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

第21章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第21章

小说: 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留守,并担任了枢密使。在979年宋朝入侵时,韩匡嗣被击败并弃军而逃。 
  景宗想要处死他,但皇后与内戚为他求情而救了他。981年,韩匡嗣被任命 
  为西南招讨使,不久即死去。他不仅对景宗有着强烈的私人影响,而且还是 
  一位强有力的贵族,他拥有自己的私属城邑,此城在991年才成为一个正式 
  的州。他有五个儿子,他们为韩氏家族的百年政治权力奠定了基础。② 
        韩匡嗣的两个年长的儿子韩德源(大概死于980年)和韩德让(941—1011 
  年)在景宗即位前均在其藩邸服务。韩德源于960年到979年期间历任各种 
                                                                       ③        ④ 
  职务,但在约980年死前使自己留下了贪污腐化的名声。韩德让被景宗选 
  拔继承他的父亲韩匡嗣为上京和后来南京的留守。他在979年抵抗宋朝入 
  侵、保卫南京的战斗中崭露头角并被任命为南面行政系统的枢密使。当景宗 
  去世时,他和耶律斜轸接受遗命,主持拥立年幼的圣宗为皇帝。皇太后非常 
  喜爱和尊重他,韩德让稳步地成为辽帝国最有权势的人物。宋朝史料也许出 
  于恶意,把他说成是皇太后的情人。最后在1004年,他被赐予皇姓耶律。他 
  的三个弟弟也占据了要职。他们中最重要的是韩德威,他继承了他父亲西南 
  面招讨使的职位,从983年到10世纪末,一直负责处理党项人的事务。① 

                                                                               ② 
        圣宗初年其他有权势的人物是契丹人与皇族成员。耶律斜轸 是统帅(于 
  越)耶律曷鲁的孙子,在969年就已被皇太后的父亲枢密使萧思温推荐给景 
  宗。景宗对他印象很深并将皇后的侄女嫁给他。他在979年与宋作战时崭露 
  头角并赢得了皇太后的信任。圣宗即位后不久,皇太后举行了一次不同寻常 
  的仪式以确保他的忠诚。小皇帝与耶律斜轸在她面前相约为友,互相交换了 
                ③ 
  弓矢鞍马。皇太后随后授予斜轸许多重要职务,任命他为北院枢密使。他一 
  直到1004年与宋作战期间死去前都很有权势。另一位帮助稳定统治的契丹人 
  是统帅耶律休哥,他从984年一直到998年去世前都担任枢密使的重要职务, 
  而且在这一时期的所有战争中都发挥着作用。④ 
        从以下事实可以看出韩德让稳步登上顶峰的大致步骤:当998年耶律休 
  哥去世时,韩继承了他的职位于越,而当斜轸一年后死去时,他又担任了他 
  的北院枢密使之职,他除了原先的南院枢密使一职之外,又占有了这两个职 
  位。从999年到1011年,韩掌握了辽朝政府的全部军政大权,领导了其下的 
  中原和契丹两个组成部分,这远远超过了他前后任的任何大臣。⑤ 

①  '645' 《辽史》,卷74,第1234 页。 
② 见'802'罗继祖:《辽汉臣世系表》,重版载杨家骆编:《辽史汇编》,卷4,35 号,第2 — 4 页。 
③  '645' 《辽史》,卷74,第1235 页。 
④ 他的传记,见'645'  《辽史》,卷82,第1289—1291 页。 
① 有关韩德威的家族及其半契丹化身份,见'541'魏特夫与冯家昇:《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 年)》, 

第220 页和注420。 
② 他的传记,见'645'  《辽史》,卷83,第1302 页。 
③  '645' 《辽史》,卷10,第111 页。 
④ 他的传记,见'645'  《辽史》,卷83,第1299 页。 
⑤ 见'667'万斯同:《辽大臣年表》,重版载杨家骆编:《辽史汇编》,卷4,33 号,第8 — 9 页。韩从999 

… Page 73…

        当承天皇太后活着的时候,她专权是毫无疑义的。这些重臣是皇太后的 
  人,而新皇帝则完全受他的母亲控制,甚至当他成年时,他的母亲还当众呵 
  斥他,有时还打他。新皇帝即位后不久,她就采取了一项非常措施以确保她 
  摄政的权力。在辽朝统治者正式登基前,他要正式通过重要的契丹宗教仪式 
                                                               ① 
  再生仪,在这一过程中,他象征性地再一次降生。在契丹部落贵族的眼里, 
  这一仪式确定了新皇帝的统治权力。在这一情况下,皇太后本人不是一次, 
  而是至少三次经历过这种仪式,其中第二次是在984年,而第三次是在986 
  年。以后,担任摄政的皇太后们也都举行同一仪式就职。 
        皇太后并不是一位反复无常的暴君,而是一位深深懂得权力的现实性和 
  统治艺术的统治者,她总是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她赢得了辽朝官员,无论 
  是契丹人还是汉人的极大忠诚。她不仅是一位成功的朝政管理人才,而且还 
  仿效阿保机的皇后 (应天皇太后)成为一位军事统帅,领导着她自己的、能 
                                   ② 
  够投入1万骑兵的斡鲁朵。 甚至在1005年承天六十多岁时,她还指挥军队 
  同宋作战。《辽史》很贴切地概括了她的成就:“圣宗称辽盛主,后教训为 
  多。”③ 
        圣宗时代是辽朝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从983年到1031年的一系列流血 
  与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契丹军事力量扩展到了极限,虽非全部以胜利而告终, 
  但以结束了北亚一个世纪的局部冲突和不稳定的和解与各方力量均衡而结 
  束。与宋在1005年的和解和与高丽在1019年到1020年间的对峙标志着辽朝 
  与主要邻国的大规模战争状态的结束。在国内,这一时代也经历了奚的最后 
  和平并入、渤海人大规模叛乱的被镇压、西北诸部落的平定。只有辽朝与新 
  兴国家西夏的关系问题和与女真诸部旷日持久的纷争问题还在下一个统治时 
  代干扰着各方力量均衡。这些事件在北亚产生了一种力量均衡并一直延续到 
  12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它们和正在从内部转变的契丹国家的基本变化一样, 
  在同一时间发生。正是这些变化,将新的中原影响施加于行政管理之上,这 
  是我们首先应当注意的。 

