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婉约词 >

第17章

婉约词-第17章

小说: 婉约词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咏物曲曲传出自己的心声,手法极为高妙。

    【集评】

    黄蓼园《蓼园词选》:末四句是花是人,婉曲缠绵,耐人寻味不尽。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词极写其特立独行之概。以上阕“孤眠”之“孤”
字,下阕“幽独”之“独”字,表明本意。“新浴”及“扇手”,其身之洁白,焉能与
浪蕊浮花为伍,犹屈原不能以皓皓之白,入汶汶之世也。下阕“芳心千重似束”句及
“秋风”句言已深闭退藏,而人犹不恕,极言其忧谗畏讥之意。对花真赏,知有何人,
惟有沾襟之粉泪耳。
    沈雄《古今词话》曾记载:苏轼任职杭州时,曾在西湖宴会。群妓毕集,而秀兰迟
到,一府僚为此发怒。东坡即席写《贺新郎》为秀兰解围。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东坡此词,冠绝古今,托意高远,宁为一妓而发耶!
    《唐宋词鉴赏集》:词人写作受到生活现象的触发,或从现实中摄取某些现象,这
是可能的,但决不是生活的简单记录。把一首词的内容完全坐实到一个官场的风流故事
上,刻板地句句索隐,这显然是附会之谈,不足凭信。
    薛砺若《宋词通论》: 此词写来极纡回缠绵,一往情深。丽而不艳,工而能曲,
毫无刻画斧斫之痕。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不必为官妓秀兰而作,写情景俱高妙。
    写花写人,是二实一。
    阮郎归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①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
    玉盆②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释】

    ①蕙风:夏季的东南风。
    ②玉盆:指荷叶。

    【评解】

    高柳新蝉,薰风微雨,池荷榴花,琼珠清泉,交织成一幅初夏的美丽图景;抚琴、
下棋、昼眠、嬉水,传达出人物风雅优闲的生活情趣。歇拍二句,写弄水叶面,琼珠碎
而复圆,更觉清新可爱。

    【集评】

    沈雄《古今词话》:观者叹服其八句状八景。音律一同,殊不散乱,入争宝之。刻
之琬琰,挂于堂室间也。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写闺情而不着妍辞,不作情语,自有一种闲雅之趣。

浣溪沙 春情
    道字娇讹苦未成①,未应春阁梦多情,朝来何事绿鬟②倾。 彩索③身轻长趁燕④,
红窗睡重不闻莺。困人天气近清明。

    【注释】

    ①“道字”句:吐字不清,苦于言不成句。
    ②绿鬟:古代少女发式。 绿:黑色。
    ③彩索:彩色的秋千绳索。
    ④趁燕:追赶空中的飞燕。这里形容秋千上的少女身轻似燕。

    【评解】

    此词描写春闺少女的“慵困”情态。作者围绕“春困”这一侧面,着意描写少女娇
慵的神情意态。构思新颖,不落陈套。全词轻柔细腻,情致缠绵,清丽谐婉,多彩多姿,
为苏轼婉约词的佳作之一。

    【集评】

    贺裳《皱水轩词筌》:“彩索”两句,“如此风调,令十七八女郎歌之,岂在‘晓
风残月’之下”。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
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①忽还乡,小轩窗②,正梳妆,相顾③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①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
    ②小轩窗:意指小房的窗下。
    ③顾:看。

    【评解】

    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上片写诗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诗人对亡妻执着不舍
的深情。全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既写了王弗,又写了诗人自己。词中采用白描手法,
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这首词思致委
婉,境界层出,情调凄凉哀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集评】

    张燕瑾《唐宋词选析》:晁无咎曾经说苏轼之词“短于情”,由这首《江城子》来
看,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陈后山曰:“风韵如东坡,而谓不及于情,可乎?”
    艾治平《宋词名篇赏析》:从这首词看,苏轼追求的似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情趣,是
能够互通衷曲的人生知己,因此他虽写的只是个人生活范围的感伤,却不粘不滞,冰清
玉洁,在悼亡词中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
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也。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本词通篇采用白描手法,娓娓诉说自己的心情和梦境,抒
发自己对亡妻的深情。情真意切,全不见雕琢痕迹;语言朴素,寓意却十分深刻。

浣溪沙
    万顷风涛不记苏①,雪晴②江上麦千车。但令人饱我愁无。 翠袖倚风萦柳絮,绛
唇得酒烂樱珠。尊前呵手镊霜须③。

    【注释】

    ①苏:即江苏苏州市。这里指自己在苏州的田地被风潮扫荡但却并不介意。
    ②“雪晴”两句:想象黄州一带由于大雪而明年将获得“麦千车”的大丰收,而
“人饱”将使“我愁”消除。
    ③镊(niè):拔除。 霜须:白须。

