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电子书 > 哲学宗教电子书 > 如意宝树史 >

第58章

如意宝树史-第58章

小说: 如意宝树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着袈裟优波离【15】,
         内持律戒似寂天,
         入密咒时莲花生,
         罗刹逃隐佛尘洲【16】。
(三) 依止经师广闻求法
  大师在其《自传》中所言“世间天界解脱正见目”一偈,是指应以意乐加行【17】二者如理依止佛教所礼赞的大德。与“取舍地处遍迷暗”等语一样,《喜金刚经释难·珠鬘》亦云“无慧即无闻,无闻亦无思,二无【18】无瑜伽,此即无悉地”。如是言,若无闻,则由此而来的闻所生智、思与思所智、修于修所生智以及由依止这些智而将萌生的地道证悟亦不可生,故先应广闻。大师广闻有二,即其一,主要听闻《般若波罗蜜多经》等,其二,听闻密乘法。
  其一,主要听闻般若学的情况是,曲结·顿珠仁告诉大师:“我的智慧神为阿、惹、巴、扎、那【19】五字文殊,寿神为无量寿,财神为多闻子,守护神为六臂怙主和大轮,现将上述诸本尊神赐汝”。由此,大师于十五岁前,念修阿、惹、巴、扎、那等,反复闻习。尔后,当他计划往赴贤哲源地卫藏时,亲教师(曲结·顿珠仁钦)教诲他首先应认真学习以广中略本般若经庄严的《现观庄严论》,于是大师闻思慈氏五论、七部量论、六部理聚论等弥勒和六庄严二胜【20】等人的论著,对所赐讲说、著述和思修以兴佛事的教诲牢记在心。大师十六岁时,从安多启程,经南路至昌都,显见十六尊者【21】和怙主明王。后应止贡的化缘喇嘛丹麻·仁钦贝之请,与同伴一道前行,于牛年(公元年)秋大师年届十七岁时抵达止贡梯寺,从止贡京俄仁波且却吉加布听受大乘发心仪轨、那若六法、大印五法等。因伴友劝请(亦云未言修学),按照“大德为之利他应习一切分支明处”的教言,大师又往吉雪的蔡贡塘,向名医衮却学习《八支医书》等,复往聂德塘哇坚经院(即极乐寺),向该院第六任堪布扎西僧格和住持格贵·益希僧格作结缘听法【22】。其后,如大师所言“以故当于慈氏论,六严二胜诸论述,片面粗通不足,一切钻研应细分”,他对于慈氏五论中讲示入境(照了境)三知、进入四加行、入果法身等八事七十义和中观学规的《现观庄严论》八卷二部的学习情况是:向德哇坚巴的阿阇梨云丹嘉措和夏尔曲阿阇梨邬坚巴二人听受《现观庄严论本释》和讲授般若经的《小疏义明》,仅十八日,即心记其义,并闻习称作《般若四车轨》的释本,从而通达了基道果三位和所断、对治、能断三法;此后,对于讲说佛、法、会、界、菩提、功德、后事业等七地的中观论著《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讲说如金击炼(事业、功德)、如金盛开、如吉祥者善口服食、如善闻音讯、如启宝箧五义的《经庄严论》三卷,讲说法相、唯一、障蔽、对治、观修、其他、得果等七义的《辨中边观》(七十颂,中边即常断),讲说生死轮回和涅槃寂静差别的《辨法法性论》等唯识三论,即慈氏后四论,均依止德哇坚巴的上师坚贝仁钦,详细听受。其后,大师于聂塘的欧依曲宗(即法城阿兰若)在传为文殊化身(第七代)的吉祥上师萨迦·索南坚赞座前,听受胜乐身曼荼罗灌顶、阿惹巴扎那文殊心咒及宝帐怙主随许后,彼师赐给他通人冠【23】,付布敦教法于他。大师年届十九岁时,遍游桑浦、德哇坚诸寺辩场,声明大著。