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名著电子书 > 牛天赐传 >

第3章

牛天赐传-第3章

小说: 牛天赐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唵?姓纪啊。”大扁嘴要顺着腮滑下去,乐呢。
  太太更高兴了,纪妈是初次作事。训练人是一种施展能力而且不无趣味的工作。太太开始计划着怎样训练奶妈。“家里都有什么人呀?”
  “唵?”
  “不必说这个唵!”
  “有老的,有当家的,有小叔,有一个两月的娃子,没饭吃!”纪妈的鼻子抽了抽。
  “给他吃吃看。”牛太太很替奶妈难过,可是天赐总得有奶吃,人是不能慈善得过火的。
  天赐的小嘴开始运动,太太乐了。天赐有了奶吃,纪妈的娃子没了奶吃,合着是正合适。况且乡下的娃子是容易对付的。“哪村的?”
  “唵?”
  “说太太,不要这个唵!”
  “十六里铺的。”
  “哪个十六里铺?”
  “黄家镇这边。”
  “乡——”太太把个“亲”字吞了下去。不能和奶妈认乡亲。可是心里非常的喜欢。就是得清一色,打算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一理。“我说,”太太一边叫,一边找了牛老者去,“我说,你打那里找来的奶妈呀?”太太不放心:假若老伴儿特意找来她的乡亲,即使是出于有意讨好,也足见他心里有个数儿。
  “怎么啦?”老头儿不晓得出了什么毛病。“周掌柜给找的。”
  “啊,没什么。”太太想着别的话:“我给他起了个名字,天赐;小名福官,天官赐福。”
  “天官赐福?很好!”
  天赐大概是有点福气,什么都是歪打正着吗。 
  
三 子孙万代
  牛老太太的黄净子脸上露出点红,不少的灰发对小髻宣告了独立,四下里搭落着。一对陷进点去的眼发出没尽被控制住的得意的光,两只小脚故意的稳慢而不由的很忙叨。她得住了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英雄而得不到相当的机会,象千里马老拴在槽前。她预备天赐的三天呢,这与其说是为天赐,还不如说是为她自己;办三天不办,天赐一点也不在意,反正他有了纪妈那两口袋奶,还有什么可虑的呢。牛老太太得露一手。多少年了,老没个事儿办,这个机会不能轻易放过。
  带领着老刘妈,四虎子,和牛老者,她摆开了阵式。牛老者不反对,可是没想到事情会这么复杂。他以为办三天不过是请上几家亲友,叫厨子作上几桌鱼肉多而吃完非睡觉不可的菜而已。太太告诉他的事,他简直莫名其妙。事多去了,拿叫厨子这一项说,就够写一本书的。几件小烧,几个饭菜,几件冷晕,几道点心,几个大件,哎哟,太太好象是要开饭馆子。菜定好,登时就是怎样赁桌椅,而桌椅上还要铺垫呢,而铺垫也有种种呢。牛老者作了一辈子生意了,没有一项生意象办三天这么复杂的。他的脑子仿要肿起来,直嗡嗡的响;只能照计而行,太太说什么是什么吧。太太有嘴,他有腿,跑吧。跑得太累了,他会找个地方睡会儿去,省得回到家中又被派出来。太太手下的几员大将,数他不中用。
  老刘妈,别看快七十了,是非常的努力。一夜的工夫把桌子的铜件全擦得象电镀的,椅垫子全换了新套。她的脚太吃力,可是有摔几个跟头也不灰心的坚决。她的眼虽都睁着,可是左边那只和瞎了一样,只管流泪,不负其他一切的责任。但这不成问题,左眼不中用,右眼便加倍的努力:歪着头,用右眼钉着东西,擦,洗,缝,补,嘴还唧唧的出声,颇象小鸡歪头出神的样子,可是没闲着。她不能闲着。她得捧姑奶奶一场。
