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佛教入门 >

第59章

佛教入门-第59章

小说: 佛教入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布施给众生,福报就更增盛,直至无有穷尽。布施的内涵无量无边。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修学。只要念头一转,就是行菩萨道;转不过来,就是六道凡夫。以上财布施,只是略举几个例子说明,诸位自己要多多去体会,多多去思惟,就会做得圆满。

 

财布施,在佛法里面又把它分为内财与外财。外财是身外之物,内财就是身体。在医学界里,有许多捐赠眼角膜或捐赠内脏者,这是内财的一种。再者,我们以体力去帮助别人,也是内财布施。如果我们给人家工作不求报酬,就是义务的工作(义工),这也是属于内财布施。由此可知,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做布施,就是没有那种布施的心,所以不是行菩萨道。假如我们有一颗布施的心,那么每天时时刻刻,统统是修六度,统统是修菩萨法。所以菩萨法跟凡夫不同的地方在那里?就是在那一念心;一念觉——为一切众生,就是佛菩萨;一念迷——为自己,就是凡夫。所以佛家善恶的标准:凡是为自己的都是恶,为别人的都是善。这个初学的人听了很难懂!人,为什么不为自己呢?诸位要知道,凡夫所以不能成佛,是由两种执著障碍。第一种是我执,第二种是法执。我执要是破掉了,就证阿罗汉果;法执破尽了,就成佛。那些念念为自己的人,我执天天在增长,即使修一切善法,也只是增长执著而已。因为执著不能破除,所以佛说这是恶。你不想出三界,那就另当别论,想出三界,一定要破我、法二执。我执就是烦恼障,烦恼的根源;法执是所知障的根源。

 

(2)法布施

 

第二种是‘法布施’。法布施是智慧、聪明、才艺的修因。因此,它包括的范围也非常广泛。它通常被分为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法,就是佛法与世法。凡是别人想知道的、想学习的,只要我会、我能,就热心的去教导他,这都是法布施。所以法布施不一定是讲经说法,讲经说法是无量法施当中的一种。譬如说,甲烧得一手好菜,乙不会,但很想学,甲就尽心尽力的教导乙,这也是法布施。又如某人不会做工程,我会做,我指导他、教他,也叫法布施。对小朋友讲解小学课程,也是法布施。乃至于各行各业无尽的知识、技术,没有条件、不计酬劳的传授,都属于法布施。要是有代价、收学费的,那就不是布施了。或许有人会问:现在学校老师每个月拿薪水,他们教小孩,这算不演算法布施呢?这就在于教师的一念心。如果教师是为了教育下一代,不是为名为利,那就是布施。如果是为薪水,或是为了升等,想从讲师升副教授、升教授,那就不是法布施了。真正修法布施的人,是非常热心,不疲不厌的。不是修法布施的人,名利得不到,就消沉、灰心了,教导也就不够热心,动力是有限的。所以菩萨总是以无尽的悲心去利益一切众生,绝对没有条件的,特别是在佛法。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一切布施中,法布施为最。此处法布施是指佛法布施。因为世间的法布施不究竟,唯独佛法布施能够帮助一切众生,进而获得无量的智慧,无尽的德能、才艺,断烦恼、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这种布施才是最圆满、最殊胜的,唯独大乘菩萨法里面才具足,所以一切诸佛如来无不赞叹。看看我们佛教界,布施经典是最重要的一项;其次是讲经说法的录音带、录影带;再就是接受各方邀请,把佛法介绍给大众,推广到社会,这统统是法布施。可是现在我们把经本翻开,后面往往印著「版权所有,翻印必究’,或是‘版权所有,不准翻印’,这就不是法布施了。这是什么?是商人在卖书啊!法施的功德利益统统都没有了,那只是世间商人开书店做买卖而已!录音带也是‘版权所有,不准拷贝’。甚至于少数请讲经的,也要先谈好供养——讲多少小时,给多少供养——这也变成买卖了,这都不是布施。所以菩萨行一定只为利益众生,绝对不为自己。假如某个地方没有供养,但是大众真正渴望佛法,佛菩萨就自己出路费满众生的愿,绝对不勉强不为难任何一个人,只要大家真正得到佛法的殊胜利益。

 

(3)无畏施

 

第三种叫‘无畏布施’。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的时候,能够帮助他,消除他的恐惧,这一类的布施叫做无畏布施。其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譬如国家受到外国的侵略、战争;在这人心慌乱的时候,从军到前方去抵抗敌人、保护后方,使后方人民能够安居乐业,这是属于无畏布施。又如:有人晚上走路会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强盗,而路又很长,我能送他回去,陪他一程,他不害怕了、心安了,这也叫无畏布施。其他的例子就不必多举。由此可知,只要叫众生身心安稳,离开一切恐惧,统统叫无畏布施。无畏布施得的果报是健康长寿。说到这个地方,我特别提醒同修们,吃素食是属于无畏布施,一切众生看到你都不会害怕。为什么呢?因为你不会伤害他;真正做得圆满,得健康长寿的果报。再加上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得财富,这是人生最迫切、最基本的需求,我们想要这三种果报都得到,就要认真去修三种布施。在中国历史上,财富、聪明、智慧、健康、长寿,最大、最圆满的,就是乾隆皇帝。他‘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兼俱聪明、智慧、健康、长寿。他做了六十年的皇帝,还做了四年的太上皇。他自己说:‘古希天子。’自古以来希有的。那是真的,一点都不假,也不是他夸口。这是他在过去生中,生生世世,都修清净圆满的财施、法施、无畏施,才得这么大的福报!

