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52章

如意宝树史-第52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蕹肌⒍眼獍颓詹肌⑴H薨偷任涫檀樱诒⊥邸25】的上师加云亦为其弟子;另有瑜伽行者喜饶多杰,此师擅长宗派源流,心照菩提心,曾在桑浦和热振寺修大悲观音法,成为京俄巴的上师,后于藏浦去世;另有恰达敦巴,此师受本尊加持,精通般若学,成为三同门弟子【26】的上师,后来去世于喀木;另有多喀木的则贡巴瓦·旺秋坚赞,此师曾向尊者学习不动金刚修行法等,守戒恭敬,极为精进,住持上热振寺,并在那里修观,获得等持宿通神力等,显见许多本尊,享寿六十七岁,其弟子内邬素尔瓦·益希拔,是彭域扎地方人,从扎加瓦的敦巴释迦崔臣出家,传为普贤的化身,擅长等持修定,享年七十七岁,其弟子杰尔钦布·宣奴扎巴建仁钦岗寺,弟子桑杰本绛曲僧华,人称“具缘车轨师”,另有弟子桑莫哇、本敦朱古、艾赛吾岗哇、洛扎南杰、卓敦·都孜扎、上师瓦布等;另有夏弥·曼兰崔臣,其弟子有堆垅特合玛寺的创建者特合玛巴·噶瓦达桑、巴德扎卷、南喀加布的上师拉须布·达瓦坚赞;另有果尔钦布的上师阿里·格则绛曲和萨班的上师吉吾黎巴·喜饶奥赛,尊者曾为其母授记,创建迦玛寺,弟子那塘多敦和库勒乌喀莫赛乌敦·曲穆巴协的上师伦巴瓦·益希绛曲、年那摩巴或名年贡喀加、者果德隆巴等,称之为贡巴瓦的四大弟子;另有后藏的贡穹·旺秋罗哲,此师从歪邬鲁(益希)学习宁玛派法门,从巴贡·索南坚赞学习阿饶法,从贡巴瓦听授教语,从马尔贡出家,驻锡喀热寺直至七十五岁圆寂,曾讲授喀热三法、托曲法(传说宝鬘)及《密码文七十颂》等,其弟子有洛巴·达玛加等;另有在家时为盗匪后被调伏的彭域格西果德隆巴·彭崔臣加瓦,他催灭烦恼虫,和婆罗门善说一样,用黑白小石计算善恶,睡前乐悔等;另有若觉浦哇·麻维僧格、达域的曲贡·宣奴宁布、粗贡·益希坚赞、加云达等,亦为贡巴瓦弟子。另有阿米钦布等四人,称之为喀木四瑜伽弟子,另加尊者曾教诫“心当为善”的强巴罗哲拨或称“藏地弥勒”者,为五瑜伽弟子。
     尊者在前藏的弟子有库、俄、仲三尊、大乘三承嗣(俄·绛曲迥尼、兰·益希、尚那南·多杰旺布)、十一位大导师、三大修行者等。其中库、俄、仲三尊中的仲敦将在下文述及;库敦·宗哲雍仲,雅垅人,传为金刚手化身,与那措同龄,具大福泽,曾拜依赛宗和噶弥·云丹雍仲等,学通般若学,于有赛康等三扎仓的唐波且寺饶益众生,曾为博多瓦,达布旺加等授法,享年六十五岁;俄敦·勒巴喜饶,于羊卓出生,为赤松的赞的大臣俄之后裔多杰宣奴之子,从智·益希云丹出家,曾去喀木向赛宗学法,在西藏师事尊者十年,按照尊者授记,建桑浦内邬托寺,聚众约五百人,讲授《要诀四法》、《道次六颂》等,主要持瑜伽行派之见,传说最后逝入空行,其侄俄译师罗丹喜饶,即《文殊本续》中所授记的“此后北方雪山下,名曰罗丹者降生”的罗丹喜饶,他从其叔(俄敦)和堕师的弟子崔臣喜饶出家,十七岁时到布让,参加杂德创办的“火龙年法会”,后与热年琼宗、锷敦喀波且结伴去迦湿弥罗,拜依大班智达噶丹嘉布和萨罗婆那等(利他贤),学习《释量论》和慈氏诸法等,由旺德献金,译出《量广严论》,后又到泥婆罗,向憍弥跋呬鲁迦学习密乘,向东印度的班智达本查松巴学习般若学,并请班智达本查松巴来藏,班智达住博东寺,他自己则在拉萨、桑耶、聂岗托、藏江喀达兰的牛古那等地(桑浦)传教,其弟子主要为“八狮子”·其中:1。