    【评解】

    苏轼被贬到黄州,适逢天降大雪。本词即为此所作,表示对“雪兆丰年”的欣喜。
这首词以乐景写忧思,以艳丽衬愁情,手法奇特巧妙。全词境界鲜明,情思深婉,收到
了言在此而意在彼、言有穷而情无尽的艺术效果。

    【集评】

    《唐宋词鉴赏集》:这首小词,抒发了关心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表现了内心深
处的忧虑。从艺术感受来看,上阕比较显露,下阕更为深婉,而上阕的情思抒发,似乎
在为下阕的无声形象作提示。这样,上下两阕的重点,就自然地都落在最末一句上,彼
此呼应,互为表里。
    《唐宋词选注》:词中表示出“雪兆丰年”的欣喜,“但令人饱我愁无”,是与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一胸怀。
    说明恶劣的处境并没有使他悲观绝望。

西江月 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①,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②幺凤③。 素面常
嫌粉涴④,洗妆不退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⑤梨花同梦。

    【注释】

    ①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②倒挂绿毛:似鹦鹉而小的珍禽。
    ③幺风:鸟名,即桐花凤。
    ④涴: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评解】

    此词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
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

    【集评】

    杨慎《词品》: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冷斋夜话》谓东坡在惠州作《梅花》时,时侍儿
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①
    刘倩叔游南山②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③渐漫漫。 雪沫乳
花浮午盏,蓼茸④蒿笋试春盘⑤。人生有味是清欢。

    【注释】

    ①泗州:安徽泗县。
    ②南山:在泗州附近,淮河南岸。
    ③洛:安徽洛河。
    ④蓼茸:蓼菜嫩芽。
    ⑤试春盘:旧俗立春日馈赠亲友,以蔬菜水果、糕饼等装盘,谓“春盘”。因时近
立春,故此云“试”。

    【评解】

    这是一首记游小词。上片写山行俯瞰所见,其人在山中,自不待言。下片言午餐,
雪沫乳花,蓼茸蒿笋,山野风味盎然。

减字木兰花
    二月十五夜,与赵德麟小酌聚星堂
    春亭月午,摇荡香醪①光欲舞。步转回廊,半落梅花婉婉②香。 轻烟薄雾,怎是
少年行乐处。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

    【注释】

    ①香醪:美酒佳酿②婉婉:形容香味醇清和美。

    【评解】

    皓月当空,与友人小酌堂前,梅香阵阵,月色溶溶,如此春宵,确是少年行乐的佳
境;不象秋光那样,只照着断肠的离人。词的意境宛如一杯醇酒,饮之令人欲醉。据
《后山诗话》载,苏公居颍,春夜对月。王夫人云春月可喜,秋月使人生愁。公谓此意
前未及,遂作此词云。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①同赋
    凤凰山②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
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③。欲
待④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释】

    ①张先: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②凤凰山:在杭州南。
    ③湘灵: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④“欲待”三句:用钱起《省试赋湘灵鼓瑟》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句。

    【评解】

    据《墨庄漫录》载:东坡在杭州,一日游西湖,见湖心有一彩舟渐近,中有一女风
韵娴雅,方鼓筝,二客竞目送之。
    一曲未终,人翩然不见。公因作此长短句戏之。全词上片写景,下片写人。情景交
融,和婉轻倩,曲折含蓄,情韵无限。

少年游 润州作
    去年相送,余杭门①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
②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注释】

    ①余杭门:宋代杭州城北三座城门之一。
    ②“对酒”句:写月下独饮。

    【评解】

    这是一首托为思妇怀念远人的词。作者于熙宁六年冬,自杭州至镇江,到次年春尚
迟留未归,有感而写此词。上片说去年离家是在飞雪似杨花的冬天,现在已是杨花似雪
的暮春,尚无返回的消息。巧妙地把眼前的杨花与去年的雪花联系起来。下片写对酒邀
月,明月却偏照着画梁双燕,衬托作者久居客地的孤寂凄凉。

    【集评】

    王元诰《苏诗总案》:甲寅四月,有感雪中行役作。公以去年十一月发临平(今杭
州市东北),及是春尽,犹行役未归,故托为此词。
    胡云翼《宋词选》:“恰似姮娥怜双燕”三句,是以月里嫦娥的怜爱双燕,反衬自
己无人怜惜的孤寂。


    秦 观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①。暂停征棹,聊共引②离尊。多少蓬莱旧事
③,空回首、烟霭④纷纷。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 消魂⑤,当此际,香囊
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⑥。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作者简介】

    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属江苏)人。宋神宗元丰八年进士。文才
为苏轼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