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

第24章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第24章

小说: 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变化、生活和社会组织的复杂化,宗教改革和社会流动,国家权力的发展, 

都影响了家庭的关系和家庭的结构。 

     在意大利,城市人口增加,但家庭却开始变小和变得不稳定。1427年的 

佛洛伦萨,平均的家庭人口是3。8人,在博洛尼亚,1395年是3。5人,在法 

隆那,1425年是3。7人,这原因可能是死亡率高和婚姻制度不合理。意大利 

城市中的男性结婚时,年龄要比他的新娘大得多。1427年的佛洛伦萨大部分 

男子到30岁结婚,有些终生不婚,妇女在结婚时是18岁左右。1427年人们 

认为的女性理想结婚年龄是15岁。 

     在德国,小家庭开始直接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核心家庭开始兴起,由 

一对经合法途径结为夫妇的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所组成,这样家庭就不再是大 

家庭。在城市贵族、商人、作坊主和手工工匠中,家庭是中世纪后期德国城 

市中最为重要的组织。各种其他的社会组织如公司、宗教团体、男女宗教之 

家、行会、城市贵族的社会和政府,都是建立在家庭之上的。家庭的纽带在 

时间和空间中延伸,城市宗教为社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维系纽带。特别 

是对富人来说,一个古老的世家,一种贵族的生活方式,一个教父组成的社 

会关系,一个朋友、亲戚和子女组成的社会网络,是必不可少的。这表明“小 

家庭”也可以成为社区的基础。15、16世纪正是家庭成为社会基本细胞的过 

渡时期。 

     亲戚集团重要性的减弱意味着核心家庭重要性的增加,法律强调长子继 

承权和父亲的权威。这种趋势特别表现在新教地区,因为宗教改革强调婚姻 

和夫妻的爱情和家庭生活的重要性。新教徒特别是加尔文教徒的圣经学习和 

祈祷,导致从教堂的活动转为家庭的活动,这导致妇女对丈夫的服从。新教 

布道中常教导妻子的责任,强调对丈夫的服从。但理论和实践常不一致。核 

心家庭的发展,公共的机构、宗教的组织、私人慈善组织、政府福利制度和 

教育制度的发展,取代了家庭的许多传统功能。地域流动和社会价值的变 

化,使得家庭变小,核心家庭增多。 

     在核心家庭中,子女和父母的关系变得十分重要。家庭开始为子女的前 

途进行精心安排。有些历史学家认为,中世纪的儿童没有一个童年,只有到 

了文艺复兴时代才有童年。这是一个含糊的判断,主要强调儿童过早地成为 

大人。他们干活,模仿父母开始劳动,特别是劳动阶级,儿童较早就成为成 


… Page 81…

  人。劳动阶级对子女比较宽松,没有那么多的束缚,中产阶级则特别重视子 

  女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已经不是家庭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家庭作为一种 

  机构,需要为子女成才服务,父母十分关心子女的教育和今后的出路。这种 

  重视促进教育,不仅是文法学校的教育,还有纪律的教育。 

       16世纪体罚开始盛行,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被普遍使用。托马斯·培根在 

  1550年这么写道:“对处于儿童时期的人要经常鞭打,以免使他变得固执和 

  叛逆,最后让你伤心。”即使是国王也不免除体罚,法国国王享利四世对他 

  儿子 (即后来的国王路易十三)的管家说:“我要埋怨你,因为你没有对我 

  说你打了我的儿子。我希望你、命令你在他每一次犯错误的时候打他。我知 

  道世界上没有比这个法子对他更好。我自己有过经验,我自己从这中间获得 

  过教益。在他那种年龄的时候,我是常常被打的。这是我为什么要你打他的 

  原因,要使他知道你为什么要打他。”① 

       宗教改革家在宗教上强调男女灵魂平等,但在家庭生活中,却强调妻子 

  服从丈夫,子女服从父母。加尔文派教会要求教徒在家庭中学习《圣经》, 

  要妻子服从丈夫。加尔文强调惩罚小孩的罪行,要他们服从父母。他告诫父 

  母们:放纵只会有害。等级社会要求父母充分行使权力,不准子女反对大人。 

  不服从和造反都是坏的。如果小的时候不给规矩,那么社会将会腐败和崩 

  溃。子女同马一样,必须先调教然后才能使用。父母要决定一切事情,特别 

  是选什么对象。无论是婚姻改革家还是家长们,都不太考虑子女特别是妇女 

  的爱情问题。自从婚姻改革取缔了秘密婚姻以后,青年男女们已经不再能够 

  左右自己的婚姻,一切听凭父母亲戚的摆弄。如商人赫尔曼的几次婚姻,都 

  是由家长安排的。1544年他26岁时,父亲为他找了一个44岁的寡妇,但未 

  成功,3年以后,父亲希望他娶刚成为寡妇的邻家女为妻,她结婚已经16年, 

  并有两个孩子。从这个例子来看,家长意志决定婚姻,子女往往没有发言权。 



                             3。新教和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的思想改变了中世纪人们的许多想法,成为影响社会过渡的重要力 