次往后藏夏鲁寺,从布敦教法住持人堪钦·仁钦南杰译师,听受麦智传规胜乐十三尊灌顶,后自那塘赴萨迦,再从萨迦到萨桑,在玛底班钦(罗哲坚赞)座前听受各种经教。此后,大师于萨迦大寺、拉堆绛、达桑丹、昂仁、嘎绒曲代等寺辩场立般若论宗,折服诸智者。次往觉摩囊寺,向东·乔勒南杰听受六支加行(时轮金刚法)等。再从博东赴吉窝勒,从该寺堪布听受《噶当派道次论》,继游博东和艾寺辩场立宗,然后到那塘寺,于顿珠桑布译师座前听受《俱舍论》,但犹未满足,欲住则钦,途径娘堆的尼宁寺,曾于该寺辩场立宗,后在则钦寺,于聂湿·衮噶贝座前再次听受《般若经庄严论详解》等,祥闻破立教授,意遂满足。聂湿·衮噶贝弟子至尊仁达瓦系萨迦附近的仁达喀索地方人,为松赞干布的大臣喀东杂玉松的后裔,具足教证功德。时值仁达瓦博东艾寺来则钦,大师得仁达瓦指授《俱舍论》,请教疑难。此论,由拘摩罗摩底传无著之弟子世亲,摄诸法为五事,讲述界、根、世、业、随眠、圣贤、智、定八品,共二卷,有些释本中增破执我品,共有九品,其本论属迦湿弥罗有部,自释主讲经部学规。因大师与仁达哇在前世结有祈愿法缘,遂师徒心思如乳汁与藏红花之液交融。其后,二师共往娘堆桑丹林寺,大师听仁达哇讲授《入中观智论》及其释论,该论摄《理聚四百论》的学处修心要义为二谛基、方便智慧道、二身果,讲述般若十因、十地功德和其果佛身功德,共十一品,为月称的主要论著。其后,大师听说大译师绛孜哇至吉雪的布达拉,遂复往前藏,欲闻《阿毗达磨集论》讲授,但因未遇缘【24】,于曲宗听受了一些随缘传法。尔后,大师自德哇坚寺去觉摩隆寺,于持律师巴底阿罗汉法统的继承人特玛巴的大弟子噶希巴·洛色(即四难论师慧明)座前听受功德光主讲四部律经中十七事的《毗奈耶根本经》九卷和释迦光的《律经广释三百颂》。关于十七事,《毗奈耶经》中间偈语云:
   “出家事与布萨事,解制、夏令、皮革事,药、衣、羯耻那衣事,憍赏弥与羯摩事,呵责本事、人本事,绛迁、中止长净事,宅舍事与诤论事,僧和事等十七事。”大师每日背诵《律经广释》十七长页,随众上殿,众诵般若行法时,大师专一安住三摩地,领悟四类空性等,定心坚定,遍知一切,至今在觉摩隆寺经堂有其禅定柱。当时,大师背部染疾,遂往堆垅和德哇坚寺设法诊治,但未见效,于是打算去萨迦寺,从俄牟的山沟至尼宁寺,为部分弟子讲授《阿毗达磨集论》一遍,是为大师转法轮的二十部论著,即无著随许弥勒诸论所著的主讲五识地、意地、伺察、等持、非等持、有思、无思、具闻思修、三乘、有蕴、无蕴等十七地的《本地分》(将彼等摄为三藏的《摄事》、主讲净染名称的《摄异分》以及专论《摄释分》等五部地论一百三十卷(五部地论中,第一、二论为佛语义,第三、四论为正文,第五论为解说),摄论所知处等大乘十义的《摄大乘论》三卷,遍集法相、主讲谛、法、得、增、定五义的大乘共道《阿毗达磨集论》五卷,此二轮又称“二摄颂”世亲所著讲诸法我的《三十颂品》、将此成立为正理的《二十颂品》、讲其成立为讲闻的《注疏理品》、讲三门作业的《作业品》等自续五品,另有《缘起庄严经论释》、《辨法法性论释》和《辨中边论释》等三部释论,合称为八部扎迦罗奈,或名《八品论》。特别,大师于仁达哇座前仔细听受了《阿毗达磨集论》,并祈请仁达哇为之撰写释论。在这里,大师还向仁达哇学习了因明论著,主要为法称诠释陈那所著《集量论》具有现前、自利、他利、比量、遮遣、喻常断证等七品,主讲所修解脱和能修一切知二事势道理的《释量论》、《定量论》、《理滴论》,此三论适合于钝、中等、利根器者,为本体三论;又从自利品引申出《因滴论》和《关系论》,从他利品引申出《诤理论》和《悟他论》,是为四支论,共七论。