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工作中的七美德和七宗罪 - 林尚达 >

第13章

工作中的七美德和七宗罪 - 林尚达-第13章

小说: 工作中的七美德和七宗罪 - 林尚达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过持续的、长期的努力,能够为最终消灭自私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道德方面来讲,要超越自私,就应该从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协调一致地加强道德教育,对自私行为进行及时而有效的抑制。    
    要超越自私,不仅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而且更主要的是主体自身要努力走出公私矛盾的困惑,超脱人我矛盾的困惑,努力战胜私我、完善自我。    
    2人类的本性是互助    
    人类是高智商的动物,其生存和进化能力之所以高于自然界中的其他动物,是因为人类懂得群体的重要性,深知合作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这也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根本特性,又是人之所以结成群体、社会,并使个人在群体、社会中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人类的本性是互助的精神与行为,而不是自私!    
    动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可以不顾其他动物的死活。在动物界,弱肉强食是一种普遍的自然法则。自私是动物的本能。像动物一样自私,人就只能永远停留在动物意识的水平上,也就无法从动物中分离出来。    
    人类意识首先是一种群体互助意识。在同自然的斗争中,任何个体离开群体就无法生存,没有群体的权益也就没有个体的权益。只有团结互助的群体意识,才能把个体的力量凝聚起来,而自私意识则必然使个体迅速走向死亡。人之所以超越其他动物而成为万物之灵,是靠理智之光发现了自私对于人的破坏性和互助对于人的建设性,自觉地选择互助而摒弃自私。    
    现代社会强调强强联合,现代企业强调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就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人类已经深切认识到自私的危害性。员工依赖于企业和团队而存在,如果把工作的一切行为都建立在自身的利益之上,甚至不惜牺牲集体的利益,最终必然害人害己。因为任何个体的利益都是通过团队的成绩而得以体现,如果团队因个人而蒙受损失,员工利益将无法得到保障。正如一句俗语所说的那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员工首先是有道德的员工,而自私则是道德的缺失。自觉的互助是人类的基本道德。在动物那里,特别是在同一种动物那里,也不难见到互助的现象,但那是基于本能的互助。在人类社会,互助是自觉的。自觉的互助,是基于理性的互助,是对互助的社会作用与品格力量的理性确证,是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为目的的互助。    
    同时,自私也是人际关系的一大障碍。    
    人际关系中的自私心理,既是阻碍人与人沟通和理解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的一大障碍。怀有这种消极心理的人,持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价值导向,事事从私欲出发,为满足自私心理,甚至可能达到不择手段的地步。在他们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或相互利用关系。    
    自私这一卑劣的品质,无疑会使个人陷入“孤家寡人”的境地,也会给社会风气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正如高尔基所言:“它就像无底的袋子,要吞下生活中的所有财富。”    
    自私,不仅损害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而且最终也使得自身遭受应有的报应和惩罚。因此,为了社会、团体和他人的利益,为了更好地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每一位员工必须坚决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品质。


工作中的七宗罪 上自私是人生的障碍(1)

