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 >

第14章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第14章

小说: 究竟一乘宝性论+创古仁波切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部赡芑嵋鹚说奶澳睢⑴饣蛎曰螅坏牵狈鹂谒祷埃词怪皇且桓鲎郑脖厝挥刑囟ǖ睦碛桑冶囟ɑ岽醇蟮睦妗
  第三,佛心永远都是无碍的(念无失)。有时我们会说:“啊,我忘了!”但是,全然证悟的佛绝对不可能说:“我忘了利益众生!”他利益众生的时机及方法圆满无瑕。且与佛心永远不分。
  第四,佛心永远都是全然平和的,永远都安住于无分别的定境(无不定心)。我们凡夫的心不断被念头所涣散,一刻也无法安住。菩萨的经验仍然有禅定中与禅定后两个时期的分别;菩萨在禅定期间无法利益众生,在禅定后则无法安住于定境。但是,全然证悟的佛已完全融合禅定与禅定后的境界,不论他在宣说佛法或走在街上,他的心都完全安住于法性,都是完全平和的,他的心无所不在、无时不在。
  第五,佛已超越种种意想。此处所谓的“意想”,是指不同的考量,例如,当某种情况发生时,通常我们的心识会不断地转动,忙着考量各种可能的行动或对策。但是,佛已经超越这种现象,因为佛具有掌握任何情况的无上理解力,他的行动或对策永远都恰到好处,他不须要考虑或斟酌应该怎么办(无种种想)。
  第六,佛具有免于疏忽或不关切的自由(无不择舍)。有时我们花很长的时间和朋友谈论许多事物,虽然原本打算说一些有益的事,并引导对方步入佛法,但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不相干的琐事;事后,我们心想:“我应该告诉他这个或那个,但是我忘记了,我没想到要这么做。”或者我们打算造访某人,因为这对他多少都有益,但是却因为某种理由而没去成——我们也许只是在拖延,或变得漠不关心。然而,佛绝对不会受到疏忽或不关心的影响,他的行动从不会有所拖延,且永远都如同海洋一般精确、可靠、——海水涨潮及退潮的时间永远都是固定的、规则的,从不拖延。
  以上这六种功德是佛的行为写照。他的证知也具有六种功德,前三种和度化众生的愿心、精进及觉念有关,后三种和了知一切智慧有关;度化众生的愿心永远厌足(欲无减)、度化众生的方便行恒常不息(精进无灭)、度化众生的觉性及意念永不退转(念无减);具一切智慧且三世智慧无碍(慧无减)、一切执着与烦恼之习性悉皆解脱无尽(解脱无减)、了知解脱之相(解脱知见无减)。
  接下来,我们要讨论佛的三种事业功德。第一种功德是,佛的身行永远都基于智慧,且必定有相继的智慧(一切身业随智慧行)。例如,当我们凡夫从桌上拿起某样东西时,我们不会细加考量,只是把东西拿起来;由于我们有许多行动都是在心思不细密的情形下进行,这经常造成未来的问题。但是,佛永远都不可能犯这种错误,他的一切行动都基于智慧,这表示在行动之前,他已经審察行动的理由及将产生的利益,因此,当他执行这项行动时,他知道结果是什么;同样的,他的行为必定有智慧相继,因为他知道他做了什么、目的及利益为何。
  第二种事业功德是关于语。证悟者的语也是基于智慧、以智慧为继(一切语业随智慧行)。有时我们事后会后悔先前所说的话,我们会想:“我不应该说那些话,现在麻烦来了。”佛语则绝对不会有这种过失。
  第三种事业功德是关于意。不论任何念头在心中生起,佛都全然觉知,且在生起的当下就知道它的缘起(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这和我们起落无章的念头迥然不同。
  接下来是构成智慧功德的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如实了知过去的智慧(智慧知见过去无阂无障),第二是如实了知现在的智慧(智慧知见现在无阂无障),第三是如实了知未来的智慧(智慧知见未来无阂无障)。
  以上是三十二项自在的功德。这三十二项自在的功德如同空中的月亮,三十二项圆熟的功德则如同投映在水面的月影——存在空中的正是投映在水中的。报身或化身三十二种主要的优美完好外相(大士相),是三十二项自在功德的投射影像,是自在功德的自然形相。三十二大士相相当容易了解,我们可以直接参照译文:
  1、足下平满相
  2、千幅轮相
  3、手指纤长相
  4、手足柔软相
  5、手足缦纲相
  6、足跟满足相
  7、足趺高好相
  8、'左月右上山右下而'如鹿王相
  9、手过膝相
  10、马阴藏相
  11、身纵广相
  12、毛孔生青色相
  13、身毛上靡相
  14、身金色相
  15、常光一丈相
  16、皮肤细滑相
  17、七处平满相(七处:二足底、二手掌、二肩及顶门)
  18、两腋满相
  19、身如狮子相
  20、身端直相
  21、肩圆满相
  22、四十齿相
  23、齿白齐密相
  24、四牙白净相
  25、颊车如狮子相
  26、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27、广长舌相
  28、梵音深远相
  29、眼色如绀青相
  30、眼睫如牛王相
  31、眉间白毫相
  32、顶成肉髻相
  问答
  学员:我不了解“涅盘”的意思。
  仁波切:佛学名词“涅盘”(梵文nirvana)有三种涵义;根据小乘,涅盘是“阿罗汉的境界”;根据缘觉乘,涅盘是“缘觉的境界”;根据菩萨道或大乘,涅盘是“全然且真正开悟的境界”。
  学员:仁波切是否能解释大乘的五道、金刚乘的五道及大手印的四瑜伽之间的对应关系?它们是不一样的吗?
