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黄土下的帝国 >

第4章

黄土下的帝国-第4章

小说: 黄土下的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原《国殇》
硕大无朋的坑
  1974年7月初,国家文物局接到李先念副总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这一重点文物”的批示后,立刻会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陕西省文物主管部门的领导、专家一同考察了陕西省临潼县西杨村的秦代陶俑出土现场,并决定由陕西省立即组织考古队进行发掘。
  1974年7月15日,秦俑考古队首批专家一行4人开始进驻考古现场,他们是:袁仲一、屈鸿钧、赵康民和崔翰林。他们的心中都怀有一个疑问,这些距秦始皇陵1。5公里处发现的陶像会不会与传说中的秦始皇陵墓有某种关系呢?
  一开始,考古队员们并没有做好“长期战斗”的准备,大家觉得工作量应该不会很大,几天就可以完成了,然而,一切都和人们预想的不太一样。
  在现场,专家们看到,已经挖开的俑坑竟然大的找不到边,土地凡是有断面的地方,都出现了红烧土的痕迹,红烧土与木炭灰是考古工作的指南针,在专家们眼里,它们往往是高规格陪葬坑的标志。
  考古队员们将这个已经发掘开的俑坑命名为“一号坑”,现场工作在紧张的气氛中有条不紊的展开了。
  一个个问题摆在了专家们的面前:
  这个土坑到底有多大?
  红烧土的范围到哪里才是尽头?
  这个世上怎么会有不见边际的土坑?
  ……
  其中最关健的问题是,这里的地下究竟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到底有多大
  当试挖掘工作开展到两个星期的时候,专家们对早先估计的俑坑规模产生了怀疑,有的人甚至对自己的考古知识都产生了质疑。因为这么久过去了,俑坑的边还是完全看不到,是不是探测出了什么错误?怎么会有没有边沿的坑呢?在中国的考古史上,还从来没有挖掘过规模如此之大的俑坑,自然也就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专家们使用,经过一番商议,大家决定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俑坑到底有多大。
  此时,西北大学74级考古专业的师生作为后备力量也进入了发掘现场,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试挖掘后,在960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包括与真人真马1:1的陶俑陶马共计500余件,陶马24匹,木质战车6乘和相当数量青铜器。
  而在探测方面,考古队员们以村民们的打井处为基准点,采用十字交叉法和梅花点相结合的探掘形式,将探测范围逐步向四周扩大。他们用一种叫做“洛阳铲”的考古工具探测着地下深埋了2000年之久的秘密,这种铲据说原本是古代洛阳一带的盗墓贼发明,用来探测墓穴中是否有值得盗窃的东西,没想到到了现代,它反而成了考古挖掘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物尽其用”也许是对它最好的脚注。
一号坑的规模
  1975年6月,当最后的钻探结果出来时,现场的考古人员都惊呆了。他们探测出的是一个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的俑坑!这个俑坑方向为南偏东83度,西端距离秦始皇陵外城东墙1225米,和秦始皇陵内城东北角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属于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的大型兵马俑坑。根据已经挖掘出土的陶俑、陶马的排列密度估算,一号兵马俑坑内大约埋藏有兵马俑6000余件,战车数十乘,各种青铜兵器数10万件。是一个以车兵为主体,车、步兵成矩形的联合编队。
  规模如此宏大的地下军团的问世,在中国考古史上还是第一次。透过西杨村那口挖了一半的废井,考古队员们分明触摸到了一个神秘的地下王国,如果当时打井的位置稍稍偏离,2000多年前的历史将依然混沌。
  根据一号俑坑已经出土的带字文物,专家们初步断定这个俑坑是秦始皇时代建造的,并且和不远处的秦始皇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专家们最初的疑问终于揭开了。可是,这片一望无际的黄土下面,还会不会有别的惊喜呢?
发现新俑坑
  1975年7月21日,新华社向全国播放了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发掘的消息,整个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这一片有着悠久文明的西北大地,历经2200年的沧桑,浩浩荡荡的兵马俑终于从地下走到了世人的眼前,开始接受人们的检阅。
  1975年8月,国家决定开始建设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1976年1月,工程正式破土动工。
  1976年4月,在距离一号俑坑东北处不远的一块空地上,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地基钻探,按计划,这里要修建一处职工宿舍。就在这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钻探队员们发现了这里地下有夯土层的存在,一时间,整个工地鸦雀无声。此时,距离兵马俑一号坑的发现已经过去了整整2年,在这2年的时间里,考古专家们几乎踏遍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但都一无所获。这一次,地下埋藏的惊喜又会是什么呢?
  考古队的好运气似乎来了,仅仅过了1个月,他们就在距离一号坑西北处不远的地方,又发现了新的俑坑,顿时,整个工地沸腾了,人们的好奇心空前高涨,急着一窥地下的秘密。
  专家们把新发现的两个俑坑按照发现时间的先后分别命名为二号俑坑和三号俑坑,此时,整个工地的人员已经分成了三个部分:基建,钻探,发掘,所有工作都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离迷底越来越近,人们的心情也越来越忐忑,所有人都急于想知道,在这片黄土之下,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些什么呢?
二号坑和三号坑的规模