恰巴曲吉僧格的上师尚蔡邦瓦·曲吉喇嘛,2。堪垅哇的弟子卓垅真瓦·罗哲迥尼,曾著祥略本《教法次第》,3。堆垅加玛瓦的上师琼·仁钦扎巴,4。驻锡南则顶等寺(桑浦寺)的阿尔·绛曲益希的上师者·喜饶拨,住居杰尼宁等寺,为四大弟子和众多眷属讲说正法十七年,另有许多讲说《现观庄严论》和加行道世第一法位、亲传教言的弟子,著述有关量论、慈氏诸法及中观学说的弟子亦颇多。他所译经文,如卓垅瓦所说:“译出《大般若经》两部、其他论典十三万七千余颂”。他曾著偈陀体的《教次摄论》,五十九岁于桑耶麻日去世,他并非是尊者的亲传弟子。
     尊者的弟子旺敦·绛曲坚赞,生于菩提天性,尊者去世后建聂塘奥尔经堂;雍仲坚赞,是获得声闻地的瑜伽行者;俄·绛曲迥尼,亦为卢梅的弟子,曾建叶尔巴、玉的衮噶拉瓦、尼木察弥、桑丁等寺,并建立和弘广供养、祈愿十六尊者的制度;叶尔巴的尚宗·益希拔,亦称“沃果巴”,他按照尊者“临终不悔、死后以名利众”的教诲,修观无常,有具大慈悲的三大弟子;迦瓦·释迦旺秋,为巴尊·罗哲旺秋的亲教师,住居兰巴吉吾寺,曾专修度母法;加的尚钦布·多杰旺布,亦为卢梅弟子,曾成为敦巴仁波且的上师。
     尊者在前藏的十一位“大导师弟子”中的噶弥·云丹雍仲曾为库敦等人的上师,巴地的堪布麻·喜饶僧华修近加行到暖位【27】,获得神行悉地,建堆垅察托寺。另外,尊者的弟子尚有尼丹赛布、释迦罗哲、尚那穹敦巴、居尔敦巴、姜当敦巴、热那敦巴、拉瓦弥敦巴、桂东赞、拉杰散旦、贡巴达巴喇嘛、居敦曲加等。此外,从俄·勒巴喜饶那里获得《噶丹书》秘诀的阿里瓦·喜饶坚赞亦为尊者和仲敦的弟子。
     当时,在藏地由于尊者的恩德成为智者,获得殊胜共同悉地的弟子多得无量,但主要有阿里的大译师(宝贤)和绛曲奥叔侄【28】等三人,后藏的噶、桂、肴三人【29】;喀木的阿米钦布和贡巴瓦二人;前藏的库、俄、仲三人【30】特别仲敦是尊者最主要的心传弟子。此外,琼波·南觉哇在去印途中拜见尊者,求过法,玛尔巴亦在最后一次去印途中拜谒尊者求法。当时,所谓玛尔巴拜见了那若巴,应是那若巴的虹身,因为传说尊者带着那若巴的尸体来了藏地。尊者上述弟子们的详细传略可见其他佛教史。总而言之,这些弟子,这些弟子们闻思可靠正法,著述离六具三【31】论典,从低处做起,修观出离,以讲修二门利益佛教众生,尤其精于因果七决【32】和六度【33】等,临终不悔,喜悦往赴后世。至于他们为尊者设宴的次数、奉献乘骑等的数目以及论败对方等等的情况,若要全写,则笔墨不足,仅一人传记也会有三四卷之多。
     对前面事件若要编年,则是;若松赞干布生于火牛年,则二百六十五年后,若松赞干布生于土牛年,则二百五十二年后的铁牛年,热巴巾与汉和好,于水虎年树立(和盟)石碑,火龙年热巴巾去世。又,从松赞干布时期的土牛年起,经三百二十九年后的阳土马年,大译师仁钦桑布降生,此时上距灭佛的铁鸡牛,中经五十八年。从七觉土出家的火羊牛至灭佛的铁鸡年,中经二百五十五年【34】。从松赞干布时期的土牛年起,经四百一十三年,或从灭佛之年起经一百四十一年,即奥德时期的水马年(公元1042年),尊者阿底峡来藏,上溯六十四年,即后弘期开始的土虎年(公元978年),有卫藏六弟子或十弟子复兴佛教,至尊者来藏时,十弟子中的松巴·益希罗哲和十弟子的门徒库敦、俄敦等人尚在人世。尊者来藏时,大译师(宝贤)八十五岁,琼波(南觉巴)五十四岁,卓弥五十岁,仲敦三十九岁,那措三十二岁,玛尔巴和扎瓦三十一岁,扎瓦的亲教师赞喀波且二十三岁,昆·官却杰布九岁,米拉日巴三岁。