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亚非文学史 >

第40章

亚非文学史-第40章

小说: 亚非文学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六世纪以后,越南封建社会日趋没落,社会矛盾随之尖锐起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全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瓦解着落后的封建经济关系。封建统治阶级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许多作家逐渐认识到社会的丑恶和黑暗,加强了自己作品的揭露性和批判性。从十六世纪到十九世纪初叶(即帝国主义入侵越南前),是越南封建社会逐步走向崩溃的历史阶段。正是在这期间,越南的古典文学既丰富而又复杂,涌现一批重要作家,如阮攸、邓陈琨等,他们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 
  邓陈琨(1710…1745)的《征妇吟曲》是这时期著名的汉语文学作品。这篇长达四百七十七句的乐府诗,通过描写一个征人妻子的孤寂和哀怨,深刻地揭露了封建混战带给广大人民的无穷灾难。诗中写道:“使星天门催晓发,行人重法轻别离。弓箭兮在腰,妻孥兮别袂。”封建统治阶级的争权夺利,破坏了劳动人民的和平生活,逼得他们妻离子散,亡命沙场。在浓烟滚滚的战争烽火中,士兵的“性命轻如草”,随时都有葬身荒原的危险;而在家的征妇,她们的命运,同样悲苦、凄凉。她们向着远征他乡、一去不返、音讯杳然的丈夫哭诉道:“君有老亲鬓如霜,君有婴儿年且孺。老亲兮倚门,婴儿兮待哺。供亲食兮妾如男,课儿书兮妾如父。供亲课子此一身,伤妾思君今几度。”这悲痛的哀号,是对封建兵役制和封建制度的血泪控诉,表现出广大人民对于当时连绵无止的封建混战的强烈不满。 
  黎贵惇(1726…1784)是黎朝的著名学者,敢于打破成规,在应举时第一个采用字喃写散文。这是对科举制度的一次冲击。他的字喃诗《妈妈我想嫁人》,以大胆泼辣的风格,揭露和抨击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和禁锢。他勇于接受新事物,对越南这一时期文学思想的发展起了先驱的作用。 
  阮嘉韶(1741…1798)是黎朝末期的诗人,他的代表作《宫怨吟曲》用双七六八体写成,全诗三百六十五行。作品有力地揭露了封建宫廷对许多无辜宫女的摧残和迫害,从宫女的悲惨命运中,反映出当时封建最高统治者的荒淫生活和封建制度下的残酷现实。这部作品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虽然还有一些缺点,但它一直被视为越南十八世纪的一部伟大作品,是继《征妇吟曲》之后又一部反映封建社会妇女痛苦的优秀作品。 
  胡春香是十九世纪初的女诗人,她的诗大部失散,仅存五十首,收集在《春香诗集》中。她擅长字喃律诗,她的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越南评论界认为她的诗使字喃诗达到一个顶峰。她的诗战斗性强,如《扇字咏》、《织布机》等诗作,敢于大胆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丑恶和伪善,对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进行鞭挞。 
  阮攸(详见本章第二节)及其长篇叙事诗《金云翘传》的出现,是这一时期文学发展最突出的标志。 
  在这期间,故事和传奇性小说也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于十六世纪的字喃长篇传记——“字喃传记”(较早的作品有《塘虱虾蟆传》、《贞鼠传》、《白园孔阁传》等)。随着社会生活的向前发展,到了十九世纪初叶,无论就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而言,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不少引人注目的作品;如《方花》、《范载玉花》、《范公菊花》、《观音氏敬》、《宋珍菊花》、《李公》、《二度梅》、《初镜新妆传》等。它们都以细腻的笔触,反映出崩溃中的封建社会的动乱与不安,不仅暴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与荒淫,而且表达了作者对于处在水深火热中的纯朴、善良的下层人民的深厚同情。 
  越南古典文学发展的历史,自有文字以来,到帝国主义侵入之前,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越南人民经过艰苦努力,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的面貌,并为近现代越南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C)中国作家协会版权所有          
第二节 阮攸   
  阮攸(1765…1820)字素如,号清轩,河静省宜春县仙田乡人。他的家庭是黎氏王朝的显赫贵族,不仅在政治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越南文坛上也负有盛名。他的父兄叔侄,多有作品问世,形成“鸿山文派”。阮攸自幼在“重忠义,擅文章”的家庭传统的熏陶下,立志效忠封建王朝,重视文学修养。 
  阮攸二十岁时中乡试三场(秀才),承父荫出仕“正首校”。这时,正值黎氏王朝衰败腐朽之际,西山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直逼黎氏巢穴,封建王朝岌岌可危。阮攸站在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立场上,积极参与镇压农民起义的军事行动,但终究未能挽救黎氏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严峻的现实使他逐渐意识到封建王朝的腐朽无能,“兴邦复国”的前途渺茫,感到时代的巨大变迁,非人力所能挽回。他内心忧虑颓丧,徬徨无着。他经过长期颠沛流离、贫病交集的生活之后,终于隐居故乡,放迹山水,寄情吟咏,成为一个“国破家败”的落魄政客。正是在这期间,他有机会接触到下层人民,亲眼目睹了人民的疾苦,使他痛感社会的动乱,权势的专横。这一切,对于诗人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1802年,阮福映在法国资本势力的支持下,击败了西山农民起义军,称帝越南。阮攸被迫应召,勉强出仕。任职期间,面对封建统治集团上层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他采取了明哲保身、避而远之的态度;因此,虽然身居高位,处境却十分孤独,抱负也无从施展。他曾一再托病辞官,返回故里,然而均被召回,最终未能如愿。 
