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克格勃绝密档案 >

第94章

克格勃绝密档案-第94章

小说: 克格勃绝密档案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其他技侦行动很可能就成了中心了解福特和卡特政府外交和国防政策的最重要的
情报来源。这些情报总体的影响可以说是良好的——限制了生性多疑的中心对美国
政策的无端猜测。比方说,在1979年由美国抗议苏联在古巴设立“作战旅”的行为
而引起的危机中,由于“发端”侦听站截获了五角大楼的电话会议及其他通信联系,
使得华盛顿情报站可以十分确定的告诉莫斯科,美国并没有军事干预的计划。
    然而,“发端”侦听站在70年代和80年代初提供的最重要的情报很可能还是军
事情报。它们截获的高度机密的信息中包括:有关“三叉份‘导弹从X 导弹、潘兴
一2 导弹、巡航导弹和地对空导弹系统的情报;有关F -15、F -16、F -18战斗
机,B -52和B -l 轰炸机以及早期预警系统”机载报警与控制系统飞机“的机密
情报。从19 73 年起,设在纽约地区的”试验“侦听站的主要任务也是收集科技情
报,特别是军事科技情报。在1973年到1980年间,这些侦听站的最大成就是截获了
设在长岛的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与众多大公司间的传真通信,这些大公司包括波
音公司,仙童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格鲁曼公司,休斯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洛克希德公司和斯佩里兰德公司。截获的军事计划传真包括,有关A -10攻击机,
B -l 轰炸机,E F -111 电子对抗机和F -14战斗机的设计和研制方案;反导弹
防御计划以及反潜防御系统的重要资料。到1976年,旧金山情报站也设立了一个侦
听站(代号春天),该侦听站成功的截获了美国国防承包商及西海岸其他高科技公
司的电话及传真联络。
    克格勃在纽约、华盛顿以及旧金山的情报站同时还设有无线电侦听站(代号分
别为“火箭”、“数字”和“鲁宾”),主要用来监听美国联邦调查局(代号菲尔
马)的通信,以便随时掌握它的行动。70年代,纽约的“火箭”侦听站不间断地监
听了联邦调查局6 个短波无线通信频道。窃听人员很快就熟悉了联邦调查局里的行
话。
    一份克格勃的档案显示:联邦调查局现察站与监视组之间通过简单的代号、但
语以及事先约定好的短句进行联络,“火箭”的人员可以轻而易举地破解这些暗号。
现察站与监视组之间的交流都是简短的谈话,通过这种对话现察站通知监视组目标
的数量以及他正在向某个叉路口移动的方向。
    每天对联邦调查局紧急行动中心的无线电联络进行截听,一幅联邦调查局的行
动环境和联邦调查局在纽约采取的行动的全景图由此生动地显现出来。每当(克格
勃)情报站在纽约展开一项行动,“火箭”的人员就开始对联邦调查局无线电中心
进行监听;如果需要,可以在行动人员前往执行任务的地点之前向他发出警告信号,
或者如果他已经被监视,告诉他立即撤出行动。“火箭”侦听站也对联邦调查局注
意的公民进行监听,并将他们的资料输入“联系人”系统(克格勃第一总局的计算
机姓名追踪系统)。
    有那么几年,纽约情报站一直误以为自己能够发现任何克格勃人员被美国联邦
调查局跟踪的迹象。直到1973年他们才发现自己被蒙骗了。情报站发现联邦调查局
十分了解情报站一些行动官员的活动和三个“发展中的间谍”的情况,于是它终于
明白了美国联邦调查局那些看起来非常简单的监视技巧实际上是用来吸引情报站的
注意力的,以便掩护那些更为先进的监视手段,而情报站对这些手段一无所知。因
为试图应付对方所运用的一些他们并不完全理解的监视手段,情报站的行动一时间
陷入了混乱。
    1979年,克格勃在世界各地的情报站的主要侦听站的运营费用显示,华盛顿与
纽约的花费是最昂贵的。\,瓦那情报站的技侦站的花费排在第三位,而它的主要
目标也是美国。其他所有的侦听站也受命在可能情况下把“主要对手”的通信放在
优先地位。克格勃用以从美国境外对付美国的最重要的国外侦听站不是设在某个情
报站里,而是设在苏军总情报部60年代中期在古巴伦德斯成立的大型技侦基地里。
    这个基地主要监测美国海军的通信及其他高频通信。1975年4 月25日,苏联政
府通过一项秘密指令(第342 -115 号),批准在伦德斯基地再建设一个新的克格
勃技侦站(代号“白蚁一P ”),该技侦站于1976年12月投入使用。“白蚁一P ”
由克格勃十六局负责管理,该技侦站安装了一个12米的碟形天线和一个装在伪装的
卡车上的7 米的移动碟形天线,这样就可以截取美国卫星的“下行”微波通信或是
微波发射塔之间的微波通信。70年代末期,苏军总情报部和克格勃十六局还设立了
一些大型技侦情报站,包括在南也门和越南的金兰湾设立的技侦站。但是最大的技
侦站还是伦德斯基地,而且在之后的十年中这个基地还在继续扩大。1983年里根总
统宣布:苏联在离我们边境不至IJI00 英里的情报收集机构是世界上最大的同类机
构。大片大片的天线场以及监视装置都是以美国军事设施和敏感活动为目标。在古
巴伦德斯基地配备了1500名苏联技术人员,这里的卫星地面站可以和莫斯科保持实
时联络。
    这个28平方英里大的基地的规模在过去十年中扩大了60%以上。
    美国国务院和国防部在1985年的一份联合报告中估计古巴伦德斯基地的工作人
员已经进一步增加到了2100人。
    80年代初,克格勃所有的情报站都设立了侦听站。每个侦听站在每年N 月必须
