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长阿含经 林崇安 >

第50章

长阿含经 林崇安-第50章

小说: 长阿含经 林崇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生時,卽入想知滅定。」 
(18)佛告梵志言: 「善哉!善哉!此是賢拢ㄖ写蔚跍缦攵ā!埂
(19a)梵志復白佛言: 「此諸想中,何者為無上想?」 
(19b)佛告梵志: 「不用處想為無上。」 
(20a)梵志又白佛言: 「諸想中,何者為第一無上想?」 
(20b)佛言: 「諸言有想、諸言無想,於其中間能次第得想知滅定者,
是為第一無上想。」 
(21a)梵志又問: 「為一想?為多想?」   256
(21b)佛言: 「有一想,無多想。」 
(22a)梵志又問:「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
俱生耶?」 
(22b)佛言: 「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 
(23a)梵志又問: 「想卽是我耶?」 
(23b)佛告梵志: 「汝說何等人是我?」 
(24a)梵志白佛言: 「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
育,乳餔成長,衣服莊嚴,無常磨滅法,我說此人是我。」 
(24b)佛告梵志: 「汝言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長成,衣服
莊嚴,無常磨滅法,說此人是我。梵志!且置此我,但人想生、人想
滅。」 
(25a)梵志言: 「我不說人是我,我說欲界天是我。」 
(25b)佛言: 「且置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26a)梵志言: 「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色界天是我。」 
(26b)佛言: 「且置色界天是我,但人想生、人想滅。」 
(27a)梵志言: 「我不說人是我,我自說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
想處、無色天是我。」 
(27b)佛言: 「且置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無色天是我,
但人想生、人想滅。」 
(28a)梵志白佛言: 「云何瞿曇!我寧可得知人想生、人想滅不?」 
(28b)佛告梵志: 「汝欲知人想生、人想滅者,甚難!甚難!所以者何?
汝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法故。」 
(29)梵志白佛言: 「如是,瞿曇!我異見、異習、異忍、異受,依異
法故,欲知人想生、人想滅者,甚難!甚難!所以者何? 
我、世間有常,此實餘虛; 
我、世間無常,此實餘虛; 
我、世間有常無常,此實餘虛; 
我、世間非有常非無常,此實餘虛。 
我、世間有邊,此實餘虛; 
我、世間無邊,此實餘虛; 
我、世間有邊無邊,此實餘虛; 
我、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此實餘虛。 
是命是身,此實餘虛; 
命異身異,此實餘虛;   257
身命非異非不異,此實餘虛; 
無命無身,此實餘虛。 
如來終,此實餘虛; 
如來不終,此實餘虛; 
如來終不終,此實餘虛; 
如來非終非不終,此實餘虛。」 
(30)佛告梵志:「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我所不記。」  
(31)梵志白佛言: 「瞿曇!何故不記?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
非終非不終,盡不記耶?」 
(32)佛言: 「此不與義合,不與法合,非梵行,非無欲,非無為,非
寂滅,非止息,非正覺,非沙門,非泥洹,是故不記。」 
(33)梵志又問: 「云何為義合、法合?云何為梵行初?云何無為?云
何無欲?云何寂滅?云何止息?云何正覺?云何沙門?云何泥洹?
云何名記?」 
(34)佛告梵志: 「我記苦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所以者何?此
是義合、法合,梵行初首、無欲、無為、寂滅、止息、正覺、沙門、
泥洹,是故我記。」 
(35)爾時,世尊為梵志說法,示教利喜已,卽從座起而去。 
(36)佛去未久,其後諸餘梵志語布吒婆樓梵志曰: 「汝何故聽瞿曇沙
門所說語?印可瞿曇言: 『我及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
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門瞿曇如是所
說。」 
(37)布吒婆樓報諸梵志言: 「沙門瞿曇所說: 『我、世間有常,……乃
至如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
沙門瞿曇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離,我當何由摺酥茄裕可抽T
瞿曇如此微妙法言不可摺病!埂
(38)時,布吒婆樓梵志又於異時,共象首舍利弗詣世尊所,問訊已,
一面坐,象首舍利弗禮佛而坐。 
(39)梵志白佛言: 「佛先在我所,時去未久,其後諸餘梵志語我言: 『汝
何故聽沙門瞿曇所說語?印可瞿曇言:我、世間常,……乃至如來非
終非不終,不合義,故不記。汝何故印可是言?我等不可沙門瞿曇如
是所說。』我報彼言:『沙門瞿曇所說:我、世間有常,……乃至如
來非終非不終,不與義合,故我不記。我亦不印可此言,但彼沙門瞿
曇依法住法,以法而言,以法出離,我等何由摺酥茄裕可抽T瞿曇微  258
妙法言不可摺病!弧 埂
(40)佛告梵志曰: 「諸梵志言: 『汝何故聽沙門瞿曇所說語印可?』此
言有咎。所以者何?我所說法,有決定記、不決定記。 
(41)云何名不決定記? 
我、世間有常,……乃至如來非終非不終,我亦說此言,而不決定記。
所以然者,此不與義合,不與法合,非梵行初,非無欲,非無為,非
寂滅,非止息,非正覺,非沙門,非泥洹,是故,梵志!我雖說此言
而不決定記。 
(42)云何名為決定記? 
我記苦諦、苦集、苦滅、苦出要諦。所以者何?此與法合、義合,是
梵行初首,無欲、無為、寂滅、止息、正覺、沙門、泥洹,是故我說
決定記。 
(43)梵志!或有沙門、婆羅門於一處世間一向說樂,我語彼言: 『汝
等審說一處世間一向樂耶?』 
彼報我言: 『如是。』 
我又說彼言: 『汝知見一處世間一向樂耶?』 
彼答我言: 『不知不見。』 
我復語彼言: 『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汝曾見否?』 
彼報我言: 『不知不見。』 