年占据着所有这三项职位,直到1002 年七月,另一个汉人邢抱朴成为南院枢密使。然而,在1004 年初邢 
死时,这一职位又归还给韩德让。 
①  '645' 《辽史》,卷53,第979—980 页;'541'魏特夫与冯家昇书,第273—274 页。据《辽史》,卷116, 

第1537 页,规定每12 年重复一次。见'456'岛田正郎:《辽朝史研究》,第339—347 页;'694'王民信: 
 《契丹的“柴册仪”和“再生仪”》。 
②  '645' 《辽史》,卷31,第367 页;卷35,第404 页。 
③  '645' 《辽史》,卷71,第1202 页。她的姐姐胡辇,嫁给了圣宗的叔祖罨撒葛,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军事 

统帅。罨撒葛死后,她掌管他的斡鲁朵,并进行了平定远在西北的阻卜部落的战争,在那里,她于鄂尔浑 
地区建立了要塞可敦城。见 《辽史》,卷13,第145、149 页。1006 年,她由于参与谋反而遭到监禁,但 
此事的细节并不清楚。她在1007 年死于监禁。见《辽史》,卷14,第162—163 页;'595'叶隆礼:《契丹 
国志》,卷13,第142 页。 

… Page 74…

                                           朝政的变化 

                                              考试制度 

        早在太宗时期,就有一些选拔政府后备官员的考试,但是在景宗统治时 
                                                                                                    ① 
  期的977年于南京建立一个考试机构之前,并没有正式的和有组织的考试。 
                                         ② 
  首次进士考试于988年举行,考试延续到辽朝末年,起初像唐朝那样定期举 
  行,以后则变得不定期。开始,每次考试只产生一名或两名候选人,但在大 
  约公元1000年以后,则有20名或40名,有时是更多的候选人通过每次考试。 
  ③并不是所有的这些进士都能够当官;后来,金朝政府宣称他们的先朝辽只给 

                                                          ① 
  每十个合格者中的两个或三个人安排职务。也许使汉人官员中产生出大量精 
  英人物的考试在实践上的成功,起初还不及其作为正式中国王朝规范行为和 
  尊奉中国社会准则而从公众中选拔人才所具有的象征意义。② 
        辽朝汉人高级官员的儿子和孙子们也像唐朝那样享有入仕 (荫)的世袭 
  权利,而且这样的新人选通常比考试合格者更有前途。这一做法同契丹人世 
  袭继承 (世选)的普遍传统做法相符。许多职务是为耶律氏和萧氏这些特殊 
   氏族的成员所设置的。契丹人被禁止参加汉式科举考试。圣宗死后不久,皇 
  族的一个杰出的学者式成员耶律庶箴,由于允许他已成年的儿子非法参加进 
                                           ③ 
  士考试,而被责罚了200皮鞭。他的儿子不再被任用,后来还是因为能够通 
  过连续用三支箭射杀三只野兔来证明其精通真正的契丹武功——射箭,才被 
           ④ 
  提升。汉式考试所设置的科目有时也有独具特色的契丹式特点:在 1036年, 
                                                                                         ⑤ 
  进士考生必须以 《日射三十六熊赋》为题撰写他们的韵文(赋)! 

                                     历史记录的系统保存 

        在圣宗朝以前,似乎有宫廷日记人员,而且一些历史的或者更确切地说 
  是传说的作品被受命编纂。在941年一件有关王朝创始人奇首可汗的事迹被 
                 ⑥                                                                        ① 
  官方编纂;而在太宗时期,《七贤传》(七位名流的传记)写成。 
        在圣宗时代,已有历史编纂机构国史院和国史负责官员监修国史。在991 
  年他们呈献了第一部辽朝的实录,这些景宗统治时期的记录被分为20卷,监 
                                                ② 
  修国史室昉按传统方式获得奖赏。 我们还知道在圣宗时代一种每天的记录 

①  '645' 《辽史》,卷8,第64 页。 
②  '645' 《辽史》,卷12,第133 页。 
③ 见'541'  《中国社会史:辽》里的表格,第491—492 页。 
①  '646'脱脱等撰:《金史》,卷51,第1129 页。 
② 有关这一问题的极好概括,见'541'  《中国社会史:辽》,第454—464 页。 
③  '645' 《辽史》,卷89,第1351 页。 
④ 他和他的父亲均是精通汉语的作家,而且据说儿子耶律蒲鲁在六岁时就能够读懂契丹大字。他的父亲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