向中心上交一份年度报告,这个报告的内容必须包括下列方面的详细情况:去年截
获的加密及普通情报,其中有实用价值的情报的比例;新近发现的有情报价值的联
系渠道;有关国家的“无线电情报环境”的特点;侦听站处理及完成技侦任务的情
况;针对情报行动所采取的安全及保密措施;对过去一年表现的总结及对来年工作
的建议。
    1980年,华盛顿地区的“发端”侦听站报告称,由于美国采取了新的安全预防
措施,现在要截取美国联邦政府的联络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困难。但是华盛顿情报站
却报告了一项新的重大技侦成果。1980年9 月,经过两年的计划,该情报站展开了
一项代号“红鹤”的行动,成功地在系统设计公司的会议室内放置了窃听装置,该
公司是弗吉尼亚阿灵顿的一家私人公司,为五角大楼从事研究工作。‘维克托。瓦
西里耶维奇。洛森科(代号马文)是华盛顿情报站一位以外交官身份为掩护的X 线
(科技情报)官员,他注意到系统设计公司的会议室也被作战研究协会用来举行会
议,当然他本人就是该组织的成员之一。就在他任期结束、离开华盛顿的前一天,
他成功的将一根0。25米长,由电池供电的棒状窃听器固定在这间会议室的一张桌子
下。
    这个窃听装置的信号由设在一辆装有外交车牌的汽车上的指挥点监控,这辆车
的前挡风玻璃上装有T 形天线,这样这辆车可以停在离系统设计公司办公室300 -
500 米的九个地点中的任意一个地点进行监控。
    在之后的10个半月中,“红鹤”行动提供了许多中心认为“非常重要”的情报,
这些情报涉及当时以及将来美国在欧洲的核武器部署、美国化学武器、美国海军在
核战争中的生存机会以及美国在第二轮限制战略武器会谈中的立场等。1981年1 月
2 7 日,五角大楼一位高级官员在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美国在中欧地区核力量的
发展现状及其趋势”的秘密报告。在这次会议上还讨论了以下问题:美国的国防动
员能力;激光制导系统的效能;销毁730 吨已经无法使用的化学武器的计划;美国
情报部门所掌握的苏联化学武器的情报以及情报部门在这方面的任务。其他一些在
这间装有窃听器的会议室举行的会议也有一些五角大楼高级官员参加,会议讨论了
美军现状以及建议实施的改革。这次行动最后结束并非是因为美国人发现了窃听器
‘,而是由于窃听器电池能源耗尽了。
    参与“红曾‘行动的下列四位克格勃官员都被授予红星勋章:洛先科,他选择
安装窃听器的地点并安装窃听器;V。I。绍金,他负责指导整个行动;尤里。尼古拉
耶维奇,”发端“侦听站站长,在收集与处理这些来自系统设计公司会议室的情报
时发挥了主要作用;尤里。瓦西里耶维奇。格拉齐安斯基,作为情报站技术支援组
组长负责这次行动的技术保障。情报站的其他三名人员也受到了级别低一些的表彰。
    苏联的技侦情报行动,和美国一样,也得到了盟国情报部门的协助。1948年,
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签订的UKUSA 安全协议划分了各成员国的
技侦部门情报收集的任务,并规定要互通所获情报。而克格勃却决意严格限制它的
盟国接触自己的密码分析秘密。1975年1 月,安德罗波夫批准了由十六局起草的
“与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机构在解密行动上的合作原则与方针”。其中两条指导原则
是,第一,与“朋友”(盟国情报机构)进行的合作行动必须置于克格勃控制之下
;第二,向盟国情报机构提供的密码情报“不能泄露苏联在密码分析领域取得的最
新成果”:必须牢记,我们盟国的情报部门现在在利用电子(基于计算机的)密码
分析法对(技侦)目标展开工作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以后很有可能用这些
方法对其他目标展开独立行动。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加强十六局与盟国相关情报
部门的合作至关重要,这样可以防止他们在不被我们控制的行动中使用电子密码分
析法,而对十六局造咸不可挽回的损失。
    “盟友”根本不知道克格勃有一所高度机密的密码分析学校。给他们的印象是,
所有的训练都是在中心进行的。虽然,有时候盟国情报部门也会得到克格勃十六局
截获的短波通信中的密码联络信息,但是从来不允许他们接触来自苏联情报站的侦
听站、卫星通信或是苏联境内的电话线路的技侦情报。
    尽管十六局不愿意与盟国情报机构共同分享大部份技侦秘密,但是它却有赖于
这些情报部门的协助。由于电脑生成的密码系统越来越复杂,苏联密码分析家越来
越依赖对外国使馆进行渗透以盗取密码材料,或是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密码机和电传
打字机进行窃听。1974年,克格勃第一总局十六处与苏联集团国家的情报部门通过
一系列的联合行动至少从驻布拉格的7 家大使馆,驻索非亚5 家大使馆,驻布达佩
斯2 家大使馆和驻华沙2 家大使馆窃取到了密码材料。苏联集团国家的情报部门还
把它们暗藏在西方使馆和外交部门内的一些间谍提供给克格勃使用。在这些人当中,
克格勃十六局最看重的是一名代号埃皮尔的保加利亚间谍,他是保加利亚情报部门
在1966年招募的一名希腊外交部安全官员。在被招募后的10年中,他帮助盗取了希
腊外交部12000 多页机密文件。
    1981年5 月召开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