大师主要听受具有四品的广本《释量论》一遍,然后于上师多杰仁钦座前听受《喜金刚续第二品》的讲授,又在萨迦寺夏尔巴拉章的密宗老格西那里求得秘诀。往仁钦岗寺后山,念诵中性“哈”音,病痛根除。次往昂仁寺,对仁达哇所著《集论大疏》次第记在心中,并祥听《释量论》讲授。此后,大师听到母尊让他返回安多的消息,遂往前藏,欲回安多一次,行至墨竹拉隆,开始练习一些秘诀,立下决不前往故乡的誓愿,于该地向上师索南扎巴听受了一些教法(密乘),在空隙时间阅读《释量论》的释本《正烈藏论》,读到“地道之建立”部分(第二品),悲喜交加,不觉流泪。此后于德哇坚寺又阅读经文多部,然后前往那塘,从译师顿桑巴听受其所著《量释论》,作《释量论》、《根本经论》和上下对法(即《阿毗达磨集论》和《阿毗达磨俱舍论》)等四难论的辩论,于此地开译经之规。次往博东艾寺,向译师南喀桑布学习诗词学,当时至尊仁达哇来该寺,大师又向他学习中观、因明、律学、般若、对法。大师尽管不倦地学习了显密诸论,又于那塘寺衮噶坚赞尊前听受了理聚六论的传承。所谓理聚六论,即龙树所著第一《中观根本智论》(亦译《根本般若论》),此论言讲如颂中所说:“察因、来往及诸根,蕴、界及其贪欲染,坏生处与能作业,住前时及引火柴,前与后边能所作,行蕴、值遇与自性,脱束、业果、我与法,时、会、生坏及如来,颠倒、圣谛及涅槃,有支十二缘起支,察正见等二十七”等思察有无自性的情形,共二十七品,一卷;第二,以自性广说空性的《七十空行论》;第三,以理路成立其说的《六十正理论》;第四,破遮对方辩论过患的《回诤论》;第五,讲说与对方推理辩论方式的《广破入微论》;第六,讲说虽自性不能成立胜义谛,而遍许世间名言、成立世俗谛的《名言成就论》【25】。此六论,藏地前辈学者称之为“理聚论”,后辈学者以书牍《宝鬘论》五品代替了最后一论即《名言成就论》(增上生等)。当时,虽有十难论(韵文、会诵、王行、祈愿等)辩场,但因未大弘扬,大师遂往萨迦寺和前藏蔡贡塘、桑浦大寺,以四难论立宗辩论,使诸智者失去辩论的勇气,诸有缘学僧莫不顶礼。然而,大师毫无轻慢自傲之心,决不藐视他人等,具足四沙门【26】,心地善良,举止温和。在桑浦寺,大师还修观妙音天女,显见其圣客,后来又去泽当,依四难论立宗辩论。
  其二,听闻密乘教法。
   大师在遍闻密法方面,从为求正觉初受灌顶之时起,以比丘律仪为三律仪中最值得称颂的最上律仪,于是他在雅垅南杰寺中,以觉丹措钦布【27】的堪布噶希巴·崔臣仁钦为亲教师,以吉增措巴【28】的堪布喜饶贡布作羯磨阿阇梨,以吉增寺的引经师索南多杰作屏教阿阇梨,并从二僧团【29】僧侣中凑足比丘数,受近圆律仪(属班钦律仪传承),从而授权为佛教之主人。大师受戒后去丹萨梯寺,谒见京俄仁波且扎巴绛曲,呈上自己的著述华翰,京俄道果传授、那若六法等。大师亦深为感动,后来(京俄去世后)曾撰其传记。在这里,大师还向来该寺的博东大译师南喀桑布学习《声明集分论》和《因陀罗文法》中的五种拼合法等。大师在桑日 寺和宛扎西多噶寺中短暂驻锡后,往宛地的格如拉康寺,向察科温布等讲说中观、般若、因明等学。继后,大师前往吉雪的察寺,阅读大藏经,开始撰写解释般若学的《金鬘论》(即《善说金鬘》),从天明到阳光照到察寺正殿的金顶时,能记诵每面有九行的四页经文,并熟记于心。当时有岭仓美、坚扎、释迦珠三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