  量。宗教改革家教导,世俗的工作是一种对上帝的服务。路德认为,所有的 

  工作是一种真正的基督教的天职,同神父和其它神职人员一样。他支持商人 

  和手工工匠发展自己地位的行为。新教思想反对奇迹、虚无,提倡一种理性, 

  虽然只是用在宗教方面,却有重要意义。新教的一些派别强调生活的计划 

  性,不主张得过且过。许多新教徒不主张在世俗世界中行乐,提倡节约勤俭, 

  这对资本积累不无好处。 

       新教的这些影响导致树立了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即勤奋工作,理性计 



① 拉马·杰逊:《欧洲宗教改革》(DeLamarJensen,ReformationEurope),美国列克星敦1981 年版,第 



327 页。 


… Page 82…

划,节约自律。这就同中世纪的生活方式有许多差异。中世纪的贵族提倡风 

度、优雅、奢侈、疯狂,中世纪的教会主张禁欲、虚无、来世,都与新教原 

则不一致,这样,宗教改革运动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新的生活原则和 

价值观念替代了中世纪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刺激了经济和技术的发明。 

特别是加尔文教,主要的信徒是商人,这些商人本来就不是从农村出来的, 

不属于农业社会。加尔文教在工商业发达的地区有很多信徒,特别是在伦敦 

和阿姆斯特丹。 

     新教的人生观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为新教鼓励人们阅读 

 《圣经》,这样就鼓励人们学习和阅读。在瑞典的路德教会把识字当做入会 

的条件,这样,学习文化成为一种宗教信徒必须具备的条件,成为推动人们 

扫盲的强大动力。虽然这种推动力是宗教性的,但是商人们和其他的人们一 

旦学习了文化,就出现新的思想来进行管理。商人们学习识字的热情是最高 

的,有的地方达到90%。更多的文化人的存在,意味着更多的发明创造的存 

在,这种扫盲活动使得欧洲有了一种强调人的文化素质的传统,对今后欧洲 

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所以,宗教改革运动是一种联系思想和经济 

发展的纽带。 


… Page 83…

                       七、伊斯兰教和穆斯林文明 



     1500年前后,穆斯林世界的面积十分广阔。“穆斯林”的含义是终身信 

仰伊斯兰教并跟从穆罕默德的人。伊斯兰教文明的范围,向西进入到中欧, 

向北穿入中亚,向东突入印度和东南亚,向南深入非洲内地。穆斯林世界的 

面积大于基督教的世界。 

     1500年前后,在幅员广阔的穆斯林世界出现了三大帝国——地跨中东、 

北非和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帝国、1502年在波斯建立的什叶派伊斯兰教萨法 

维帝国和 1526年出现的印度莫卧儿帝国。这些帝国当时都十分强大,成为 

穆斯林世界的三个中心。 



                              1。奥斯曼帝国 



      (1)君士坦丁堡的陷落 

     149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卡塔里克的军队占领了格拉纳达,标志着 

伊斯兰教在西欧的最后一个据点的垮台。但在1453年,信奉伊斯兰教的奥 

斯曼土耳其帝国却侵占了君士坦丁堡,在东南欧发展成了强大的势力。 

     奥斯曼人的称谓,来自于他们的统领奥斯曼(1299—1326年),他所开 

创的苏丹王朝,一共维持了6个世纪。建立奥斯曼帝国的奥斯曼土耳其人, 

是原先来自中亚的广为分散的突厥人的一支。在早先几个世纪中,突厥部落 

一批批不断地迁徙到中东富饶地区。10世纪时,蒙古西征的压力,迫使更多 

的突厥部落进入中东,其中包括了一支塞尔柱人。这些新移民于1055年攻 

占穆斯林首都巴格达,建立了一个辉煌而短暂的塞尔柱帝国。塞尔柱帝国的 

边界,东起印度,西至地中海海岸,中间穿过波斯的广阔地区。13世纪时, 

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已成为塞尔柱帝国的一部分,只有西北角是拜占庭人的 

领地。 

     塞尔柱帝国后来又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公国或苏丹国。13世纪后,有一伙 

新来的突厥人来到了塞尔柱帝国最北边的地带,距分隔欧、亚两大洲的战略 

要地达达尼尔海峡不到50海哩。1299年,这支突厥人的首领奥斯曼向塞尔 

柱帝国的统治者宣布独立,成立了奥斯曼王国。 

     15世纪上半叶,奥斯曼土耳其经历不断的内战和对西方基督徒的战争, 

又复强大起来。穆罕默德二世(1451—1481年)继位后,遂致力于夺取君士 

坦丁堡。当时拜占庭名存实亡,只剩空城一座。经过精心准备,他于 1453 

年率领15万大军围困了君士坦丁堡。1453年4月开始攻城。土耳其的军队 

约有10—15万人,当时守城的不过八千人,其中一半为希腊人 (包括僧侣 

在内),另一半是教皇和威尼斯、热内亚两共和国派来的“增加上帝光荣并 

保全基督教”的部队。基督徒人数虽少,却下了极大决心,奋不顾身应战, 

一直苦战了两个月左右,直到死伤枕藉,精疲力尽,才退出君士坦丁堡。5 


… Page 84…

月29日,土尔其人攻下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8 

—1453年)被杀,无数财物被抢劫,古典文化被破坏,6万居民被卖为奴, 

著名的圣索菲亚教堂被改为清真寺。勇敢的希腊人和意大利人仍然坚持战 

斗,直到战死。君士坦丁堡的统治权从此转到穆罕默德二世手中,宣告了拜 

占庭帝国和希腊民族政治独立的终结。穆罕默德二世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 

斯坦布尔,并定为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以前作为东方基督教中心的地方,成 

为欧洲伊斯兰教国家的都城,土耳其人和伊斯兰教徒深感扬眉吐气。君士坦 

丁堡在基督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心目中,都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坚固的城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