔡等未为所诱,反借机向工人大力宣传:“舒矿长都到了俱乐部,矿长都不敢轻视俱乐部,可见俱乐部是正当的机关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