  刘妈打内,四虎子打外,这小子的腿好似是机器。从一方面说,牛太太对他很失望。他从十二岁便在牛宅,太太本想把他训练成个理想的仆人。四虎子干脆不受训练。二十岁了,还是用嘴呼吸气,鼻子只管流清汤。说话永远和打架一样,没有一句和气的。眉头子拧着,冬夏常青的脑门上出着汗。在另一方面讲,牛太太不能免他的职。他是她的亲戚,况且他忠实。办事不漂亮,可是不惜力呢;为买一斤白糖,他能来回跑六趟。这虽然费点工夫,可是跑得是他的腿,太太也就不便太挑剔了。他永远不等听明白了就往外跑,而后再跑回来问,要不然怎么老出汗呢。
  纪妈以奶娃娃为正业,所以太太没派她什么别的差事。可是奶娃娃也得有个样儿,得加紧训练。怎样抱娃娃,怎样称呼人,怎样立着,太太一丝不苟的全教导下来。两天的工夫,纪妈的脚尖居然翻的减少了度数,而每一张嘴会想把“唵”改成“太太”。穿上了新蓝布裤褂,头也梳整齐,除了嘴角还一时紧缩不来,看着实在有个样子了。
  至于咱们的英雄,也真算露脸,吃的香,睡的好,尿的勤,哭得声高,仿佛抓住了生命而要及时的享受。他一哭,六只小脚全往这儿跑,纪妈先到,太太居中,刘妈殿军。一人有一种慰问,可是他全置之不理,任情的哭下去,直到口袋乳送到唇边为止。他晓得他是英雄,是皇帝。
  三天到了。老鸦还作着梦呢,牛家的人就全起来了。世界上的人虽多,但是自家添人进口到底是了不得的事。细想起来,自要你注意自家的事,也就没那么大工夫再管世界了。牛老太太的自私是很有理的。一个娃娃的哭声使全家颤动,必须充分的热闹一回,孩子哭继以狗咬,生活才落了实。牛老太太高兴,她的儿子必须是全家大小与亲戚朋友的欣喜的中心。她自己打扮停妥,开始检阅部下:牛老者的马褂没扣好,首先挨了申斥。四虎子的耳朵上竟自还有泥,男人简直没办法!老刘妈都好,就是直打哈欠;太太本想叫大家早起,为是显着精神,敢情有的人越早起越不精神;理想与事实常这么拧股着。纪妈很不坏,就是不大喜欢,大概是想起自己的娃娃;这是她自己找别扭。天赐还睡呢,可是全份武装在半夜里已经披挂好:全是新的,头上还戴了小红帽,帽沿上钉着金寿星看着十分的不自然,可是很阔气。
  检阅完毕,天还没亮呢。借着烛光,太太指挥着陈列礼物。牛老者的朋友大多数是商人,送来的多半是镜框和对联。镜框中的彩画十张有九张是“苏堤春晓”,柳树真绿,水真蓝,要是不从艺术上看,颜色的浓厚倒颇有可取;苏堤上立着个打洋伞的大姑娘,比柳树高着一头,据牛老者看这很有画意。框子可是不同,有的是斑竹的,有的是黑木头的,有的是漆金的。太太把漆金的定为头等,叫四虎子给挂在堂屋的正面,其余的分悬左右。对联都象是一个人写的,文字也差不多,最多的是“买卖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这都挂在东西屋;太太不大喜欢对联,因为与小娃娃没关系。到底是亲戚送来的切于实用,小衣裳,小帽子,小鞋,还有几匣衣料。按着规矩说,应当送小米鸡蛋糕与黑糖,可是大家都知道既非牛太太作月子,似乎不必这样送。牛太太也很满意。自己既享用不着,都便宜了纪妈,那才合不着呢。这些礼物都摆在堂屋的条案上。陈列妥当,厨子到了,开始剁肉,声势浩大,四邻的识见不广的狗全叫起来。牛老太太叹了口气,这才象回事。打算叫自家威风凛凛,得设法使狗们叫,这才合规矩。
