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

第95章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第95章

小说: 11白话杂阿含经11good!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是缘起、生灭、无常、非我、非我所的现象,若贪着其滋味必生苦患,所以对
于色身产生厌离;他了知受、想、行、识都是缘起、生灭、无常、非我、非我所
的现象,若贪着其滋味必生苦患,所以对于受、想、行、识产生厌离。
    厌离了身心(色、受、想、行、识)的无常苦患,不再乐着种种感受,停止
所有爱取及有续的冲动,心就从‘身心是我、我所’的系缚中解脱出来。心完全
解脱后,触境明觉,他在现世,不会再因爱取而生新业,对于现世老、病、死的
现象,即使身苦,心也自在不苦患;他以智慧了知世间现象皆缘起、生灭、无常,
所以坦然随顺地面对一切境遇,内心不起忧愁、悲伤、苦恼和痛苦;由于灭了无

97 心意识若狝猴

98 正见缘起断生死

明、爱、取、行、业的缘故,当他身坏命终之时,将直接般涅槃,于未来世不再
有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现象产生。因为他永远解脱身心束缚、得到涅槃安乐的
缘故,所以我说他已经从一切大苦中解脱出来了。”
    佛陀说完此经后,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信受奉行!
 
'提要'

    一般而言,“身见”已经难断,微细的“我慢”更是难以察觉。心意识不断生
相,不自觉于生相中认为有“我、我所”,这是没有经过彻底的正思惟与精微内观
的世间人,所无法超越的共同现象。也正是难以证入知见清净的关键处。
    因此,长期浸润于法思惟,正观一切法无常、生灭,看清楚诸相之所以生、
之所以灭的因缘条件,正见一切相唯随缘起而显相、随缘灭而变灭,于色、受、
想、行、识,如是思惟、如是省察,再三思惟、再三省察,直到于法无疑。
    既而,培育四念处的正知正念,时时觉知、念念明觉,向于舍,内观转精深,
必得于起心、动念时,知见我慢生、我慢灭。自证我慢乃随相生而生、相灭而灭。
而相已非实,唯随无常因、无常缘而生的无常相,更何况“我慢相”?故确证“无
我、无我所”,唯随缘聚散、生灭的五阴流转而已。因而确认“法次法向”为唯一
之解脱道,便更能安于法、住于法、随顺法。
    于修行的过程中,感受的现象是关键。因为苦受、乐受易于觉知,而难以舍
断。心意识易于随触生受时,立即生想、生行、生贪爱,故正知正念感受,为截
断相续流的下手处由粗显而精微,等于同时照见身、受、心、法的状态,“无
明”或“明”,当下立判,是谓易于觉知。知而能断“味着”的有续冲动,是谓难
舍能舍,难断能断,即是精进、不放逸。

99 心意识若狝猴

100 正见缘起断生死

【第七篇】
如何观取内触法
    于世间可念端正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无常、苦、空、非我,彼爱则离;
    爱离故亿波提离,亿波提离故则苦离,
    苦离故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离。

101 如何观取内触法

102 正见缘起断生死

'经文' 印顺本因缘相应九经、大正本二九一经、佛光版三二九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说内触法,汝等为取不?”
    时,有异比丘从座起,整衣服,稽首礼足,合掌白佛言:“世尊所说内触法,
我已取也。”时,彼比丘于佛前,如是如是自记说。如是如是世尊不悦。
    尔时,尊者阿难在佛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如圣法、律内触法,异于此
比丘所说。”
    阿难白佛:“今正是时,唯愿世尊为诸比丘说贤圣法、律内触法,诸比丘闻已,
当受奉行!”
    佛告阿难:“善哉!谛听!当为汝说。此诸比丘取内触法,应如是思惟;‘若
众生所有种种众苦生,此苦何因、何集、何生、何转?’作如是取时,当知此苦,
亿波提1因、亿波提集、亿波提生、亿波提转。”
    “复次,比丘!内触法,又,亿波提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彼取时,当复知
亿波提爱因、爱集、爱生、爱转。”
    “复次,比丘!取内触法,当复知爱何因、何集、何生、何转?如是取时,
当知世间所念端正之色,于彼爱生而生、系而系、住而住。”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所念端正之色,作常想、恒想、安隐想、无病
想、我想、我所想而见,则于此色爱增长,爱增长已亿波提增长,亿波提增长已
苦增长,苦增长已则不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说彼不解脱苦。
    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着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
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士夫!此是清凉池,色、香、味具足,然中有毒,汝
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苦。’而彼渴者,不信而饮,虽得美味,
须臾或死,或近死苦。
    如是,沙门、婆罗门见世间可念端正之色,作常见、恒见、安隐见、无病见、

103 如何观取内触法

104 正见缘起断生死

我、我所见,……乃至不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端正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无常、苦、空、非我,彼爱则离;爱离故亿波提离,亿波提离故则苦离,苦离故
则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离。
    譬如路侧清凉池水,香味具足,有人以毒着中。阳春之月,诸行路者风热渴
逼,竞来欲饮。有人语言:‘此水有毒,汝等勿饮!若当饮者,或令汝死,或近死
苦。’彼则念言:‘此水有毒,若当饮者,或令我死,或近死苦。我且忍渴,食干
炒2饭,不取水饮。’
    如是,沙门、婆罗门于世间可念端正之色,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
无常、苦、空、非我,……乃至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是故,阿难!于此法
如是见、如是闻、如是觉、如是知3;于过去、未来,亦如此道如是观察。”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读经笔记'