  考古队员们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在长达16个月的发掘后,揭开了二号俑坑的真面目。这个俑坑东西平均长约96米,南北平均宽约84米,深约5米,是一个曲尺形军阵,总面积大约6000平方米,只是一号俑坑的总面积的一半。从结构上看,二号俑坑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份,南部为一个正方形的坑道式建筑,北部为一个近似长方形的坑道式建筑,这两个部分紧紧连在一起。从试挖掘的区域内已经出土的文物有,车马67匹、木质战车11辆、骑兵俑32件、鞍马29匹、各类青铜兵器900余件。是一个由弩兵、轻车兵、车兵、骑兵四个兵种组成的集团军。
  1977年3月开始,考古队员对三号坑进行了试挖掘,在钻探中大家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一、二号坑的形状奇特的地下阵营,还好在挖掘一、二号坑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派上了用场,三号坑的全貌于1989年9月27日正式呈现在了世人眼前。
  三号俑坑的平面西部内凹,东部却外凸,使得整体结构从西往东看是一个不规则的“凹”字,从东往西看却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凸”字。俑坑总面积520平方米,东边为一条长11。2米,宽3。7米的斜坡门道,与门道相对应的是一个车马房,车马房两侧各有一个厢房,南厢房和北厢房。从整体布局上看,专家们普遍认为三号坑是一所军事指挥部,它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古老的“军队幕府”。
  三号坑共出土战车1乘,马俑4件,武士俑68件。是出土文物最少的坑,也是被破坏最严重的坑,这里的很多俑头都没有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000多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专家们目前还没有权威的解释。
四号坑之谜
  当年与二、三号俑坑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一处坑,经过探测,这个坑东西长48米,南北宽96米,深4。8米,面积约4608平方米。由于这个坑内没有见到任何修建的痕迹,也没有出土任何文物,因此,关于这个坑是否是当年计划修建的俑坑,是不是可以称之为“四号坑”,学术界的观点始终无法统一。
  一种观点认为是俑坑,依据是,经过探测,这个坑的深度和其他三个俑坑深度完全相同,而且坑的东北和西北两个夹角十分规整,这些现象表明,这个坑应当是人工有意挖掘的。只是由于“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骊山脚下兵马俑的修建工程被迫中断,所以这个坑刚刚开挖就“寿终正寝”了。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此处不是俑坑,因为这个坑的东西长度小于南北宽度,这一点明显和其它三个俑坑相反,违背了整体的布局设置;还有就是这个俑坑没有作为兵马俑坑特有的斜坡门道(即当年修建俑坑运输材料的通道),而且坑内完全没有夯土的痕迹,所以不具备成为俑坑的必要条件。
  秦始皇为什么要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兵马俑坑呢?他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
奇妙的排兵布阵
  考古研究表明,出土兵马俑的制造年代,应该在秦统一全国的公元前221年动工,至公元前209年结束,前后大约历时12年,需要几万工匠共同劳作。
  我们再回过头来认真的审视一下,这此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它们是以个体形象呈现的整体塑造艺术,这8千兵马造型各异、绝不雷同,是2000年前世界雕塑史上的巅峰之作。
  从兵种上看,出土的兵马俑有车兵、步兵、骑兵,充分显示出秦军“车千乘,骑万匹,奋击百余万”的协同作战实力。
  从排列位置看,3个俑坑的顺序绝不是可以随便交换的,他们的编排俨然就是一支军队在实战时的作战队形。那么究竟是什么阵行呢?
  我们在前面曾经讨论过“四号坑”是否存在的问题,正是因为这个坑的性质无法确定,而它的位置又恰好处在整体队伍中,因此一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问题,导致兵马俑的排兵布阵也成为了考古界争议颇多的一个话题。
执掌“三军”
  作为当年进驻西杨村的首批考古队员,著名考古学家袁仲一在兵马俑的研究上颇有建树,在他看来,兵马俑的排列很象古代的军队作战时的左、中、右三军。一号俑坑可以视为右军的队列,二号俑坑则是左军的壁垒,三号坑属于统帅,而中军的位置自然就是尚未完成的“四号坑”。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三军”的称谓,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毛泽东诗词里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关于“三军”的文字记载,大概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在已经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王做三自,左中右”。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不断,关于“三军”记载更是比比皆是。《管子·参患》中就有“故凡用兵之计,。。。。。。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的记载,说明“三军”这一作战阵形,在当时很为实用。
“奇正之变”
  持另外一种观点的专家则认为,由于“四号坑”并不存在,所以无法构成“左中右”的三军阵形。考古专家张占民在自己的著述中写道,秦军布的大阵应该是采用“奇正之变”。
  在战国末期,骑兵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依靠“三军”作战的思想已经不适应野外运动战的发展,“奇正战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阵容被广泛运用。《孙子兵法·势篇》说道:“凡战者,以正和,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古人所谓的“奇正之变”,就是将部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称之为“奇军”,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特种部队,二号坑中的兵俑就属于“奇军”;另一部分称之为“正军”,相当于我们的主力部队,一号坑中的大规模军团属于“正军”。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