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

第36章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36章

小说: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爱喜;有爱喜,是因为有苦、乐、不苦不乐受;有这些觉受,是因为有接触;有
接触,是因为有六根;有六根,是因为有名色;有名色,是因为有妄识的攀缘;
有妄识的攀缘,是因为有生命本能的冲动;有生命本能的冲动,是因为有无明。”
    “须深!因为有无明,所以会产生生命本能的冲动。这道理,不必等到离断
无明之后,才能确知吧?”
    须深回答:“是的,世尊!有无明,就会产生生命本能的冲动。不必等到念念
明觉之后,才能领悟这个道理。”
    佛陀告诉须深:“没有生,就没有老死;生的因灭了,老死的果就灭了。不必
等到生已灭,才能确知有老死灭吧?”
    须深回答:“是的,世尊!没有生,就没有老死。不必等到生已灭,才知有老
死灭。”
    佛陀说:“同理,可思惟以下这环环相和的缘灭现象:无有则无生,无取则无
有,无爱则无取,无受则无爱,无触则无受,无六根则无触,无名色则无六根,
无识则无名色,无行则无识,乃至无无明则无行。无明灭了,就不会有生命本能
的冲动,身、口、意行就处于明觉的状态。这些道理,不必等到证得念念明觉之

107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108 远尘离垢法眼净

后,才能确知吧?”
    须深回答:“是的,世尊!舍离无明而念念明觉,就不会有生命本能的冲动;
无明灭了,身、口、意行就处于明觉的状态。这道理,不待证得念念明觉的境界,
就能确知了。”
    佛陀告诉须深:“如实知见我以上所说的因缘生灭法的人,有离断欲恶不善
法,成就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于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吗?”
    须深回答:“没有,世尊!”
    佛陀告诉须深:“这就叫做‘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如实知见世间现象,就
是因缘生灭的现象!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缘
起性空,无常、无我、无我所。如此思惟、再思惟,体验、再体验,必能悟知寂
灭解脱的涅槃境界。有以上的正知正念为基础,然后诸善男子才有资格独一静处,
专精禅思,心不放逸,一心行舍,直到见证诸法空相,离断我见,自知作证不生
烦恼、得心解脱。”
    佛陀说完此经后,尊者须深远离世间的尘垢覆盖,入于法流,当下体验知见
清净的法味,得法眼净。
    那时,须深见法,得法,知法,于法确信不疑,不因为他人之力而生信念,
不因为他人之助而得度,而是知见无我、无我所,心中毫无畏惧。
    须深向佛陀恭敬行礼,禀告佛陀说:“世尊!我现在向您忏悔我的过错!我名
为出家,实为偷法,因此悔过!”
    佛陀告诉须深:“何谓名为出家,实为偷法?”
    须深禀告佛陀:“世尊!有许多外道出家人来找我,对我说:‘须深!当知我
们从前受到国王、大臣、社会领袖、在家居士、及其他世人恭敬供养,而今全部
断绝,转而供养沙门瞿昙及其僧团。你现在秘密潜伏到沙门瞿昙的僧团中,去出
家闻法,得法之后,回来照本宣说,我们要用你所听闻回来的正法,去教化世人,
让他们恭敬供养我们,一如从前。’因此,世尊!我于正法律中,名为出家,实
为偷法。我已犯戒,于今悔过,希望世尊慈悲,接受我的忏悔!”

109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110 远尘离垢法眼净

    佛陀告诉须深:“我接受你的忏悔。你应当这样完整的说:‘我之前因愚痴、
不知善法、不明智的缘故,所以于正法律中,假出家、实偷法。我今日忏悔,自
己看见过失,自己知道过失,于未来,将以正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摄护六根,
不生诸欲恶不善法,增长法的作用力,使身、口、意行愈渐清净,终不退转。’
为什么呢?凡夫犯下过失,若是自己发现、自己知道不善,因而忏悔改过者,便
是发心行于正道,远离欲恶不善法。于未来,必将依法而行,持戒圆满,以正法
律来摄护六根,令诸恶不生。于日常生活、起心动念中,端正自己的身、口、意
行,愈渐清净,终不退转。”
    佛陀告诉须深:“我现在说个譬喻,有智慧的人能因譬解义。譬如国王手下,
有巡逻的人,抓到盗贼,将他绑送王宫,禀告大王说:‘这个人是强盗,请国王论
罪。’国王说:‘把这罪人押下,反绑双手,大声宣告,令全国皆知,然后押到城
外的刑场,以百矛刺遍全身四肢。’那行刑的人,就遵照国王的命令去执行了。
到了中午,国王问:‘那罪人还活着吗?’臣子回答:‘还活着。’国王于是又命
令臣子:‘再刺他一百矛。’到了下午,又刺他一百矛,罪人还是没死。”
    佛陀告诉须深:“那国王处罚罪人,刺他三百矛,罪人的身上,还有如手掌大
的完肤吗?”
    须深禀告佛陀:“没有,世尊!”
    再问须深:“当时那罪人,有因有缘而致身中三百矛,他所受的痛苦,是不是
非常剧烈呢?”
    须深禀告佛陀:“一定非常痛苦,世尊!如果被刺一矛,那痛苦就已经很难忍
受了,更何况是被刺三百矛,其苦何堪!”
    佛陀告诉须深:“被刺三百矛的痛苦,还算可以忍受的;如果是于正法、正律
中,假出家、实偷法,以之为人宣说,骗取供养,将受的果报,苦痛甚于三百矛
穿身!”
    佛陀说此法时,外道须深离断烦恼,心得解脱。
    佛陀说完此经后,尊者须深听闻佛陀的说法,欢喜奉行!

