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佛教入门 >

第34章

佛教入门-第34章

小说: 佛教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夏卿(缙)、杜黄裳(鸿渐)、白乐天(居易)、李习之(翱)、裴中立(度)、裴公美(休)、吕圣功(蒙正)、李文靖(沆)、王文正(旦)、杨大年(亿)、尹师鲁(洙)、富郑公(弼)、文潞公(彦博)、杨次公(杰)、王敏仲(古)、赵清献(挘⒅苠ハǘ匾茫⑸垡⒎颍ㄓ海⒄虐驳溃ǚ狡剑⒒坡持保ㄍゼ幔⒊掠ㄖ校ō彛⒄盼蘧。ㄉ逃ⅲ⒄抛由兀ň懦桑⒄诺略叮ǹ#⑼跣橹校ㄈ招荩⒎爰么ǎㄩ⒙谰尤剩ū局校⒘跗辽剑ㄗ恿殻⒗詈豪希ㄚ┑仁且病>捶鸱ǘ鞣鹄碚撸缪蚴遄樱铮⑼趺辏ǖ迹⑿话彩ò玻⒑未蔚溃ǔ洌⑼跻萆伲酥⑼跷亩龋ㄌ怪⑿豢道郑樵耍Ⅰ壹疽埃ㄙ觯⑾羰蔽模ìr)、房乔年(玄龄)、杜克明(如晦)、魏元成(征)、虞伯施(世南)、褚登善(遂良)、颜鲁公(真卿)、李太白(白)、李邺侯(泌)、柳子厚(宗元)、李浚之(渤)、寇莱公(准)、范文正(仲淹)、韩魏公(琦)、杜祁公(衍)、曾明仲(公亮)、二苏兄弟(轼、辙)、吕晦叔(公著)、汪彦章(藻)、李屏山(之纯)、张敬夫(栻)、吕东莱(祖谦)、刘静斋(谧)等是也。近代名德尊信者,若赵松雪(孟俯)、宋景濂(濂)、周恂如(忱)、徐大章(一夔)、罗念庵(洪先)、唐荆川(顺之)、赵大洲(贞吉)、陆平泉(树声)、陆五台(光祖)、殷秋溟(迈)、薛君采(蕙)、王弇洲(世贞)、宗子相(臣)、邓定宇(以赞)、冯具区(梦祯)、虞长孺(淳熙)、袁玉蟠兄弟(宗道、宏道、中道)、陶石篑兄弟(望龄、姡Я洌⒔逛粼埃ǜf)、黄慎轩(辉)、王宇泰(肯堂)、钟伯敬(惺)等。卓然称盛,若白沙(宪章)、阳明(守仁)二公,为道学宗主,而立言皆契禅门宗旨,得其传者,若王龙溪(畿)、罗近溪(汝芳)、周海门(汝登)、杨贞复(起元)等,益深究大法。噫!佛法苟非最上真乘,有补王化,安得昔贤如是钦奉乎?(事迹散见于二十一史及,各文集各语录)。戒淫之士,愿回欲海之狂澜,诚不可不留心于此也。

 



 

劝善之书,展卷而令人攒眉者,其书必不传;展卷而令人鼓掌者,其书亦必不传。何则?一失之深,一失之浅也。吾师是集,意在戒淫,而复惓惓于生死之际,疑其过深矣。然于平旦时,取生死之说自问焉,则人人不能免也。挟不能免之心,复取是书,反覆玩味,而后知其学识之宏,菩心之切也,而后攒眉者皆鼓掌也。现在纸贵洛阳,他年再光梨枣,可遥卜已。 虞山门人陈圣来氏拜识。

 

内典字义译注

 

卷一

 

三途:即三恶。

 

优填王:梵语邬陀衍那,此言出爱。亦云优陀延,即优填王也。○凡言梵语者,皆天竺国之语也,劫初皆梵天遗种,故称梵。

 

婆罗门:此云净行,是西天四姓之一。详《长阿含四姓经》。

 