  老刘妈的手指全是红的,染了多少红蛋,几乎没人能知道。鸡蛋设若会觉到骄傲的话,这是最好的时机了。就是那小而不起眼的蛋,涂得红红的便也登时显着特别的体面。况且那些平常和“蛋”发生关系的字眼,在此刻全似乎没有联属,而另有一些以“红”为中心的吉利话儿和它打成一气。老刘妈把染好的蛋都放在铜盘子上,象几盘子什么神秘的宝珠,鲜艳,浓厚,圆满,带着子孙万代的祥气。红蛋预备好,她和太太细心的研究了一番,把洗三该有的东西,如艾子水,如老葱,如带孔的老钱,如烧矾末,全都放在天赐的左右,看起来非常的严重,仿佛生命的开始比一师人马的开拔还要复杂,在一条小生命上的希望是无穷无尽的。
  八点以后,亲友陆续的来到。牛老太太接待亲友的神气很值得注意。她的态度便是慈善的本身,笑着,老眼里老象含着点泪光,带出非常感激大家的意思。及至细一看,她是对自己笑呢。她觉到自己的能力,她是叫大家看看她的本事与优越。对那些穷苦一点的亲友,她特别的谦和,假如他们是借了债而来行人情的,那正足以证明她的重要与他们的虔诚。是的,她并没有约请这些苦亲友,而他们自动的赶上前来。无论怎样为难,他们今天也穿得怪干净,多少也带来些礼物,她没法不欣赏他们的努力——非这样不足算要强的人。王二妈的袍子,闻也闻得出,是刚由当铺里取出来的;当然别的物件及时的入了当铺。李三嫂的耳环是银白铜的。张六姑的大袄是借来的,长着一寸多。牛老太太的眼睛把这些看得非常的清楚;很想奖励她们一番,可是她的话有分寸:“哎,没敢惊动亲友:这怎说的,又劳你的驾;来看看小孩吧。”她心里明白——“本来没想请你们。”她们也明白,可也另有一派答对:“应该的呀,给你来贺喜;要不是那个呀,昨天就来帮助你张罗了;都仗着你一个人,可真不容易!”
  说着,来到天赐的展览室,大家一齐失声的“哟!怎么这么胖呀,多体面呀,可是个福相!”
  屋里已坐定七八位老太婆与媳妇,把天赐团团围住,差不多都吸着烟卷,都夸奖着天赐的福相,都高声彼此的招呼,都嘴里谈着娃娃,而眼中彼此端详着衣裳打扮。屋里的温度忽然增高十度。后来的继续进来参观,先来的决不想让位;特别是有些身分的人,干脆坐在娃娃的身旁,满有自居子孙娘娘的气概。天赐莫名其妙,只觉得憋闷得慌,再也不能安睡,小眼睛直眨巴,这使大家更加倍的佩服:看这俩大眼睛,懂事似的!
  男宾,除了至亲,没有详细参观娃娃的权利,都在东西屋里专等着喝喜酒。牛老者的招待方法与太太的完全不同,绝对没有一定的主意。他想不起说什么好,又觉得一言不发也未必对。他转着圆脸向四面笑,笑得工夫太大了,便改为点点头,点头太多了,便随便的说一句:“可不是,”“抽烟吧。”头上出了汗,这是个启示:“什么时候了,天还这么热!”大家说:“你是喜欢的,天并不热。”他哈哈起来。他的身后跟着四虎子,他一说“抽烟吧,”四虎子便把烟递过去——始终没管倒茶,因为主人没说。东西屋里的文化比起堂屋的来要低着很多,牛老太太知道这群土豆子专为来吃饭。她下了命令,先给东西屋开饭。
  饭的确不坏,各位掌柜的暂时抛开关于作买卖的讨论,诚心的吃了个酒足饭饱,个个头上都出着热汗,然后牙上插着牙签,腾出手来用热手巾板狠命的擦脑门子。脑门擦亮,扑过烟筒去,吸着烟三三两两的偷着往外溜。
  女宾席上可不这样简单,每一桌都至少吃个五六刻钟。这很官样。据牛老太太看。可是,有一点叫她未免伤心:各桌上低声的谈话,她扫听着,似乎大不利于天赐。屋中的光景仿佛忽然暗淡了好多,空气中飘着一片问号。牛老太太张罗着这桌,眼瞭着那桌:张六姑的薄嘴唇动得象是说“私孩子”。李三嫂神出鬼入的点了点头。无论你把谎造得多么圆到,你拦不住人们心里会绕弯。特别是那几位本族的,在牛太太的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