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文学历史电子书 >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

第49章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第49章

小说: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美洲的国家,统治阶级现在都已武装到了牙齿,他们能让你和平地取得政权吗?我们认为,每一个国家的共产党和革命力量都要有两手准备,一手是用和平方法取得胜利,一手是用暴力斗争取得政权,缺一不可。而且要看到,从总的趋势来说,资产阶级不愿意让步,不愿意放弃政权,他们要挣扎。资产阶级在要命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用武力?十月革命,是准备了两手的。俄国1917年7月以前,列宁也曾经想用和平的方法取得胜利。七月事件说明,把政权和平地转到无产阶级手里已经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转过来进行了3个月的武装准备,举行武装起义,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以后,列宁还想用和平的方法,用“赎买”的方法,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消灭资本主义。但是,俄国资产阶级勾结14个国家,发动了反革命的武装暴动和武装干涉。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进行了3年的武装斗争,才巩固了十月革命的胜利。至于中国革命,我们是用了革命的两手政策来对付反动派的反革命两手政策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和合作经济都根本不能产生,当然也就说不上成长。这是我们同修正主义者的重要分歧。修正主义者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城市中的公用事业是社会主义因素,说资本主义可以和平长人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严重歪曲。
  教科书说,东欧各人民民主国家,“能够在没有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这个说法不对。这些国家,实际上是通过国际战争的形式,来进行国内战争,把反动派搞掉。
  东欧各国1944车的解放,是国际战争和国内战争结合在一起的。资产阶级的军队在这个战争中完全被打垮了。
  教科书说:“在社会经济方面落后、没有经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国家,在一定历史亲件下和工人阶级的领导下有可能走非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什么意思?还不是社会主义道路吗?我们没有这样讲过。
  剥剥阶级在要命的时候,总是要动武的。而且只要他们看到革命一起来,他们就要用武力把革命扑灭。教科书说:“历史经验证明,剥削阶级不愿意把政权让给人民,而使用暴力反对人民政权”。这个说法不完全。因为不只是在人民已经组织了革命政权以后,剥削阶级要用暴力来反对革命政权,而且当人民起来向他们夺取政权的时候,他们就要用暴力镇压革命的人民。
  我们人民革命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第一,要推翻敌人,第二,要镇压敌人的反抗。要这样,没有人民革命的暴力,是不行的。
  把斯大林丑化,除了其他原因以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斯大林坚决同帝国主义斗争。他们把自己和斯大林区别开来,是要得到帝国主义的赏识。赫鲁晓夫访美,他和艾森豪威尔都给对方脸上擦粉,但比较起来,美国人倒是有原则、有分寸些。赫鲁晓夫得意他说什么“戴维营精神”的划时代意义,但是1960年2月3日艾森豪威尔在记者招待会上却说,他不知道“任何戴维营精神”。赫鲁晓夫和王明一样,自己擦脂抹粉,送上门去,结果被人家一个巴掌打了出来。
  擦粉、和平过渡这一套有欺骗性,但要长期维持也困难。因为帝国主义、垄断资产阶级的策略可以改变,而本性是不能改蛮的。只有经过革命推翻它,打倒它。
  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说话、写文章都尽量合乎帝国主义和敌人的口味。其结果是敌人舒服,自己的阶级被蒙蔽。这是欺骗群众和欺骗各国共产党的行为。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谈话记录(见《党的文献》1992年第5期)
  [解析]
  用革命的两手政策来对付反动派的反革命两手政策,这是毛泽东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并一再加以强调的策略原则。当然,在中国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过程中采取不流血的、和平的方式,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争取的。
  早在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所作的《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的结论里讲到革命的前途问题时说:“不流血的转变是我们所希望的,我们应该力争这一着,结果将看群众的力量如何而定。”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写的一些著作里,也提到不流血转变的问题。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权在无产阶级手里,就实现了和平转变、和平改造。有些人把中国革命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转变曲解为“和平过渡”,把政权的和平过渡与所有制的和平改造混为一个问题。
  在中国,没有政权的和平过渡。1938年11月6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会扩大的第六次全体会议上所作的结论中指出:“中国的特点是: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的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的牛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因此,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即:“在中国,是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特点之一,也是中国革命的优点之一。”他进而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的革命任务。”也正是依靠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人民才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所以,中国不是什么政权的和平过渡。中国只是在取得政权以后,实现了所有制的和平改造。