八关斋:即八戒也。在家者皆可受,期止一日一夜,欲日日持,须日日受,受则不可破。若能上品持,虽一日一夜,亦决定生天。

 

罗汉:具云阿罗汉有三义:一杀烦恼贼,二不受后有,三应受人天供养。

 

沙门:此云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也。

 

舍利:此云骨身,亦云灵骨,四圣皆有之。形色不定,灵异无方,水火金石,皆不能损。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此言觉有情,同佛修证之谓觉,无明未尽之谓情。又有情,指众生言,菩萨以斯道觉斯民,故云觉有情。

 

八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涅槃:此云灭度,得寂灭乐,度生死苦。又涅曰不生,槃曰不灭。不生不灭,名为涅槃。

 

毯:音迭,其花可织为布,高昌国草木,罽宾国木本。

 

恒河:具云恒伽,亦名殑伽,此云天堂来,其河近舍卫国。

 

菩提:此言觉。

 

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

 

三宝:佛、法、僧也。三宝六义详《宝性论》。

 

正觉:梵语三菩提,此言正觉。登佛之果,名成正觉。

 

阿阇世:此言未生怨,瓶沙王之太子。

 

北俱卢洲:在须弥山北,其洲人民,寿皆千岁。念衣得衣,思食得食,命终生天。

 

祇园:只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长者所买之园,具云祇树给孤独园,今特省文耳。

 

精舍:佛僧住处也。

 

比丘:此言乞士。乞法于佛,以资慧命。乞食于世,以养色身。又云破恶、怖魔。

 

转轮圣王:轮王有四种,金轮王,王四天下;银轮王,王三天下;铜轮王,王二天下;铁轮王,王一阎浮提。

 

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边地、五长寿天、六诸根不具、七生邪见家、八生于佛前佛后。有以北俱卢洲为长寿天者,谬也。观《大般若经》,较量《寿命经》,可见。

 

如来:梵语多陀阿伽度,此言如来,佛十号中之一。

 

释迦牟尼佛:梵语释迦,言能仁;梵语牟尼,此言寂默。谓德能仁济群类,道尚寂默无为也。佛,觉也。

 

天竺:即佛降生之国,亦名印度,亦名身毒,乃阎浮提之正中。先佛出世,皆在于此,周围九万余里,三面距海,北背雪山,东至震旦国,南至金地国,西至阿窬遮国,北至小香山,各五万八千里。其国于夏至午刻,用土圭测之,四面无影,其余一切国土,皆有影。

 

净饭王:梵语阅头檀,此言净饭,或云白净,佛之父王,迦维罗卫国主也。

 

摩耶夫人:具云摩诃摩耶,此言大术,或云大幻。谓能以大幻术,母诸佛也。

 

波罗叉:亦云毕利叉,此言无忧。

 

四大天王:北,多闻天王;东,持国天王;南,增长天王;西,广目天王。

 

忉利天王:即帝释天主,释提桓因也。《涅槃经》,别有十一名。

 

毗首羯磨:此云种种工业,西土工巧者,多祭此天。

 

三十二相:足下平满有千辐轮相。手足柔如兜罗绵。足指纹同绮画,圆满纤长。足跟与趺相称,光润高满,双□渐次纤圆。双臂垂膝。阴藏有梵相。毛孔绀青宛转。发皆右旋。肤不沾水。身皮金色晃耀。手足肩颈七处充满。肩项殊妙。膊腋充实。容仪洪满。体相端严。身量悉称。威容广大,如狮子王。常光面各一寻。四十齿齐密白如珂雪,四牙锋利,得味中上味。舌相净薄,能覆面轮至于发际。梵音和雅,远近等闻。眼睫绀青齐整,鲜白红环。面如满月。眉相皎净如天帝弓。眉间有白毫相。顶上高显,周圆犹如天盖。

 

八十随形好:详《华严》、《大般若》、《三昧海》等经。

 

耶输陀罗:此云名闻,移施长者之女,悉达太子之妃,罗侯罗之母。

 

瞿夷:此云明女,舍夷长者之女,《十二游经》及《释论》皆云是太子正妃,耶输陀罗为次妃。

 

