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

第1章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第1章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2…

                                  内容提要 



     本书通过对近代前期 (1400—1600)世界宗教变化的论述,讨论当今学 

术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文明过渡的途径和方式。它 

从世界文明史和宗教学的角度,对这一时期世界宗教的转变过程,进行整体 

性研究,提出文明和社会的变化是世界宗教变化的基础的观点,并以此对中 

世纪重仪式、原罪等因素的基督教如何向重精神、信仰的基督教的转变、宗 

教改革运动、基督教人文主义运动、路德、加尔文神学的兴起、反宗教改革 

运动、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传播、亚洲宗教的发展、宗教变化与资本主义精 

神等作了专题考察。全书熔理论与知识为一炉,阐发了许多有关宗教变化的 

独到见解,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 Page 3…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 Page 4…

                                一、概述 



                        1。世界宗教进入改革时代 



     15、16世纪是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文明过渡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 

巨大变化。欧洲先后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德国农民战 

争、民族国家兴起等伟大运动,表明新兴力量突破了旧制度的束缚,展现出 

近代文明之魅力。中世纪的政治、社会、权力、财产、法律、道德结构虽然 

仍旧存在,但已经是强弩之末。 

     世界宗教领域也发生深刻变化,最明显的是体现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 

中。宗教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有机系统和文化现象,其中有以信仰为核 

心的心理要素,也有组织机构、教规戒律、崇拜礼仪等社会行为要素。随着 

社会和文化的变化,宗教结构发生改变。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首先爆发决非 

偶然,重要原因之一是封建主义在欧洲已经明显衰弱。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 

人攻占君士坦丁堡,灭掉了信奉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这一事件反映出了西 

方封建势力之衰弱无力。无论是罗马教皇,还是各国的君主们,都无力抵制 

土耳其人在欧洲的扩张。欧洲又是城市、工商业和市民文化比较发展的地 

方,注重仪式、原罪和教皇世界帝国的中世纪天主教显得不合时宜。在新的 

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下,中世纪天主教向注重精神、信仰和民族化的基督 

教过渡。路德、加尔文、慈温利等宗教改革的理想,使新的宗教同社会发展 

的潮流开始合拍。罗马教廷一统天下的梦想从此宣告破灭。 

      (1)民族教会的呼声 

     15、16世纪,欧洲各国教会民族化的呼声很高。西欧君主制度的强大, 

不可避免地与罗马教会发生冲突。教皇推行世界基督教王国,力图把世界控 

制在自己手里。但至近代前期,君主的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各国的僧侣开始 

倒向君主一边。围绕着由谁来执掌教务和管理世俗事务的问题,王权和教权 

展开了斗争。中世纪封建制度盛行之时,教皇的开除出教的敕令往往具有威 

胁作用,现在国王的权势已经十分巩固,这种开除出教的威胁不能再把国王 

怎样。宗教改革运动后,无论是新教国家,还是天主教的国家,都或多或少 

地摆脱了罗马教廷的控制。 

     英国在君主和政府的领导下建立了英国国教。英国国教在教义上同天主 

教没有多大差异,但英国的教会从此就脱离了罗马教会的控制。在信奉天主 

教的西班牙,虽然没有经过宗教改革,但在国王斐迪南时,西班牙政府也已 

控制了教会。教皇英诺森八世需要西班牙支持他在意大利的政策,在 1486 

年曾颁布教皇敕令,规定西班牙的君主有权在王国的一切新建地区委任神职 

人员。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以这个文件为基础,把委任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西 

班牙教会神职人员。在司法和财政上,斐迪南也控制了宗教司法机构,使它 

们对国王负责,而不必通过罗马教会。西班牙政府向教会征收特别税,把教 


… Page 5…

会财产转变成国王私产,1523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从教皇艾德里安六世 

那里得到了委任西班牙主教的权力。在新建立的西班牙海外殖民地中,西班 

牙的君主更具有完全的控制权,自1508年起国王就可以委任那里的一切教 

职。 

     宗教改革运动在神圣罗马帝国首先爆发,接着传播至瑞士、英国、法国 

等地,进而转变为一个全欧性运动。各地的宗教改革,一般都经历了神学争 

论、建立新教领地和新教向外传播三个阶段。宗教改革过程中,还穿插了天 

主教会的反宗教改革运动和各种政治力量以宗教纠纷为借口进行的宗教战 

争。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对异已派教徒的宗教迫害。这一切说明即使在宗教领 

域,从中世纪文明向近代文明过渡的历程也是十分艰难曲折的。 

     宗教改革运动引起了世界宗教格局的变化。在神圣罗马帝国和瑞士,出 

现了新教区和天主教区的混合状态,而新教本身又分为若干教会,如慈温利 

派教会、加尔文派教会和路德派教会等。西班牙、葡萄牙和法国仍然属于罗 

马天主教势力范围,虽然各国内部仍然有各种宗教改革风波。荷兰属于新教 

国家。英国也是新教国家,奉行英国国教,具有独立的性质,虽不隶属于罗 

马教会,但国教的教义、仪式等方面又同天主教很相似。西班牙、葡萄牙通 

过殖民所建立的海外帝国,基本上随从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继续信奉罗马天 

主教。在天主教反宗教改革运动以后,罗马教廷还在印度建立了果阿教区, 

来统辖海外殖民地和亚洲的教会。 

      (2)伊斯兰教文明和佛教文明 

     近代前期是伊斯兰教文明继续昌盛的时期。在欧洲的东部和地中海地 

区,出现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它与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伊朗 