这时,尚敦·曲拔之侄即扎塘寺(仲敦的著述中说当时有此寺)的创建者具足神通的扎瓦·喜饶嘉哇(从彦须出家)和隋师二人任住持;《青史》中虽言这时贾杜增开始学习《毗奈耶经》,但一般认为此师生于此后的火猪年(公元1047年),铁猴年(公元1080年)始学律经;另外,当时朗、卓、桂三译师和达译师宣奴崔臣、卓译师僧格噶尔、释迦奥布欧珠、吉觉达维奥赛等亦在世。仲敦去世后不久,印度的恰那来藏;尊者(阿底峡)去世之际,旦巴桑杰初来藏地;在扎瓦的后半生时期,迦湿弥罗的月怙亦来藏地,由月怙和旦巴桑杰讲授《时轮经》。第一饶迥的阳火龙年(公元1076年),在阿里举办大法轮法令,聂南巴热译师、丹译师、桑喀译师、琼布·却吉宗哲、赞喀波且、俄·罗丹喜饶、玛塘达巴喜饶等诸译师和达布旺加(库敦弟子,带着学者傲气拜见尊者)等聚会,赞喀波且向萨阇阇那学习慈氏诸法。热年于法轮法会后去泥婆罗、印度,返回藏地后饶益众生。库敦弟子达布旺加和称作“旧因明师”的琼布·扎巴僧格住居布达山和玛波山(红山)比赛讲经,此与博多哇同时期,这时扎噶哇在吉雪的帕旺卡建立僧团。尊者去世后约四十年,俄译师于桑浦寺为众游学弟子大兴以理路讲闻三藏之风;从尊者去世后起,依次有噶当派的同门弟子、内邬素尔瓦、雄哇朗夏、教诫师洛哇甲域巴、甲玛仁钦岗瓦等讲修《菩提道灯论》和《修心论》等;班智达金铠被请来藏地,出四弟子(岗巴协邬、藏者古、麻·绛曲宗哲、尚塘萨巴),其中的巴蔡译师尼玛扎讲说应成派的中观学,贾杜增、恰杜增和措那瓦讲说律学,聂秀讲说般若和因明学,俄·阿罗耶提婆和恰岗哇·索南仁钦等讲说《集密经》上师俄巴师徒【35】讲说“古达桑三续”【36】热·曲热卜、绒迦译师、夏译师、洛吾译师等讲说阎摩敌法类的《时轮经》,萨迦派白衣三祖【37】及其法承弟子讲授卓弥学规的经教“古达桑三续”和胜乐法类,另有至尊米拉日巴和旦巴桑杰等讲说修法道统,绒松·却吉桑布等人弘广宁玛派教法。另外,有米存布和昆·官却杰布、十五岁拜见尊者的哇日译师、居·曼兰扎、桑噶译师、桂译师、玛尔巴多哇、粗旺等先后出世,各自讲修弘广显密。尊者阿底峡去世五十年后,岗薄哇及其法承弟子等弘广大手印法,讲闻六法法类【39】等。其后,班钦·释迦室利等弘广正法,佛教在当时盛极一时。知道了这些,则上述诸德前后其他学者的出世次第便容易推算了。至于饶迥(胜生)纪年开始后的情形详见后面的方格表。
   注释:
【1】 俄译师:指俄·勒巴喜饶,公元11世纪初人,曾与那措译师一块去请阿底峡,曾译《中观心论释》,1073年建桑浦寺。他与其侄罗丹喜饶(1059——1109),合称俄译师师徒。
【2】 匈译师:指匈·多杰坚赞,受八思巴支持,学习于尼泊尔,曾译《时轮经释》、《如意宝树》、《诗镜论》、《龙喜记》、《释迦百赞》等。
【3】 邦译师:指邦·罗哲丹巴,公元1276年生,曾译印度佛慧所著《集量论释》和《时轮经义疏·显真论》,著《三身明论》等。
【4】 朵麦:亦称安多,多康六岗的下部三岗,巴颜喀拉山东段阿尼玛卿雪山北坡以下地区,即今青(除玉树)、甘、川(除甘资)藏区的总名。
【5】 多杰扎:在今青海省尖扎县县马克塘附近的加让乡境内。
【6】 阿琼南宗:在今青海省尖扎县坎布拉乡的坎布拉林区。
【7】 丹斗协吉央贡:即今青海省化隆县金源县昙丹斗寺所在地。
【8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