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13章

如意宝树史-第13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其两种说法;按《俱舍释论》,谓当时之无数,有十俱胝个大跋罗搀(藏文),此称无数。
     我等佛祖积聚资粮的情况,如《菩萨藏》中所说,最初转生为王子童精进时,恭敬承事大蕴如来,而植善根,于一大阿僧祇劫积聚第一资粮(非仅最初发心,而成就具贤妙力等不回转),由此而登“初地”;继后,转生为商主智贤(藏文)时,恭敬承事宝支如来,又积第二大阿僧祇劫资粮,由此而证至“七地”;此后,转生为婆罗门之子法云时,向燃灯如来供献五朵邬波罗花,修三摩地而获证“八地”,其时由燃灯佛授记来世将成为释迦牟尼佛,如《阿含经》中所云“燃灯如来于彼时,于我亲作授记已,尔时我获八地果,十自在等我亦得”。自此又积第三大阿僧祇劫有余资粮(最后为“星胜佛”,由此圆证“九地”和“十地”)。
     丁三    成佛情况
     佛之一切功德(自性)为能依所依身、作智、事业三者,或身、语、意、事业四者,或法界智(法身)、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化身)等五智,或断、察、事业三者,或二圆满等,或四身及三身具支。其中,(训释字义)遍于诸佛、于能依成本体性,故谓之自性身;现见如尽所有诸法,谓之智慧身,即二法身(达摩迦耶);主示大乘法,对此圆满受用,为受用身(僧部迦);不固而变,化为其它,为化身(尼摩罗迦耶)。关于具足上述功德而成佛的情况,如《父子会晤经》所说,往昔于无量劫前,有由大地、鲜花庄严的世界,名“密严刹土”,彼于此土制伏四魔,成佛名“常释顶佛”,化生于兜率与赡部洲,即颂中所云:
         “八十俱胝佛世尊,
         佛虽已示成佛相。”及
         “仍示最初发大心,
    彼彼义中尽开示。”等
     《楞伽经》中云:
         “诸种珍宝美庄严,
         密严刹土等喜中,
         住彼清净圣地时,
         证得三藐三菩提,
         化生于此成正觉。”
     《大悲妙法白莲经》中亦云:
         “从彼千百俱胝劫,
    不可思议难量时,
    我获最胜妙菩提,
    常时广说诸正法。”
     《诱死秘诀》中说,(佛祖)于密严刹土领悟胜义,为饶益兜率天众,转生为圣善白幢;后于此土,为了所化有情,“转生释迦尊,胜伏诸死主,示现诸神变,而成尊胜师”。法友亦云:“此师尊于色究竟天成佛,并为于此土演示佛事,再次成佛,示现十二事业。”总之,《现观庄严论》中,自“身相具足三十二”至“安立受用圆满身”诸颂,指出其是具足报身之处(色究竟天)、体性(相好)、眷属(大乘圣者)、受用(大乘法)、时(不间断)等十地(《宝鬘论》)五根本决定或初地(《皈依七十颂》)以上之境;自“能仁自性身”至“自性具性相”诸颂,指出其具足法身五相即唯一佛境;“菩提同分无量与”等颂指出其二十一种无漏智'17';于色究竟天现证此无漏智后,向诸菩萨、圣者等所化宣讲大乘法,然后于欲界为此三千世界百十俱胝刹土或无量刹土之一切赡部洲,化身不同身相,示现随顺化机的十二事业;即如《究竟一乘宝性论》中从“由佛大悲世间智,遍观一切诸世界,从彼法身不动中”至“示现恒常住世间”等颂以及《菩提心释》(《宝鬘论》中亦云)中的“具足大慈悲,降生与游戏,出家及苦行,正觉和伏魔,绕转正法轮,从天界降凡,如之般涅槃,是为佛事业”等颂所言。