的萨菲帝国一起,成为伊斯兰教三大帝国。近代前期的伊斯兰教中也出现了 

各种改革,变化趋势是伊斯兰教同政府进一步密切结合,宗教和政治之间的 

矛盾状况却有所缓和。这一时期还是伊斯兰教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世界 

文明的贡献很大。在下层穆斯林中间,出现同正统派伊斯兰教会不尽一致的 

各种教派。伊斯兰教在一些被征服的地区,还同当地的文明和文化进行融 

合,互相影响。 

     伊斯兰教是一条强有力的纽带,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将不同的民族联合 

在一起。11世纪时,阿拉伯语已经取代古希腊语、拉丁语、科普特语和阿拉 

米语,在从摩洛哥到波斯的广大地区盛行,并一直持续到今天。说阿拉伯语 

的人,都存在着一种相同的感情,伊斯兰教不仅是信仰,还是一种社会的和 

政治的体系和制度,并且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在伊斯兰教传播地区,就 

出现与伊斯兰教文明相联系的宗教、政治、社会和文化制度。在伊斯兰教的 

传播过程中,也开始同其他文明进行融合,吸收了基督教、犹太教地区的行 

政、科学和文化精华,从而更加增进了自己的力量。 

     在伊斯兰教国家里,形成了以伊斯兰教为中心的文化。伊斯兰教文化具 

有融合其他优秀文明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造的特点。在伊斯兰教的学校中, 


… Page 6…

除了学习《古兰经》、《圣训》之外,还专有学者研究希腊、波斯的科学和 

文化。伊斯兰教徒在纸的制造、指南针的使用及数学、医学等研究方面,都 

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当西方人仍然习惯于用笨拙的罗马数字进行计算时,阿 

拉伯的简便数字已经完善,并且传到了西欧。 

     西班牙是伊斯兰教文明和西欧基督教文明主要的交触地点。那里的伊斯 

兰教徒称摩尔人。伊斯兰教徒的贡献很大,他们介绍进西班牙大米、蔗糖和 

其他的东方农作物,建造大规模的土地灌溉工程,开发和冶炼金、银和其他 

的金属矿藏,从事丝织品和毛织品的制造,还传进玻璃、写字纸张、皮革等 

的制造方法。西班牙的塞维尔成为重要商业中心,输出商品有无花果、酒、 

糖等,先运至非洲、埃及和君士坦丁堡,然后从这几处地方运至印度和中亚 

地区。塞维尔港口停满了从欧、亚各地来的商船,载来埃及的布匹、奴隶和 

歌女。此外,摩尔人的文化程度较高,大多数能够读书写字。12、13世纪, 

西班牙穆斯林的托莱多城,已成为一大学术研究中心,在这里从事翻译和学 

术研究的,有犹太人、西班牙人和从欧洲各地来的外国学者。这一活动使西 

欧得以同希腊哲学重新接触,为以后的文艺复兴运动打下了文化基础。 

     西班牙的伊斯兰教徒对西欧影响很大,但是由于宗教和政治的原因,西 

班牙也是一个时常发生宗教冲突的地方。信仰罗马天主教的西班牙统治者, 

在15、16世纪加紧对摩尔人的驱逐和压迫,但是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和交 

往,仍然保持着。 

     近代前期,佛教在印度走向衰弱,但在中国、日本等地却有所发展。此 

外,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西方的新教和罗马天主教都派遣传教士,特别是 

耶稣会的传教士,去美洲和亚洲地区进行传教活动,中国各地也留下了他们 

的足迹。这种新的世界宗教格局,对以后的世界宗教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 



                        2。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 



      (1)罗马教会解释的基督教教义 

     作为一种宗教,基督教的核心是一种对上帝的精神信仰。它相信三位一 

体的神 (上帝、耶稣和圣灵)。神不仅是人和世界的创造者,还具有对自然 

界、对世界和对人类的具体的影响力 (神意)。神的意志和耶稣的活动,都 

记载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中(特别是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四部福音 

书对耶稣事迹的记载)。《圣经》因此是至高无上的,为基督教的重要依据。 

     中世纪晚期,罗马教会继续强调人的原罪,宣扬基督徒生活可以使人重 

新得救,从一个罪人转变为一个基督徒。这个过程被说成为上帝和人之间的 

合作:人奉行善功,上帝给予人以帮助。善功在摆脱原罪和得救方面被认为 

是绝对重要的,宗教仪式和行善是积累善功的主要途径。这种灵魂得救的途 

径,就被称为皈依、修练或“行为称义”。 


… Page 7…

      “行为称义”是集体性和经验性的,需要依赖于特定的教义、仪式和组 

织。它强调《圣经》和传统,传统就是罗马教皇的许多敕令、他们对《圣经》 

的注解、教会的法律、圣徒的生活和经院主义的神学理论。中世纪后期特别 

注重传统中的教会规章制度,这种倾向有把信仰的中心从上帝那里转移到教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