又問彼言: 『彼一處世間諸天,汝頗共坐起言語,精進修定不耶?』
答我言: 『不。』 
我又問彼言: 『彼一處世間諸天一向樂者,頗曾來語汝言,汝所行伲
直,當生彼一向樂天;我以所行伲保实蒙斯彩軜芬俊弧
彼答我言: 『不也。』 
我又問彼言: 『汝能於己身起心化作他四大身,身體具足,諸根無闕
不?』 
彼答我言: 『不能。』 
(44)云何梵志!彼沙門、婆羅門所言為是諏崳繛閼ú唬俊埂
(45)梵志白佛言: 「此非諏崳瑸榉欠ㄑ浴!埂
(46)佛告梵志: 「如有人言: 『我與彼端正女人交通,稱讚淫女。』 
餘人問言:『汝識彼女不?為在何處?枺健⑽鞣健⒛戏健⒈狈揭俊
答曰: 『不知。』 
又問: 『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 
答曰: 『不知。』   259
又問: 『汝識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 
答曰: 『不知。』 
又問: 『汝知彼女為剎利女?為是婆羅門、居士、首陀羅女耶?』 
答曰: 『不知。』又問:『汝知彼女為長短、麁細、黑白、好醜耶?』
答曰: 『不知。』 
(47)云何梵志!此人所說為諏嵅唬俊埂
(48)答曰: 「不也。」 
(49)「梵志!彼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無有真實。 
(50)梵志!猶如有人立梯空地,餘人問言:『立梯用為?』 
答曰: 『我欲上堂。』 
又問: 『堂何所在?』 
答曰: 『不知。』 
(51)云何梵志!彼立梯者豈非虛妄耶?」 
(52)答曰: 「如是,彼實虛妄。」 
(53)佛言: 「諸沙門、婆羅門亦復如是,虛妄無實。」 
(54a)佛告布吒婆樓: 「汝言我身色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成長,
衣服莊嚴,無常磨滅,以此為我者。我說此為染汙,為清淨,為得解;
汝意或謂染汙法不可滅,清淨法不可生,常在苦中。 
勿作是念!何以故?染汙法可滅盡,清淨法可出生,處安樂地,歡喜
愛樂,專念一心,智慧增廣。 
(54b)梵志!我於欲界天、色界天、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
處天,說為染汙,亦說清淨,亦說得解;汝意或謂染汙法不可滅,清
淨法不可生,常在苦中。 
勿作是念!所以者何?染汙可滅,淨法可生,處安樂地,歡喜愛樂,
專念一心,智慧增廣。」 
(55a)爾時,象首舍利弗白佛言:「世尊!當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
復有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不用處、有想無想處天身,
一時有不? 
(55b)世尊!當有欲界天身時,復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色界天身,
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 
(55c)世尊!當有色界天身時,復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色界天身,
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想處天身,一時有不? 
(55d)如是至有想無想處天身時,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
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天身,一時有不?」   260
(56a)佛告象首舍利弗:「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爾時正有欲界人身
四大諸根,非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處、有想無
想處天身,…… 
(56b)如是乃至有有想無想處天身時,爾時正有有想無想處天身,無
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空處、識處、無所有
處天身。 
(56c)象首!譬如牛乳,乳變為酪,酪為生酥,生酥為熟酥,熟酥為
醍醐,醍醐為第一。象首!當有乳時,唯名為乳,不名為酪、酥、醍
醐。 
(56d)如是展轉,至醍醐時,唯名醍醐,不名為乳,不名酪、酥。 
(56e)象首!此亦如是,若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有欲界天身,
色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處天身。 
(56f)如是展轉,有有想無想處天身時,唯有有想無想處天身,無有
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界天身,色界天身,……乃至無所有天身。 
(57a)象首!於汝意云何?若有人問汝言: 『若有過去身時,有未來、
現在身,一時有不?有未來身時,有過去、現在身,一時有不?有現
在身時,有過去、未來身,一時有不?』設有此問者,汝云何報?」  
(57b)象首言: 「設有如是問者,我當報言: 『有過去身時,唯是過去
身,無未來、現在。有未來身時,唯是未來身,無過去、現在。有現
在身時,唯是現在身,無過去、未來身。』 」 
(57c)「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欲界天身,色
界天身,……乃至有想無想處天身。 
(57d)如是展轉,至有想無想處天身時,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
欲界天身,色界天身,……至不用處天身。 
(58a)復次,象首!若有人問汝言: 『汝曾有過去已滅不?未來當生
不?現在今有不?』設有是問者,汝當云何答?」 
(58b)象首白佛言:「若有是問者,當答彼言: 『我曾有過去已滅,非
不有也;有未來當生,非不有也;現在今有,非不有也。』 」 
(58c)佛言: 「象首!此亦如是,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時,無欲界天
身,……乃至有想無想天身。 
(58d)如是展轉,至有想無想天身時,無有欲界人身四大諸根,及欲
界天身,……乃至無所有處天身。」 
(59)爾時,象首白佛言: 「世尊!我今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聽
我於正法中為優婆塞!自今已後,盡形壽不殺、不盜、不淫、不欺、  261
不飲酒。」 
(60)時,布吒婆樓梵志白佛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