     上面第一种说法,有佛住兜率天及不住兜率天之两种观点;后一种说法认为,佛为教化母尊而去三十三天,返回时沿琉璃梯来到有声城(藏文),称之为“以天降临事业”。《善巧方便经》中将“圣发泯灭”(学风衰败时为不舍法)也计入事业。
     关于化身,《经广严论》中有“工匠及正觉,涅槃常示现”等的说法,其中最初化生为工匠毗沙迦罗摩和乾达婆(寻香)等;次化生为禽鸟、野兽等;后化生为释迦牟尼。此最后一种化身主要示现于加行资粮道以上和以下诸有缘,转生工匠、化身二者,现出于某处教化某某,世世做教化有情事。此即《菩提心释》中所谓“梵天帝释与遍入,猛利等身皆化生,教化有情以加行,做此慈悲自性者”;亦即《现观庄严论》中所说“为了彼于彼,彼时饶益之,故示彼于彼”等和“能仁化身不间断”等。
     关于能仁王'18'的事业,从化生为婆罗门之子“无上”到第三次结集,相传有一百二十五桩等无边事业,但主要有十二事业,或摄为八大佛事或四大佛事。其中十二事业,在《毗奈耶经》和《出离经》等经中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兹按与《究竟一乘宝性论》所说次序相同的《大方广游戏经》简述如下:
     当迦叶佛出现于世时,(佛祖)化生为婆罗门之子“无上”,寿尽后,往生兜率,名“圣善白幢”,为天众说法。继后,由其福德心愿、诸佛加持力以及有缘所化之业力,于天乐声中传出“忆悟福德具资粮……对彼所化勿弃置”的声音,在此催促下,以五观察智观世间的时会(寿百岁)、地域(赡部洲)、方位(中部)、种姓(刹帝利)四者,或种姓、家族、时会、地域和妇女等五者,为向天众示法,将宝冠戴于弥勒之首,授权为绍圣。这时,诸天劝阻,说当今赡部洲,有外道论师、随传师、证会师等十八外道宗师,造作不净,故非下凡之时。但菩萨以狮子、金刚杵、帝释、太阳等为喻,言说可以慑伏诸外道。
     菩萨从天界启行时,净饭王宫现十八种瑞相。此后,菩萨以六齿灰白大象之态,如母尊梦中所示,下凡至赡部洲王舍城,于季春之星降落的氐宿(四月)十五日鬼宿出现之时,值母尊摩耶夫人长净'19',菩萨以其右胁入降胎中,以妙宝庄严佛子行加持胎室,使受无漏乐。
     自此,住胎十月,于下弦先行'20',之冬末月轮圆满时,在兰毗尼园(藏文)中,摩耶夫人右手攀无忧树,菩萨以其右胁和衣而出,数种天、龙投掷妙花,为之沐浴。菩萨向东、西、南、北、上、下六方各行七步,各说一句誓言。当时,还出现四王子(波斯匿王、频婆娑罗王、影胜王、沙罗婆王)降生等(宝藏突现、菩提树生)多种祥兆,故取名“悉达多”(义成)。后来,前往供祀种姓神,因能忍对释迦族的诽谤,故命名为“释迦牟尼”和“释迦增盛”;又因神祗向他敬礼,故又称“天中天”。其后,他由摩诃波阇波提(藏文)和三十二位乳母抚养。当时,阿私陀仙人(藏文)预言他在家可成转轮王,出家则成佛。
     此后,他向普友(跋陀罗尼)、有成、辛波等人学习书法、算数及其它男儿技艺六十四种,成为善巧。一次,他在树荫下止息入定,等引于四静虑时,五位仙人对他礼敬,又因其坐处树影不移,父尊亦向他敬礼。
     继后,诸亲属启请为之完婚,他虽见妙欲罪患,但因随顺世俗而许诺之。其时,释迦族持杖者之女俱夷(藏文)称须嫁通晓技艺者,于是,与天赐等五百释迦族青年比试角力、射箭等技艺,均获全胜,遂娶俱夷、持称女(藏文)等,与八万四千宫女一起嬉戏娱乐。