鹿野:释长者之女,太子第三妃也。

 

波旬:亦云波卑夜,此云极恶,魔王名也。

 

三昧:此言正定,拣非邪定也。亦云正受,不受诸受,名曰正受。

 

六天:四王天,至他化天也。详在后。

 

阿难:此云庆喜,亦云欢喜,生于佛成道日,故名。乃斛饭王之子,佛之堂弟也。

 

拘睒弥国:亦名侨赏弥,中天竺国之境。

 

摩因提:长者名。

 

摩邓女:摩邓,摩邓伽母也。摩邓女,即指摩邓伽。

 

目连:具云目犍连,此言采菽氏。

 

沙弥:此言息慈,息世染欲,慈济众生也。

 

安陀:近天竺之国。

 

优婆塞:又云邬波索迦,此言近事男,谓亲近比丘而承事故。亦云邬波萨哥,此言善宿男,谓虽在家,而男女不同宿也。

 

拘尸那城:此言角城,其城三角故。

 

迦叶佛:此云饮光,释迦佛之师,贤劫千佛中,第三尊佛也。

 

卷二

 

八王: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

 

出家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

 

八部: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

 

比丘尼:此云乞士女。

 

优婆夷:又云邬波斯迦,此言近事女,谓亲近比丘尼而承事故。亦云乌波萨吉,此言善宿女。

 

鸠摩罗什:此言童寿,天竺人,龟兹王甥也。苻坚建元九年,太史奏有德星现外国,故迎至此。

 

茶毗:亦云阇维,焚化也。

 

三藏:经、律、论。

 

浮屠:此云高显,佛塔也。

 

弥勒:此言慈氏,姓也。继释迦而成佛,详《弥勒下生成佛》等经。

 

七佛: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

 

般泥洹:即般涅槃也,见前。

 

六道: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三长斋月:正、五、九。

 

行者:修行之人也。

 

四大:地、水、火、风也。有内外四大。以人身言,骨肉为地,精血为水,暖气为火,运动为风。

 

天眼:天眼,五通中之一通,其间广狭不等,有外道天仙之天眼,有声闻缘觉之天眼,有菩萨与佛之天眼。

 

摩登:具云摩登伽,此言本性。淫女也。后于楞严会上,闻法悟道,出家,名性比丘尼。

 

优钵罗:此云青莲花,非优昙钵罗也。优昙钵罗,树名,此云灵瑞,其树有实无花,若佛出世,或转轮王出世,此花方开。

 

摩醯首罗:此云大自在,乃色究竟天之王也。梵语阿迦尼吒,此云窒碍究竟,又云色究竟,乃色界之顶天也。

 

阎浮提:具云阎浮那提,树名也。此言胜金,树下有金,故以名树。又因洲有此树,故以名洲。即南瞻部洲也,其地七千由旬。

 

郁单越:此言高出,亦云胜处,即北俱卢洲也,其地十千由旬。

 

瞿陀尼:亦云瞿耶尼,此言牛货,即西牛货洲也,其地八千由旬。

 

弗婆提:亦云毗提诃,亦云弗于逮,此言胜,即东胜神洲也,其地九千由旬。

 

须弥:具云须弥卢,此言妙高,四宝所成曰妙,耸出众山曰高。在四大天下之中,其高十六万八千由旬,半出海水上,半藏海水下,顶有忉利天宫,日月行于出水上山之半。

 

娑婆:又云娑诃,又云索诃,此言堪忍,即释迦应化之土,大千世界之总名也。

 

四天王:欲界第一天也,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邻于日月。

 

忉利天:梵语忉利,此言三十三,在四王天之上,帝释居中。四面有三十二位小天子,为内辅臣,合成其数,非自下而上之三十三也。

 

夜摩天:具云须夜摩,此言善时分,在忉利天之上。

 

兜率天:具云兜率陀,此言妙足,在夜摩天之上。

 

化乐天:梵语须涅密陀,此言化自乐,在兜率天之上。

 

他化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