    我这么听闻:
    有一段时期,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那时,世尊告诉诸比丘:“我所说的‘内触法’(六根触六尘时,生六识身、
六触身、六受身、六想身、六思身、六爱身等种种内在心意识生灭流转的现象,
观察其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如实知见其集、灭、味、
患,而生出离心),你们已能观取(内观、体验)了吗?”
    这时,有一名比丘从座位起身,整理好衣服,向佛陀恭敬地稽首礼足,合掌
禀告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内触法’,我已内观、体验了。”这比丘就在佛
陀面前,自以为是的说了一番。世尊听后很不满意,因为他显然不明白内触法的
真谛。
    当时,尊者阿难站在佛陀身后,拿扇子为佛陀扇凉,佛陀对阿难说:“我所说

105 如何观取内触法

106 正见缘起断生死

的圣法、律的‘内触法’,不同于这名比丘所说的。”
    阿难禀告佛陀说:“现在正是适当的时机,希望世尊为比丘们说明贤圣法、律
的‘内触法’,比丘们听闻之后,必当信受奉行!”
    佛陀告诉阿难:“很好!全然地聆听!我现在就为你们说明。
    比丘们在内观、体验‘内触法’时,应当如此专精思惟:‘众生经历这么多老
病死、忧悲恼苦的现象,这些痛苦背后的因是什么?痛苦是如何聚集的?痛苦是
如何生起的?痛苦是如何变异流转的?’他如此内观、体验的时候,会如实知见:
    这些痛苦的背后,有一个苦依之生起的要素,即五蕴(亿波提),五蕴是苦所
依的因(色、受、想、行、识等五种‘聚集’,组成身心现象,没有身心就没有痛
苦),五蕴聚集故苦聚集,五蕴生起故苦生起,苦随着五蕴状态的转变而转变。”
    “又,比丘在内观、体验‘内触法’时,当又思惟:‘那么,五蕴背后的因是
什么?五蕴是如何聚集的?五蕴是如何生起的?五蕴是如何变异流转的?’他如
此内观、体验的时候,会如实知见:
    五蕴所依的因是贪爱(缘贪爱而有抓取,缘抓取产生有续的意志,缘有续的意
志而有生命现象),贪爱聚集故五蕴聚集,贪爱生起故五蕴生起,五蕴状态随着贪
爱的转变而转变。”
    “又,比丘在内观、体验‘内触法’时,当又思惟:‘贪爱背后的因是什么?
贪爱是如何聚集的?贪爱爱是如何生起的?贪爱是如何变异流转的?’他如此内
观、体验的时候,会如实知见:
    世间众生所爱念的端正美色(包括各种人、事、物、关系,或色、声、香、
味、触、法等美妙境界),是贪爱所依的因。心对于美色产生爱念,故而贪爱生;
心被美色所系缚,故而被贪爱所系缚;心住着于美色,故而贪爱住着于心。”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世间众生所爱念的美色,执持它们是不变的、永
恒的、安稳牢靠的、没有祸患的、是我、我的等想法,在根、尘触时,用这样的
取角去看待美色,那么,对美色的贪爱就会增长扩大;贪爱增长扩大,增强内在
抓取积聚的冲动,不断想要拥有,五蕴也会增长扩大;五蕴增长扩大,苦必增长

107 如何观取内触法

108 正见缘起断生死

扩大;苦增长扩大,愈发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的窘境,所以我说他不能
从痛苦中解脱出来。
    譬如路边有一泓清凉的池水,又香又甜,有人把毒药放进水里。阳春季节烈
日当空,许多路人饱受炎风暑热的逼迫,口渴得要命,看到这池清水,都迫不及
待奔向前来,想痛饮一番。知道内情的人告诉他们:‘先生!这池水虽然清凉,香
甜美味,但是水里有毒,你们千万不要喝!如果喝了,你们可能会死、或是遭受
像死一样的痛苦。’那些口渴的人不相信,喝了池水,虽然尝到美味,但是不久
就死了、或是遭到像死一样的折磨。
    美色就像毒水,爱染则不得解脱。沙门、婆罗门见世间可爱念的美色,若执
持它们是不变的、恒常的、安稳牢靠的、没有过患的、是我、我的等见解,那么
对于这美色的贪爱就会增长扩大;贪爱增长扩大,增强内在抓取积聚的冲动,不
断招感业有、生有、五蕴也会增长扩大;五蕴增长扩大,苦必增长扩大;苦增长
扩大,就越是不能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如果沙门、婆罗门,对于世间可爱念的美色,如实观察它们
    像疾病:凡是随顺缘起而聚合的现象,必随顺缘灭而坏灭,不断磨灭、坏灭
的现象,就像是疾病会带来苦患;
    像毒疮:贪爱美妙镜界会让身心流出烦恼,就像毒疮会流出脓血一般;
    像尖刺:若执着美妙境界,一旦求不得时,就像尖刺刺在身上、心上一般的
痛苦;
    像刀杀:爱染境界,就会遭受像杀手拿刀在后面追杀的恐惧和危难;
    无常:是生灭迅速、变异不定的现象;
    苦:无常生灭即是苦,执着无常生灭的现象更是苦上加苦;
    空:种种境界因缘和合而生,无实质不变的存在;
    非我:只有不断生灭的身心现象,没有坚实牢靠、恒常不变的我、我所、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