     此后,其它如来以铙钹声中发出“见彼百苦所迫诸有情……殊胜仙人速作出家行”的劝请,从妃子的奏乐声中也发出劝请偈语,诸天神亦催劝他出家。于是,他命侍者驾车出行,次第到都城四门,由于他的法力,天神变现出老者、病夫、死者及比丘。他见此四者,与侍者作问答。返回宫中,向父王提出出家请求,遭到拒绝时,他请父王“赐给自此不变之生死结生相续”,父言“愿你心思圆满”,却派四食之兵严加防守,然未能阻止。半夜时分,他命侍者牵来犍陡马,乘马出宫,梵天帝释及四天王前导引路,来到清净塔前,自己削发出家。
     此后,他在通艺子(藏文)和喜乐子(藏文)处学无所得,虽然听受“有顶心秘诀”,但自忖现修此法难证解脱涅槃,遂往尼连禅河(藏文)畔林中苦行。起初,他只食一粒芝麻、柏实和米粒,只喝一滴水,如此苦行六年,乃至呼吸中止,等引于遍空三味。
     后来,他起定食用善供母所献乳糜,为降伏魔军,来到圣域印度中部的金刚座,于菩提树下,向卖草人吉祥讨来稻草,将草尖向内、草根向外,铺设座垫。他于垫上面东而坐,发誓不获得菩提绝不起跏趺座,并放射光明,将许多菩萨聚为眷属,使一切魔宫顿成黑暗。
     这时,罪恶魔王(他化自在天)射出能增五毒的五支毒箭,聚集魔军,施展种种神变幻术,投掷各种武器,但均被他以慈尊定力化为花雨。当魔天毁谤福因时,他祈请地坚母作证,地坚母应请作证,众魔军溃散;当魔女施展狡诈媚术时,他豪不为动,笼罩的黑暗顿现光明。从而魔军逃遁,七日内不敢复来。继后,生起四禅、三明,至后半夜东方发白击鼓之际,通达十二缘起和四谛,以具足刹那之智慧降伏四魔,重新现证正等正觉。这时,多罗树上跃七次,作“道趣'21'今已断”等颂;诸天亦散没及膝盖的天花以作供养,一时世界大放光明,土地震动,十万诸佛敬祝法喜,舒臂作贺道:
         “今佛如我等,
    得证菩提果:
    如油与油叶,
    其质本相同。”
导师世尊亦作偈曰
         “福熟得胜乐,
    解除一切苦,
    具足福德人,
    其愿亦成就;
    降伏众魔军,
    速即证菩提,
    从此大解脱,
    获得清凉果。”
     此后,“七七”'22'圆满后,见众有情被无明眼翳障蔽,为我见绳索捆缚,受我慢之山压迫,为贪爱之火所苦,受瞋恚利器伤害,住轮回寂静旷野,受生老病死诸苦煎熬。为使之解脱,从吉祥之喉,于白螺齿中,舒展幻化之舌,以梵音次第引导应接引之所化有情,于四十六年中,依次三转法轮,饶益众生,直至圆寂。当时,他于婆罗奈斯使五比丘'23'证得阿罗汉果,使八万天众现证空性,使名称子等五近比丘'24'和五十名农村小孩证得涅槃;此后,次第于具乐城(藏文)向喜女和喜力女,于尼连禅顶吉(藏文)向具辫迦叶及其徒众(500)、向那提迦叶及其徒众(250)和迦耶迦叶及其徒众(250,上述诸众及二胜徒众250人为第一结集者),于摩揭陀(藏文)和频婆娑罗王(藏文)及其眷属(100000)和八万天众,于王舍城(藏文)向二胜'25'及其徒众(250),于舍卫城(藏文)向给孤独,于迦毗罗卫城(藏文)向净饭王及其眷属,以及于毗舍离国(藏文)、?赏弥国(藏文)、摩迦罗摩羯城(藏文)等地,广宣法音,弘扬佛教,牵引许多有情入于成熟解脱之道。
     此后,往三十三天度化其母,复降临人间,于舍卫城以大幻变降伏外道三部六师共十八宗师,以法满足诸多国王心愿。
     其在世时的住地及其时间是,居家二十九年,于尼连禅六年;自正觉成佛之年起,依次住坐夏法轮地一年、毗缕婆奈(藏文)三年,于广严城(藏文)、阁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