 

佛在大乘经上,常常教导我们,菩萨一定要修布施波罗蜜。波罗蜜是‘究竟圆满’的意思。怎样把布施做到究竟圆满呢?这是菩萨重要的一个课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早到晚处世、待人、接物,只要转一个念头,时时处处无不是在修布施。但是这个不圆满、不究竟。究竟圆满的布施,是放下、是舍、是帮助他人。我们应当怎样放下呢?放下就要能‘舍’。舍后面有一个字——得——。小舍就小得,大舍就大得,不舍就不得。佛告诉我们究竟圆满的舍是什么呢?各位,你有没有烦恼?有!那为什么不把烦恼布施(舍)掉呢?你有没有忧虑?你有没有牵挂?你有没有生死?有没有轮回?把这些东西全部都布施掉了,那你就得大圆满、得大自在了。这才是究竟的布施,也就是布施波罗蜜。我们要从身外之物,练习慢慢的舍,舍到一切都能舍,最后连烦恼、生死都舍掉了,那才能够恢复自性的清净光明。

 

2。持戒

 

第二是‘持戒’。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间一切事物,无论大小,都有它的法则,一定要循著法则,才能够做得圆满、快速。六度里面的持戒是要我们平常守法,并不单指受持五戒、十戒(这是根本戒)。在家庭方面,有家庭的规矩,父子、夫妇、兄弟,这是伦常,他有长幼,有自然的一种秩序,绝对不能颠倒!一颠倒,家就乱了——父不父、子不子。就烧饭而言,烧饭也有顺序——洗米、下锅、调温度抔抔,不按这个法则,饭就煮不好,也煮不熟。炒菜,下锅也有先后,乃至于学习,也都有次序和方法。学佛,佛家的方法更是精严。我们要想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须要遵守佛教给我们的修学次序,先从发大心起。大心,就是要度一切众生的愿心;然后断烦恼、断习气,再学法门,最后是圆成佛道。成了佛,才有能力广度众生,才能够圆满实现第一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否则的话,光说,做不到,便成空愿。也许有人会问:‘一定要成佛?做菩萨不行吗?’须知,菩萨虽然度生,不能度阶位比他高的菩萨;纵然是等觉菩萨,也不能度同阶位的等觉菩萨;成了佛,等觉菩萨也在度化之内了。因此,一定要成佛道,才能够广度九法界一切众生。有这个愿,慈悲的力量就会发出来,就能够精进不懈。现在人,虽然是天天念四弘誓愿,愿心,没有发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还有是非心、人我心、好恶心。所以他有分别,某甲跟我很好,我度他;某乙我讨厌他,我才不度他呢。如此,便要在‘众生无边誓愿度’底下加注解——某些人我不度。如此,便不是真愿,不是圆满的愿。因为圆满的愿心一发,就是菩萨,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华严经上初住菩萨,叫初发心菩萨,叫发心住。这种心就叫菩提心,是不得了,不可思议的,绝不是六道凡夫的心量。佛常常教我们‘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教我们如何过日子,怎样生活。平日存心要慈悲,做事要有方法,并且做到恰到好处。要知,方法里面还有方法,方法重重无尽啊!所以这两句话不局限在狭隘的学佛,日常生活中要普遍用上。如这一段给大家介绍的六度,是六大纲领、六个方法;每一度里,又有许多的方法,可见方法是重重无尽啦。只要能够善于运用,那有不自在的!那有不快乐的道理呢?这是持戒波罗蜜。

 

3。忍辱

 

第三是‘忍辱波罗蜜’。忍辱就是忍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耐心。当年翻经的法师,看到中国人有一种倔强的个性。在古书上常常记载著:‘士(读书人)可杀不可辱。’谈到忍,什么都可以忍,连杀头也没有关系,都可以忍,只有侮辱不可以忍;因此,翻经法师就将这一名词翻作忍辱。辱都能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的呢!所以忍辱是专对中国人倔强的个性翻的,它原来的字义只是‘忍耐’,没有辱的意思,其用意是告诉我们小事情要有小的耐心,大事情要有大的耐心。金刚经上告诉我们:‘一切法得成于忍。’没有忍耐,什么事情都不能成就。以读书求学而言,念大学四年,就得忍四年,不能够忍耐四年,就毕不了业。到这个地方听讲两个半小时,也要有耐心,能够忍得住,这一堂佛法才能听得圆满。由此可知,一个人没有耐心,无论他条件多好,也是一事无成。因为成功永远属于有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成功非常重要的一个条件。世尊在金刚经上给我们讲菩萨六度,特别强调‘布施’和‘忍辱’,其他讲得很少。换句话,这两个是修行成败的关键。

 

俗话常说:‘处事难,处人更难。’从前处人还容易,现在处人比从前不知道要难多少倍!原因在那里呢?从前的教育,是教我们做人;现在的教育,只教我们做事。所以我们不知道怎样做人。对自己的情绪千变万化都无法理解,不要说去了解别人。你说处人怎么不难呢!

 

为此,佛教给我们忍耐。忍耐分为三大类。第一、是对人为的加害要能够忍受。忍人家对你的侮辱、对你的陷害。能忍,绝对有好处。为什么呢?能忍,心清净,容易得定,修道容易成就,也是最大的福报。第二、是自然的变化。如冷热、寒暑的变化,能够忍;饥饿、干渴要能忍;遇到天然的灾害,也要能够忍耐。第三、是修行。佛法的修学也要忍耐。在没有得到法喜之前,功夫没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路是艰辛的,这个阶段过去之后,就很乐了,为什么呢?因为功夫上轨道了。就如上高速公路,在没有找到高速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