    一个人无论多么能干,多么聪明,多么努力,若不能与人合作,事业上绝不会有大成就,也无法享受工作的乐趣。通往成功的大道是用合作关系铺设而成的。自私的人一心为自己设想,不惜把自己的利益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终将受到众人的鄙视。    
    圆满的合作关系是相互的,如果你丝毫不肯让步,便不能期望别人与你合作,相反的,你也不可能老是扮演让步的角色,任由别人的私心得逞。    
    1天堂的故事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人和上帝讨论天堂和地狱的问题。    
    上帝对他说:“来吧!我让你看看什么是地狱。”他们走进一个房间。一群人围着一大锅肉汤,但每个人看上去一脸饿相,瘦骨伶仃。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只可以够到锅里的汤勺,但汤勺的柄比他们的手臂还长,自己没法把汤送进嘴里,有肉汤喝不到肚子,只能望“汤”兴叹,无可奈何。    
    “来吧!我再让你看看天堂。”上帝把这个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里的一切和刚才那个房间没什么不同,一锅汤、一群人、一样的长柄汤勺,但大家都很强壮,正在快乐地歌唱着幸福。    
    “为什么?”这个人不解地问,“为什么地狱的人喝不到肉汤,而天堂的人却能喝到?”上帝微笑着说:“很简单,在这儿,他们都会喂别人。”    
    故事并不复杂,但却蕴涵着深刻的社会哲理和强烈的警示意义。    
    同样的一群人,同样的一锅汤,同样的长柄勺,带来的却是两种不同的结局。为什么一些人把它变成了天堂,而另一些人却把它变成了地狱?    
    道理很简单,关键在于你是选择互助还是独霸利益。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我们应该能够看出自私的危害了。    
    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里,单凭个人的力量打天下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学会合作”,而合作恰好是治疗自私的灵丹妙药。    
    人生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善于与他人合作。自私的人往往对他人漠不关心,他们只在意他们的“一亩三分地”,只管攫取,从不奉献。    
    靠牺牲别人来换取事业上的胜利,是一种极度自私的行为,这种行为所产生的结果通常事与愿违。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安全感,容易轻侮别人,或有zhuanzhi狂妄的倾向。最常见的后果是,这些人最终会被大家孤立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独夫”。    
    互助的精神首先来自人类自身的坦诚品质,只有心地无私的人才有可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并且取得众人的拥戴。    
    2都是自私惹的祸    
    公司老板在挑选员工时,也常把是否具有互助精神作为一个重要的审核标准。理由很明显:没有团体协作精神的人不但很难干出像样的成绩,而且会危害公司和大家的利益。    
    《中国青年报》上曾经登出过一篇关于职场的故事,周仕兴先生用他细腻的笔触描述了一个求职者参与应聘竞争失败的经历:    
    在经过一轮复一轮的重重筛选后,我们5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应聘者终于从数百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进入最后一轮面试的佼佼者。    
    我们这5个人,彼此各有所长,势均力敌,谁都有可能被聘用,同时谁也都有可能被淘汰。正因为这样,最后一轮的角逐更加具有悬念,更加激烈。    
    我虽然身居众高手当中,但心中感觉相对还是比较踏实的。因为凭我在初试、复试、又复试、再复试中过关斩将那股所向披靡的势头,我想我成功获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胜利的自信和成功的愉悦提前写在了我的脸上。    
    按照公司的规定,我们要在面试那天早上9时准时到达面试现场。我们5个不仅没有人迟到,还都不约而同地提前半个多小时就赶到了。    
    距面试开始时间还早,为了打破尴尬的僵局,我们勉强地聚在一起闲聊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些随时会威胁自己命运的对手,我们在交谈中彼此都显得比较矜持和保守,甚至夹着丝丝的冷漠和虚伪……    
    忽然,有一个青年男子也急急忙忙地赶来了。他的到来成了我们转移这毫无内容的话题的大好借口。我们纳闷地看着他,因为在前几轮面试中我们不曾见过他。    
    他似乎感到有些尴尬,然后就主动迎上前开口自我介绍说,他也是前来参加面试的,只是由于太过于粗心,忘记带钢笔了。他问我们几个是否有笔,想借来填写个人简历表。    
    我们面面相觑。我想,本来竞争就够激烈的了,半路还要杀出一个“程咬金”,岂不是会使竞争更加激烈吗?要是咱们不借笔给他,那不就减少了一个竞争对手,从而加大了成功的可能?我们几个像有心灵感应似的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终于没有人出声,尽管我们身上都带着多余的钢笔。


工作中的七宗罪 上自私是人生的障碍(2)

    稍后,他看到我的口袋里夹了一支钢笔,眼前立刻掠过一丝惊喜:“先生,可以借给我用用吗?”我被他问得手足无措,慌里慌张地说:“哦……我的笔……坏了!”    
    这时,我们5人当中有一个沉默寡言的“眼镜”走了过来,递过一支钢笔给他,并礼貌地说:“对不起,刚才我的笔没墨水了。我掺了点自来水,还勉强可以写,不过字迹可能会淡一些。”    
    他接过笔,感激地握了握“眼镜”的手。我们4个则轮番用各自的白眼瞟了瞟“眼镜”,不同的眼神传递着相同的意思——埋怨、责怪,甚至愤怒。因为他又给我们增加了竞争对手。    
    一转眼,规定的面试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了,面试室却仍旧丝毫不见动静。我们终于有些按捺不住了,就找到有关负责人询问情况。谁料里面走出来的却是那个似曾相识的面孔:“结果已经见分晓,这位先生被聘用了。”他搭着“眼镜”的肩膀微笑着向我们做了一个鬼脸。    
    接着,他又不无遗憾地补上几句:“本来,你们能过五关斩六将来到这儿,非常难能可贵。作为一家追求上进的公司,我们不愿意失去任何一个人才。但是很遗憾,是你们的私心使自己失去了机会啊!”    
    在职场竞争中战胜对手是每个求职者的愿望,但是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之上,因为老板绝不希望一个自私自利、没有同情心的人成为他的下属。    
    工作中的失败者,他们抱着“我赢你输”的态度,最后往往演变成“谁也别想赢”的态度。而真正的胜利者则持着“大家一起赢”的态度:“如果我帮助你获胜,那么我也就胜利了。”    
    这正是和衷共济的艺术本质。    
    3令人感动的力量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着海边走,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上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