  中国所以能够实现所有制的和平改造,是由于以下三个条件:(1)用战争摧毁了反动的旧国家机器,特别是军队,没有这个条件就没有什么和平改造;(2)用战争打倒了资产阶级的主体——官僚资产阶级,它占了资本主义力量的2/3。剩下来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小尾巴,用和平改造的办法把资本主义所有制改掉了;(3)解放战争以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没有这个政权就没有资产阶级的改造。因此,中国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问题,同“和平过渡”是没有共同之处的。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时所说,我们人民革命的目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第一,要推翻敌人,第二,要镇压敌人的反抗。要这样,没有人民革命的暴
  力,是不行的。 
24。落后国家的革命反而更容易[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
  每一个人民民主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都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从具体的历史条件中,从它们进行革命的现实环境中产生的。
  随着新的国家的走上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式将日益多样化。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社会主义建设将在特殊的更为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如果说在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比较容易开始,那未,在这样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中解决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将要容易得多。
  例如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就用不着经历苏联不得不经历过的那条充满了巨大困难的工业化的道路。”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报告》)。
  遵守对社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共同一致的基本的和主要的原则,同时又充分考虑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切特殊条件,以及这些国家互相交流经验——这就是决定世界社会主义体系顺利发展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总路线。每一个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都作出自己的贡献。这表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创造性。
  ——摘自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修订第3版,第352—353页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革命为什么不首先在西方那些资本主义生产水平高、无产阶级人数很多的国家成功,而首先在东方那些资本主义生产水平比较低、无产阶级人数比较少的国家成功,例如俄国和中国,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
  事实证明,在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水平的条件下,经济愈落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愈容易,而不是愈困难。人愈穷,才愈要革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就业人数比较多,工资水平比较高,劳动者受资产阶级的影响根深,在那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现在看并不容易。这些国家,机械化的程度已经很高,革命成功以后,进一步提高机械化,问题不大。重要的问题是人的改造。
  在西方各国进行革命和建设,有一个很大的困难,这就是资产阶级的奏很厉害,已经渗透到各个角落星去了。我国的资产阶级还只有三代,而英国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已经几十代了。他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有二百五六十年至三百年来年,资产阶级的思想、作风影响到各个方面、各个阶层。
  在目前的情况下,越往西越富,革命也越困难。——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教科书)》谈话记录(见《党的文献》1992年第4期)
  '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曾设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欧美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差不多同时发生,而且19世纪就能取得胜利。但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运动的条件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条件下,考察了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开创社会主义制度的新的可能性,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俄国无产阶级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鼓励了各被压迫国家的无产阶级,使他们充分利用有利时机,主动冲击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坐等世界革命的总爆发。中国革命及其他国家的经验证明,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落后的国家首先胜利是可能的。
  虽然列宁认为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但他并不是说在任何条件下,一切落后的国家都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或一个国家越落后越容易取得胜利,而且他还认为,由于历史进程的曲折而不得不开始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个国家愈落后,它由旧的资本主义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关系就愈困难。毛泽东认为,列宁的这一观点是不正确的。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时指出。列宁说,国家愈落后,它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就更困难。这个说法现在看来不对。其实经济越落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愈容易,而不是越困难。他还列了举俄国和中国的例子,认为,在东方像俄国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原来都是落后的,贫穷的,现在不仅社会制度比西方先进得多,而且就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