  仁波切:五道本身,不论是大乘或金刚乘,都没有太大的不同,都是逐渐进步的原则:但是,由于大手印只是安住于自然本性。因此实际上并没有道或层次的类别,可是,这三个系统仍然互有关系。
  “四瑜伽”中的每一瑜伽都有下、中、上三个渐进阶段。四瑜伽中的第一瑜伽是“专一瑜伽”。专一瑜伽的下、中阶段,相对于五道中的资粮道;其上等阶段,相对于加行道。第二瑜伽“离戏瑜伽”,相对于见道。第三瑜伽“一味瑜伽”的三个阶段及第四瑜伽“无修瑜伽”的前两个阶段,相对于修道。无修瑜伽的最高阶段,相对于五道的无修道或无学道——全然证悟。
  学员:能不能请仁波切就“无明是五毒之一”的角度来定义什么是无明?
  仁波切:无明本身并非五毒之中的任何一个,但它是五毒生起的基础。无明的意思是“不知道”(不知、不觉)——不了解真正的本性;由于不知道缘故,五毒才可能生起。
  学员:无明不是根本的三毒之一吗?
  仁波切:这种迷惑是因翻译而起的,因为英文翻译往往使用同一字——ignorance——表达两个不同的藏文字。在藏文中,“玛瑞(格)巴”(marigpa)指不了解真正本性的无明,“提木(格)( timug)指愚痴或愚钝、愚昧。
  学员:“提木(格)”产生难道不需要心有某种昏钝或黑暗的状态吗?
  仁波切:五毒当中的“痴”是“提木(格)”。“提”的字义是“完全停顿”,“木(格)”的意思是“被遮蔽”、“昏钝”、“不清”。由于这种昏钝,我们无法了解事物的如实本性。这和“玛瑞(格)巴”颇为类似,但意思比较接近“愚痴”。
  学员:为什么会有无明?
  仁波切:因为证悟本质的本质与本性是空性及明性,它是化显的自然能力,任何现象都可自其化现。当显相升起时,我们经验到它们的存在,但并不了解它们是自心本性的显现——一切都是自心本性的显现。由于这种迷惑,我们误解自己的经验,无明于是应运而生。
  例如,电影院里有一个空白的银幕,放映室里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灯泡,其光线透过影片投射而出;由于这两种条件——放映机灯泡的明光及影片的影像——的聚合,各种影像投射在空白的银幕上。环顾四周时,我们看到电影剧场里只有一片空白的银幕、一架放映机,而且知道我们只是在看一场电影;但是,当沈迷在电影的情节中时,我们完全忘记真正的周围环境,误以为在银幕上晃动的影像是真人及真事——我们的根本无明就如同这种“以假为真”的混淆与迷惑。
  学员:您能否解释各种不同的烦恼?
  仁波切:烦恼可分为两种:明显的及潜在的。“明显的瞋恚”是我们实际经验到的怒气,“潜在的瞋恚”指变愤怒的潜在状态。
  “潜在”的藏文是“巴(格)恰(克)”(bagchak)。“巴(格)恰(克)的状态如同被浆得很硬的哈达或藏式礼巾,它含有使其浆硬化的物质,但我们看不到这个物质到底是什么。
  现在,我并没有生气,此时此刻,我非常放松,没有任何愤怒或激动的感觉;然而,如果有人对我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我将会被激怒,变得很生气,这就是“潜在的”瞋恚,是瞋恚生起的“潜能”。“明显的”瞋恚则是“实际”升起或彰显时的瞋恚。
  学员:在菩萨的阶段,烦恼的净化是否有一定的顺序?
  仁波切:净化是行于法道的一种过程。当我们达到初地菩萨的果位时,粗略的明显烦恼将已完全净除,因此,微细的潜在烦恼将比较容易净除。虽然微细的潜在烦恼实际上相当浓密,但是,一旦我们契入菩萨地、开展甚深的三摩地之后,它们并不难净除。
  学员:先前您提到习性,并以残留的麝香气味为比喻;今天您谈到本具或俱生的烦恼,则习性和俱生的烦恼是否一样?
  仁波切:不!这两者相当不同,主要的差异在于明显及潜在的习性。在藏文中,“潜在”和“习性”的意思是一样的。“造作”和“本具”或俱生的染污都属于明显的类别。造作的层面是我们在成长中学得的,例如,相信我们所信仰的宗教是对的,其他宗教是错的,我们被约制相信某些特定的观念是真实的。俱生的层面指幼儿的自然行为,是幼儿原本就具有的。两者都属于有显的类别。
  学员:因为它们是暂时的,所以造作的粗重障碍实际上并不是证悟本持本具的。仁波切能否说明它们到底是什么?
  仁波切:这种障碍属于幻惑或迷乱。根据经典系统,证悟本质如同被泥土或破布覆盖的珠宝。根据金刚乘系统,得受直指心性的法教时,我们能当下认知自己的本质,在那一刹那,障碍暂时不复存在;然而,当我们忘却自己的本质,再度将注意力转向外物时,我们的心再度变得涣散,障碍也随即回复。
  学员:障碍本身是否是证悟本质的一部分,但被错误地觉知?
  仁波切:是的!你可以这么说。但是,未正确地觉知证悟本质,是迷惑及障碍生起的原因。
  学员:是否所有的众生都具有障碍,或是取决于业力?
  仁波切:所有的众生都有这些障碍,并非取决于业力;障碍是俱生的,因为这是众生与生俱来的,且会自动升起。在微细的障碍被离弃之前,业力就已被离弃了,因此,微细的障碍不可能取决于业力。以玉蜀黍为例:玉蜀黍被数层外叶包住,剥去层层的外叶之后,就可以看到里面的玉蜀黍;但是,里面的玉蜀黍一直都在那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