111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112 远尘离垢法眼净

'提要'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才能通向解脱界

    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世称竹林精舍,位于佛世时印度十六大国之一摩揭
陀国境内。传说该精舍,乃摩揭陀国频婆娑罗王及迦兰陀长者合建供佛,可见当
时佛陀及其僧团,受到多大的敬重、供养。相对之下,其他外道,可就什么都没
了。
    诸外道心有不甘,于是找来须深潜入僧团,伺机闻法、盗法。那须深年少,
不知利害,听令行事,心怀欲恶不善念,假扮清净出家相。一日,与众比丘论议,
不明白他们为何未得禅定,却自称不受后有?追根究底,比丘答言:“我是慧解
脱”。
    比丘的回答,益增须深的迷惑。他知道修行人时兴的禅定解脱,却不知何谓
“慧解脱”。须深不知法为何物,当然无法体会那比丘所说的境界。他百思不得其
解,只好硬着头皮去问世尊,终于问出世尊所教的修行要领“先知法住,后
知涅槃”。这正是诸外道不知不见,故遣须深前来盗取的正法。
    本篇经文,说明须深如何从对法无知,到见法入流。他能得法眼净,要从打
开“慧解脱”的谜团说起。
    喜贪永尽,烦恼永断,得心解脱者,是名阿罗汉。阿罗汉又依其自知自证不
受后有的时机不同,而有:三明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慧解脱阿罗汉之分别。
    三明阿罗汉,于证得宿命明、天眼明时,如实正观三世因缘果报、四圣谛,
得漏尽明,自知自证不受后有。
    俱解脱阿罗汉,即透过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并以智慧知见已漏尽,自知自
证心解脱、慧解脱。
    慧解脱阿罗汉,乃透过正观十二因缘法,正观五阴无常、苦、空、非我、非
我所,如实知五阴之集灭味患离,心不染着,永断贪瞋痴诸烦恼,并以智慧知见
心已解脱。此即解脱知见。
    佛陀曾对摩诃男说:“圣弟子于佛一向净信,于法、僧一向净信,于法利智

113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114 远尘离垢法眼净

、出智、决定智,八解脱具足身作证,以智慧见,有漏断、知。如是圣弟子,不
趣地狱、畜生、饿鬼,不堕恶趣,说阿罗汉俱解脱。复次,摩诃男!圣弟子一向
于佛清净信,乃至决定智慧,不得八解脱身作证具足住,然彼知见有漏断,是名
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慧解脱。”7 
    三明阿罗汉,以证三明得解脱;俱解脱阿罗汉,以禅定力、身证得解脱;慧解
脱阿罗汉,以慧力得解脱。不论得解脱的因缘为何,漏尽阿罗汉必是止观双修、
戒定慧等持,以之出离三界欲贪,心解脱、慧解脱者。何以故?经文言:“当以二
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
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8
    俱解脱阿罗汉,得身作证,其过程也又有正思惟,“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法次法向,才能证得无漏解脱。慧解脱阿罗汉,则是从正思惟入手,“先知法住,
后知涅槃”,正观五阴无常,法次法向,“厌离、离欲、灭尽、舍”,建立正见、正
志……乃至正念,于成就八正道的前七道时,同步成就无漏正定。
    观慧,有这么重要吗?
    修禅定固然有助于朝向解脱境界,但若不以正见、正念为禅修之本,也只是
善趣正定,即使证得四禅八定,也未入法流、得初果。修禅必须修习无漏正定,
也就是“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先以苦集灭道思惟证得智慧力,即使未得初禅,
却已入法流、得初果。再依八正道精勤修习,必能证得漏尽解脱。
    佛世时,外道修行人求定的方式很多,四禅八定、八解脱定、十遍处定……;
能修行到非想非非想处定、灭尽定者,已是稀有,但是仍无法证得阿罗汉,就是
没有正念,未得心解脱。佛陀于未证道前,亦曾修至非想非非想处定,但无法永
断烦恼;直到于菩提树下思惟四圣谛、缘起法,得正智正念,方永断贪瞋痴,证
得究竟解脱。
    须深的误解就在此。他知道有所谓透过八解脱身证的“俱解脱”阿罗汉,但
不知透过“慧解脱”也能证阿罗汉,所以会质疑那比丘:未得禅定,怎能说自证
不受后有?他不知道修行禅定必须有正见,误以为光修禅定就能得心解脱。事实

115 先知法住,后知涅槃

116 远尘离垢法眼净

上,于触境时住于正念、明觉,念念离断贪瞋痴,如此守护六根,持戒清净,得
心清净、知见清净,有止有观,正智正念,才能趋向正定。
    佛陀曾对阿难说,修禅定,能令诸行渐次止息:“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
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
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
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
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不过,这些禅定境界,远不及永断贪瞋痴:“于贪欲,
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
9 
    那么,要如何达到最高的止息境界永断贪瞋痴呢?
    尊者阿湿波誓,有一回身染重病,于病中无法入禅定,心生恐慌,惟恐已退
失禅定力。佛陀告诉阿湿波誓说:“若沙门、婆罗门,三昧坚固,三昧平等,若不
得入彼三昧,不应作念:我于三昧退减。若复圣弟子不见色是我、异我、相在,
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但当作是觉知:贪欲永尽无余,瞋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