  1812年,阮攸出使中国。在这期间,他进一步接触到中国的古典文学,并对当时流行颇广的“才子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其中即有《金云翘传》的原本。由于这些小说在不同程度上反映的中国(明代)封建社会的现实,与当时越南的社会状况,极为相似。所以,阮攸回国后,即借用中国《金云翘传》的题材,以具有民族特色的六八体诗的形式,写出了反映越南封建社会面貌、熔铸了他大半生坎坷际遇的越南的《金云翘传》。 
  1820年,阮攸再度奉使中国,未及启程即患重病,于同年去世。 
  阮攸遗留下来的作品,除《金云翘传》外,尚有诗文集《众生十类祭文》、《清轩前后集》等,但以《金云翘传》最为完整,也最为著名。《金云翘传》全诗凡三千二百五十二行,分为十二卷,是名符其实的长篇叙事诗。就它的组织结构、情节发展而言,可分为六大部分: 
  第一卷至第三卷,描述作品女主人公翠翘的家世、才艺和性格。出身员外府第的翠翘,才貌出众,知书识礼,性格温顺。她与书生金重相识,互相倾慕,私订终身。不幸金重父死,回乡奔丧,翠翘与他忍痛相别。这是全诗开端。 
  第四卷至第六卷,叙述翠翘的幸福家庭,如何在贪得无厌的奸商和横暴无忌的官吏衙门的串通谋害下,惨遭破坏的经过。翠翘父兄含冤入狱,翠翘卖身赎救,受人欺骗,沦为娼妓。故事从家庭描写入手,逐步转向社会,揭开了罪恶的封建社会的帷幕。 
  第七卷至第八卷,描写翠翘怎样地挣扎反抗,要冲决罗网,跳出火坑,争取新的生活。结果,她嫁给一个懦弱无能的纨袴子弟束生为妾,受尽了官僚地主家庭加予她的种种侮辱和折磨,其间虽然得到女管家和女尼觉缘的同情和帮助,但终究摆脱不掉社会邪恶势力的重重包围,再一次落入陷阱。随着主人公不幸命运的曲折变化,作品进一步揭示出封建社会的层层黑幕。一个善良的女子,在那虎豹当道、豺狼成群的社会里,是如何地备受摧残,如何地走投无路,欲生不能。 
  第九卷,叙述翠翘生活的突然转变。一个揭竿而起、重整乾坤的英雄好汉徐海,持义除奸,横扫人间污浊,不仅帮助翠翘跳出火坑摆脱非人处境,而且为她报仇雪恨,严惩贪官污吏、奸夫毒妇。人民的希望得到了实现。这当然是作者对于社会出路的一种探索,但它清楚地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们渴求解放和幸福,并把它的实现寄托到强有力的英雄人物身上,寄托到坚决有力的斗争道路上。在这里,作者以爱憎分明的感情,淋漓酣畅的笔触,把全诗推向了高潮。 
  第十卷,描写翠翘在“夫荣妻贵”的封建观念支配下,力劝丈夫徐海“归顺”官军,结果双双受骗。徐海中计被围,身列战场;翠翘受尽凌辱,终于投江自尽。全诗至此基本结束。 
  第十卷至第十二卷,尾声部分。回应全诗开首,补叙金重办过丧事,再寻翠翘不得;后“会试”高中,补官上任,沿途查访翠翘下落,在江边得知“死耗”,于是设台祭奠。最后,在觉缘指引下,见到了已被搭救脱险、隐居庵堂的翠翘。经过十五年的颠沛流离、千辛万苦之后,翠翘与金重终于欢聚团圆。这一喜剧性的收场,显然带有浪漫色彩,鲜明地反映出作者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信念。 
  从《金云翘传》所描写的整个内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通过生动的艺术手法,具体地描绘了一幅基本上符合历史真实的越南封建社会末期的图画。通过翠翘这一典型人物的一生,反映出当时越南广大妇女和被压迫群众的悲惨命运。全诗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因素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它的基本倾向是进步的。 
  《金云翘传》所选择的题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以出身“书香门第”的翠翘作为全书的主人公,以她的“员外”家庭的破产、没落为背景,细致地描绘了她所遭到的种种苦难与不幸。由于封建社会末期社会矛盾纷乱、复杂,社会罪恶深重、弥漫,即使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也是“劫数”难逃,“命运”莫测。所以,具体描绘一个封建家庭及其成员遭殃蒙难的过程,也就富有特色地反映出气数已尽,崩溃在即的封建社会的历史面貌。 
  《金云翘传》从多方面揭示了造成翠翘悲惨命运的社会因素。这里既有封建官僚的专横暴虐、营私舞弊,又有新兴商人的贪婪狠毒、恣意妄为;既有贵族豪门的倚势凌弱、欺压善良,又有花街柳巷的淫荡堕落、乌烟瘴气……正是在地主、官吏、商人、纨袴子弟、地痞流氓、人口贩子接连不断、串通一气的残酷迫害下,翠翘才从一个“名门闺秀”一步步地沦为被侮辱、被迫害的妓女、侍妾、奴仆和尼姑,从精神到肉体,无不横遭摧残。黑暗、残暴的封建社会环境,决定了翠翘不可逃避的悲惨命运。因此,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比较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而且有力地揭发、批判了当时的封建统治阶级。 
  作品对于翠翘沦落作娼、被迫为妾的痛苦生活,作了比较集中、细致的描绘。翠翘两入青楼,两作婢妾,备受蹂躏和压迫;她那“风尘堕落”、“一生含垢”的苦难生涯,正是当时处在封建制度下广大越南人民悲惨境遇的真实写照。通过这些描写,作者对于当时人民的苦难,倾注了忧愤悲慨之情,流露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作品在描绘翠翘苦难命运的同时,还描绘了她性格和品质的某些特点:她心地善良,聪敏贤慧,不仅尊老怜幼,而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